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2020年第5期目錄及內容摘要

2020-12-08 騰訊網

作者:世界歷史編輯部

來源:「世界歷史編輯部」微信公眾號

目錄

·醫療衛生史·

疫癘流行與政治改革——越南阮朝明命初年庚辰大疫初探

成思佳 (鄭州大學)

1881年雪梨天花疫情下的排華運動

費晟 (中山大學)

美國公共衛生管理權與民眾自由權利的博弈——基於「雅各布森訴麻薩諸塞州案」的解讀

李晶 (西南大學)

·中外關係史·

1959—1961年印尼排華浪潮與中印尼關係的波動

高豔傑 (廈門大學)

東北易幟與田中內閣對華政策的衍變

陳太勇 (四川大學)

·歐洲史·

近代早期英國的家產分配、永業和信託

孫小嬌 (山東師範大學)

中世紀晚期英格蘭議會政治中的大憲章與王權

許明傑 (復旦大學)

1946—1949年法國印支政策中的「保大方案」

谷名飛 (中山大學)

·古代中世紀史·

從衝突到妥協:東方戰爭時期法蘭克人對伊斯蘭世界的交往策略

王向鵬 王琳 (河北師範大學)

拜佔庭帝國官方意識形態中的對外戰爭觀念

孫思萌 (世界歷史研究所)

·英文提要(Summaries)·

孫劍編譯 (中國社會科學院)

內容摘要

疫癘流行與政治改革——越南阮朝明命初年庚辰大疫初探

成 思 佳

內容提要:庚辰大疫是越南阮朝明命皇帝即位初年發生的一次全國性的傳染病疫情。此次大疫的性質很可能為首次傳入越南的真性霍亂疫情,因此造成了極高的感染和死亡率。短短半年間,疫病就奪去了越南大約三分之一在籍丁壯人口的生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新君明命展現出了他的政治智慧,在積極救撫百姓、主動擔責罪己的同時,亦巧妙利用儒家傳統的天人交感、天人感應理論,鼓勵甚至授意臣子上疏直言,並藉此繞開了原本阻撓改革的武人功臣勢力集團,推動了一些在非疫情時期難以迅速實現的改革舉措的實施。通過上述措施,明命得到了上至越南儒家士大夫階層,下至普通百姓的廣泛支持,迅速擴大了統治基礎和政治勢力,從而為日後進行更大規模的政治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越南;阮朝;庚辰大疫;明命改革;霍亂;疾病史

1881年雪梨天花疫情下的排華運動

費晟

內容提要:近代世界傳染病的暴發不僅涉及公共衛生專業問題,也深刻影響社會內部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關係。1881年雪梨突然暴發的天花疫情就觸發了澳大利亞社會空前的排華運動。無論所謂華人引入並傳播天花的輿論造勢,還是與之呼應的殖民地官方排華防疫措施及排華立法,都建立在對傳染病種族屬性的渲染與想像之上。這不僅是因為當時人們缺乏科學知識,更是因為突發的疫情為社會既有的種族偏見提供了所謂的客觀依據,為底層社會抗爭創造了宣洩的契機,更為當局推卸並轉嫁防疫責任提供了藉口。雪梨天花大流行使澳大利亞種族主義的國族認同與公共環境議題緊密聯繫,奠定了影響深遠的「白澳政策」的基礎。對雪梨天花疫情下排華運動的全面剖析,有助於深入反思近現代世界歷史上並不鮮見的利用公共危機構建種族主義話語的機理。

關鍵詞:澳大利亞史;雪梨;天花疫情;公共衛生;種族主義;排華

美國公共衛生管理權與民眾自由權利的博弈——基於「雅各布森訴麻薩諸塞州案」的解讀

李晶

內容提要:19世紀後半期至20世紀初,工業、城市社會的到來對美國政府的公共衛生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各級政府在公共衛生領域展開的管控與民眾的個人權利發生衝突。其中,以強制接種政策引發的反接種運動最為典型。「雅各布森訴麻薩諸塞州案」作為這場運動在司法領域鬥爭的高潮,折射著美國社會轉型時期公共衛生領域個人權利與公共利益的艱難平衡。聯邦最高法院的判決明確了州政府利用治安權維護公眾健康的權威性,並為防範政府以公共衛生之名侵犯個人權利搭建了約束性框架。案件確立的司法原則影響著此後美國公共衛生法律的走向。該案成為美國公共衛生法律中的裡程碑。案件判決後,反接種鬥爭舞臺的轉移表明,僅僅依靠權力的合法性並不能贏得公眾對強制性公共衛生政策的信任。

關鍵詞:美國公共衛生史;公共衛生;自由權利;聯邦最高法院;雅各布森案

1959—1961年印尼排華浪潮與中印尼關係的波動

高 豔 傑

內容提要:1959—1961年的印尼排華浪潮,是中國與印尼關係史上的重大事件,直接影響到三百萬印尼華僑華人的命運,並引發了新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海外撤僑行動。這一時期,在中印尼各自國內政治和國際局勢都出現變動的背景下,印尼排華問題的敏感性被過度放大,以至於中國政府正當的護僑行動被印尼解讀為幹涉其內政,進而引發了雙方之間的相互指責。但是,中國與印尼的外交攻勢都旨在「教育」對方,兩國關係出現了鬥而不破的微妙情形,即中國和印尼一方面在公開場合相互抨擊,另一方面又在直接會談時反覆強調友誼的重要性。歸根到底,雙方在當時的環境下既不存在戰略性的利益衝突,也不存在長期敵對的動機和必要性。1961年6月印尼總統蘇加諾再度訪華後,中國與印尼關係重歸友好軌道。

關鍵詞:印度尼西亞排華浪潮;中印尼關係;華僑華人;蘇加諾

東北易幟與田中內閣對華政策的衍變

陳 太 勇

內容提要:田中義一上臺後便確立了在戰略上衝破華盛頓體制的束縛,在戰術上脅迫奉張自治、分離東三省的對外政策。為阻止中國統一,田中內閣屢次幹涉蔣介石與張學良之間的易幟談判,制訂了一系列文件,急欲實現分離東三省的既定目標。在田中內閣的高壓下,東北易幟兩度延期。為推進和談,實現統一,蔣介石多次派使赴奉斡旋,向張學良承允不參與東北內政,僅行使外交主權,清除了易幟的最大障礙。美英也對日本不斷挑戰華盛頓體制、獨霸中國東北的外交政策十分不滿,不斷加大遏制力度,使日本陷入了外交孤立,被迫從山東撤兵。日本各界亦訾議如沸,頻頻攻擊田中,要其引咎辭職。在奉寧聯合抵制、國際關係牽制、在野黨倒閣等諸多因素的合力下,田中內閣擬以武力為後盾衝擊華盛頓體制、分離東三省、阻擾中國統一的計劃歸於失敗。

關鍵詞:田中內閣;東北易幟;東三省自治;田中義一;張學良

近代早期英國的家產分配、永業和信託

孫 小 嬌

內容提要:土地是近代早期英國家產分配與繼承的主要載體。在社會變革的過程中,佔有並控制一定規模的土地日益成為地產主獲取政治權力、經濟收益與社會聲譽的基礎。創設永業是地產主階層對家內地產進行未雨綢繆的安排,體現了其對家產未來走向的長久控制,以實現保持家產完整、維繫家族利益、兼顧家庭成員生計和情感的個體化需求等目標。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地產主階層在家產授予中融合了不可阻斷的限嗣繼承、用益、信託等技術手段來創設永業。這與普通法自由讓渡規則產生了矛盾。法律逐漸確立了禁止永久權規則以限制地產主的權力。雙方的博弈既展現了英國法在現實中的妥協與調整,也展現了過渡時期英國社會的豐富歷史圖景。禁止永久權規則已成為英國財產法中不可或缺的規定。

關鍵詞:英國;土地產權;家產分配;永業;限嗣繼承

中世紀晚期英格蘭議會政治中的大憲章與王權

許 明 傑

內容提要:13世紀末至15世紀初,議會曾反覆確認大憲章達49次,這是英格蘭政治史上極為突出的現象,但現有研究對於該現象發生根源的認識尚不充分。事實上,這類活動的頻繁開展離不開君主的支持,而君主此舉並非隨意為之,乃是出於當時政治形勢的迫切需要。隨著13世紀中葉以來議會政治的形成和發展,君主面臨如何通過議會實現集權的新命題。因為議會在財政稅收等國家關鍵性事務上擁有極大的話語權,君主需要同議會進行合作與博弈,而大憲章是其中的重要媒介。到15世紀,隨著議會政治的異化,大憲章的作用逐漸走向衰落。議會確認大憲章活動的形成與演變顯示了中世紀晚期英格蘭王權的妥協式集權特點。

關鍵詞:中世紀晚期;英格蘭;議會政治;大憲章;王權

1946—1949年法國印支政策中的「保大方案」

谷 名 飛

內容提要:1946年「楓丹白露宮會談」失敗後,法國政府以印支高級專員達尚留及其顧問皮尼翁為代表的人物開始推動「保大方案」。1947年6月博拉爾與保大接觸後,法國外交部確定了籤訂《下龍灣協議》、組建越南臨時中央政府及保大回歸的「三階段計劃」。談判關鍵是越南的「獨立與統一」問題。法國一方面承認「越南國」獨立,卻將其限定在「法蘭西聯邦」框架內,另一方面同意將交趾支那併入越南,卻用各種方式拖延這一進程。「保大方案」反映了法國印支政策的倒退,它高估了保大的影響力,低估了他的政治謀略,加上當時國際及地區局勢迅速轉變,該方案以失敗告終。此後,法國在提防美國直接介入的前提下開始積極爭取美國援助,軍事解決成為法國印支政策的主要方向。

關鍵詞:法國政府;保大方案;印支政策;越南;胡志明;下龍灣協議

從衝突到妥協:東方戰爭時期法蘭克人對伊斯蘭世界的交往策略

王 向 鵬 王琳

內容提要:1096—1124年,從第一次十字軍戰爭爆發到佔領推羅,法蘭克人在東方以戰爭建立起所謂拉丁東方的一系列封建政權。戰爭範疇下的交往突出了矛盾對立的逆向性,奠定了整體交往的基調,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從根本上限制了交往的上限。然而,戰爭衝突並沒有造成雙方的完全隔離。在權力層面下,封建貴族階層間為了攫取並保證自身既得利益,建立了上層間交往關係,主要表現為個人交往、封建附庸、戰俘贖回及軍事聯盟等形式,凸顯出封建性與時效性。隨著拉丁東方政權的穩固,區域力量平衡態勢逐漸形成,戰爭衝突減少並建立起經常性的商貿聯繫,隨著威尼斯、熱那亞等海上城市的介入,其交往聯繫進而產生了更為深遠的經濟影響。法蘭克人對伊斯蘭世界的交往策略經歷了一個由衝突走向聯繫互動的發展過程。

關鍵詞:拉丁東方;十字軍;法蘭克人;東方戰爭;伊斯蘭世界

拜佔庭帝國官方意識形態中的對外戰爭觀念

孫 思 萌

內容提要:長期以來,國際學界在拜佔庭帝國對外戰爭的定性問題上存在爭議,主要分歧在於對拜佔庭是否存在神聖戰爭觀念的看法不同。與中古阿拉伯帝國擴張和十字軍東徵時期宣傳話語中的神聖戰爭觀念相比,拜佔庭歷史文獻中所體現的戰爭觀念的核心主張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著傳統的世俗性和政治性,包括認為防衛和恢復羅馬帝國的疆土是對外戰爭唯一正義的出發點,有權實施對外戰爭的是羅馬皇帝而非教會領袖,軍人與教士之間存在嚴格的分野,對外敵的描述主要呈現其族群特徵而非宗教差異等方面。基於此,拜佔庭中後期官方的史學和神學作品對阿拉伯帝國擴張和十字軍東徵背後的宗教宣傳及其教士參戰的行為有所記述,並對此進行了分析和批評。在拜佔庭時期教、俗高層的文本書寫和皇帝的軍事實踐中,基督教的影響表現為相信信仰在對外戰爭中發揮著規訓武力與有限庇護的雙重作用,認為拜佔庭軍隊能否獲得超自然力量的「援助」既取決於戰爭的正義出發點,又有賴於虔誠宗教儀式的助力。

關鍵詞:拜佔庭帝國;對外戰爭;戰爭觀;基督教;宗教儀式

編輯:老 胡

校審:水 壽

中國歷史研究院官方訂閱號

歷史中國微信訂閱號

相關焦點

  • 《文獻》2021年第1期目錄與內容摘要
    《文獻》2021年第1期封面國家圖書館藏甲骨新綴  劉影內容摘要:國家圖書館藏甲骨共有35651片,是目前我國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單位,對這批甲骨進行整理包括很多方面的工作。本文對國家圖書館所藏甲骨碎片進行復原,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問題的討論:包括「告日」的問題,以及「
  • 《歷史研究》2019年第5期目錄及內容摘要
    《歷史研究》為中國歷史研究院院刊,創刊於1954年,是黨中央決定創辦的全國性史學刊物。毛澤東同志親自確定「百家爭鳴」的辦刊方針,郭沫若同志出任首屆編委會召集人。創刊65年來,《歷史研究》多次獲得「國家期刊獎」、「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百強報刊」等榮譽和稱號,為推動中國史學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是史學界的一面旗幟。
  • 《世界歷史》2020年第4期目錄及內容摘要
    作者:世界歷史編輯部 來源:「世界歷史編輯部」微信公眾號 唐利國 (北京大學) 近代日本「一君萬民」構造下選舉權觀念的流變及其特質 張東 (中山大學) ·歐美史· 中世紀晚期英格蘭勞動力市場中的契約保護原則 王超華 (世界歷史研究所
  • 《文獻》2020年第5期目錄與內容摘要
    《文獻》2020年第5期封面少數民族古籍研究專欄導言 聶鴻音(4)葛啟航,隴東學院歷史與地理學院臨時工作人員。研究方向:西北史地。《天盛改舊新定律令》補考一則 和智(42)內容摘要:本文據《俄藏黑水城文獻》第8冊補釋《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卷九《貪奏無回文門》與《誓言門》從俄譯本到諸家漢譯本所缺的條文,共22行、170餘字,內容涉及地邊有他國投誠者來索信詞為誓及對其投誠事宜的規定,及無理行文字、尋恩御旨
  • 期刊速遞|《鄧小平研究》2020年第4期目錄和重點文章摘要
    本刊主要欄目有:鄧小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人風範、史海存真、思想政治教育、專家論壇、改革第一線、前沿探討、海外聲音、學術動態、新書評介。2020年第4期目錄2020年第4期目錄二、重點文章摘要鄧小平小康社會理論:產生過程、主要內容及深遠影響蔣永清
  • 《文獻》雜誌2020年第6期目錄及摘要
    《文獻》雜誌2020年第6期封面文獻學基礎專刊目錄學研究:《中興兩朝編年綱目》是一部記載南宋高、孝兩朝歷史的綱目體史書。惠棟《春秋左傳補註》版本考述 樊寧內容摘要:上海圖書館藏惠棟《春秋左傳補註》稿本是該書目前可見的最早文本,頗具學術價值。
  • 《世界農業》2020年第12期目錄【轉】
    *本期全文可在中國知網下載;更多目錄請點擊「閱讀原文
  • 期刊速遞|《毛澤東思想研究》2020年第3期目錄和重點文章摘要
    原為季刊,從1997年第1期起改為雙月刊。其辦刊宗旨是:從理論、歷史和現實的結合上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著重研究和宣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毛澤東思想的新發展。《毛澤東思想研究》確立了「立足四川、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工作方針。
  • 《文獻》雜誌2020年第2期目錄及摘要
    清中前期的東堂藏書 趙大瑩內容摘要:本文以惠澤霖《北堂圖書館西文善本目錄》著錄的題識信息為基礎,結合部分羅馬耶穌會檔案館舊藏檔案、埃武拉公共圖書館檔案和來華傳教士信件等資料,通過對乾隆朝以前北京東堂的創設和變遷情況的梳理,可知東堂藏書空間的變化。
  • 《當代社會科學(英文)》2020年第1期目錄和重點摘要
    《當代社會科學(英文)》2020年第1期目錄和重點摘要 2020-03-0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1期文章摘要
    原創 本刊編輯部 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年 第 1 期01垂範傳統典籍外譯項目打造國家水平文化名片——《大中華文庫》訪談錄【摘要作者還討論了參與編譯《四洲志》的梁進德作為主要譯者的貢獻,以及《四洲志》的版本、體例、內容、流傳及其影響,特別是魏源編纂《海國圖志》時有意對林譯《四洲志》這種「志」書體例加以繼承與模仿,從而發展出一種屬於「世界百科知識」彙編方式的著述體例。
  • 《文獻》2019年第4期目錄及摘要
    《文淵閣書目》版本系統考論 劉仁內容摘要:明代文淵閣在書籍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文淵閣書目》一般認為是正統六年楊士奇等人整理新移貯文淵閣藏書所編寫的帳簿式目錄。然存世諸本可分為漫堂鈔本系統、四庫底本系統及塾本系統,三個系統的版本在內容與形式上皆有較大差異。
  • 《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2期目錄和卷首語
    《中國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2期目錄和卷首語 2020-06-04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外國語》2021年第1期目錄和摘要
    本文從多模態及多模態翻譯的概念及意義出發,回溯多模態翻譯研究的歷史,陳述媒介轉向之下多模態翻譯研究的必要性與重要性,界定其內涵、類型及特徵,同時闡明相關研究的基本問題以及研究方法。來源:《外國語》官網推薦閱讀新出!《外語電化教學》2020年第6期目錄新出!
  • 《大數據》2020年第5期目次&摘要
    《大數據》第6卷第5期 2020年9月大數據2020年第5期(點擊原文連結在官網閱讀完整文章)目次01 專題導讀:醫學大數據鄒北驥02一種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臨床記錄 ICD自動編碼方法杜逸超,徐 童,馬建輝,陳恩紅,鄭 毅,劉同柱,童貴顯03基因組大數據變異檢測算法的並行優化
  • 期刊速遞|《經濟體制改革》2020年第5期目錄和重點文章摘要
    點擊藍字關注四川社科院即刻獲取天府智庫新內容1992年,在國家有關部門首次對國內1502種雜誌以轉載率為依據打分排序並將得分最高的前100種刊物列為「中國經濟學核心期刊」的綜合評定中,本刊名列第15名。1995年至今,本刊一直保持了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經濟學核心期刊、中文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的學術地位和影響力,併入選《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
  • 《財會月刊》2017年第19期目錄及內容摘要
    【關鍵詞】高校財務報帳;機制設計理論;激勵相容;信息效率;流程優化【中圖分類號】F234       【文章編號】1004-0994(2017)19-0016-5吳健鵬,周啟運(副教授)【摘要】新《預算法》於2015年1月1日開始實施,要求地方政府剝離其下屬的地方融資平臺,通過直接發行政府債券等方式進行城市建設融資等
  • 學術新知|《檔案學通訊》2021年第1期目錄&摘要早知道
    《檔案學通訊》雜誌社授權「檔案那些事兒」獨家發布每期目錄。2021年第1期先睹為快!摘要:學界對檔案學研究技術取向的批判主要表現為批判檔案學研究內容技術化過度、過熱與超前,忽視技術研究與理論研究及實踐轉化的融合;批判檔案學研究方法技術化不足或者技術工具濫用等。從檔案學研究技術嵌入的歷史來看,雖然存在某些需要批判與抵制的「偽技術」研究,但總體並未造成技術研究過度,反而存在技術研究不足的現象;檔案學研究方法技術化傾向還未形成,學術共同體對研究方法的技術取向存在認識誤區。
  • 商務資訊摘要(2020年第15期)
    內容提要2020年1—10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0.7%2020年1—10月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情況2020年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增長1.8%澳大利亞2020年三季度經常帳戶順差收窄澳大利亞2020年三季度政府財政情況澳大利亞2020年三季度GDP增長3.3%
  • 《清史研究》2020年5期目錄及摘要
    :歷史地圖的研究與編繪是歷史地理學成就最大的領域。完整的考證內容呈現在上千萬字的《編稿表》裡,《編稿表》分「正編」與「輔編」,前者收錄具有清史意義的地物,後者為繪製政區界線的依據。項目組從「正編」選擇近四萬個地物上圖,據「輔編」繪製宣統三年基本覆蓋全國的縣級政區界線,從而把政區界線的研究精度從府級提升到縣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