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會「陪聊」的媽媽

2021-02-18 北京Yojo總部官微

很多家長都說自己忙,沒時間陪孩子,不曉得怎樣陪孩子。其實,抓住了睡前一小時、半小時的陪伴,也就抓住了高質量陪伴的秘方。現在,很多家長都會在睡前陪孩子閱讀,卻很少有家長在閱讀完了之後,抓住這種「二人世界」的專屬氛圍,繼續跟孩子聊聊天。如果實在還是找不到切入口,大家就按照嬌媽提供的這些點去試試,慢慢地,你們就找到自己的那一套聊天方式。5、圍繞今天家裡發生的特別的事情展開討論,比如奶奶生病了,我們該怎麼做,家裡冰箱壞了,我們該怎麼做,等等;6、可以聊聊周末的計劃,看什麼電影,去哪裡玩,讓孩子來參與策劃;7、可以聊聊最近他的學習狀態,哪個學習習慣需要改進;8、跟孩子聊聊你小時候經歷的糗事、挫折,孩子會覺得很好玩或很震撼,能增強孩子的抗挫力;9、跟孩子聊聊你小時候學習、成長的小事,讓孩子看到一個更加豐富的爸爸或媽媽,對他們的人格、性格發展都有幫助;10、跟孩子聊聊你工作上的事情,孩子能體會到父母工作的不容易,更會自發地做好自己;除此之外,還可以跟孩子約定專屬的「聊天檔期」。只要你能做到,讓孩子充分地信任你,盡情地享受這段小小的時光,你就成功了。

向下滑動查看全部內容↓↓↓

作者|嬌嬌媽

來源於公眾號嬌嬌媽(ID:jiaojiaoma8)

每天回到家都9點了,基本上只來得及在睡前陪孩子半個小時。但即使這麼忙碌,孩子最信任、最依賴、最粘的還是她,什麼都聽媽媽的,有什麼秘密也都只跟媽媽說。有時候孩子的奶奶也納悶:「她媽媽一天就陪她半個小時,我陪她一整天,但一見到媽媽就不要奶奶了。」Mandy跟我一起在學兒童心理學,為人也和善,並沒有在意老人家這個嘮叨。因為她自己很清楚,贏得孩子的秘訣,就在睡前那微不足道的半個小時裡。她跟我說,這半個小時,她除了跟孩子一起看看繪本,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認真地跟孩子聊聊天。聊天的時候,每一分鐘她都全情投入,問問孩子今天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情,有什麼要跟媽媽分享的,或是有時候就跟孩子說說自己工作上或家裡的事情。母女倆睡前無話不談,孩子得到媽媽足夠的關注,哪怕每天只是短短的半個小時,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非常充足的愛的養分。自從上小學,她開始在自己的房間睡覺之後,我們就約定好,我陪她閱讀完,跟她聊聊天,陪她睡著我再離開。不管我白天忙公眾號的事情有多累多困,我都不會怠慢睡前這段親子時光。先是陪她閱讀,或者她躺著,我在一旁給她讀些小詩或散文,讀到口乾舌燥,就躺下來在漫無目的的尬聊中慢慢入睡。這個日復一日,但又溫情滿滿的睡前儀式,已經成為嬌嬌睡前的安定劑。有心理學家做過統計分析,孩子在夜晚入睡前,對於父母會有一種天然的需求,那個時間段,他們渴望擁抱也渴望溝通。很多家長都說自己忙,沒時間陪孩子,不曉得怎樣陪孩子。其實,抓住了睡前一小時、半小時的陪伴,也就抓住了高質量陪伴的秘方。現在,很多家長都會在睡前陪孩子閱讀,卻很少有家長在閱讀完了之後,抓住這種「二人世界」的專屬氛圍,繼續跟孩子聊聊天。睡前,讓孩子聊聊在學校幹了什麼,遇到什麼特別的事。很多孩子遇到的困難,或者他身上存在的問題,就在這看似無意的聊天中發現的。如果孩子遇到困難,白天不敢說,睡前這種身心放鬆的氛圍裡,他們更容易向你吐露心聲。同樣,因為聊天的氛圍比較輕鬆,當我們發現孩子有問題時,順著聊天的線索往下走,去柔和地跟孩子講幾句建議、提個醒,比我們苦口婆心地對著孩子講大道理要有用得多。睡前,跟孩子敞開心扉地聊,讓孩子有情緒發洩出來,有快樂分享出來,更能塑造孩子陽光樂觀的性格。雖然他們聊的東西很可能牛頭不對馬嘴,但這個過程中,你也會發現,孩子真的很容易滿足。在草叢裡看到一隻藍色的小蝴蝶、奶奶帶他去了一個新超市、鄰居的哥哥送了他一顆糖,這些事情都可以讓他們樂一整天。聽著孩子這些小小的歡樂和滿足,你滿身的疲倦也會隨之化解,留下的是跟孩子同頻的輕鬆和安寧。睡前聊天,還能啟迪孩子的智慧和想像力、讓孩子的思維更有條理,幫助孩子培養自我總結的習慣,更能培養他的表達能力。美國加州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研究人員抽取了275個家庭中,0-4歲這個階段的孩子,進行歷時4年的追蹤調查。研究人員通過與孩子交談的方式來判斷孩子語言能力得分。結果發現:睡前經常跟家長聊天的孩子,其得分遠高於被動地聽家長講故事的孩子。所以說,只有單向輸出的親子閱讀,還是不能最大程度地鍛鍊孩子的思維和表達。據心理學家考證,孩子在進入夢鄉的最後一個想法如果充滿了情緒和視覺景象,這些圖像就會變成他們做夢的材料。別說孩子了,我們大人睡前追了一部劇或者剛剛看完一部電影,晚上做夢儘是電影裡的畫面。睡前,如果你跟爸爸吵架,或者讓孩子看了一些恐怖的畫面,孩子那天晚上多半會睡不踏實。如果我們在睡前,跟孩子聊一些溫馨、輕鬆的話題,讓孩子帶著積極愉悅的情緒入睡,就能讓孩子一覺甜夢到天明。一個孩子,在最需要安全感和愛的童年,每天晚上能有爸爸媽媽陪她聊聊天,這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禮物。心理學家Susan Harter也曾說過,嬰兒至幼兒期間父母對孩子的無條件支持和積極關注,是奠定孩子身心健康健全、一生自尊自愛的基礎。很多家長可能會有這份心思,卻覺得自己沒那個技術——不知道跟孩子聊什麼。其實,只要走心,姿態平等,氛圍輕鬆,聊啥都可以的。如果實在還是找不到切入口,大家就按照嬌媽提供的這些點去試試,慢慢地,你們就找到自己的那一套聊天方式。5、圍繞今天家裡發生的特別的事情展開討論,比如奶奶生病了,我們該怎麼做,家裡冰箱壞了,我們該怎麼做,等等;6、可以聊聊周末的計劃,看什麼電影,去哪裡玩,讓孩子來參與策劃;7、可以聊聊最近他的學習狀態,哪個學習習慣需要改進;8、跟孩子聊聊你小時候經歷的糗事、挫折,孩子會覺得很好玩或很震撼,能增強孩子的抗挫力;9、跟孩子聊聊你小時候學習、成長的小事,讓孩子看到一個更加豐富的爸爸或媽媽,對他們的人格、性格發展都有幫助;10、跟孩子聊聊你工作上的事情,孩子能體會到父母工作的不容易,更會自發地做好自己;比如嬌嬌就跟我約好了,每個周五、周六晚上,聊一件媽媽小時候的小事,因為第二天不用上學,我們可以不用早睡,盡情瞎聊。只要你能做到,讓孩子充分地信任你,盡情地享受這段小小的時光,你就成功了。跟嬌嬌睡前聊天一年多之後,現在幾乎每天晚上都是她自己先挑起話題。當孩子跟你漫無天際亂扯,或者有什麼話都藏不住都要跟你說,你的睡前聊天就聊出成果來了。姐妹們,不管再忙,睡前聊天這項高質量的陪娃神器,還是不能丟。你陪孩子咿咿呀呀的這段短短的時光,日後會還你一個大大的驚喜。作者簡介:本文來源於公眾號嬌嬌媽(ID:jiaojiaoma8),嗨,我是嬌嬌媽,專注於服務數百萬媽媽的家庭教育平臺,我的文,偶爾理性冷靜、偶爾溫暖深情。但願,我們相識後,你懂自己也懂孩子。

您可能還想看以下內容: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慣的:教育路上,永遠別指望孩子「自覺」!

冬季也是孩子手足口病高發期,家長和老師不能懈怠!

幼兒園安全管理19個細節,4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這個時候看剛剛好

當幼兒園無一幼兒發生磕碰,其實是在用「過度保護」傷害孩子!

在幼兒園學了什麼?一問三不知,可能是問錯了!

相關焦點

  •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會「陪聊」的媽媽,那你做到了嗎
    好多父母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成為他的好朋友,可是忙碌一整天回到家,卻發現孩子一直抱著手機玩,根本沒有機會能好好溝通一番來培養感情。那麼這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在手機和家人之間選擇後者呢?
  •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會「陪聊」的媽媽
    聊天的時候,每一分鐘都要全情投入,問問孩子今天發生了什麼特別的事情,有什麼要跟媽媽分享的,或是有時候就跟孩子說說自己工作上或家裡的事情。同樣,因為聊天的氛圍比較輕鬆,當發現孩子有問題時,順著聊天的線索往下走,去柔和地跟孩子講幾句建議、提個醒,比苦口婆心地對著孩子講大道理要有用得多。
  •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會「陪聊」的媽媽|精選
    中教君為你推薦一位孩子媽媽關於睡前陪孩子聊天的心得,也許對你會有幫助,一起來品讀——1我的一個朋友Mandy,是個很忙碌的職場媽媽。每天回到家都9點了,基本上只來得及在睡前陪孩子半個小時。雖然他們聊的東西很可能牛頭不對馬嘴,但這個過程中,你也會發現,孩子真的很容易滿足。在草叢裡看到一隻藍色的小蝴蝶、奶奶帶他去了一個新超市、鄰居的哥哥送了他一顆糖,這些事情都可以讓他們樂一整天。聽著孩子這些小小的歡樂和滿足,你滿身的疲倦也會隨之化解,留下的是跟孩子同頻的輕鬆和安寧。
  • 麻省理工:每一個聰明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會陪聊的媽
    在過去,經常會聽到「寒門出貴子」的勵志故事,但近些年,細觀高考狀元,多集中在省會或者名校,家教極好,素質全面。很多人都在所,如今的趨勢,是比你有錢人家的娃比你娃還努力,地主家也不產傻兒子了。很多牛娃,都是父母優秀、家境殷實、自信樂觀。
  • 每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背後都有一個不作為的爸爸
    看著孩子軟軟糯糯的樣子,她下定決心要做一個好媽媽,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可是後來,面對永遠做不完的家務,面對長輩的不信任,面對老公的不理解,她再也憋不住了。她開始嘮叨,開始發脾氣,開始吵架。沒有人理解她脾氣背後的無助和恐懼。沒有人可以告訴她,你太累了,休息一下吧!她聽到的永遠是:「不就看個孩子,有什麼好辛苦的。」
  • 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媽媽,網友:教科書級別的教育
    導讀: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媽媽,網友:教科書級別的教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媽媽,網友:教科書級別的教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每一個厭學的孩子,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我們往往會有一種慣性思維:優秀的孩子必須一直名列前茅,熟不知孩子年級越高競爭就越大,對孩子不恰當的期望往往會把孩子逼向相反的方向。對於厭學的孩子來說,厭的可能不是學,是被別人逼著去學!就拿孩子厭學這件事來說,每個厭學孩子背後都有屬於他自己的痛苦,但他會告訴你嗎?絕大多數孩子不會!因為他認為你不理解他,說了也是白說,還有可能招來一通臭罵。
  • 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優秀的父母
    李玫瑾教授說過: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定有一個優秀的父母。所謂父母的優秀不是說有多麼高的學歷,多麼富裕的金錢,多麼成功的地位看,而是懂得去教育陪伴孩子。記得之前李玫瑾教授講到這個主題的時候,舉例了錢學森的例子,是他父親培養了他的性格。一個記者採訪錢學森說讓他最深刻的時期是誰影響了你?
  • 高考狀元揭秘:每一個優秀孩子背後都有父母的奮力託舉!
    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 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隱藏著一個訴求
    之後父母帶著小童去和老師進行了一次談話,給老師說了逃課的原因,孩子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向老師道歉。老師意識到自己做的過分了,也向孩子道歉了,最後雙方合好。過了一段時間,孩子的成績又提升到和原來一樣優秀了。孩子叛逆的背後,你真的讀懂了嗎?
  • 每一個心理有問題的孩子背後,都是爸爸媽媽造孽,父母該醒醒了
    昨天晚上參加了2個班的班科聯席會,班主任介紹了2個心理有問題的孩子,讓我們老師心理久久不能平靜:每一個心理有問題的孩子背後,都是爸爸媽媽造孽一年級的時候,老師告訴子涵媽媽:孩子生理有殘疾,家長不要有心理負擔,要當成正常孩子養育,嚴格要求,不然孩子會出現心理問題。子涵媽媽不認同老師的觀點,依然儘量將就孩子,把個孩子寵溺得,稍不如意就在家裡打滾撒潑。子涵爸爸教育孩子,不準無理取鬧,媽媽一把擋住,哭喊:「你要打他就把我們娘倆一起打死吧!」
  • 每一個懂感恩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會愛的父母
    02.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每一個問題的出現都是可喜的,這樣我們才能及時發現孩子身上的不足,進行正向的的啟發引導。孩子不是我們的續集,他們有自己的人生劇本。事事都聽我們的,不過活成了又一個我們,而我們真正所期盼的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有出息的孩子背後都有一位優秀的媽媽,這4點很關鍵,媽媽要知道
    許多媽媽為了培養孩子為之付出不少的努力,可結果並不能令人滿意。教育的失敗,並不能說明你不是一個好媽媽,或者說你不愛你的孩子,可能只是你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那媽媽們到底應該怎麼做呢?才能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有出息呢?我們不妨來看看有出息的孩子都有著怎樣的媽媽呢?
  • 每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父母不易的付出
    很多孩子能取得優秀的成績,並不是因為有先天優勢,聰明過人,而是父母幫助他們把習慣養成,形成一種自覺性的行為,讓孩子自己能努力和堅持。所以在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會引導的家長,真正的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段春風化雨的漫長過程。如果父母在一旁玩手機,又如何去要求孩子不玩手機,不玩遊戲?如果父母在看電視,又如何要求孩子去看書?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著孩子。
  • 每一個孩子都在通往優秀的路上
    我堅信沒有不優秀的孩子,因為每一個孩子都在通往優秀的路上...,不願意寫作業,幾乎是全班最差的孩子,並且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孩子有時下學走到家樓下都不願意回家,媽媽必須要想盡一切辦法忽悠孩子上樓」。只要方法得當,這個孩子會越來越優秀,那天我決定幫助他。
  • 每一個不聽話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自我意識在作祟
    01 自我意識的外現形式有一天一個寶媽說,孩子昨天晚上鬧了一晚上,也不為什麼,就是因為看電視,她想看小豬佩琪,我給他換了《小豬佩奇》,她還是不滿意,非要哭。 仔細追問才發現,是當時電視有點卡,遙控器按幾下才管用,媽媽嫌孩子亂按會更卡,所以拿過遙控器給孩子放了佩奇。
  • 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媽媽
    要成為一個好母親,戒律和行為更為重要,因此母親還必須繼續成長,努力提高自己,並能夠更巧妙地教育好孩子!那麼母親該怎麼辦?列出了以下幾點:1.無論母親多麼忙碌,他們都應該照顧自己的孩子並願意與他們溝通。一般而言,孩子們更喜歡媽媽,但是一些母親因為年幼而忽略了他們的存在,忽略了孩子的情感和要求,或者將孩子當作自己的裝飾品甚至是沙袋。這通常會使孩子感到沮喪。母親應該學習適當的批評技巧和表揚技巧。我們都知道,過猶不及。
  • 養孩子,不是女人一個人的事:溫柔媽媽的背後,都有一個好爸爸
    每一個女孩在成為母親之前都很溫柔每個女孩在成為媽媽之前,性格都很溫柔,也會幻想著自己對孩子會很溫柔,看到別人對孩子沒有耐心,很嚴厲,就會想著自己以後一定不要這麼對孩子。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如此。因為在這背後,有孩子的不聽話,搗亂,以及各種煩心事,還要承擔一個家庭的起居飲食等,可謂是滿清熱血也會變得心力交瘁。一個飽滿而熱情的心,也會被磨得焦躁不安。長此以往,情緒也會不穩定,脾氣自然暴躁許多。
  • 每一個別人家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別人家父母
    每一個」別人家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別人家父母「我在後臺接到很多家長的留言,很多孩子,都是基礎不好、有少部分甚至不及格,一般家長能做的就是:報線上、線下補課班、買學習機等等。家長該發不該發的脾氣也發了,該講的道理也講了,該花的錢也花了,軟硬兼施、使盡渾身解數,不僅孩子學習成績沒提高,甚至在態度上也對父母的各種行動見怪不怪,兵來將擋水來土囤,要麼臨危不懼,要麼無動於衷。
  • 孩子英文總學不好?試試找個「陪聊」,將英文用起來效果會更好
    "陪聊"即是說專業人士陪伴聊天,孩子英文總是學不好,不是單詞沒有記住,就是語感不好,就拿我們的中文來說,活在一個講國語的地方,久而久之就會被潛移默化,孩子自然而然也就會用國語跟大家交流溝通,英文也是一樣,純粹地讓孩子死記硬背,上課認真聽講,很難讓孩子掌握並運用出來,現在都出了很多英文教程軟體,更多的是口語化的,老師一對一培訓講解,這也是為什麼強調"陪聊"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