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下手易而成功高, 用力少而得效速《印光法師嘉言錄》5、6、7

2021-01-09 淨心樂園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

【一、贊淨土超勝】白話文:

5.我們必須明白:我們自無始以來,所造作的惡業無量無邊。《華嚴經》說: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豈能通過泛泛悠悠地修持,便可以消除淨盡啊?所以釋迦、彌陀兩土教主,對我們眾生無力斷除惑業非常痛心,所以特別開顯出這一個專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帶業往生西方的淨土法門。他們的宏大慈心及廣大悲心,就算天地父母的養育恩德,也不能和兩土教主慈悲心的恆河沙分之一相類比。我們只有懷著慚愧心,發懺悔心,信順淨土法門,老實念佛,自然會蒙佛慈悲攝受,業障消除而身心安泰了。【書一】十二

6.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疏》中說:「如果想學習佛法解門,從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諸多的法門沒有一個不應當學習。如果想學習修行,應選擇其中契理契機的一個法門,專心致志,集中精力,才能迅速證得真實的利益。」否則經過長久劫到長久劫,還是很難出離輪迴。所謂契理契機的法門,沒有比信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的淨土法門更加超勝的。【書一】十五

7.《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這三部經被稱作《淨土三經》,專談西方極樂淨土的緣起及事理因果。其餘的諸大乘經,都是兼帶間接解說淨土法門。而《華嚴經》是如來最初成佛,在菩提樹下為四十一階位的法身大士們稱性直談的一乘妙法。最後,善財童子遍參知識,在所證與諸佛齊等之後,普賢菩薩為他講說十大願王,勸進善財童子和一切華藏海眾菩薩,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迅速圓滿佛果。

而《觀經》下品下生往生章中記載,五逆十惡,具諸多不善業的人,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假如有善知識教他念佛,他立即相信接受,稱念佛名,還沒有滿十聲,就見化佛授手,接引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大集經》記載:「末法時期,億億人修行,連一人證道都十分罕見,只有依靠信願念佛,求生極樂一法,能迅速出離生死。」所以說念佛一法,是上聖下凡一切眾生共同修習的道路,不論愚昧或者智慧,一切根性的人通通能行持的法門。這個法門下手修行非常容易,而成就的功德道果很高,用力少而收到的效果迅速。因為淨土法門專門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所以修行淨土法門的利益殊勝,超越一切常途教法的修道。

曾經有人說:「依靠其他法門修行,好像螞蟻要登上高山的頂,很難;念佛求往生,好像風帆在順水中行駛,極易。」這是多麼好的形容比喻啊。【書一】五一

【一、贊淨土超勝】原文:

5.須知吾人自無始以來, 所作惡業, 無量無邊。《華嚴經》謂:假使惡業有體相者, 十方虛空, 不能容受。豈泛泛悠悠之修持, 便可消盡耶?所以釋迦、彌陀兩土教主, 痛念眾生無力斷惑, 特開一仗佛慈力, 帶業往生之法門。其宏慈大悲, 雖天地父母, 不能喻其恆河沙分之一。只宜發慚愧心, 發懺悔心, 自可蒙佛加被, 業消身安耳。【書一】十二

6.善導和尚云:若欲學解, 從凡夫地, 乃至佛地, 一切諸法, 無不當學。若欲學行, 當擇其契理契機之一法, 專精緻力, 方能速證實益。否則經劫至劫, 尚難出離。所謂契理契機之法, 無過信願持佛名號, 求生西方。【書一】十五

7.《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 此名《淨土三經》, 專談淨土緣起事理。其餘諸大乘經, 鹹皆帶說淨土。而《華嚴》一經, 乃如來初成正覺, 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稱性直談一乘妙法。末後善財遍參知識, 於證齊諸佛之後, 普賢菩薩, 為說十大願王, 普令善財, 及與華藏海眾, 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以期圓滿佛果。

而《觀經》下品下生, 五逆十惡, 具諸不善, 臨命終時, 地獄相現, 有善知識, 教以念佛, 彼即受教稱念佛名, 未滿十聲, 即見化佛授手, 接引往生。

《大集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 罕一得道,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 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 用力少而得效速。以其專仗佛力, 故其利益殊勝, 超越常途教道。

昔人謂:「餘門學道, 似蟻子上於高山;念佛往生, 如風帆揚於順水。」可謂最善形容者矣。【書一】五一

相關焦點

  • 《印光法師嘉言錄》(10、11)
    印光大師語錄(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一、贊淨土超勝】白話文:如來就隨眾生的根機及適宜的佛法,使他得真實利益。所說的法門有恆河沙那麼多。在這些法門之中,求取其中至圓至頓,最妙最玄,下手容易而成功高超,用力少而得效速,普被三根,統攝諸法,上聖與下凡共修,大機與小根能同受利益,沒有比淨土法門更殊勝超絕的法門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切法門雖然頓、漸不同,權實各異。都必須刻苦修習。
  • 《印光法師嘉言錄》45
    大安法師開示:信眾: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見到佛來接引,是往生的人心識所變現的,還是真有他方的阿彌陀佛來接引?若有他方佛來接引,別人為什麼看不見?法師:臨終現前的接引境界是因緣所生法,是感應道交的產物。阿彌陀佛的大願就像天空的月亮,我們信願念佛的心就像水,兩者缺一不可。如果只有你念佛,沒有阿彌陀佛的大願,那麼你見不到阿彌陀佛來接引;如果只有阿彌陀佛大願,你不去念佛,同樣,也見不到佛來接引。所以這二者是感應到一起才出現的境界。當月亮影現在水裡的時候,能說月亮是從天空下來了嗎?實際上它並沒有下來。
  • 印祖開示:不貪外事,專心念佛的好辦法。《印光法師嘉言錄》66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三、示修持方法】白話文:甲、示念佛方法66.想要心中不貪戀外界的事物,專心念佛。不能專心,要讓他專心。不能念佛,要讓他念佛。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聞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氣不來,定向地獄,鑊湯爐炭、劍樹刀山裡受苦,不知經幾多劫。縱然出離地獄,又墮入餓鬼,腹部大得象海,咽喉卻細得象一根針,長劫飢虛,喉中火燃,不聞漿水的名稱,難得暫時之飽。從餓鬼出,復為畜生,或供人騎乘,或充人菜餚。縱得為人,愚痴無知,以造業作為能耐的事,以修善作為束縛的事,不數十年又復墮落。經塵點劫輪迴六道。雖然想出離,卻沒有路徑。」
  • 幸遇佛恩,念佛愈病
    那時的我從頭到腳、從內到外都是病,例如頑固性頭痛,每三周左右發作一次,吃藥可愈,但不能除根;蕁麻疹幾十年也治不好,西藥只能鎮靜,令人昏昏欲睡,不敢常吃,外面起風,就躲在帳子裡,然而還是照樣犯病;支氣管炎,每逢天氣變化或換季節時便咳嗽;心臟病,有時半夜驚醒,心臟「咚咚咚」地大幅震蕩,好像要跳出來似的;前列腺增生,一夜起床至少三四次,有時尿痛,每天吃花粉才能控制;肛門癢得攢心,越來越往縱深發展,百藥罔效
  • 認識佛醫:道友間如何探病慰問,印光大師問疾三法師
    十一年後,1932年七月,諦閒法師於初二午前,忽向西合掌,良久,雲佛來接。寫偈:「我今念佛,淨土現前!真實受用,願各勉旃」!召集全寺僧眾大殿念佛,於聲聲佛號中,端坐含笑安詳圓寂。七月上旬,方聖照居士給印光大師來信報告諦公往生情形,大師回信表示:「諦公之逝,的確往生。其去之景象,尚不至驚天動地者,以講說時多,專用淨功時少也。在常人如此,則頗不易得。
  • 祖師語錄:印光大師說念佛人生病時應當一心等死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世壽未盡則能速愈。(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印光法師文鈔》:「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病癒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則決定無由往生,以不願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註:「念佛人患有疾病時,應當一心等待死亡。如果世壽沒有耗盡,疾病很快就能痊癒。身心全部放下,以這樣心態來念佛,最能消除業障。業障一旦消除,疾病就能痊癒。
  • 印光法師 :杭州雲居山常寂光蘭若七七念佛緣起
    杭州雲居山常寂光蘭若七七念佛緣起 / 印光法師 念佛一法,乃如來普度眾生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之等覺菩薩,不能出於其外。下之逆惡罪人,亦可入於其中。不斷惑業,得預海會。一得往生,定證菩提。念佛這一法門,是如來普度眾生的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向上來說,等覺菩薩不能超出淨土法門之外。向下來說,五逆十惡的罪人也可以進入淨土法門之中。不斷惑業,得以預入蓮池海會。只要一往生淨土,就必定能證得菩提。何況末世眾生,根機陋劣。不依靠這個法門,那麼依靠哪個法門能做得更好呢?
  • 近代「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師,行善無數,普度眾生
    虛雲禪師、太虛大師、弘一法師和印光法師是被後人公認的近代四大高僧,而弘一法師更是拜印光法師為師父,印光法師可謂是近代高僧中的代表。他的一生行善無數,品德高尚,弘法講經,為我國的佛教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不僅傳承了佛教,還傳承了傳統文化。
  • 印光大師:念佛心行最勝益
    (圖片來源:資料圖) 印光法師開示:汝父已許汝出家,當發至誠懇切心,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六道中無業不造。若無心修行,反不覺得有此種希奇古怪之惡念。此時當想阿彌陀佛在我面前,不敢有一雜念妄想,至誠懇切念佛聖號。(或小聲念,或默念。)必須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能如此常念,則一切雜念,自然消滅矣。當雜念起時,格外提起全副精神念佛,不許他在我心裡作怪。果能如此常念,則意地自然清淨。當雜念初起時,如一人與萬人敵,不可稍有寬縱之心。否則彼作我主,我受彼害矣。若拌命抵抗,彼當隨我所轉,即所謂轉煩惱為菩提也。
  • 印光法師文抄:念佛三昧如何修?(連載五)
    註:本文是了餘法師著作,印光大師修改。  安靜詳譯白話(不含括號內的字,簡體字版共計26402字。《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印光法師文鈔》復徐志一居士居士書:「三摩地,即三昧之異名。」「三摩地」三昧。
  • 印光法師:念佛之人,千萬不可結交此等人
    念佛之人,千萬不可結交此等人。 今為各皈依者,各取法名,祈為抄而交之。祈為彼等說,必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生真信,發切願,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復以此化他。方不負皈依二字。否則有名無實,了無利益之可得。且有輕法慢法之罪過矣。 欲消浩劫,必須令一切老幼男女,同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 印光法師: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願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解脫得自在 印光法師: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佛的宗旨, 是生真信, 發切願, 專持佛號。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是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能常常淨念相繼, 則一心不亂, 與念佛三昧, 均可漸得矣!白話譯文:念佛的宗旨,是生起真信,發起切願,專持佛號,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即此念佛之心,專注在佛號上,就收攝了意根。
  •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人多,往生人少的原因
    那你看他就說一句念佛,所以蕅益大師是不是要信願念佛?接著又說了:「佛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引用經說的,佛說的,「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說的什麼意思?如果有個人,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什麼也不夾雜,就是無上深妙禪,原來你光念佛是禪宗啊!說的這麼明白!
  • 《印光法師嘉言錄》80
    (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三、示修持方法】白話文:乙、明對治習氣80.對治習氣的心,要勤勉懇切。如果消除習氣的效果沒有得到,也沒有見效,這是為什麼呢?而消習之效, 未得未見。其故何也?蓋以生死心不切, 而只將此超凡入聖, 消除惑業, 成就淨念, 作口頭活計, 故無實效也。倘知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 淨土法門更為難聞。今幸得此大丈夫身, 又聞最難聞之淨土法門。敢將有限光陰, 為聲色貨利消耗殆盡, 令其仍舊虛生浪死, 仍復沉淪六道, 求出無期者乎?
  • 印光大師:念念對治自身習氣毛病的才是真念佛人
    核心提示:印光大師,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生於1861年。幼時讀程朱儒書,對佛法持批判態度,後因病閱佛經,方知佛法廣博精深。21歲時前往終南山南五臺蓮花洞,禮道純和尚出家,專修淨土。22歲依印海定公律師受具足戒。
  • 印光法師:死期將至,恐所學愈多,心識愈難淳淨
    則庶乎不墮顯蔭之覆轍,而得與諸上善人同親炙於彌陀願王也。 △復恆慚法師書一 因果家教:火裡蓮花女中丈夫 女身多障,諸凡不能自由。離鄉別井,易招外侮譏毀。為爾慮者,只宜在家持戒念佛,決志求生極樂世界。斷斷不可遠離家鄉,出家為尼。
  • 念佛之人, 善神護佑, 惡鬼遠離, 怕什麼東西?
    《印光法師嘉言錄》(105、106)(印光大師著/圓濤法師白話譯)白話譯文:三、示修持方法乙、明對治習氣這件事暫且置之度外,希望你能像墮入水火、像撲救頭上的大火一樣誠懇念佛,那麼沒有什麼業力和魔障是不能消除的啊。【書二】五四106.修學佛道的人,凡是遭遇到種種不如意的事情,只可朝向佛道上領會,逆來順受。那麼縱然遭遇到極危險的事情,當時也不至於嚇得喪志失措。
  • 隨地隨緣勸人念佛,極樂世界蓮花化生。《菁華錄》(17、18)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印光大師著/曾琦雲 譯註)白話譯文:第一章 廣贊淨土法門那個世界的人,沒有煩惱,沒有妄想,沒有造業的事,並且往生到那個世界非常容易,因為是憑藉佛的慈力,只要以念佛為因。往生到那兒後,見佛聞法,必定圓成佛道。十方世界,只有這個法最為超勝;一切修持法門,只有這個法最為易修,而且功德最大。18、你發願要建立露地學校,露地蓮社,以方便弘揚淨土法門,然而這種方式卻又不如隨地隨緣地勸人念佛更加方便易行。
  • 《印光法師文鈔》034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
    原著:印光法師演播:胡克錄音:張振平剪輯、混音:徐國雲文字校對:郭貞監製:何海洋總監製:李罕光意欲令閣下,安居己家,即俗修真。至於聽經,不須往靈隱去,以慧明法師,脫略文義,專以援引宗門公案為事。大達之人, 或得其益。初機之士,將茫無所從。稍聰明點,或致宗教混濫。其過誠非淺鮮。普賢十願,文殊一行,若能精修,一切經論即不貫通,亦可頓脫煩籠,高預海會。若於此仗佛力一法,信不真,靠不定。即深通宗教,亦只是口頭三昧。欲以此口頭三昧了生死,真同欲以畫餅充飢。必致途窮深悔,而毫無裨益也。現今世道,不知將來作何相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