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集團田榮舉:雲代表著連接和分享,大企業上雲的動力更強

2020-12-11 砍柴網

2018年11月30日,2018億歐創新者年會企業智能服務創新者論壇

在北京國貿大酒店三層會議廳舉辦,金蝶集團高級副總裁田榮舉發表了題為《企業上雲,知所云,為所用》的演講。

以下為演講速記(有刪改):

田榮舉:尊敬的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正如主持人所說,現在從整個產業來看,消費網際網路進入產業網際網路,toB成為新的風口。雷軍曾經說過:風口來臨的時候豬都能飛起來。但是,我們通過這幾年的實踐發現,風口再猛,豬還是飛不起來的。整體來看,toB肯定是新的浪潮,也給很多做toB的企業提出大量新的挑戰。金蝶是堅持了25年、專注於企業服務的軟體廠商。我想給大家簡要分享一下金蝶對企業服務數位化轉型、企業上雲的思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金蝶25年來服務了680萬家企業,有幸見證了像萬科、海爾、招商局集團等企業不斷創新取得成功的優秀案例。當然我們也看到一些企業因為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被市場淘汰,因此,企業要「求變「。在數字經濟來臨的時候,只要積極採用新的數位化技術,重構我們自身的管理體系,通過連接我們的消費者和合作夥伴,能夠實現更好的業務協作,為顧客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同樣可以造就新的成功。這不但不是挑戰,反而成為一種機會。

前不久我們做了一些調查,我相信大家對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不太陌生。很多企業已經採用了大量新技術,但人工智慧真正應用的還不多。從我們的觀察來看,人工智慧目前在消費領域有一些應用,例如人臉識別,在很多場景裡邊大家都會遇到。但是在企業服務裡邊,人工智慧應用相對偏少,這是我們應該努力把握好的新機會。

是不是說我們今天因為採用了新技術,數位化轉型就取得初步成功了呢?我們接下來再看另外一組數據,轉型要看效果,這是管理者關心的話題。大家仔細看一下這個數字覺得會有點小打擊,到目前為止,從我們調查的企業來看,數位化轉型的效果不理想是很普遍的現象。尤其是在提升產品品質方面,只有3%的企業所提升。所以我們也應該看到一個現實:利用了新的技術,並不意味著我們的轉型一定能夠取得如期的效果。

因此,我們在調研還發現:要實現數位化轉型,除了要很好地利用智能化技術之外,更重要的是重新思考管理理念,變革也可以理解為管理重構,只有這兩者很好地融合,才能夠實現數位化轉型。我們更希望抓住一個點,由過去的管控思維轉變為賦能思維。比如對員工的管理,從以前的管控,轉變為激發創造力、轉為賦能。

比如過去的CRM主要是為了記錄銷售員的行動軌跡,包括拜訪客戶和一些紀要,希望讓銷售員不偷懶,能夠有更多的產出,這是管控思維。在國內國外我們都能看到一些新興的企業,利用新的人工智慧技術,幫助銷售員提升能力。如何通過有效的電話營銷,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把整個電話溝通過程實時記錄下來,快速進行大數據分析,幫助銷售員洞察接電話人的心理,以及他可能的相關行為,幫助銷售員提升成交的概率,這就是賦能。人工智慧幫助人提升現有的能力,這是主流的趨勢,也是數位化轉型需要思考的關鍵點。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今天把數位化轉型稱為「上雲」,應該有什麼樣的價值認知呢?

我認為:核心還是重新基於「以客戶為中心」,今天,我們認為以客戶為中心的提法不再新穎了。但是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要重新認識什麼叫「以客戶為中心」。

我理解有三個方面。首先是體驗,我們提供的管理服務,一定要讓每一個用戶感受到非常好的體驗,這個體驗並不代表好看,也不僅僅只代表高效,我認為不但要解決功能性問題,更應該關注用戶的情感訴求。

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平常遇到一個場景就是請假。遇到什麼事情要請假,這在企業中是非常普遍的。面對這樣的流程,其實對請假者和審批者都有一定的壓力。企業也有一些創新的嘗試,我們通過一些數據分析,能夠在請假單上自動收集請假者最近的出勤情況和工作表現,請假單上給到審批者一段話語,提醒審批者最近這個請假者工作很突出,應該準假。這種互動過程會讓整個溝通變得更加自然、有溫度。實際上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體驗。

第二個,我們認為是「人人」,人人就是不但要解決工作方面的問題,企業管理服務很顯然要提高效率。但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點,我們要關注員工的成長。每個人渴望成長,而成長很顯然不能只靠說教,要有一些工具能夠讓用戶進行自我提升。比如我們也跟一些企業合作,創新一些場景。我們可以根據他的用戶行為形成一種自我激勵的提醒,比如一段時間能夠對他的出勤,工作效率,所做的分享形成一組數據,提示他在這方面的進步。同時可以利用社交關係,比如他經常跟哪些人溝通,根據他的社交面給他一個推送,你跟你經常打交道的人在哪些地方你會比較突出,哪些地方需要向別人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促進每個人的提升,不需要領導盯著,自己就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同時也看到自己的標杆,這是「人人」。

第三是生態,這個詞現在用得很多。我們理解生態很簡單,生態就是意味著開放,不管一個人還是一個組織,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做自己最擅長的,同時能夠跟其他的同事企業進行更好的合作,只有合作才能產生更大的效率

這是我們對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價值的三個方面的認識。

道理大家都能理解,但真正做到是很難的。實際上從2014年開始,金蝶創始人徐少春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活動,我們叫「砸」,每年砸點東西,表面上看是一種行為藝術,本質上看是在驅動金蝶這樣一個25年的公司,大家如何能夠創新求變,我們2014年開始砸掉筆記本電腦開啟移動辦公。2014年8月8日砸掉伺服器開始雲ERP,大家很難想像,一個中大型企業把所有業務放在雲上,很多人是不相信的。但徐總非常堅定,我們進行了這樣的變革,也取得了比較大的成功。去年5月4日在北大砸ERP,內部也有爭議,我們主要業務是ERP,是不是要把自家的飯碗砸了?最終我們堅定地砸了,絕大多客戶是持積極態度的,而這也加速了我們的變革。

上個月,徐總正式發布了他在微信上的個人號,這是一項全新的嘗試。目的是以他牽頭,與千千萬萬的客戶建立直接的連接。通過個人號可以跟我們所有的用戶進行開放互動,包括企業發展、企業家精神、職業成長,以及金蝶產品、服務方面的問題,他每天抽一兩個小時跟大家互動,一個月下來效果非常不錯。雖然比以前更忙並倍感壓力,但是他更深刻地聽到了用戶的吶喊,看到了我們產品和服務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加速了我們的創新。客戶關係有實質性的改善,我們也有實質性的行動。

在業務方面,我們也在堅定推動生態戰略。金蝶最開始是做財務起家的,我們在財務管理方面具有非常多的經驗。對一個企業來講,財務是一個核心,所以我們也堅持把財務核心的基礎服務做好,利用新的雲平臺來開放我們的服務能力,為眾多的合作夥伴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為最終的客戶提供面向全行業的個性化一站式服務,所以我們打造這樣的生態平臺,讓更多的企業能夠擁抱產業網際網路,能夠實現新的轉型。

通過努力,得到了很多客戶的認可。不僅是中小企業,現在有很多大企業都採用了金蝶提供的雲服務。我要特別說一個事情,不管在座的企業家,還是企業服務的創業者,過去業界有一種說法,認為大企業上雲不太可能,上雲的可能是小企業。實質上我也跟大家分享,真正上雲動力很強的是大企業,大企業更需要建立產業互聯的平臺,通過雲才能產生更好的連接。在廣東有一個客戶,是全球最大的養殖企業,一年快一千多億產值,採用金蝶的雲平臺,計劃兩到三年之內把整個業務全部上雲,能夠連接企業內部和廣泛的產業鏈下遊,這其實就是一個大趨勢。現在上雲已經不會有根本性的障礙,關鍵是我們能夠充分跟客戶釐清業務的價值,以及更好的切入點。客戶的支持也讓我們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業績,截至現在,金蝶在2017年中國企業級SaaS廠商銷售收入佔比7.2%,超越國內外廠商位列第一。此外,在SaaS財務雲市場佔有率更高達43.56%,超過第2到15名同行廠商的雲收入總和。

最後小結一下,金蝶在企業雲轉型方面的三個建議以供參考。

第一,不管哪個時代都有挑戰,我們在這個時代中要永遠保持自己的初心,永遠要把客戶、用戶和合作夥伴裝在心裡,真正讀懂客戶和夥伴,你一定就會有能量。第二,雲業務是最好的商業模式,所有創新業務必須堅定在雲端因為雲代表著連接和分享,這是大趨勢,我們要把握好大趨勢。第三,我認為數據是toB業務最大的財富。因為數據背後就是商業行為,只有通過豐富的數據,才能更好地洞察顧客,洞察自身經營的差距,實現更科學的、更有力量的創新。最後,也預祝大家能夠在產業網際網路風起雲湧的時代,取得更好的成功,謝謝。

相關焦點

  • 金蝶雲之家發布V9新版本,並獲新光集團數億元A輪融資
    金蝶雲之家說起雲之家,前身可追溯到2010年,當時金蝶軟體啟動了「下一代」研究項目,2011年到2014年是雲之家的孵化期,最初是從企業社交起步,產品形態類似企業微博,後來陸續籤約了海爾、萬科、香港新世界等大型企業客戶。2013年底,當時的萬科副總裁兼CFO王文金在拜訪騰訊後的當天下午問金蝶董事長徐少春:「你們能不能做出一個像微信這樣,但面向企業的工作平臺?」
  • 金蝶雲之家獲深圳計算機行業「創新企業」、「深圳好產品」
    雲之家是由金蝶軟體集團孵化的專業移動辦公平臺,以組織、IM和社交為核心,向企業用戶提供移動辦公SaaS應用,可通過開放平臺可連接企業現有ERP系統以及接入第三方服務。傳承金蝶在企業服務領域25年的管理和服務經驗,雲之家部署了強大的線上運營與線下上門體系,憑藉良好的產品體驗與快速響應,成為眾多大中型企業移動辦公的首選。
  • 雲計算後起之秀用友雲PK金蝶雲,「財務雲」哪家強?
    中國兩大財務管理軟體公司,一直都非常熱衷於雲業務的轉型,到目前為止也獲得了較好的營收。不過,用友雲PK金蝶雲,看看兩家財務管理軟體公司雲轉型哪家更強?比如金蝶雲蒼穹、金蝶雲星空、金蝶精鬥雲、金蝶管易雲、車商悅、我家雲、KIS Cloud、金蝶財務雲、企業績效雲、供應鏈雲、人力雲、協同雲、營銷雲、稅務雲、AI 大數據服務雲、流程服務雲、開發服務雲等雲服務產品和模塊。
  • 雲端轉型突破臨界點,金蝶雲加速企業雲服務落地
    金蝶雲移動應用幫助每個人實時獲取企業經營及財務數據,讓人與人的溝通更暢通,讓工作和流程突破時間、空間的制約,高效處理,快速響應。目前,金蝶雲支持的移動場景運用中,屬於財務雲範疇的有業務審批、掌上報銷、掌上資金、掌上應收、銷售收款、數字作戰室等。第三,財務共享。過去財務共享是大型企業的專利,而金蝶雲把財務共享帶給眾多快速成長性企業,獲得共享財務服務紅利,降低成本70%。
  • C位出道的金蝶雲,憑啥拿下眾多世界級企業客戶?
    2017 年 5 月,金蝶創始人徐少春砸掉傳統ERP,宣布金蝶正式進入雲時代,他說:「軟體是金蝶的過去,雲才是金蝶的未來,金蝶雲要成為市場第一」,可見金蝶向雲業務模式轉型的決心和魄力。 所謂「搶先機贏未來」,作為集團轉型先鋒的金蝶雲在產品創新及市場開拓方面取得驕人成績。
  • 金蝶雲·星空&華為雲強強聯手,助力製造企業重塑產業價值鏈
    華為雲攜手金蝶等行業大咖齊聚一堂,舉辦「華為云云市場·新生態」在線直播,分享「新智造「時代下的企業數位化轉型之路,解讀智能製造如何重塑產業價值鏈。  在本次直播活動中,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智能製造方案總監計曉軍,以《金蝶雲·星空智能製造地圖和金蝶客戶的轉型路徑實踐分享》為主題,向線上用戶解讀了企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智能製造發展的三種基本範式。
  • 重構數字戰鬥力,金蝶雲·星空助力企業引領創新新徵程
    導讀9月10日,金蝶在金蝶雲數位化轉型論壇(重慶站)上,首次提出「重構數字戰鬥力」,這是繼6月份發布中小微智慧成長計劃後,金蝶給到中國企業的新引擎。「面對新冠肺炎病毒危機、中美貿易戰與技術解耦、產業網際網路、數位化轉型和EBC浪潮,企業已經面臨著關係每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之戰,而迎戰的核心競爭力則來源企業的數字戰鬥力」,金蝶集團董事長徐少春表示。「企業數字戰鬥力」,是金蝶2019年分享的「企業業務能力」(EBC)在危機下的升級版。因企業所處的環境變化,挑戰升級,所以企業要用「戰鬥」的視角來重新思考。
  • 企業郵箱進入智能雲時代 盈世Coremail渠道大會備戰雲時代
    美國某知名財經雜誌認為,2016年將是雲計算爆發之年,全球60%的IT費用將投入到雲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中,到2018年這一比例將達到100%。  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雲計算應用是電子郵件。當雲計算在企業級用戶風風火火時,作為公有雲基礎應用的企業郵箱,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 「十四五國企數位化轉型」 雲之家×金蝶雲走進柳州
    廣西柳州市東城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巧瑜,柳州市東科智慧城市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碩,中國企業數位化聯盟理事長、原國藥集團CIO雷萬雲博士,雲之家CEO宋立超,CTO宋凱,金蝶廣西省公司總經理侯建斌,金蝶雲蒼穹顧問陳劍戈等嘉賓,與企業數位化經營管理者們就「十四五」期間如何「重構數字戰鬥力「展開分享和研討。
  • 金蝶雲·星空與專家學者、行業精英齊聚三亞,暢談智能製造如何重構...
    2020年11月6日,金蝶集團的年度盛事「2020金蝶雲全球用戶大會」在三亞舉行,在本次大會的金蝶雲·星空智能製造平行論壇上,數百名業內研究學者、行業大咖、企業翹楚精英們薈萃一堂,連同線上上萬觀眾一起,暢談智能製造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展望
  • 金蝶雲全球用戶大會舉辦 我家雲打造地產後服務產業互聯平臺
    產業網際網路大變局時代,行業價值鏈重構,跨界顛覆層出不窮,房地產企業在轉型路上也從單一開發銷售模式向綜合性空間運營與服務商轉型,突破住宅邊界布局多元業態,孵化出新的服務場景與商業模式。數位化與內容賦能,金蝶我家雲打造地產後服務產業互聯平臺現場,金蝶我家雲副總經理周勇帶來主題分享,他表示物業管理從對物的管理轉變到對人的服務,資產運營也逐步延伸至入駐企業經營服務。
  • 專訪金蝶醫療CTO李朝明:政策解綁後,醫院上雲還有哪些阻力?
    金蝶醫療也迎來了更加廣闊的市場和機遇。金蝶雲醫院雙向賦能李朝明介紹,幫助醫院在網際網路上開展核心業務非常複雜。金蝶醫療所做的不僅僅是為醫院提供軟體和線上的雲服務平臺,還有幫助醫院提高網際網路運營能力。IT方面,金蝶醫療背靠金蝶集團和金蝶雲龐大的生態系統。
  • 金蝶雲全球用戶大會三亞開幕,雲之家協同能力中臺重磅發布
    11月6日,「重構數字戰鬥力」金蝶雲全球用戶大會雲之家智能協同平行論壇在三亞隆重舉辦。河鋼集團數位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申培、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IT管理部部長蒙方明、中國一拖集團信息中心負責人孫戰勝、海信辦公共享系統部部長侯靜、雲之家CEO宋立超、CTO宋凱等重量級嘉賓和百名知名企業代表出席大會,探討協同中臺如何為業務增長賦能,重構數字戰鬥力。
  • To B 企業如何玩轉公關傳播?看金蝶給出教科書級別樣本
    在交流中,徐少春透露,在線上連接中,感受最強烈的就是兩個字:「成長」,企業領導者們90%的問題,都是和企業發展和成長有關,他們對「成長」充滿著焦慮。此外它契合行業的大勢。最近讀陳春花教授的《共生:未來企業組織進化路徑》一書頗有感觸,她指出,今天我們面臨的挑戰是持續的不確定性、無法判斷的未來以及萬物互聯所帶來的更透徹的影響。
  • 金蝶雲·星空與華為全聯接,以智能製造助力企業管理重構
    在25日進行的公開演講環節,金蝶雲·星空智能製造專家計曉軍,發表了《數位化轉型和管理重構探索與金蝶智能製造轉型實踐》演講,與現場觀眾共同探討新時代下智能製造轉型路徑,本文為計曉軍老師演講摘要。金蝶集團成立至今已有27年,我們是國內第一家把軟體部署在雲端的企業,與華為建立了根深蒂固的合作關係,目前我們搭建在華為雲上的客戶已有上萬家。
  • 金蝶帳無憂「智慧代帳」雲解決方案亮相金蝶雲全球用戶大會
    2020年11月5日—6日,金蝶雲全球用戶大會在三亞正式舉行,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沈丹陽、中國入世談判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金蝶集團創始人徐少春等政府代表與行業領袖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演講。
  • 金蝶國際公布2015全年業績 雲服務業務大幅增長80.1%
    最新數據顯示(IDC),雲之家在專業度、大中型企業市場、綜合排名等方面均為第一。 集團圍繞開放的ERP雲平臺產品定位,與亞馬遜AWS達成戰略合作,顯著提升產業鏈的協同能力;基於開通即使用、彈性計算、按需付費等特性,金蝶雲ERP獨佔市場鰲頭,付費企業同比增長200%。
  • 金蝶榮獲「2020年度中國地產數字力TOP20科技領軍企業」
    企業數位化轉型本質上是數字經濟時代競爭力要素發生了變化,轉型面臨的最大困惑是商業模式如何構建,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規劃和實施數位化商業模式的轉型。在當前市場態勢下強者恆強、行業洗牌、篩選仍將繼續,企業競爭的本質日益轉為產業互聯生態的競爭,只有打造高效協同的產業互聯體系才能匹配高質量的增長,金蝶認為重構房地產企業數字戰鬥力,把握產業互聯先機至關重要。
  • 雲之家洞察:企業IT團隊如何更具戰鬥力?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雲之家最新資訊 > 正文 雲之家洞察:企業IT團隊如何更具戰鬥力?
  • 中國家長的新選擇,金蝶雲&TBI搭建中美教育新「橋梁」
    為此,TBI選擇基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金蝶雲作為其信息化建設的合作夥伴。那金蝶雲又是如何為TBI打造跨越太平洋的「橋」,聯通中美高校學子的呢?多帳簿結構,跨境報表更輕鬆TBI在中美兩地設立了眾多子公司,都在金蝶雲一個平臺上開展業務的同時,金蝶雲支持多帳簿、多國會計準則、多國的稅收政策的結構,能快速地熟悉中美兩地的法律法規,按當地稅制進行合規的稅務處理;還能按照當地的會計準則進行會計核算並出具對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