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測有效:寶寶未來身高能預測!

2020-12-22 茉莉媽媽

網絡上有很多算身高的公式啥的,都不太靠譜。我在國外的一些學術網站找了幾個預測身高的方法,給媽媽們做個參考。這些測量方法都是參考了大量的實驗數據而總結出來的。但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每種方法都有一定的誤差,我們的目的僅在於滿足寶媽們的好奇心。

X光測骨法

這是目前目前比較能讓人相信的,最靠譜、最精確的預測方法。通過對手部和腕部進行X光照測骨獲得數據,在將數據進行建模計算,從而得出寶寶未來最可能的極限身高範圍。這個方法獲得的是一個範圍值,因此在準確率上來說是比較高的。

這種方式除了可以測身高以外,反映出寶寶的生長發育水平和骨骼成熟狀況,在某些程度上講相當於一次體檢。如果感覺寶寶的身高增長有異常,媽媽們最好儘快帶孩子到正規兒童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做檢查。

2倍身高法

0—3歲標準身高

這種方法最簡單,也最粗糙。具體操作就是,拿寶寶2歲時的身高乘以2,得出來的數值就是寶寶未來的可能身高。

這種測量方法的局限性就在於你的寶寶現在必須是2歲或者你得記得寶寶2歲時的身高。當然,這種方法太粗糙了,在準確度上來說是比第一種差的。

平均身高法

這種方法的原理是基於基因和遺傳理論而歸納的。操作方法也很簡單,父母雙發身高相加再平均,得出數值以後,男寶再加6cm,女寶減去6cm,最終數值就是你家寶寶未來的可能身高。

是不是覺得這些方法很荒謬?沒事,這些方法直到現在也沒有被主流科學認同。我們在此分享給大家也只是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而已。

真相只有一個!寶寶的身高還是等未來來揭曉吧!

相關焦點

  • 2歲就能預測未來身高?快來給孩子自查一下吧!
    2歲預測未來身高法:出生後2年的身高增長與成年後最終身高密切相關。如果2歲之後孩子身高增長速度正常,那麼根據當前的身高曲線,外推至18-20歲,可以預測其可能的成年身高。方法很簡單,男寶寶用2歲時的身高乘以2,得到的就是他成年後身高的一個粗略估算,女寶寶則用18個月時的身高乘以2,來估計她的成年身高。
  • 2歲就能預測未來身高?快來給孩子自查一下吧
    2歲預測未來身高法:出生後2如果2歲之後孩子身高增長速度正常,那麼根據當前的身高曲線,外推至18-20歲,可以預測其可能的成年身高。方法很簡單,男寶寶用2歲時的身高乘以2,得到的就是他成年後身高的一個粗略估算,女寶寶則用18個月時的身高乘以2,來估計她的成年身高。
  • 生長曲線能預測未來發展趨勢
    早產寶寶的父母更容易擔心的是,我的孩子早產了,會不會影響未來的一切…… 身高當然也包括在內,今天掌欣就來認真科普一下,我們如何有效的預測以及監測孩子的身高發育。 生長曲線必須用! 新手父母,新手早產寶寶的父母們!
  • 公式計算:從父母身高預測孩子的未來身高
    瑩敏是個五歲的女孩子,身高98cm,比同齡孩子矮10cm左右。早出生一個月的她體重也輕,屬於小巧型體型。因為不經常生病,只是偶爾得過感冒,媽媽一直沒有太擔心她的身高問題。但是到5 歲了,體重和身高都還比不上同齡孩子,瑩敏媽媽就有些擔心了,所以帶著孩子來醫院做了檢查。
  • 科學管理寶寶身高:教你預測孩子成年身高
    孩子的身高重要嗎?當你點開這篇文章的時侯,我覺得已經不需要在這裡討論這個問題了。那麼,希望寶寶長高的事,我們家長的心裡要有譜:科學預測身高,對正常生長、矮小或提早發育做到心中有數大多數健康嬰兒和兒童會以預期模式生長,即遵循典型的體重、身長和頭圍發展模式,這也就形成了我們的生長曲線。
  • 身高預測計算器
    版本: 1.0 正式版 *使用豌豆莢官方商店能下載目標軟體,安裝更安全
  • 寶寶出生身高和什麼有關
    很多的家長都特別擔心自己孩子的身高,因為身高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好處,所以很多的家長都想全面了解一下寶寶出生身高和什麼有關?下面的內容就詳細做了介紹,所以對於很多想全面了解寶寶出生身高的一些家長,可以全面的來了解一下。
  • 一個公式,就能預測孩子未來身高? 專家:孩子身高「七分天註定 三分...
    網絡上熱傳的  可以預測孩子未來身高的公式  男孩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  女孩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兒童身高數值對照表。  你有沒有拿起筆算一下自己孩子未來能長多高呢?  近期,網絡上熱傳一個可以預測孩子未來身高的公式,很多家長深信不疑。
  • 預測孩子身高的3種方法,前兩種自己在家就能測
    寶強夫婦的身高都不算特別高,當初結婚的時候就擔心將來孩子的身高會受到自己的影響,所以從孩子出生開始,寶強就想盡辦法給孩子補充營養、加強鍛鍊,希望孩子能把後天的優勢發揮出來。在孩子剛出生時,寶強曾經根據自己和老婆的身高為孩子算過未來身高,結果並不理想,但等到孩子上學後,寶強又帶他去測了一次骨齡,令人驚奇的是,孩子的最終身高比原先自己算的高多了,寶強心裡的一塊石頭這才算落了地。給孩子測量身高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有的時候也並不一定準確,甚至會出現很大的誤差,下面我就為大家整理出了相對比較靠譜的3種預測方式,有興趣的家長們不妨比對自己家的實際情況測一測。
  • 孩子未來的身高可以預測嗎?
    我的孩子以後能長多高啊?在孩子的生長發育期間,這是很多家長都會關心的問題。因此,好多家長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去醫院測骨齡。骨齡,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但是骨齡是什麼?測骨齡有什麼用?測骨齡就能預測身高麼?相信這些問題會時常困擾在家長的心頭。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個對於大多數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問題。
  • 高能:4種身高預測方法,5種長高的方法、影響因素
    你看我家寶寶能長多高?我的個子矮,寶寶長大有逆襲的可能嗎?等等。先說說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吧:身高預測!總的來說,目前總共有這麼四種主流的預測方法,很有意思,大家動腦算一算寶寶的未來身高吧。具體的是:平均值=(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平均值+5cm(男寶未來身高)平均值-5cm(女寶未來身高)誤差會上下浮動10cm左右(哈哈,最後這一句加上是不是誤差很大,不過也正是因為有這10cm的誤差可能性
  • 為什麼要給孩子預測身高?預測身高有哪幾個方法?
    而遺傳因素只佔未來終身高的60%,所以精準度只能算及格,更別說該公式是通過統計學處理後得出的,還有個±5cm的參考範圍,且原始數據大部分來自國外,所以預測的終身高具有很多不確定性,只適合對孩子的身高做一個初步的預測。 好處是家長在家就可以給孩子測起來,比較方便。
  • 頭型也能預測孩子的身高?擁有這類頭型的娃,多半都是高個子
    而由於父母的偏愛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寶寶的頭型可能會出現左右不對稱,或者後腦勺太凸、太平,這些都是不正常的頭型,需要調整的。不過頭型除了影響顏值以外,也可以作為預測身高的一項指標。相信不少人都曾經聽過「九頭身」的說法。
  • 寶寶身高計算器來啦!來測測你家寶寶能長多高吧
    包媽我身高170cm,我爸身高178,我媽屬於哈比國,只有155(麻麻,別打我哈),老天眷顧了包媽,讓我遺傳了爸爸的身高,讓我歐巴江南style一下吧~既然身高70%都是由遺傳因素決定,那麼對於身高來說其實我們是可以預測的,目前遺傳學上已經有了比較準確的遺傳因素計算公式,妞兒們可以根據這個先來計算一下未來孩子的可能身高值。
  • 媽媽160,爸爸175,預測寶寶將來身高竟有180!兒科醫生:不靠譜
    前段時間,在網上突然流行起一個兒童「身高預測公式」,據說特別靠譜、精準,很多家長也都紛紛給寶寶進行了測算。玲玲的兒子今年4歲多,每次看到年齡差不多的小孩,她總喜歡讓兒子和人家比一比身高,如果兒子比別人高,玲玲就會很高興,而如果別的小朋友比玲玲兒子矮,玲玲就會特別焦慮。
  • 身高預測公式靠譜嗎?
    本期編輯 百林     孩子的身高既有遺傳因素決定,又有後天因素的影響。身高預測,那也僅僅是個預測,作為孩子身高的參考值而已。4歲寶寶的身高標準是97.6—105.7cm ,糯米餈,你的孩子屬於正常範圍,而身高還是倒數,那只能說明其他孩子營養太好,長得太高了……你應該對你的孩子有信心,即使現在身高不太拔尖,但是將來還是有可能竄到160以上的!01 身高預測的公式有哪些?
  • 如何預測孩子的「未來身高」?兒童專家:這3個途徑目前最可靠
    我們都期望自己能長高點,如果不行,就會把期望放在下一代的孩子們身上。不可知的是,每個孩子的基因遺傳不同、生長環境不同,所以孩子們也存在著不一樣的生長潛力。要想保證孩子的個頭不矮,就要先建立一個關乎未來身高的合理預測,根據預測調整孩子的飲食以及生長環境,最大化幫助孩子長高。
  • 一建臨考提分法寶:一建各科預測點176條,10W考生親測有效
    不用擔心,我這裡得到一份一建各科提分法寶,10萬+的考生親測有效,各科預測點共有176條,裡邊包含建築,市政,水利,機電,公路,經濟,法規,管理等科目的考點預測。預測點包含表格跟知識點,將重難點都劃分了出來,將課本與試卷相結合,
  • 親測有效
    小編可是大臉的資深代表,總結了拍照顯臉小的套路,親測有效,寶寶們趕緊get起來吧!1、 拒絕正面臉大拍照記住不要正面拍,這樣不僅會暴露自己臉大的缺陷,還容易顯得五官很扁平!可以試試側拍,然後用手臂遮擋一下,如果想顯臉更小,面部微側20°,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哦!
  • 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和未來身高有關係嗎?
    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和未來身高有關係嗎?想知道您的寶寶未來能長多高嗎?  寶寶出生體重和未來身高的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又常常會看到另外一種現象,身材並不高大的父母養出一個1米8的帥小夥,或者嬌小的媽媽帶了一位婷婷玉立、身高1米65以上的女兒。  有些身材矮小的孕婦在孕期不停的增加營養,希望能在胎兒期就為孩子的未來身高、體能做好打算,一掃多年因為身材矮小帶來的苦悶,圓心中的高大偉岸帥哥哥或長發飄飄的筷子腿美少女夢。可惜的是不知以後孩子能否長高,現實是生出一個重實實的小胖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