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瑜伽產後修復訓練營 重塑寶媽盆底肌「彈簧」活力

2020-10-03 寶媽時尚show

許多產後媽媽都曾遭遇過這種尷尬的時刻,大笑、打噴嚏、跳躍或者提重物時常常會憋不住尿液,這種現象在醫學上被稱為「壓力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在剛剛生產過後的寶媽身上可能表現的不是很明顯,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老年的時候便開始逐步顯現出來。

除了尿失禁還可能出現子宮脫垂、內分泌失調等問題,嚴重影響著媽媽的身體健康,而出現這些症狀的根源就是」盆底肌鬆弛「,就連「地表最強明星媽媽」Ella也曾發微博稱自己產後有盆底肌鬆弛的問題。

盆底肌鬆弛危害多

盆底肌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是整個肌肉組織+筋膜組成的弧形盆狀結構。它就像是一張「吊網」,將尿道、子宮、膀胱等臟器緊緊吊住,從而維持各臟器的正常位置以便行駛其功能。

女性在懷孕期間,子宮被慢慢撐大,隨著胎兒的逐步發育成型,會壓迫到盆底組織,在分娩時更會對盆底肌肉造成一個更大強度的壓迫和撕扯,不可避免地對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礙。

如果在產後沒有得到積極的修復,組織對尿道等部位的管控能力就會降低,盆腔內的器官無法固定在正常位置,就會使身體出現各種問題。輕者會出現尿頻、小腹墜脹、便秘等不適,重者則可能出現尿失禁、子宮脫垂等疾病,對寶媽造成不可名狀的痛苦,甚至使家庭生活不和諧。

產後修復不容忽視

產後盆底肌鬆弛對於寶媽而言危害重重,所以最好孕前和孕中都能夠進行有效的運動,來預防盆底肌功能障礙問題。如果孕前和孕中沒能將強化盆底肌的鍛鍊提上日程,那麼產後修復一定不要忽視。

一般而言,產後42天是盆底肌修復的最佳時機,這一時期的媽媽進行常規盆底肌肉訓練,可以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彈性,使盆底功能恢復如初,同時有利於預防、治療尿失禁、子宮及盆腔臟器脫垂等盆底障礙性疾病的發生。

每日瑜伽「16天辣媽打造訓練營」由40歲的三胎媽媽、亞洲瑜伽協會高級理療瑜伽導師甘敏全程指導,為學員定製產後私人修複方案。課程通過產後生理恢復、飲食結構調整、身材重塑、心裡輔助4維1體地幫助寶媽進行系統性產後修復,有效緩解盆底肌損傷,告別漏尿、腰酸背痛、身材變形、全面恢復身體機能。每日瑜伽明星學員馮馮經過16天的系統性學習後,不僅腰痛、肥胖等問題有了改善,最令她痛苦的盆底肌鬆弛問題也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此外,訓練營的群組授課模式也給馮馮提供了很大的學習便利,在小組內,老師會實時講解修復理論,且對課程難點進行精細拆分,第一時間發現並糾正學員錯誤體式,從而規避二次傷害。學員們也可以在組內分享練習體驗,進行互動性交流學習,極大地提升了每個人的學習效率。

雖然產後修復擁有黃金時期,但其實50歲甚至更高齡的有過生產經歷的寶媽進行產後修復依然存在著很大的價值。產後修復就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盆底肌障礙問題不容小覷,寶媽們一定要重視起來,為實現人生新的跨越打好健康基礎。

因為專注,所以專業。練瑜伽就來每日瑜伽,全球5000萬用戶的共同選擇。

相關焦點

  • 每日瑜伽產後修復訓練營 寶媽的健康秘籍
    只是母親在經過辛苦的十月懷胎,又經受撕心裂肺的分娩後,身體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如生育性肥胖、腰酸背痛、脫髮、產後抑鬱、盆底肌鬆弛等,這些問題不僅關係到寶媽的身心健康,甚至還會影響到整個家庭的幸福。產後練習瑜伽的好處瑜伽通過運動身體和調控呼吸,使身體與心靈達到和諧統一,流傳至今收穫了很多人的喜愛。對於寶媽來說,產後同樣適合練習瑜伽。
  • 做愛自己的媽媽,從每日瑜伽產後修復開始
    產後瑜伽會依據媽媽個人體質,遵照安全有效的時間和流程,針對性地對腹直肌、盆底肌等部位進行系統性修復,是寶媽進行產後修復的不二之選。娜娜和欣欣產後腰腹皮肉鬆弛,肥胖問題突出,同時兩人還有一定的抑鬱傾向;佳佳除了體重飆升35斤身材走樣外,還有輕微的脂肪肝問題。在報名了每日瑜伽「26天辣媽打造訓練營」,經過訓練營老師的專業教學和飲食指導後,三位媽媽的身體狀況均得到了明顯改善。
  • 親測科學產後修復,選擇每日瑜伽不會錯
    內心總會有個聲音在吶喊:「我要減肥,我要修復身材!」。可是又想起中國傳統的家庭式「坐月子」主張——產婦「大吃靜養」。但其實這樣對產婦的身體恢復存在諸多不利,我們應該通過更科學的方法進行產後修復。我在懷孕之前就參加過每日瑜伽的21天瑜伽入門課程,在懷孕的時候也堅持練習瑜伽。真正體會到堅持練習瑜伽給我帶來好處的時候,是在生孩子的時候。
  • 產後康復別只顧美 盆底肌修復很重要
    生育是大事,產後媽媽們的身體康復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大齡二孩媽媽,產後身體全面恢復非常關鍵。產後42天是媽媽們身體康復治療的黃金期,產後康復基本是三個方面:盆底肌修復、子宮復舊和形體恢復。很多產婦生育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恢復形體,儘快瘦下來,對產後盆底肌修復則較陌生。其實,盆底肌修復對於健康來說非常重要,而且盆底肌修復除了在醫院接受康復治療外,很多動作是可以在家自行練習的。
  • 比產後美麗更重要的是恢復健康——盆底肌修復
    本來輕盈美麗的少女,一朝分娩以後發現自己變得腰粗肚子凸屁股大,本來心理落差已經很大了,萬一丈夫再不理解自己,那更讓人無法接受,因此我們為了自己,一定要做好產後修復。(今天文章有點長,都是滿滿的乾貨,有需要的姐妹一定要認真看完或者收藏哦)產後康復包括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即盆底肌修復、子宮恢復和形體恢復,其中盆底肌修復對女性產身體恢復的健康狀態影響最大。
  • 【杭州天目山醫院產後修復】產後如何做好盆底肌修復?
    核心提示:盆底肌的修復主要是針對腹部以及盆腔肌肉群的鍛鍊,如果盆底肌受損不是很嚴重的女性,平時可以多做深呼吸的動作,多對腹部進行按摩,這樣可以刺激盆底肌肉,增強肌肉的力量。其實這是因為生寶寶時,盆底肌受損導致的,媽媽想要改變這些現象,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不妨看一下盆底肌修復建議,對身體快速恢復有很大的幫助。產後如何做好盆底肌修復?下面大家就來了解相關內容。   1、產後鍛鍊修復  女性在順產的過程中,盆底肌受到的壓力過大,產後收縮能力減弱,媽媽的身體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尿失禁、引導鬆弛、盆腔器官等等,嚴重影響女性產後的生活質量。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產後恢復從盆底肌開始,盆底肌修復怎麼做
    這裡的「養」就是指產後康復。美媽咪今天就來說一下盆底肌如何修復? 從孕期到生產,這是一個複雜的生理變化過程,產後康復對於寶媽來說,它和寶寶的健康成長一樣重要,產後康復不僅是恢復媽媽們的身材,更是生理功能恢復到產前、孕前的最好狀態。 什麼是盆底肌?
  • 生完孩子三年了,盆底肌還有救嗎?
    對產後42天的婦女常規進行盆底肌肉訓練,可以大大減少盆腔器官脫垂以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同時,喚醒盆底的神經及肌肉,使陰道更好地恢復到緊縮狀態,從而提高性生活質量。善待自己、關愛盆底、及時康復、防止後患,是明智的做法。
  • 產後漏尿怎麼辦?盆底肌修復是關鍵
    解決產後漏尿盆底肌修復是關鍵盆底肌恢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寄希望於1~2個療程的盆底肌訓練,就想要達到「恢復到懷孕前」的效果是不可能的。而電刺激是一種被動的盆底物理康複方法,很多醫院的產後門診和月子中心裡的產後康復中心都會運用,通過放置於陰道、直腸或皮膚表面的電極給予不同強度的低頻電流,刺激陰部神經、盆腔神經及肌肉,從而增強盆底肌肉的收縮強度和彈性。
  • 盆底肌是什麼肌?產後盆底肌應該如何修復?
    很多產後媽媽去產後修復機構做的時候,都會選擇做盆底肌、骨盆的修復。據說盆底肌修復好了,能避免很多婦科疾病,對女人還是很重要的,那麼盆底肌到底是什麼肌呢? 盆底肌,確切的來說是盆底肌肉群。它附著在骨盆的內側緣,起著承載身體內子宮,卵巢,直腸,尿道等臟器的作用。一旦盆底肌發生鬆弛,都會影響各個器官,導致移位。
  • 盆底肌是什麼肌?產後盆底肌應該如何修復?
    很多產後媽媽去產後修復機構做的時候,都會選擇做盆底肌、骨盆的修復。據說盆底肌修復好了,能避免很多婦科疾病,對女人還是很重要的,那麼盆底肌到底是什麼肌呢?盆底肌,確切的來說是盆底肌肉群。一旦盆底肌發生鬆弛,都會影響各個器官,導致移位。比如很多媽媽在產後會發生漏尿的現象,就是因為盆底肌過於鬆弛, Hold不住尿液,從而出現尿失禁的現象。如果盆底肌受損不是很嚴重的話,可以做一些鍛鍊。比如說凱格爾運動,再配合腹式呼吸,可以促進盆底肌的恢復。但是小編這邊提個醒,這個僅限於盆底受損比較小的媽媽們。
  • 產後需做盆底肌修復的原因,新媽媽都該知道
    自家嫂嫂二胎孕期比一胎辛苦,到醫院產檢後,才發現是盆底肌異樣所致。檢查之後,醫生要求二胎生產後,一定得做盆底肌修復,避免以後出現更多「難言之隱」! 這樣的情況,不少新媽媽應該都遇到過。因為第一次生產,對產後康復並無概念,所以分娩後不注意盆底肌修復也是正常。不過,為減少類似情況發生,多商網小編還是建議準備要寶寶、正處於孕期的準媽媽們,提前先了解產後康復的相關內容!
  • 女性必修課:預防產後漏尿,該如何進行盆底肌修復?
    在我國,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病率高達28%,尤其是產後盆底功能障礙,有50%已婚育女性患有尿失禁問題。儘管部分人沒有明顯症狀,但妊娠和分娩都不可避免對盆底肌造成了一定的損傷。隨著產後盆底健康越來越普及,很多寶媽也會在產後第一時間去做盆底肌恢復。但你對這片看不見的「肌肉群」的恢復到底了解多少?
  • 有種「尷尬」叫產後漏尿,盆底肌訓練共分三步走,寶媽學起來
    ,盆底肌訓練共分三步走昨天下班回家,迷迷糊糊中拿出手機,就看到寶媽群裡又炸鍋了。寶媽A說:「盆底肌修復太重要了!我就是沒做好修復,到現在都不敢大笑,那是真漏啊,太尷尬了!」產後如何修復千防萬防、防不勝防,如果媽媽們最終還是出現了盆底肌鬆弛,生娃後如何修復,才能讓盆底肌恢復最初的魅力呢?
  • 產後盆底肌修復,比我們想像中重要的多!
    現在我們得益於網絡的發展,生活中科普知識的廣發普及,所以很多年輕媽媽都非常重視產後方面的康復,但對產後盆底康復並不太熟悉。事實上,產後修復盆底尤其重要!01如何判斷盆底肌彈性是否良好?很多人知道盆底肌鬆弛可能會導致陰道鬆弛、尿失禁,性生活受到影響,但其實還有很多不良後果。盆底肌像一張吊床,試想如果這張吊床塌下了,那我們腹部和盆腔臟器的支撐,就得用到腰肌了。所以如果產後出現了腰酸背痛的情況,可以去排查看是不是盆底肌受損導致的。除了腰肌受損,腹部會容易堆積贅肉、臀部肌肉也會下垂,造成產後體型變形。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為什麼產後骨盆和盆底肌要一起修復?
    現在很多寶媽搞不清楚,骨盆修復和盆底肌修復到底有什麼區別,做了骨盆修復還要不要做關於盆底肌的修復,美媽咪今天就來說一下骨盆和盆底肌有什麼區別產後修復一定是盆底肌和骨盆一起做修復,一定別搞錯了! 1,首先要骨盆閉合。骨盆不歸位,很難維持盆底肌正常狀態。
  • 產後瑜伽恢復辣媽身材!瑜伽教練是如何辦到的?產後修復省錢攻略
    首先給大家一組照片,這是產後兩個月左右的瑜伽練習效果。產後修復60天粗壯的肩膀與後背因為逐漸變大的孕肚,孕期的脊柱和整個後背都會承受過多的壓力。沒有運動習慣的女生,肩頸,中背部,後腰的肌肉就會出現勞損。
  • 談一下產後盆底肌修復
    42天產後複查的時候,做完婦科檢查又去測的盆底肌,鄙人比較敏感,加上肌筋膜有損傷,所以婦科檢查做完就疼的不行,再去測盆底肌,簡直了……除了不會用力,就是疼也不敢用力,一疼更沒法放鬆,於是得了44分。估計不疼的話60分吧,於是肌筋膜修復3次後,覺得沒那麼疼了,開始了盆底肌修復。
  • 產後盆底肌最佳修復時間是什麼時候?千萬不要錯過
    什麼是盆底肌?盆底肌,就是盆底肌肉,是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的統稱。盆底肌像是一張網,把尿道、膀胱、子宮、直腸等臟器緊緊吊住,從而維持各個臟器的正常位置及其功能。盆底肌在哪裡?當你坐著的時候,用力吹氣球,你會感覺到骨盆的下部有塊區域在用力,這便是盆底肌區域。
  • 產後康復,盆底肌有多重要?
    懷孕對盆底肌的傷害是一定的,但很多女性產後檢查身體時卻很容易忽視對盆底肌的檢查,當時未出現什麼病況和不適,但對以後的影響是很大的,而且盆底肌治療的時間比較長,當出現問題時就更不好解決了。分娩後,隨著胎兒的娩出,部分韌帶松裂,「彈簧床」彈性變差,無法將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從而出現功能障礙,如大小便失禁、臟器脫垂等。所以,專家建議順產和剖腹產的女性產後檢查下盆底功能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