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巨齒鯊會害怕海豚?

2020-12-19 濤濤隨記

這兩種動物都生活在水中,除此之外他們並沒有什麼共通點。較小的那只是聰明的哺乳動物,智商高且好奇心強,他那長而流線型的身體通常是藍色或灰色的,但也有棕色甚至是粉紅色的品種。海豚的體型從大約2到9米長都有,重量不超過11噸。他那光滑無毛的皮膚摸起來就像橡膠一樣。也許這就是他們最出名的特徵了。

另一隻動物是惡名昭彰的史前掠食者,它能長到大約18米長,重量則比最大型的海豚還重了將近5倍。它的體型巨大的鋸齒狀牙齒和驚人的速度,這就是巨齒鯊為何會在2300萬年前到350萬年前成為海洋最駭人生物的原因了。那麼問題來嘍。當你在海中遊泳時,寧願碰上海豚還是巨齒鯊呢?比起那有著鋒利牙齒的怪物,海豚看起來可愛又完全無害。不過呢想像以下的畫面吧。

這是個炎炎的夏日,看來只有跳進海裡遊泳才合理了吧。你仰躺漂浮著,感到完全的放鬆,你的雙眼閉上,呼吸和緩,身體被舒服又清涼海水包圍著。微風輕拂過你的臉,你平靜的快睡著了。突然間有東西撞到你的腳,你從半睡半醒間回過神來開始掙扎,直到與那看不見的危險面對面,還好,你看到的不過是幾片好認的魚鰭,既可愛又像是在笑的鼻子。哦,只是海豚了。能在野外遇到,他們也應該算是很幸運吧。這些神奇的生物靠得非常近,你都能摸到他們了。你曾聽人說過,海豚的皮膚摸起來像是橡膠,但在你看來,它更像是水煮蛋內部的部分。

其中一隻離你很近,近到都能聞到他身上的海水鹹味了。但你知道海豚並沒有汗腺,這代表他們不會流汗,並且幾乎是沒有氣味的。你聞到的味道是來自它遊在其中的海水。一開始你感到好奇,海豚似乎也渴望跟你互動。他們繞著圈圈,但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很快的,你已經能算出附近有著7到10隻左右的海豚,先一隻,然後又有另一隻,他們靠得更近了,並把你當作球一樣的用鼻子推你。不過由於動作很輕又很小心,所以並不會痛。

當把你從一隻傳給另一隻時,他們會發出逗趣的聲音,你無法克制地被海豚滑稽的動作給逗笑了。一段時間過去,你也笑不出來了。這些動物變得過於放肆,也推得越來越用力。突然之間,你意識到自己離岸邊很遠,且身邊被野生的大型動物給圍繞著。即使他們看來很友善,你也無法預測其行為。而且最糟的是還沒發生。最大的海豚想出了一個主意,就是遊到你的身體下方,然後再潛入深深的海底。這樣會產生漩渦,便會以很大的力量把你拉入水中。

海豚再次出現,接著又在前了進去。很快地,你來不及把空氣吸到肺部了,每次在水面待了5秒後,你的身體就會再次被拖到水面下。然後又再一次又更多的海豚加入了這個遊戲,你被嚇到了,迷失了方向且疲憊不堪。要跟上他們是不可能的,而且你很快就沒了力氣。有一瞬間你非常清澈的思路意識到自己就要淹死了。你唯一抱有希望的是有些海豚會把你推回水面。他們可能有猜到,要是你溺水了,這個遊戲對他們來說就不好玩了。沒錯,這對你來說也不會好玩的。這整個過程只持續了不到10或15分鐘,但對你而言卻像是一輩子。在他們覺得無聊後,你用盡全力的儘快往海邊遊去,海豚並沒有跟著你。你成功的離開水中,倒在沙灘,精疲力盡又全身發抖。此時腦中唯一的想法,現在我終於明白為何鯊魚會害怕這些可愛的生物了。

確實最可怕的海洋掠食者會盡其所能的不要碰上海豚。這種哺乳動物有著靈活的骨骼關節和柔軟的皮膚。這使得他們在與齜牙咧嘴的對手對抗時,能夠更加的活動自如。海豚的鼻子是由又厚又堅韌的骨頭形成的,動物會利用它來保護自己不受敵人傷害。例如海豚能用在殺魚的下方,然後瞄準鯊魚的腹部向上衝去,這樣猛然的一擊,威力會強大到能造成嚴重的內傷。鯊魚的尾巴有垂直的平面,這限制了他們的能力,因為他們就無法快速的往上或往下移動。海豚的尾巴則有水平的平面,這就是他們能幾乎立刻改變方向的原因了。鯊魚是獨來獨往的生物,海豚則比較喜歡一群海豚一起成群的行動。當一群當中的成員有危險時,同伴就會馬上過來救援。鯊魚常會試著用強大的下顎獵殺海豚,但他們唯一的機會就是找到海豚的盲點,或在海豚沒發現時抓住他。如果鯊魚第一次的攻擊失敗,海豚就會逃走或重新集合併召集同伴來幫忙抗敵。

海豚不止聰明又敏捷,連速度也非常快。其速度通常比大部分的鯊魚種類都快,因此並不值得花費心血在這麼難抓的一餐上。海豚家族中最大的成員虎鯨會在找不到其他食物來源時,獵食鯊魚哦,虎鯨會利用超有力的尾鰭來撞擊鯊魚的背部,這會使得那隻大魚無法移動。鯊魚會與海豚保持距離,而你也許也該這麼做。一方面是這些動物有著鋒利的牙齒和很強的咬合力,瓶鼻海豚有多達100顆的牙齒,足以咬住獵物,使其無法動彈。

瓶鼻海豚有時會以多達1000隻的數量集結成群。當所有成員同時出發獵食時,看來可是很嚇人的。但以10到15隻的數量成群行動則更為常見。要是海豚把你視作威脅,就可能發動攻擊,被他那又長又硬的鼻子給推來推去,可不是好玩的事。再加上他朝你衝來的速度,遇上他的後果,看來可是很慘的,就算你是運動健將,也無法在遊泳時贏過海豚這種動物能以超過每小時32公裡的速度划過水中。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那強而有力的尾巴和流線型的體型。相較之下,奧運遊泳選手的最快速度則約為每小時8公裡。由於他那驚人的速度,海豚能讓自己一躍而上的跳出水中,這些動物有足夠的力量能跳到學5米高的空中的。

瓶鼻海豚是頂尖的海洋掠食者,當它飢餓時會變成狡猾又善於算計的生物,並尋找奇特的方式來捕捉獵物。當科學家們在佛羅裡達州的潛水區觀察海豚時,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海豚會用尾巴攪動泥漿好讓魚兒無法逃脫,而在澳洲則有人看到海豚利用海綿來挖出海底較小的動物。更厲害的是,他們還會跟同伴分享新的狩獵方法。

你也無法靠著躲在深處來從憤怒的海豚手中逃脫,他們能前進超過244米的水面下,而人類自由潛水能到達的最深深度則是274米。我們知道鯊魚並不會靠近衝浪者,而是專心在自己的事情上。另一方面,海豚就似乎喜歡戲弄人類了。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案例,就是他們會故意去推衝浪板,直到衝浪者掉到水中,然後再跳過他們,要是有海豚靠近並開始用尾巴拍打你,那你最好馬上離開水中哦,這可能是他即將要攻擊你的徵兆。

海豚的鼻子看來像是在對你微笑,這就是為何他們會看來很友善親切又無害了。但要記住,它不過是另一種野生動物罷了。對了,他們非常聰明又很酷,但在他們附近時還是要小心並保持距離。要是其他辦法都行不通的話,就丟條魚給他吧。

相關焦點

  • 巨齒鯊沒有天敵,為什麼還是滅絕了?人類的命運也會如此嗎
    筆者-小文3D電影《巨齒鯊》給觀影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巨齒鯊作為一種史前生物,在數百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然而編劇卻異想天開認為巨型肉食生物一直藏身在海裡,探索海洋的人們驚擾了海底的巨獸,從此引來了一場血腥浩劫。
  • 遠古時期的巨齒鯊,明明沒有任何天敵,為何最終會走向滅亡?
    在很久以前,海洋的世界裡面有一種霸主級別的存在,這種霸主就是巨齒鯊,歷史上這種生物在海裡面基本是沒有任何天敵的,因為巨齒鯊能夠長到非常長,而且巨齒鯊的咬合力也是非常的強悍,巨齒鯊的食物基本都是以大型的鯨魚為主,所以在當時巨齒鯊在海洋裡面是沒有任何的天敵的,那麼為什麼巨齒鯊最終會走向滅亡呢
  • 滅絕300萬年的巨齒鯊體型確定了,科學家如何給它測身高體重?
    但是,由於巨齒鯊的骨骼化石都比較零碎,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很難推斷出它的體型,直到最近,巨齒鯊的身高體重終於確定了。人們早在16世紀就發現了巨齒鯊的化石,但是當時並不知道它屬於什麼生物,到了17世紀,這種大三角形牙齒才與鯊魚掛上了鉤。而正式得名「巨齒鯊」,已經是20世紀30年代的事情了。
  • 巨齒鯊辦過「幼兒園」,科學家已找到證據,如此聰明為何會滅絕?
    巨齒鯊化石被發現 巨齒鯊作為海洋中的霸主,它的存在讓很多人感到恐懼,相信很多人看過關於巨齒鯊電影,它的大嘴可以瞬間叫人淚吞下,2010年的時候
  • 為什麼兇猛的鯊魚,會害怕溫順的海豚?
    海豚,素有「海中精靈」之稱,在水族館,你會看到它們帶來的精彩表演,海豚的性情溫和,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甚至會幫助人類,它們就像一個7歲的調皮鬼,心地善良又可愛,對新奇有趣的事都想摻一腳!不過千萬不要小看海豚,海豚也是一種食肉動物,就連兇猛的鯊魚看到它們,都會躲得遠遠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巨齒鯊也有「託兒所」
    但據美國科普新聞網站「Live science」報導,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巨齒鯊是非常稱職的父母,它們會在海洋裡設立「託兒所」,也就是育嬰區,呵護幼鯊平安成長。「Live science」援引11月25日在美國《生物學快報》上發表的論文稱,最近,科學家在西班牙東北部發現了大量巨齒鯊化石,其中大部分屬於幼鯊。
  • 從恐龍到巨齒鯊,為何越來越多史前生物被「復活」
    在今年的電影市場上,《侏羅紀世界2》上映不過兩月,《巨齒鯊》又強勢襲來。在上映前的宣傳中,作為遠古殺手的史前動物巨齒鯊吸睛無數,仿佛這將會是一部海洋版的「侏羅紀公園」——《侏羅紀世界2》片尾的那個滄龍襲擊海濱衝浪者的畫面便已讓人浮想聯翩。
  • 和巨齒鯊相比,它就像是一個「恐龍玩偶」
    當然,肉食性的霸王龍天生就性格殘暴,特別是暴龍科的恐龍,當時矮暴龍等肉食性恐龍經常會與霸王龍發生爭鬥,不過卻從來都不曾取得過勝利。如果不是恐龍滅絕了,霸王龍生存在今天,也會是陸地上最厲害的角色,那麼,霸王龍的戰鬥力真的天下第一了嗎?在海洋中,存在著一個比霸王龍還要厲害許多的狠角色——巨齒鯊。
  • 史前怪獸巨齒鯊沒有天敵為什麼會滅絕哪?動物學家:是餓死的
    巨齒鯊是生活在遠古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距今2800萬-150萬年前。是人類目前已知體型最大的鯊魚,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巨齒鯊巨大的牙齒,最長的超過18cm。由於鯊魚屬於軟骨魚,很難找到一整套巨齒鯊化石。古生物學家通過它們的牙齒和幾節脊骨推斷巨齒鯊最大長度超過20米、體重最大達到70噸。由於體型巨大並且有著巨大的牙齒,科學家認為巨齒鯊的咬合力會非常可以達到40噸,遠超過霸王龍的咬合力。
  • 影評|《巨齒鯊》中的「溫躍層」真的存在嗎?
    還記得去年8月上映的科幻驚悚片《巨齒鯊》嗎?片中刻畫了一種體型巨大、長有滿嘴尖利牙齒的大鯊魚,生活在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平日裡被海洋中的溫躍層所隔離,其活動範圍只局限於深海。但科考隊的潛水艇下潛考察之時打破了溫躍層,導致巨齒鯊一路上浮來到現實世界,從而引發了血腥衝突與鬥爭。
  • 遠古海洋霸主巨齒鯊並未完全消失,它們仍存活深海之中
    去年一部名叫《巨齒鯊》的電影曾火爆一時,影片中巨型鯊魚肆虐海洋之中,幾乎沒有對手儘管最終它依舊死在了「郭達·斯坦森」的手中。在生物學的檔案中,巨齒鯊這種海洋大型生物生存於遠古時代,早已經滅絕。不過仍有人堅持巨齒鯊並沒有徹底消失,只是潛伏在海洋深處。
  • 明明沒有任何天敵,遠古時期的巨齒鯊為什麼會走向滅亡?
    電影裡,幾名科學家在探索海底世界最深海溝的時候,無意間發現海洋的底部有一層甲烷層,它很好地掩蓋了海底最真實的情況,人類的探測儀器最終進入了這片海域,卻意外把遠古巨齒鯊帶到了人類世界。根據海洋學家推測,巨齒鯊最終滅亡是在150萬年前,那個時候巨齒鯊位於食物鏈的最頂端,根本就沒有天敵,就如同侏羅紀的恐龍時代一樣,但是為什麼它會最終走向滅亡呢?要知道,巨齒鯊最早出現可以追溯到恐龍時期,那個時候的巨齒鯊屬於恐龍的一種,經過了千萬年的進化,形成了鯊魚的最終形態!
  • 巨齒鯊VS滄龍,誰才是海洋中的王者?
    因為營救行動發生了意外,巨齒鯊逃離深海,海洋中也迎來了一場巨大的災難。為何影片的主角要選擇「巨齒鯊」呢?因為通過化石分析,很多古生物學家都認為,巨齒鯊很可能是地球有史以來咬合力最強、最強悍的生物,沒有之一。我們都知道霸王龍的咬合力很強,可是巨齒鯊的口腔撕咬力量在霸王龍之上,即使是體型龐大的鯨魚,也會被巨齒鯊輕易地咬碎。
  • 史前巨齒鯊曾辦過「託兒所」,證據已被找到,難道它們已有智慧?
    當時來自英國的古生物學家團隊,在進行野外考察的時候,在位於巴拿馬的海岸線附近,發現了很多幼年巨齒鯊的牙齒化石。通過年代追溯,距今大約有1000萬年的歷史,通過模擬復原,研究者發現,這些幼鯊的體長最大也不會超過2.6米,和成年巨齒鯊體長對比的話,大約只有四分之一左右。那麼,究竟為何這裡會有如此多的幼年巨齒鯊呢?
  • 遠古巨齒鯊到底有多可怕?作為頂級獵食者的它,還有天敵嗎?
    引言:美國曾經拍攝了一部名為《巨齒鯊》的電影,電影中還有中國演員參演。這部電影的重點是描述巨齒鯊重現的故事,巨齒鯊給觀眾的總體印象就是兇殘、無敵。那麼遠古時期的巨齒鯊到底有多可怕?作為頂級獵食者它真的沒有天敵嗎?
  • 《巨齒鯊》VS《侏羅紀世界》誰更強大?
    從先行預告片中小編發現這一次傑森的對手不再是那些邪惡的組織或CIA之類,而是換成了曾經的海洋霸主——巨齒鯊。據悉透露,影片中還會有傑森在海底徒手搏鬥巨齒鯊的場景。好奇之餘,小編查了一下巨齒鯊的資料被嚇了一跳,傑森居然要和這樣的怪物搏鬥?!
  • 《巨齒鯊》感受深海頂級掠食者的威力
    他們意識到巨齒鯊居然遊上來了。本來熱離層上面的海水溫度較低,並不適合巨齒鯊生活,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巨齒鯊沒有被世人發現的原因。但是最近由於他們接連下潛潛艇,穿越熱離層,導致熱離層下的海水溫度與上面的海水發生中和,並且潛艇的動力系統產生的超高溫使得這片區域的海水溫度暫時高了許多,正好適合巨齒鯊活動。
  • 這次《巨齒鯊》用票房扳回了一局
    《巨齒鯊》還未上映,就遭遇過一波差評。當海報上同時出現中外演員,觀眾潛意識裡會萌生一種不信任。他們大多受到過相似的「欺騙」,宣傳中強調的國際化製作,坐進影院才發現是一堆不倫不類的大雜燴——國外創作者臆想中的中國,或者是山寨版的好萊塢。近有《金蟬脫殼2》《環太平洋2》,遠有《長城》,年初上映的同樣由李冰冰主演的《謎巢》也是合拍片又一失敗案例。
  • 巨齒鯊在哪裡拍的 國內取景地三亞國外取景地有這幾個
    ­  《巨齒鯊》由傑森·斯坦森、李冰冰領銜主演,自開拍以來受到了不少影迷關注,該片先後奔走海南三亞,紐西蘭等地區,多國取景,場面十分宏大。­  《巨齒鯊》在海南的攝製組由包括170名中方工作人員在內的近300人組成,集結了來自中國、美國、紐西蘭等多國的電影各工種精英。
  • 巨齒鯊和滄龍,誰更厲害?為什麼?
    巨齒鯊巨齒鯊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種海洋生物,因為大多數小夥伴都看過《巨齒鯊》的電影,在電影中,巨齒鯊被描述為一種體長28米,體重超過40噸的巨型鯊魚。當然這只是電影作品中的數據,真實的巨齒鯊體型並非如此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