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慈濟綜合醫院:現代化的佛教醫院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現代化的慈濟醫院創建人證嚴法師說:「佛陀說過,八大福田中,看病功德為最。我之所以建蓋醫院,為的就是發揚佛陀的悲心,結合醫術與愛心,來拔除眾生的痛苦。」「好醫師是病患心目中的活佛,好護理是病患心目中的白衣大士。」 證嚴法師因此又創辦了「慈濟護理專科學校」,目的是,以佛陀慈悲教育培育出具有「聞聲救苦」菩薩心地的優秀護理人員,使人間的病苦與傷痛,獲得最妥善與溫暖的照拂。

近二十年,臺灣、香港等地的佛教醫療事業則實現了跳躍式的發展,一步邁入現代化的行列。如臺灣的慈濟綜合醫院,完全是一座現代化的佛教醫院——門診設有內科、外科、婦科、兒科、耳鼻喉科、眼科、牙科等科的門診;實驗診斷科,設有生化、血清、血液、細菌、細胞、免疫、病理、血庫、骨髓庫等部門,備有最新、最精密的檢驗儀器;供應中心,提供無菌器具供全院使用;開刀房內是百分百的無菌設備,每個房間均設有全套抽、吸及氧氣系統,並有全套監視系統,可分分秒秒監視病患的血壓、心跳、呼吸等是否正常,並配備有顯微鏡、雷射刀、關節鏡、尿道鏡等儀器,可進行縫接手指的顯微手術、腦部外傷、腦中風、腦瘤、脊椎、人工關節、髖關節、胸腔、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移植、開心手術等;每一間病房設有緊急呼叫器、中央系統氧氣、抽吸設備;等等。

與此相應的佛教醫學教育事業,也呈現跳躍發展的態勢,新建立的佛教醫學院,完全採取了現代化的教學管理模式,成為名副其實的高等學府。

相關焦點

  • 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走進臺灣慈濟醫院
    2018年12月27日,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一行走進臺灣慈濟醫院。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 「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
  • 臺灣慈濟慈善醫院:救死扶傷 扶助弱者
    逐漸地,有少數幾位接受這個條件,來到花蓮慈濟醫院為偏遠病患服務。在證嚴上人不斷努力、鍥而不捨的號召下,醫院設備與醫療人員不斷地朝優質化邁進。慈濟醫院的醫護同仁或有信仰或無信仰,有信仰者也並非都是佛教徒,只是大家都是懷抱一分愛心而來。真正透徹宗教信仰者,心就無分別,宗教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愛,如基督徒說「博愛」,佛教徒說「慈悲大愛」。
  • 李海峰:臺灣佛教團體是詮釋佛教現代化的典範
    至於慈濟功德會,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推進臺灣的慈善福利事業的發展方面,在臺灣各地甚至全球很多地方都有慈濟功德會從事社會救濟活動而留下的影響。而中臺山寺院與前面三個山頭相比較,其所努力的方向更接近於中國傳統佛教禪宗的意味。 除此之外,臺灣還有其他一些著名的佛教道場,在各個領域內做出了他們獨特的貢獻。
  • 美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瑞祥法師一行訪問臺灣慈濟總部
    瑞祥法師一行訪問臺灣慈濟總部2016年7月30日上午,美國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瑞祥法師、美國佛教信眾何念丹等人一行來到臺灣慈濟總部靜思精舍參訪交流,受到德懷法師及執行長林俊龍等人熱烈歡迎在參觀過程中,德懷法師、黃海洋志工等人細心為瑞祥法師講解慈濟的初衷和慈善關愛活動的情況,同時,執行長林俊龍還與瑞祥法師就有關慈濟醫療進行了座談會,交流了慈善醫療事業經驗。中午在慈濟志工黃海洋的陪同下參觀了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及靜思堂,了解慈濟醫院與社會醫院有所不同的是,慈濟醫療多了些人文的慈善、濟世的情懷。
  • 慶祝國際護士節 臺灣三家慈濟醫院舉辦感恩活動
    臺中慈濟醫院護理之光感恩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臺中慈濟醫院收到各級農會贈送的粽子(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花蓮慈濟醫院收到花蓮縣衛生局局長朱家祥送來的大西瓜(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
  • 寶島臺灣佛教四大道場之花蓮慈濟
    1963年,在臺灣東部的花蓮郊區山上有一座破舊的木板房,裡面住著一位掛單修行的比丘尼,她當時看到一位難產的山區孕婦,因為交不起保證金而被醫院趕出大門,於是她發大願,要建造一座醫院,專門給窮苦的人看病。當時她所需要的資金約為八億臺幣,這對於她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然而後來她不僅完成了這個願望,並且在後來的三十多年裡一共籌集了上百億臺幣的善款,臺灣幾乎五分之一的人或多或少地參與了她的慈善活動,而在全球有一千多萬她所倡導慈善事業的志願者;她就是人稱「東方德蕾莎」的證嚴法師,她所創辦的花蓮慈濟功德會也被稱為臺灣佛教四大道場之一。
  • 臺灣花蓮慈濟醫院
    為護理人員營造良好的護理文化環境有利於護理人員的穩定、培養與發展,更有利於醫院服務質量與水平的提高。1.加強人文素養教育,提高服務意識。臺灣花蓮慈濟醫院的護理服務文化積澱了人的愛心和善心。隨著臨床護理模式的改革,護理理念、護理工作的內容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對護理人員的人文素養、職業素質和護理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鳳凰網佛教赴臺交流:慈悲喜舍,證嚴上人的慈濟世界
    參訪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張寶軒)這是鳳凰網佛教第三次拜訪慈濟,據了解,鳳凰網佛教一行抵達當日,正好是證嚴法師「一年一度歲末祝福行腳」出發的前一天,證嚴法師於百忙之中仍選擇接見交流團成員,並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交流,足見證嚴法師對鳳凰網佛教團隊的肯定與重視。在為期三天的參訪中,鳳凰網佛教一行先後參訪了靜思精舍、慈濟靜思堂、慈濟醫院、慈濟大學、慈濟大愛電視臺等場所,深入考察了慈濟志業的各個重要構成部分。
  • 佛門關愛「重量級」: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啟用
    啟用儀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啟用儀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啟用儀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啟用儀式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2019年10月8日,臺灣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正式啟用。
  • 慈濟醫療簡史
    1972年  證嚴上人成立「慈濟功德會附設貧民施醫義診所」,每個星期固定兩次於花蓮仁愛街舉辦義診,一切的費用由慈濟提供,這在當時的臺灣社會是一個創舉。自1972年義診所成立至1986年慈濟醫院啟用的十四年間,服務貧困病患超過14萬人次。
  • 蘇州慈濟體檢中心與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開展醫療合作
    合影留念 佛教在線蘇州訊 2011年11月18日,蘇州慈濟體檢中心與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療交流協議籤訂儀式舉行。並稱讚慈濟從91年抗洪救災開始,把愛傳到江蘇。慈濟一直致力、不間斷的在南京培養了560位醫學系及護理系的優秀學生。有慈濟愛的理念,健康管理的理念,優勢互補,把愛心灑向江蘇,造福老百姓。慈濟基金會秘書長林碧玉女士回朔1991年華東水災時,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上人不忍眾生受苦難,呼籲臺灣慈濟志工用愛搭建兩岸的橋梁,慈濟在60天內完成3426戶大愛屋、10所敬老院與10所學校重建。
  • 臺灣佛教及其慈善事業
    臺灣佛教是隨著大陸閩南佛教徒移居臺灣而傳入的。縱觀其發展脈絡,大致可分為三階段。   一、初傳時期。   據考,早在南宋時期,臺灣境內就有寺院建築。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後,閩粵僧人東渡臺灣日漸增多,陸續修建了著名的竹溪寺、彌陀寺、龍湖巖等佛寺。
  • 臺灣綜合醫院如何與家庭醫師協作?
    >「嶺南醫是」NO.4  文| 王日飛按:6月17日—18日,筆者在廈門參加「第九屆海峽兩岸衛生與健康論壇」,相關議題涉及醫改政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與分級診療、醫院管理、醫養結合、生物醫藥研發與產業發展等,筆者將循個人感受與思考陸續推出「兩岸論壇
  • 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慈濟》月刊跨越四十年(圖)
    資深志工與讀者分享閱讀經驗以及他們在生活中踐行慈善理念的一則則小故事 《慈濟》月刊對臺灣無數平凡善良小人物貢獻所能、奉獻社會作了真實記錄,被列為臺灣發行量最大的中文雜誌由佛教慈濟功德會出版的《慈濟》月刊二十五日在臺北市北投區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以一場茶會與數百名讀者共同慶祝刊物創辦四十年
  • 臺灣慈濟前世今生:不從捐款中拿管理費
    1966年間,證嚴法師前往花蓮鳳林鎮一家私人醫院探望信徒,見地上一灘血跡,聽人告知,為一名原住民婦女小產,卻因繳不起8000元保證金而被醫院拒收。證嚴法師說,「我只是起於一念『不忍之心』而創立慈濟。」她帶30位信眾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經過4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慈善團體——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早期慈濟的創立主要目的,是去幫助那些付不出生活費與醫藥費的貧苦的人。
  • 臺灣慈濟基金會:宗教慈善的成功案例
    早在1966年,當時證嚴法師前往花蓮鳳林鎮某私人醫院探望信徒,見地上一灘血跡,聽人說,是豐濱一名原住民婦女小產,卻因缺少開刀所需的八千元(新臺幣)保證金而無法開刀,只能又回去了。由此,證嚴法師便帶領三十位信眾創辦了「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1979年,證嚴法師發起建立慈濟醫院。但即便證嚴法師自己理解了行動是慈善的第一要義,但追隨她的善者恐怕也有不同理念。
  • 專訪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做好慈善機構比經營企業還難
    2019年11月18日,在福建省平潭縣舉行的2019年中國平潭企業家科學家金融家創新論壇上,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接受本刊記者的獨家專訪。林欣榮是全球著名的心腦血管疾病專家,同時又是知名慈善機構——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院長。
  • 臺灣花蓮慈濟醫院成立亞洲最大的「幹細胞銀行」
    臺灣花蓮慈濟醫院成立亞洲最大的   中新網7月20日電 已經有志願捐髓累計逾30萬人並成功找出「自殺殺手細胞」的花蓮慈濟醫院
  • 失智共照中心成果發表 臺中慈濟醫院笑淚交織
    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2019年11月3日,臺中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舉行成立後首次照護計劃成果發表會。
  • 佛教何以在現代臺灣如此重要
    人間佛教組織的突破性發展也始於此。以規模最大的佛教慈善組織--慈濟會為例,1966年~1987年,慈濟只吸收了十萬位左右的會員,而到1991年,慈濟的會員增長到178萬位左右。關於慈濟創始人證嚴法師的一個流傳頗廣的故事,常被用來解釋佛教組織的入世性轉向是如何開始的。據傳,證嚴早年目睹臺灣醫療保障體系的落後,而發願建一所為窮人治病的慈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