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十件事 遠離抑鬱

2020-09-03 知頁科技

10月10日是第27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主題是「不斷變化的世界裡,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教授在「帶你的心靈,曬曬太陽」——綠絲帶大學生心理健康系列講座上,和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們分享了可以遠離抑鬱的十件事。

專家簡介:楊甫德,博士生導師、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世界衛生組織心理危機研究與培訓合作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全國理事會副理事長;擅長: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焦慮症和睡眠障礙、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出診時間: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學會說話 很多人際之間的矛盾壓力或自我的壓力都是來自於表達方式,很多情況下都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感受不舒服。所以,說話也要察言觀色,要看對象的狀態去說話。

學會溝通 溝通就是多對別人說兩句話,多聽別人說兩句話,溝通不需要技巧,只要有意識,只要有感覺,就可以。一句話沒問,一句話沒說,會遺憾終生、擦肩而過。

學會傾聽 心理學上說的聽、說是最基本的能力,一個人能夠聽好才能夠說好。卡耐基說溝通的最高境界是「說要說到別人特別願意聽,聽要聽到別人特別願意說。」聽比說還重要,一定要學會聽。

學會表達 大家用三個字來表述什麼是愛?年輕人說「抱一抱」,年紀大的人說「讓他好」,從心理學上說,愛是「離不開」,就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當然,「離不開」不僅僅是指愛情,任何事情離不開就是喜歡了,包括毒品、網路遊戲。

學會理解 教育領域有一句話,「區別對待才是平等、才是公平」,在做人做事上也是這樣,我們永遠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才能做到真正對別人理解、對崗位理解。

學會接受 努力改變我們所有能改變的,這樣才能去發展、才能爭取我們應有的地位;但是經過百分之百努力,我們依然不能改變的東西,要學會接受,如果做不到,那我們的心態就會失衡。

學會調節 無論任何事情一定要按照這兩個維度去調節:重要性和緊迫性。

我們應該把更多的管理、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第二象限「不緊迫」裡,這個事情特別重要,但當前不緊迫,所以,可以踏踏實實把這個重要事情做好。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第一象限,只做緊迫的事情,最後都變成一個應急隊、救火隊。

學會減壓 心理學上有一個90:10法則,強調一個事情的結果只有10%跟這個事情有關係,90%跟你對這個事情的態度是有關係的,所以,心態決定一切,並不在事情本身,而在於你對這個事情的態度。

學會享受快樂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均衡的,快樂多了,不快樂就會少,所以要學會享受快樂。孩子常常是快樂的,是因為他們從不積壓自己的負面情緒,對任何事情都有求知慾,不知名利為何物。要想讓自己快樂,就是要心態回到童年。

學會人際吸引 如果你想要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首先要學會喜歡自己。

其次,要經常暴露在別人面前,就是要讓人知道你、了解你、認識你,經常能夠跟你在一起。如果別人對你不熟悉也就沒辦法喜歡你。(寇曉雯整理)

四個問題檢測抑鬱

健康時報記者 寇曉雯

判斷自己是否患有抑鬱,可以簡單問自己四個問題:

1.最近幾周(或幾個月)你是否感到無精打採、或對生活樂趣減少很多?

2.除了不開心之外,是否比平時更悲觀或想哭?

3.最近是否經常早醒?

4.最近有沒有經常感冒?

「如果這四個問題全都回答是,你估計是有抑鬱,只是輕重程度問題,應早一點進行科學深入的評估」,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教授說,「醫學上通常用抑鬱自評量表(SDS)來評估,必要時候要尋求專業的幫助和治療」。

讓自己越來越好

上海創學工作室諮詢師 張立志

有些人:相親時總覺得女孩子嫌自己不夠帥而情緒低落,老闆說話語氣稍微重點就會認為老闆不喜歡自己而抱怨。

還有些人:當發現相親的女孩不喜歡自己時就開始琢磨「如何讓女孩子喜歡上自己其他優點?」當覺得老闆對自己有意見時開始琢磨「如何讓老闆喜歡我?」

前一種人擁有的是結論性思維,而後一種人擁有的是成長性思維。如何才能擁有成長性思維,真正做到讓自己越來越好呢?不妨從問自己五個問題開始。

我想要的是什麼?

高效能人士有個重要習慣,即「以終為始」,而訓練成長性思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設定清晰的目標,而且不斷看前方的目標。

比如,老闆安排你去拜訪客戶,你要想到拜訪客戶的目標是什麼,為什麼要去拜訪客戶。然後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做大量準備和嘗試,同時在遇到困難時,強烈的目標感也會給你力量來尋找方法。

如何才能實現目標?

在教練課程裡,我們經常練習「As If」的案例,比如「如果目標實現了,我們看到了什麼?」  有一次,我在一個客戶那裡上課,儘管我已經提前在教務準備表裡要求他們準備便利貼,但是我到現場後發現並沒有準備,我說「我上課需要便利貼,這是我們現在要達成的目標,怎麼樣才能得到便利貼呢?」對方說「我可以去其他部門找一找」,後來真的找來了便利貼。

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到,如果我們看一下想要實現的目標,就會找到解決方案,也會讓自己更具有靈活性。

我可以做什麼?

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不管是別人成功還是失敗,如果將成功歸因於家庭出身、運氣、智商等這些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因素,那就很難在實踐中獲得成長,因此,多問問自己「我可以做什麼」。

我將持續採取什麼行動?

再好的想法如果不轉化為行動,那也僅僅是想法。很多時候我們只有去做,就能前進,如果停留在想就永遠都會有問題。儘管在實際行動中遇到的問題會比在想的階段遇到的問題會多得多,但是唯有在行動中,我們的能力才會獲得成長。

我可以學到什麼?

實踐是學習的重要手段,但如果不在實踐中反思,很可能會變成重複練習,充其量變成一個熟練工而不能成為專家。擅長反思和總結的人,他做一件事獲取的成長值也許是那些不擅長反思的人的幾倍。


相關焦點

  • 遠離產後抑鬱,學會四個方法,讓產後的每一天都充滿陽光
    前言產後抑鬱是個讓人心疼的詞語,因為這個詞代表著悲哀和痛苦,很多年輕媽媽在產後不懂得調節自己,然後長期生活在抑鬱的水深火熱中。很多人說女性產後抑鬱是矯情,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抑鬱有多可怕,也不知道抑鬱會給媽媽帶來多大的傷害。
  • 遠離抑鬱,遠離「二手信息」
    正好前一段從一位朋友那裡,聽說了一個「二手信息」的概念,對擺脫抑鬱的情緒有些幫助,轉述給大家分享。長期被這種扭曲的思想控制,抑鬱那是遲早的事。遠離抑鬱,遠離二手信息。注意!本文僅是一家之言,並非科學結論,僅供參考。
  • 走出抑鬱,遠離腫瘤(1)
    腫瘤患者屬於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高發人群。情緒的變化經常引起一些臨床無法解釋的軀體化症狀,這些症狀複雜多樣,可以累及多個系統,而反覆主訴的軀體化症狀又會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焦慮抑鬱情緒,從而導致患者反覆就醫和社會功能障礙。
  • 人生做好這十件事,你這一生就會很有意義
    人生做好這十件事,你這一生就會很有意義(一)感恩老師:學會感恩,從老師開始。建議同學們組織好集體拜訪恩師,感謝老師的辛勤勞動。(二)孝順父母:在上大學遠離父母前,多陪陪父母親,多說說話。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養我們長大,我們要用心孝敬。用行動告訴父母,我長大了,成熟了,懂事了。有了孝心,日後上大學,也好好努力向上,將來好好發展事業成就,從而更好的孝敬父母。
  • 狗最不喜歡主人做的十件事:擁抱狗狗排名第一
    很多養狗的人喜歡對狗做這幾件事,但是你可能意識不到,這些事是狗狗最討厭的事。有人會問:我沒發現狗狗不喜歡這些事啊?那是因為狗狗出於對主人的忠誠而隨和主人的!下面我們看看這十件事,你是不是也做了:1、擁抱狗狗看上面這張圖是多麼的溫馨,狗狗看起來很喜歡主人擁抱它,其實大多數狗狗是討厭別人擁抱它的。尤其是來自陌生人的擁抱,將手臂放在狗的脖子或身體上可以被視為威脅。大多數狗都能忍受值得信賴的人的溫柔擁抱,但這並不意味著狗狗喜歡被擁抱。
  • 遠離抑鬱,學會運用五步「處方」,別讓情緒「感冒」了
    為了讓男孩遠離抑鬱,回歸正常狀態。我為男孩的爸爸媽媽開出了五步「處方」:第一步「處方」:陪伴——高質量的「五心級」陪伴我指導父母用真心、愛心、耐心、決心和恆心滋養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接納、包容和理解。為孩子做可口的飯菜,陪孩子一起看電影,與孩子一起回憶成長故事,創設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 郭碧婷疑患產前抑鬱,明星也無法倖免的孕期抑鬱該如何遠離?
    自郭碧婷與向佐完婚以來,他們的事就一直備受外界關注。最近,處於孕期的郭碧婷刪除了所有與向佐有關的照片,引發了媒體和網友猜測:是不是暗示婚後不幸福。這兩天郭碧婷的婆婆和老公輪番發微博解釋闢謠,但郭碧婷始終沒有回應。 根據郭碧婷懷孕以來的種種表現,網傳疑似患了產前抑鬱。
  • 佛教:最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個?
    生活中這十件事是最損福報的,無論你過去積累的再多的陰德,一但去做這十件事,福報就會被消耗殆盡,看看你有沒有做過?第一件事,不信因果。佛法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第四件事,不孝父母。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反過來看就是百惡不孝為先。孝順父母是世間最大的善行,不孝順父母就會得到惡因惡果的報應。第五件事,喜歡殺生。
  • 面對打擊,有人抑鬱,有人沒事!掌握這個精神內核,遠離抑鬱
    同樣是失戀,有的人抑鬱,有的人卻沒事!為什麼呢?精神內核不同,結局不同!就相當於電腦的CPU不同,運算速度,解決問題複雜的程度不同!而逆商就是最重要那個精神內核之一!逆商!張現利:培養逆商,增強精神內核,遠離抑鬱煩惱!
  • 女性要怎麼遠離經期抑鬱情緒
    女性每個月總有那幾天是深不可測,男人會想不通她們的想法和行為,正因為沒人理解她們,所以很容易導致抑鬱的出現。有研究表明,同等情況下的女性患有抑鬱症的機率要比男性大的多。多數人並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所以很少有人會知道作為女性應該怎樣去預防抑鬱症的發生。尤其是生理期女性抑鬱情緒。那麼,女性要怎麼遠離經期抑鬱情緒呢?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關於讓女性如何遠離抑鬱症的介紹。
  • 【產後那些事】遠離抑鬱,做快樂媽媽
    遠離抑鬱,做快樂媽媽,讓寶寶在快樂的你的身邊,慢慢長大……
  • 生活和愛情裡,這十件事,你一定要知道
    關於生活的十件事:1、這個世界上只有父母有義務對你好,至於其他人,對你好也罷,不好也罷,因為他們沒有這個義務。2、不能坐飛機,還可以坐火車,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替代的,這個方法行不通,我們就換一個。
  • 遠離抑鬱,有四妙招
    抑鬱,就像一團陰影一樣侵蝕人的精神。一項納入約8.5萬人的英國研究則表明,更少的屏幕時間、保持充足的睡眠(7~9 h)、健康飲食和堅持鍛鍊有助於讓人遠離抑鬱。以前有研究顯示睡前經常刷手機容易讓人抑鬱。而中國有研究發現,這是由於夜間藍光暴露的原因,這影響了從眼睛到大腦這條神經通路。此外,過多的屏幕時間意味著更少的運動時間,更多的坐著不動。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者對15萬餘人7年隨訪的研究發現,有氧運動水平低、肌肉健康差的人得抑鬱症的可能性要比健康水平高的人增加98%。
  • 產後抑鬱危害大,這三種東西遠離它!
    產後抑鬱危害大,這三種東西遠離它。第一,遠離衝動,做事之前先思考。我在新聞上看到這樣一篇報導:一個產婦抱著自己還未滿月的女兒,跳樓輕生了。據說這名女士姓張。張女士之前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她今年終於如願以償地生了一個女兒。這也算圓了張女士兒女雙全的夢。誰能料到發生這樣的事。毫無疑問的是張女士得了產後抑鬱症。她這是屬於抑鬱症的其中一種行為。衝動型抑鬱症。
  • 暢銷書作家、抑鬱康復者馬特·海格:走出抑鬱,先學會面對
    書中詳細介紹了馬特·海格對抑鬱的見解以及自己如何走出抑鬱的過程。馬特·海格在書中拿邱吉爾和林肯舉例,這兩人一生都沒有完全擺脫抑鬱,只是他們學會了與抑鬱症共存,然後從抑鬱症中找到力量最終實現自己。記得日本的一位藝術家草間彌生,一生被幻覺、幻聽所困擾。
  • 舒輔 | 關於抑鬱,你需要知道十件事
    海藍博士在其著作《不完美才美》提到的有關於抑鬱的十件事,看完你會更能正確的認識抑鬱症。但焦慮和抑鬱從本質上是不同的,焦慮往往是對不確定性的恐懼,而抑鬱是源於絕望和無助。焦慮可以產生能量和動力,抑鬱像是陷入了拔不出腿的泥潭。
  • 普通人對抑鬱的誤解,比抑鬱本身更可怕
    2.過於敏感多疑過於敏感,對別人的言行想得過多,對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計較一番,就很難得到他人的理解,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3.自卑消極、自我否定不管什麼事情,都喜歡想到消極的一面,聯想到是自己的問題,一次次否定自己,陷入惡性循環,越來越悲觀厭世。
  • 如何讓孩子遠離抑鬱?別讓小事成為引發消極情緒的炸彈
    近日,美國心理學領域權威雜誌《emotion》(情感)上發表一項新研究:那些不善於辨別自己負面情緒的年輕人,更容易在日後經歷壓力時出現抑鬱症狀。而且,青少年時期抑鬱的人更有可能在一生中反覆抑鬱。因此,在向「精準醫學」邁進的今天,如何精準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可以說是現代人的必修課,也是讓孩子遠離「抑鬱」的法寶。這裡,崔永華總結歸納出「六招」,希望家長們能真正做到接納孩子的一切,陪伴他體驗生命中的每一種情緒,再教會他給每一個情緒畫上標籤。
  • 有抑鬱症狀了怎麼辦?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李定遠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人們學習、工作的壓力不斷增加,近些年出現抑鬱問題的人特別多。醫學解釋,抑鬱,是一種心理障礙,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緊張、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的不斷演變就會產生抑鬱傾向。
  • 產後抑鬱症,可怕的女性殺手,做好這幾點讓抑鬱主動遠離我們
    &34;的人輕度抑鬱,而那些不幸的產後媽媽在患上重度產後抑鬱後,自殺事件也是時有發生。如何讓產後抑鬱症遠離我們除了指望別人,我們更要做好自我調節,讓自己遠離產後抑鬱。1. 自我價值認同感:產後媽媽最難的就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同感。生產之後,我們從職場轉到家庭,沒有了獨立的收入來源,照顧孩子手忙腳亂,這時候很容易產生自我懷疑。仿佛那個曾經叱吒職場的自己變得一無是處了。我們是女人,是媽媽,但更是一個獨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