今
天,2019年的高考已經正式結束了。這讓我不禁的想起,當年我畢業後的那段時光!
擇業
還記得大三、大四實習,我就進入過多家報社做實習編輯、實習記者。
當時,出於不喜歡事業報社單位的安逸。大學畢業後,就選擇了自認為有挑戰,不荒度青春的傳媒公司去工作。
愛好
記得大學時的我,喜歡讀紅樓夢、三重門、悲傷逆流成河......有古代的,也有現代的,偏愛類型有散文類,人物類,或小說類的文學作品。
夢想自己以後可以成為像郭敬明、韓寒那樣的新式青年作家。在我看來,文學的世界,是我喜歡的。
我天真地以為,如果把喜歡的東西變成自己的工作,那會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面試
現實,有時往往是美好而可期的。
畢業後,我給一家文化傳媒公司投了簡歷。我還清晰的記得那天下午面試時的場景,我在應試公司的一間小型會議室中漫長又不安的等待。
大概半小時,一個面龐比較寬,年齡大約在30多歲的青年男人,進了會議室。他很有禮貌地道歉,說剛在開會,讓我久等了。
讓我自我介紹後,當他問我說,為什麼要應聘文案時。我一臉認真的對他說,因為特別喜歡寫作。我還特意登陸我的博客、QQ空間,把我大學時寫的散文讓他瀏覽了一翻。
而後,大概過了兩天吧,我就收到了公司錄取的通知電話。當時,我猜測這位面試官,應該是認可我對文字的喜歡吧。
畢竟老師還有家長們,也曾說過,要想做好一份工作,一定要出於熱愛,否則基本幹不好,也幹不長久。
就這樣,因為那次的面試,我喜歡的文字,也變成了我的工作。對我而言,想法變成現實,未嘗不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轉變
然而,凡事都不能盡如人意。進入公司大概半年,那種最初的快樂,就漸漸被焦慮和不安替代。我發現,當愛好變成了工作,卻不是真快樂。
在PR公司,對於策劃或文案的崗位來說,不可避免的就是頻繁的熬夜,甚至通宵加班。很多個夜晚,陪伴我的不僅是文字,還有窗外的一片寂靜。
那個時候,我深切的感受到,我對文字的喜歡,正在漸漸逝去。那些反覆調整的文字,在我看來就只是為了迎合甲方爸爸們的緊箍咒。
我漸漸感受不到那種敲打的文字,帶給我的快樂。我反覆的思考,那麼我做這份工作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我反覆的質疑我的初心,是否要跟我曾經認為喜歡的文字,繼續打交道。
拋去
半年後的一天,我果斷的提出了離職。而那次的離開,也是我和文字的告別。後來的多年,我依舊還在PR公司工作,但是已經很少接觸文案。
可能出於潛意識裡,對工作中那種寫文字的厭煩,我也不再寫散文甚至日記。
重拾
7年後的今天,因為自媒體的興起,我竟然又開始寫文字。我把這個號命名:董家鍋小姐。
但是,這次,我沒有摻雜工作的成分,我只想寫我想寫的東西。
想起劉若英那首歌,《原來你還在這裡》,尋尋覓覓,我還是喜歡最初的那個你,那個最初自己寫文字的樣子。
也許,這就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吧。就如初戀一樣,彼此喜歡,卻愛錯了方式。而多年以後,待我們成熟了,我們未嘗不能再次相遇,而後相愛,再相知。
--
鍋 姐 說
我們都有初心,當時卻未必真正懂得
每個階段都在選擇,說不好是對是錯
不停的想要成長,時刻都在尋找自我
最好的狀態,是默默努力,實現夢想
我是董家鍋小姐
願每個30歲的女人
都能找到你的初心
希望在這個部落
能夠見證你我的每一次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