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焦點
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走進臺灣慈濟醫院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2018年12月27日,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一行走進臺灣慈濟醫院。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 「覺悟號」,
做智慧的傳播者!
相關焦點
鳳凰網佛教赴臺交流:慈悲喜舍,證嚴上人的慈濟世界
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與證嚴上人歡喜合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這是鳳凰網佛教第三次拜訪慈濟,據了解,鳳凰網佛教一行抵達當日,正好是證嚴法師「一年一度歲末祝福行腳」出發的前一天,證嚴法師於百忙之中仍選擇接見交流團成員,並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交流,足見證嚴法師對鳳凰網佛教團隊的肯定與重視。在為期三天的參訪中,鳳凰網佛教一行先後參訪了靜思精舍、慈濟靜思堂、慈濟醫院、慈濟大學、慈濟大愛電視臺等場所,深入考察了慈濟志業的各個重要構成部分。
走進慈濟大愛臺:臺灣最專業的佛教電視媒體
走進慈濟大愛臺:臺灣最專業的佛教電視媒體
在慈濟大學 我們上一節「生死課」
慈濟大學副校長曾國藩介紹慈濟「無語良師」項目(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徐上傑)慈濟大學教學樓(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張寶軒)這裡以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作為校訓,又傳遞出「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的東方人文情懷。這裡是慈濟大學。2018年12月27日,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一行走進位於臺灣花蓮的慈濟大學,當鳳凰網一行人抵達印著「慈、悲、喜、舍」校訓的大廳時,被告知副校長曾國藩早已提前在教室等候多時。
臺灣慈濟綜合醫院:現代化的佛教醫院
現代化的慈濟醫院創建人證嚴法師說:「佛陀說過,八大福田中,看病功德為最。我之所以建蓋醫院,為的就是發揚佛陀的悲心,結合醫術與愛心,來拔除眾生的痛苦。」「好醫師是病患心目中的活佛,好護理是病患心目中的白衣大士。」
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推動國際留學生宗教交流
馬來西亞籍留學英國的華裔留學生葉貽證,代表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贈送一本英、法、義、德文版本的「靜思語」及一個中英文「愛LOVE」吊飾給教宗方濟各。(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靜思語》(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我們是來自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在此以《靜思語》和您結緣,這是來自我們證嚴法師的一份祝福」!
大陸青年交流團訪問臺灣慈濟基金會
大陸青年交流團訪問臺灣慈濟基金會 2012年10月26日 00:2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慶祝國際護士節 臺灣三家慈濟醫院舉辦感恩活動
臺中慈濟醫院護理之光感恩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臺中慈濟醫院收到各級農會贈送的粽子(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花蓮慈濟醫院收到花蓮縣衛生局局長朱家祥送來的大西瓜(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
南京中醫藥大學28位師生赴慈濟大學進行暑期交流
交流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交流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交流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交流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2019年8月26至31日,南京中醫藥大學28位師生組隊赴慈濟大學進行暑期交流。期間,參訪了靜思精舍、慈濟大學、花蓮慈濟醫院等。
馬英九率臺灣半個政要圈參加慈濟浴佛大典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2016年5月8日下午5時,2016慈濟浴佛大典在臺北中正紀念堂廣場、臺北市政府廣場同步舉行。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率領大批政要,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代表,臺灣民眾及慈濟志工數萬人,共同浴佛,感念佛恩、父母恩及眾生恩。 慈濟功德會是證嚴法師創辦的著名公益組織,是臺灣最大的民間慈善機構,創立於1966年。
寶島臺灣佛教四大道場之花蓮慈濟
1963年,在臺灣東部的花蓮郊區山上有一座破舊的木板房,裡面住著一位掛單修行的比丘尼,她當時看到一位難產的山區孕婦,因為交不起保證金而被醫院趕出大門,於是她發大願,要建造一座醫院,專門給窮苦的人看病。當時她所需要的資金約為八億臺幣,這對於她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然而後來她不僅完成了這個願望,並且在後來的三十多年裡一共籌集了上百億臺幣的善款,臺灣幾乎五分之一的人或多或少地參與了她的慈善活動,而在全球有一千多萬她所倡導慈善事業的志願者;她就是人稱「東方德蕾莎」的證嚴法師,她所創辦的花蓮慈濟功德會也被稱為臺灣佛教四大道場之一。
臺灣慈濟大學開學 新生享受全方位服務倍感溫馨
9月2日,慈濟大學開始進行新生報到,全球各地新生陸續抵達臺灣。(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全球各地新生陸續抵達臺灣(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卸放行李(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
李海峰:臺灣佛教團體是詮釋佛教現代化的典範
臺灣各個重要僧團的發展模式和定位都十分清晰和不同,佛光山發展最早,把佛教包裝成快樂、華美、富貴的人間佛教形象,吸引大批民眾了解和信仰積極快樂的人間佛教;慈濟功德會弘揚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愛之道,定位於慈善公益事業為主的發展;法鼓山以培養佛教人才,提升教育品質為己任,推展百年大計的佛教高等教育;而中臺山的禪修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的弘揚和開辦,鼓勵人們了生脫死。
美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瑞祥法師一行訪問臺灣慈濟總部
瑞祥法師一行訪問臺灣慈濟總部2016年7月30日上午,美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瑞祥法師、美國佛教信眾何念丹等人一行來到臺灣慈濟總部靜思精舍參訪交流,受到德懷法師及執行長林俊龍等人熱烈歡迎在參觀過程中,德懷法師、黃海洋志工等人細心為瑞祥法師講解慈濟的初衷和慈善關愛活動的情況,同時,執行長林俊龍還與瑞祥法師就有關慈濟醫療進行了座談會,交流了慈善醫療事業經驗。中午在慈濟志工黃海洋的陪同下參觀了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及靜思堂,了解慈濟醫院與社會醫院有所不同的是,慈濟醫療多了些人文的慈善、濟世的情懷。
王振耀:大陸佛教慈善處在轉型期 需與慈濟多交流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李保華)編者按:2012年11月3日,第二屆慈濟論壇在為期兩天的慈濟論壇上,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8位專家學者、慈濟志工分別在四場報告會上作主題發言。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發表了題為《大陸佛教慈善的現代轉型》的演講,摘要如下:2012年2月,中國政府發布檔,對宗教慈善進行充分肯定並積極鼓勵宗教界系統參與慈善事業,標誌著大陸宗教政策與慈善政策的根本轉變,特別給佛教慈善帶來重大機遇。
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慈濟》月刊跨越四十年(圖)
資深志工與讀者分享閱讀經驗以及他們在生活中踐行慈善理念的一則則小故事 《慈濟》月刊對臺灣無數平凡善良小人物貢獻所能、奉獻社會作了真實記錄,被列為臺灣發行量最大的中文雜誌由佛教慈濟功德會出版的《慈濟》月刊二十五日在臺北市北投區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以一場茶會與數百名讀者共同慶祝刊物創辦四十年
參訪臺灣南普陀寺:這裡是高僧輩出的地方
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抵達臺中南普陀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徐上傑)道中法師介紹廣化老和尚生平事跡(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徐上傑)2018年12月23日,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的第二天,走進了位於臺中市北屯區寶華山脈的南普陀寺,受到南普陀寺知客師清會法師的熱情接待
大陸學生觀臺灣 記錄臺灣佛教慈濟大學交換生活
2012秋—慈濟大學(蘭州大學)—教育學院—李猛記憶回到最原點,對於臺灣、對於交換生、對於慈濟大學:我對臺灣的印象是「小清新」,
鞍山師範學院赴臺灣慈濟科技大學參訪交流
志願活動 6日至17日,鞍山師範學院師生代表一行7人到臺灣慈濟科技大學參加了為期12天的服務學習、人文及跨文化課程。到達合影 慈濟科技大學坐落於臺灣花蓮縣,本次服務學習課程設置極富創意,少數民族服飾試穿及少數民族歌曲舞蹈的學習使師生們了解了臺灣的少數民族文化,感受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
臺灣慈濟科技大學新生入學 829名新生倍感溫馨
慈濟科技大學學生在花蓮火車站迎接新生(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新生整理行李與衣服(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提早到校的印度尼西亞學生採買生活用品(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
佛門關愛「重量級」: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啟用
啟用儀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啟用儀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啟用儀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啟用儀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2019年10月8日,臺灣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正式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