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讀書真的有用嗎?之所以產生這個原因,還是來自於對生活的現實所需,隨著生活節奏的變快,時間也越來快,要不碰上加班還好,有多餘的休息時間,但天天加班,回到家就睡覺,休息,靜下心的時間基本無,還談啥讀書閱讀。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除了賺錢,基本沒有別的多餘時間來充實自己的大腦,整天都在說忙,忙完一年又一年,還是老樣子,這個月賺的錢都用來還上個月的花唄了。
我記得著名央視主持人在一次金話筒獎的頒獎儀式說過,正如歌德說的,沒有在黑夜裡痛苦過,何談人生。什麼是人生,然道就是讀書,大學畢業,然後找份穩定的工作,然後就是結婚生子,然後就等著退休養老,這就是人生?
多麼簡單,多麼美好,但現實有這麼簡單嗎?殘酷的競爭,高科技的發展,一些落後的產能,一些高成本,多人,低效率的工作也會隨著被淘汰,一大批的人講面臨的失業的風險,到那個時候,你還會安心,說不定下一個被裁的就是自己。
不管什麼時候,都要抱著學習的態度,學習的方式有多種,在學校屬於體制內的學習,在社會上網絡上也有很多學習資源供大家學習和思考。
世界上有很多的奇蹟,也有很多碌碌無為的人,在被逼的沒有任何退路的時候,靠學習努力衝擊一波,後面才慢慢發展起來,成為最好的自己。
讀書閱讀其實是一種好習慣,只有我們靜下心來思考閱讀,從書本中能學到很多的知識,並且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去,可以讓自己的心變得更加寬大,看問題的角度也會更加多。
讀一本好書,交一個真心朋友,閱讀對我的觸動還是非常大,
讀《極簡思維》第一章有感 產生消極思維的四種原因
作用:怎麼消除雜念,怎麼清理雜物,讓你的人生更加整潔,讓你的生活更加輕鬆
特徵:
第一,焦慮、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低下
第二,消極的思考太多,很容易沮喪
第三,特別忙,每天不知所措
第四,目標很多,想做的事情很多
解決問題之前?為什麼每天會被自己的思想所困,會被雜念所影響,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消極想法
四個原因:1,生活和工作壓力太大、2,選擇太多、3,雜物太多、4,消極偏見
一,生活壓力
為什麼壓力大?自己做的事超出能力範圍,不由自主的就會壓力大
完成不了目標,考研達不到理想的高度也會產生
沒有實現的目標,沒有完成的任務
一切來源於自己的精神負擔
我最近都是精神壓力大,傍晚都會被嚇醒,每次想到自己的工作好沒有著落,就揪心,不斷的懷疑自己,然道真的是自己的原因嗎?自己都23歲了還不能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馬上就大學畢業了,考研的時期也有,時間充足的時候,自己完全沒有任何的壓力,但一到快要考試的時候那壓力壓得,沒有強大的心理還真的不能抗住
二,選擇悖論
選擇太多 選擇越多越容易焦慮、猶豫、無力、不滿
更多的選擇,我們應該能夠有更好的結果,有更多的好處,現實的是,跟多的選擇並不會讓你更開心
我有這種現象,就是自己在沒有行動之前,會有很多想法,但在行動的時候,發現有的東西根本達不到預期,有的想法純屬想想而已,沒有實際行動去落實,這是我最需要解決和更正的,再美好的想法不落地都是假的
三,雜物太多
雜物過多,不僅消耗時間和精力,還會產生一系列消極的想法
誰都想要自己家裡乾淨整潔,有的時候因為雜物太多,而影響自己的心情,看到也不順心,還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還會造成精神上的緊張和疲憊
四,消極偏見
三種認知偏差:過高的估計恐懼的威力;過低地估計成功的機率;以及過低的估計自己在面對恐懼和機遇時的能力
交友也別叫消極的朋友,對任何事都產生消極的影響,沒一點上進心,最後拖泥帶水,得到的結果都是不好的,任何事,只要有1%的希望,你都要抱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或許撞到鬼,你成功了勒,也是有可能的哦!
這或許就是閱讀的意義,它能指導生活,讓我們更好的享受生活,而不是更多的抱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