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號航天員確定 楊立偉中選飛天第一人(圖)

2020-12-27 網易科技

  鳳凰衛視10月15日消息: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全球矚目的中國首位航天員昨晚正式確定,他就是本報昨日曝光的楊立偉!他將搭乘「神舟五號」飛船於今日早晨九點零六分升空!在最終確定後到上飛船前,有關方面還將密切監控楊立偉等三人的身體、心理狀況。

  按照預先安排,楊立偉、聶海勝、翟志剛三位候選航天員在發射前共同會見了記者。在見面現場,三位候選航天員呈「品」字形排列,端坐在一面鮮豔的巨幅五星紅旗前。楊立偉坐於前,翟志剛、聶海勝兩人分坐兩側,每人面前都有話筒。

  三位候選航天員儀表堂堂,氣宇軒昂,堪稱人傑。三人均留板寸髮型,顯得利落精幹。從表情看,坐在前面的楊立偉老成持重,從容鎮定;後排右側的翟志剛,一副典型的國字方臉時時流露出自信的微笑;左側的聶海勝精神飽滿,神情自若。

  三人均身?藍色立領制服,左前胸印有五星紅旗標誌,右前胸航天標誌「神舟」二字分外醒目。

  胡錦濤深夜趕抵發射場

  據了解,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十六屆三中全會閉幕後已於昨晚抵達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東風航天城,並親切會見、勉勵航天員。神舟五號飛船將於今天上午9時06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航天員隨時向地面匯報

  截至凌晨發稿前,東風航天城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專家強調,天地通話系統沒有任何問題。航天員與地面指揮控制中心將保持密切聯繫,不僅要隨時匯報工作,接受地面調遣,萬一身體有所不適,也還可以通過熱線得到醫生的幫助。

  胡錦濤楊立偉天地對話

  據了解,中國首位航天員楊立偉在飛船中將展示五星紅旗、聯合國旗幟,還將通過「太空電話」分別與中央領導人以及自己的家人通話。

  中國高層領導人此前曾有過與航天員「天地通話」的紀錄,但那是十年前與俄羅斯航天員進行對話。如今,中國國力強盛,獨立自主的航天事業蓬勃發展,中國領導人與自己培養的航天員對話的夢想已經水到渠成。

  據有關人士向本報披露,1994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在訪俄期間,曾應邀參觀了地處莫斯科郊外星城的加加林宇航中心。通過廳內的大屏幕,江主席興味盎然地觀看了當時正在太空中運行的和平號空間站的情況,目睹了俄羅斯航天員的生活、工作狀態等。其間,江主席還用專線與站上的3名俄羅斯航天員進行了熱情的交談。

  據專家介紹,在神舟飛船的13個分系統中,測控與通信分系統的任務之一,就是傳輸雙向話音和下行電視圖像,供地面人員與航天員之間進行話音和圖像信息交流。這個分系統是天地信息傳輸的主要通道。神舟一號飛船發射時,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節目中,有一個不大引人注意的細節:返回艙的頂部用小繩吊著一隻五彩小繡球,在失重狀態下,這隻小繡球會在艙內飄來蕩去;飛船作加速或調姿等動作時,小球也會隨之有所變化。這是為了證明地面接收的圖像確實是從太空傳回的。

 

相關焦點

  • 11位神舟飛船太空人「飛天」背後的故事(圖)
    荊楚網綜合報導 在中國第6次載人航天飛行即將啟航的2016年裡,中國航天員訓練已逾18年。18年前的1月5日,齊聚北京航天城的14名航天員摘下了空軍部隊的飛行徽標,換上了鑲嵌著地球標誌的金色航天徽標。從這一天起 ,他們就時刻準備著,把一個民族的飛行軌跡向大氣層外的茫茫太空延伸。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是誰?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資料簡介(圖/視頻)
    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這是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今天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附:神舟十一號發射直播地址入口】  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 揭秘中國航天員20年:2008年神舟七號軌道艙曾響起火災警報
    20年來,我們所有的航天員都沒有按過這個按鈕。在很難受的情況下,也要堅持,堅持,一直堅持到現在。   瀕臨死亡 楊利偉挺過26秒低頻共振考驗   然而,具備過硬飛天本領,並不意味著飛天之路就像預想一樣的順利。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駕乘神舟五號飛船,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
  • 楊利偉怎樣成為中國航天第一人?經歷的折磨讓人痛不欲生!
    古老中國曾有一個飛天夢想,早在明朝就有一個叫萬戶的人想要利用火箭飛天最終獻出了生命,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一位全中國應該沒人不知道,他就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楊利偉,榮耀的背後有怎樣的辛酸?楊利偉有著怎樣的成長軌跡呢?
  • 從1999年的神舟一號至今,我國載人航天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可以說,從1999年發射的神舟一號至神舟四號飛船,儘管這四次都沒有真正的載人,但每一次都出色的完成任務並返回地面,這讓我國在技術上每次飛行試驗都向前跨了一大步,並不斷的完善,最終才會有神舟五號的載人飛天任務圓滿完成。
  • 神舟一號到十號發射時間地點、返回時間著陸點和航天員匯總
    神州十一號飛船17日7時30分成功發射,兩位航天員將展開為期33天的太空之旅,這是中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飛行。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發射著陸時間和地點  下面一起來回顧一下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發射時間、發射地點、著陸地點和航天員。
  • 神舟十號承載的中國「飛天夢」
    2013年6月11日17點38分,搭載著兩男一女3名中國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繼神八、神九之後,神十再行天宮。這標誌著中國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應用性太空飛行拉開序幕,中國人夢想如嫦娥一般飛天生活再一次得到實現。
  • 《求是》:飛天
    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此次任務的成功,意味著中國具備發射更重太空飛行器,將太空飛行器送向更遠深空的能力,是實現未來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測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圖為發射現場。
  • 航天員的秘密:太空國旗、航天食物、太空筆……
    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同展櫃還有神舟飛船上的「中國載人航天陶瓷藝術品搭載專用證物」。另一個展櫃有太空中的中國茶葉,傳統的中國文明象徵「絲綢、陶瓷、茶葉」在太空湊全。另外,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在太空執行任務時航天服上的國旗,在創紀錄的33天太空飛行直播中多次與觀眾見面,這回是首次實物展出。惹人注目的,還有一面巨幅國旗,從天花板直垂到地面。它曾經搭載神舟五號,陪楊利偉繞地球14圈。
  • 航天員趣聞大放送 航空航天概念股表現竟是這樣的!
    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
  • 神六飛天幕後故事:壯行麵條特意澆上西紅柿(圖)
    正在這裡召開的總裝備部航天員選評委員會第7次會議作出了決議:執行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第一乘組是費俊龍、聶海勝。  航天員人選圈定,神舟升空已經迫在眉睫!  戈壁深秋本來是一年中最美麗的季節,胡楊金黃,紅柳婆娑,藍天像鏡子一樣純淨。但是,10月12日深夜,發射場突然颳起了大風,氣溫驟降,雲層低垂!
  • 中國航天員宣傳片震撼發布!地球引力越小,祖國引力越大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楊利偉駕乘神舟五號飛船,用21小時23分鐘環繞地球飛行14圈、近60萬公裡,在人類「走出地球搖籃」的漫漫徵途刻下了屬於中國人的數字。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  2012年6月18日17時04分,景海鵬、劉旺、劉洋「飄」進天宮一號,太空從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之家」,首次手控交會對接,劉旺以不到7分鐘、誤差18毫米的中國精度,贏得世界喝彩……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一號,13年間,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天地往返技術、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獨立自主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 鐵血硬漢航天員的執念撥動淚腺:你若安好,我願備份到老
    成功飛天的航天員是英雄默默堅守的備份航天員也是英雄雖然有的航天員始終未曾名垂星辰但他們依然無愧燦爛人生「寧可備而不用,絕不用而無備」,這是航天員必須堅持的信念。由於任務密度和條件制約,並不是每名航天員都有實現飛天夢想的機會,每次的飛行乘組選拔都是按照考核成績排名確定主備份人選。
  • 特寫:「神箭」「神舟」沖天起 中國人啟程登太空
    「神箭」長徵二號F是中國第一枚載人運載火箭,「神箭」頂部的「神舟」五號飛船是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已在船艙內做好飛天準備,即將啟程登上太空。  「各號注意,一小時準備!」十五日上午八時,這句鏗鏘有力的口令聲隨著燦爛的秋日陽光,穿透發射場四周的大漠戈壁、傳遍發射場的每一個角落。  ……  「十分鐘準備!」
  • 參考日曆 | 「神舟號」發射成功後,境外媒體這些預言都成為現實
    4年後的2003年,神舟五號做到了。1999年至2003年的短短幾年間,中國還陸續發射了神舟二號、神舟三號和神舟四號,而2003年發射的神舟五號格外受境外媒體關注。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搭載我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 科技日曆|三年前,「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航天邁入重要階段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載著2名太空人順利升空。本來,經歷了「神舟五號」到「神舟十號」的多次任務,中國人對「上天」之後已經習以為常,不復一開始的激動。2016年10月17日7:30,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徵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本次任務的航天員採用「老帶新」的陣容,已經有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飛天經驗的景海鵬擔任指令長,帶著新航天員陳冬。
  • 放飛航天夢—訪"神舟五號"飛船系統總指揮袁家軍
    站在「神舟四號」飛船返回艙面前,袁家軍百感交集。它的每一個部件,幾年來它的每一點點變化,他都爛熟於心。思緒一下飛回到8年前,他帶領試驗隊員為航天員打造第一個返回艙的時候。那一年袁家軍33歲,被任命為「神舟」飛船副總指揮、北京空間技術實驗中心建設總負責人。
  • 專訪:「神十一」乘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
    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
  • 神舟二十載 問天不停歇(講述·特別報導)
    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全球組網進入衝刺期、嫦娥翩然落月背、空間實驗室完成服役返回……過去一年多,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步履鏗鏘、碩果纍纍。1999年11月20日清晨,神舟一號飛船發射,我國載人航天大幕徐徐開啟。
  • 一文讀懂:嫦娥、長徵、天問、神舟……它們分別是什麼神器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升空,拉開了中國人探索月球的大幕2007年10月24日,我國第一顆繞月衛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08年11月12日,嫦娥一號拍攝的全月球影像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