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頒獎晚會上,男人精神抖擻的走上領獎臺。突兀的電話聲打斷了男人的侃侃而談,來電者不是別人,正是男人的老婆。都說每個事業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一個了不起的女人,大家都很想認識這個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在同事的鼓動下,男人當眾接起了老婆的電話。然而電話那端傳來的卻不是老婆的祝賀聲,一聲聲催促男人回家的話讓會場瞬間陷入尷尬……
故事片段來源於劉濤《我們都要好好的》劇情的開端,老公事業順風順水,老婆卻患上產後抑鬱症,吞藥自殺……
在現實生活中,產後抑鬱症也並不少見。&34;的人輕度抑鬱,而那些不幸的產後媽媽在患上重度產後抑鬱後,自殺事件也是時有發生。
2017年6月27日,長沙31歲媽媽,丟下兩個幼小的孩子從26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8年12月31日河南27歲媽媽將孩子從樓頂扔下後跳樓身亡;
2019年11月19日,山東濟南30多歲媽媽抱著4個月大的兒子從樓上跳下;
2020年4月27日,湖南長沙37歲海歸女博士帶著5個月大的女兒跳樓自殺;
2020年7月8日,廣西南寧一對夫妻爭吵後,妻子將1歲大嬰兒拋入江中,隨後準備跳江時被老公攔下;
……
一樁樁一件件,悲劇刺痛著我們的神經。產後抑鬱症,這個被稱為&34;的病症,卻一度被當做是矯情,也正是這個誤區,讓產後抑鬱症患者更加絕望,走向極端。
懷孕時是準媽媽們是幸福的,每天隔著肚皮與寶寶互動,盼望著與寶寶見面的一刻。熬過了生產的痛,見到朝思暮想的寶寶後,才是考驗的開始:頻繁的夜奶,哭鬧,也許你剛剛合眼,寶寶又開始哭了。奶水不足你會難過,孩子生病你會手忙腳亂,沒人幫忙,還都在責怪你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夠……
準媽媽懷孕後,體內雌孕激素的迅速上升在孕末期達到高峰,而在產後雌孕激素又會極速下降。
身份的轉變,激素的變化,育兒過程中的各種難題,困擾著媽媽們。如果再缺少了家人的理解和幫助,無疑更是雪上加霜。日復一日中,那根緊繃的神經越來越脆弱……
明明我是生病了,家人卻說我矯情,婆婆挑毛病,老公不理解,這日子要怎麼過下去,我該怎樣走出這段陰霾?
除了指望別人,我們更要做好自我調節,讓自己遠離產後抑鬱。
1. 自我價值認同感:
產後媽媽最難的就是對自我價值的認同感。生產之後,我們從職場轉到家庭,沒有了獨立的收入來源,照顧孩子手忙腳亂,這時候很容易產生自我懷疑。仿佛那個曾經叱吒職場的自己變得一無是處了。
我們是女人,是媽媽,但更是一個獨立的人。生兒育女的確不是我們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方式。但在幼小的孩子面前,我們是媽媽,照顧孩子就是此時的我們價值的實現方式,不要因為暫時失去了收入而感到沮喪。我們要認同自己的價值,接納此時此刻的自己。
2. 學會求助、學會傾訴
也許你是職場的女強人,習慣於自己來解決問題。但此時,作為產後媽媽的你不需要獨自為孩子撐起所有的天空。孩子也是爸爸的孩子,是爺爺奶奶的孫子孫女。面對困難,要懂得尋求幫助。當然,這其實或許是很難的一項,很多男性會認為女人天生就該會照顧孩子,而忽略了,她也是新手媽媽。
這也提示了產後媽媽要學會傾訴。傾訴是一種情緒的宣洩方式,雖然對於事情的解決未必能夠起到作用,但情緒有了出口,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焦慮的狀態。
3. 別把&34;當做自己唯一的職業
女性在做了媽媽後,很容易在日復一日的帶娃生活中迷失了自己。這時的產後媽媽更需要適當的放鬆自己緊繃的神經。試著每周抽出固定的時間,把孩子交給家人,自己出去嗨皮一下,來個短暫的調整。
帶娃不忘學習充電,既可以為自己日後重返工作崗位未雨綢繆,也可以在學習中找到精神的寄託。
離開工作崗位,成為全職媽媽的我們,並不是一無是處的,我們把孩子照顧的那麼好,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條,我們是優秀的媽媽。我們充電學習,補充精神食糧,我們是優秀的女性。我們要認同自己的價值,讚賞自己的優秀。全職我們依然可以賺錢養家。
電商、自媒體都是我們不錯的選擇。現在的我們應該感謝網際網路,感謝這些為我們提供出路的各大自媒體平臺。在這裡我們可以分享自己的帶娃經驗,整理總結自己的知識技能,分享經濟時代,讓我們有了更多實現自己價值的機會。
認可自己,接納自己,允許自己不完美,遠離產後抑鬱症,我們都是偉大的媽媽,優秀的女性。各位媽媽們讓我們一起為自己加油吧,我們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