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了的魚塘被填平,起訴後徵收方辯稱魚塘土地屬於村委會所有

2020-11-06 聖運律師

徵收方與村委會籤訂《徵地協議書》,被徵收的土地均為精養魚塘,補償總金額為1730多萬元。之後徵收方將徵地補償款打入村委會帳戶,由村委會代為發放至村小組成員帳戶。村組成員江先生認為補償標準不合理拒絕領取補償款,隨後魚塘就被徵收方強制填平了,江先生如何維權?今天,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有銀律師和大家一起看看這個案件。



江先生是江西某村村民,1998年,江先生以8000元的價格購買了村裡的某處魚塘,其後一直用於魚塘作業。2018年10月12日,因道路工程項目用地需要,徵收方作出《徵地公告》,江先生購買的魚塘在此次徵收範圍內。


2019年5月16日,徵收方與村委會籤訂《徵地協議書》,對道路工程項目用地範圍內的集體土地進行徵收,涉及到被徵收的土地均為精養魚塘,補償總金額為1730多萬元。協議籤訂後,徵收方將徵地補償款打入村委會帳戶,由村委會代為發放至村小組成員帳戶。因測量面積不實以及採用2015年補償標準,江先生與徵收方就涉案魚塘的徵收事宜未能達成共識,一直未領取徵地補償款。


2019年11月10日,徵收方組織人員對江先生的涉案魚塘實施了填埋。江先生不服,委託律師於2019年11月22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請求確認徵收方組織實施強制拆除涉案魚塘的行為違法。



江先生認為,徵收方在未取得其同意的情形下,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強制拆除了其所擁有的魚塘,致使魚塘內生物死亡,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該行為違反了法律規定。


徵收方辯稱,江先生不是本案適格原告,涉案魚塘在被徵收前的性質為集體土地,屬於村委會所有,個人無權進行買賣,且個人承包期最長為二十年,涉案魚塘的轉賣過程歷經二十年以上,早已超出最長承包期,故江先生對涉案魚塘沒有合法權益。在填平魚塘前,涉案魚塘已經被徵收,籤訂了《徵地協議書》並資金撥付到位,故涉案魚塘與江先生無關。


法院經過審理後,認為徵收方雖否認購買魚塘行為的合法性及有效性,但其認可村委會代為發放徵地補償款至原告帳戶的事實,並認為村委會已將補償款發放到位,故徵收方提供的《徵地明細表》能與江先生提供的《轉賣魚池合同》相互印證,可以證實涉案魚塘為江先生所經營,即江先生對涉案魚塘享有相應權益,而徵收方未能提交未提交其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有關證據。因此,最終法院判決確認徵收方對江先生涉案魚塘實施的強制拆除行為違法。



對於該案,王有銀律師表示,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阻撓國家建設徵收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徵收集體土地有嚴格的程序,廣大村民如果遭遇違法徵收,或者認為補償不合理,建議及時向專業的律師團隊進行諮詢,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可以避免強推和佔地行為的發生。」王有銀律師說。

相關焦點

  • 泉州「暴力強拆魚塘事件」調查
    白沙村村民鄭逸祥、鄭強新告訴記者,白沙村五一墾區(海埭埔)有900多畝耕地,是大約1000戶、4000位村民的承包地,大部分村民手中都有政府頒發的《福建省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和《耕地承包合同書》,承包期為30年。這些年白沙村村民就是靠土地使用權流轉生活的,現在魚塘被毀,土地流轉合同被迫中止,村民沒了生活來源。
  • 村民房屋被強拆,徵收方竟辯稱村民購買的屬於小產權房
    村民購買了同村人的一套房屋,高高興興入住四年多後,徵收方卻將房屋強拆了,村民委託律師維權後,徵收方竟辯稱村民購買的住宅屬於案外村民在其宅基地上開發所建的房屋經過一審、二審,徵收方作出的上述房屋徵收決定被法院判決確認違法,判決已經生效。2019年12月26日,徵收方組織人員對田女士的上述涉案房屋實施了拆除。
  • 房被徵收,村民因補償不公起訴,徵收方提交17份證據仍輸了
    趙先生覺得上述徵收決定侵犯了其合法權益,遂諮詢拆遷律師。律師分析認為,徵收方將趙先生位於集體土地上的房屋納入房屋徵收範圍,適用的卻是國有土地上房屋的徵收程序,屬程序違法。 2019年1月7日,趙先生正式委託律師起訴,以徵收方適用法律錯誤,程序違法為由,請求法院判決撤銷徵收方作出的《關於棚改項目範圍內房屋徵收的決定》。
  • 誰給的村委會的權利,敢私自徵收土地?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如需徵收土地是需要報省級以上政府批准,村委會作為自治組織,是沒有權利徵收土地,在整個徵收過程中,村委會一般都是協助功能,如果村委會私自徵收或者以租代徵,都是違法行為。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在徵收土地過程中,由市、縣政府組織實施,在被徵收範圍內的鄉鎮、村發布徵收公告、補償安置方案等,所以,村委會只能配合張貼公告,也沒有權利發布徵地公告、補償方案等,更沒有權利批覆徵地。村委會有沒有權利制定每戶的徵收補償費用以及分配方案?
  • 健身公園出租建魚塘引爭議
    ;村委會工作人員表示出租土地可避免溺水事故並增加村收入 2013年06月16日 星期日 新京報 分享: 新京報記者 申志民 攝   新京報訊 (記者申志民)「公園裡有雞舍、魚塘,都成『私人莊園』了。」近日,通州區龍旺莊村的村民反映,村裡的公園內部分面積被承包給他人,導致居民休閒健身空間縮小。
  • 男子在魚塘垂釣溺亡,法院為何判決魚塘老闆無責?
    2019年8月一個風雨交加的早晨,張某從廠裡至附近的魚塘釣魚,不慎落水溺亡。家屬認為,魚塘老闆不顧天氣原因放任張某進入魚塘釣魚,在意外發生後也未及時進行施救、報警,導致張某身亡,要求魚塘老闆賠償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各項損失共計60多萬元。審理中經多方查證,發現事件經過與死者家屬所稱並不一致,張某的溺亡另有隱情。
  • 鄉鎮政府、村委會無權徵收土地,以下4種情況屬於違法徵地
    徵收土地需要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其他機關無權批准。然而現在很多農村的一些地方,村委會私自把土地賣給開發商,而土地補償款卻被無故扣留,當地村民也沒有找到政府徵收土地的文件,這種徵收土地的行為是違法的,村民一旦發現一定要拒絕籤訂相關徵收文件。
  • 徵地拆遷中,徵收方主體應如何確定?村委會、開發管委會可以嗎?
    在徵地拆遷中,相信廣大被徵收人經歷過村委會徵地、行政機關徵地、開發區管委徵地、開發商徵地等等。但是我要告訴被徵收人們,不是所有的徵地主體都合法,萬一碰上了違法徵收,不僅供自己賴以生存的地沒了,徵地補償款還有可能得不到。今天,我就徵地主體確定為題,為大家講解徵地拆遷應如何確定徵收主體,哪些機關不能作為徵收主體。
  • 「4+2」工作法是收回集體土地並拆除房屋的「擋箭牌」嗎?
    後被徵收拆除,維權時徵收方辯稱是村委會按「4+2」工作法,收回集體土地依法拆除的,被徵收人該如何應對,法院又會如何判決?今天,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有銀律師和大家一起看看這個案件。劃分後,張先生加蓋房屋至兩層。2018年,因市政道路工程建設,徵收方設立項目建設指揮部,項目徵收補償款由該指揮部支付給村委會,村委會與每戶籤訂協議後發放。
  • 土右旗「敕勒川包頭黃河國家溼地公園」驚現60畝人工魚塘
    村民王二奴介紹,2016年,進城做生意的一名村民聯合村裡的幾名村民,成立了土右旗美佳樂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稱合作社),合作社承包30多戶村民的土地共計1000多畝,承包後,在地裡種植玉米和高粱。按照當時的口頭約定,路東的1000多畝地對外承包,路西的地還歸部分村民承包經營。
  • 戶口遷入城鎮,其原有的承包地,村委會有權收回嗎?
    案情介紹:某村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村中的承包地以魚塘為主,該村村民劉某是該村的養魚能手,經過多年的努力,一躍成為村中致富的帶頭人,2003年3月份劉某為了讓自己的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在縣城購買了一處商品房,一家人全部都搬到縣城居住,並且在縣城落戶。
  • 通州一處廢棄魚塘變身小公園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記者日前從通州區了解到,西集鎮小辛莊村自2018年4月以來,加大力度整治村莊環境,將原來存在數十年的廢舊魚塘改造為小公園。村內兩條斷頭路被打通,舊魚坑周圍修建了走廊、栽植了銀杏樹,並安裝了照明和休閒設施。
  •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村委會扮演了什麼角色?
    村委會是基層群眾的自治性組織,但是「縣官不如現管」,在農村老百姓的眼中村委會的地位還是極高的,有事兒就找村委會去解決已經成為村民的習慣。那麼,在農村集體土地徵收工作中,村委會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能否批准和組織實施徵地工作?能否直接決定補償多少和分配方式呢?
  • 【法視界】最高法判例:籠統請求確認土地或房屋徵收行為違法,屬於...
    集體土地徵收行為是由作出徵地批覆、發布徵地公告、徵收補償安置、責令交出土地、強制清除地上附著物等一系列相對獨立的行政行為組成,實施上述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也不同。原告對徵地行為提起行政訴訟,首先應當明確其所訴行政行為具體指向的是哪一個,籠統以徵地行為為對象起訴,屬於被訴行政行為不明確、沒有具體訴訟請求的情形。案例二: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
  • 土地徵收補償款打給村委會,村委會卻不給我們,這合法嗎?
    因此實踐中,補償款被全額支付給了村委會便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現象……徵地補償款,村委會只發一小部分,其餘部分要統一處理?張先生是一名普通村民,幾十年來都靠著自己家的幾畝地生存,在2012年因為要修建高速公路,張先生所在村的部分土地被納入了徵收範圍,其中包括張先生家的幾畝承包地。
  • 魚塘防滲膜可以用幾年?
    魚塘防滲土工膜,又名養殖防滲專用膜,簡稱魚塘膜,專為養殖魚、龍蝦、基圍蝦,種植蓮藕用戶而設計,具有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無汙染、好清理、施工方便等優點,施工完畢可立馬注水使用,代替以往以土地或水泥造就的養殖池,是現代養殖客戶之首選。
  • 農村集體土地徵收,村委會能分徵地補償費用嗎?能分多少?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對該條款的理解應基於物之所有權屬進行分析,即:1.土地所有權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細化來說就是各村土地的所有權是各集體經濟組織,而集體經濟組織主要包含村集體、村小組、鄉鎮政府三種形式,因此,
  • ​房屋被拆告到最高院,徵收方訴訟不利後作出讓步達成補償協議
    村民330多平方米的房屋被強拆後起訴,一審、二審均被駁回起訴。其後,村民在律師的幫助下,告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最高院審查後裁定撤銷原審裁定,指令一審法院重新審理。在訴訟不利的壓力下,徵收方與村民很快籤訂了拆遷補償協議並支付補償款。今天,京平律師和大家一起看看這個案件。
  • 商鋪遭拆後起訴,法院:徵收方不能前頭承認強拆,後頭又否認
    342平方米的兩層商鋪被徵收,市民不滿補償拒籤協議,其後商鋪卻被供電公司斷了電,無法正常經營,最後徵收方直接強拆了商鋪。市民起訴後,法院指出征收方前後不一,答辯時認可強拆,庭審時又極力否認……今天,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有銀律師和大家一起看看這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