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藥業藥品質量收巨額罰單 大麻項目與「問題」單位合作存隱憂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金證研

原標題:財報解讀 | 仁和藥業藥品質量收巨額罰單 大麻項目選擇「問題」單位合作存隱憂

(圖片來源:仁和藥業官網)

2020年4月25日,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藥業」)首次發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發布後兩天,即仁和藥業4月27日收盤價5.76元/股,截至今日8月14日收盤價6.98元/股,從增發預案發布日至今,仁和藥業的股價呈上升趨勢。

此番非公開發行背後,仁和藥業或「荊棘叢生」。2019年其業績增速放緩的同時,其2020年一季度還陷入「失血」狀態。且其研發投入佔比常年僅維持在1%左右,其創新實力如何?此外,其子公司頻頻「踩雷」藥品質量問題,單筆「罰單」高達百萬元,其產品質量或存「隱患」。而其募投項目環評機構現「黑歷史」,或難勤勉盡責。

1

實控人系「楊氏父子」,合計控股32.47%

2020年6月28日,仁和藥業非公開發行股票獲得證監會受理,並於2020年8月3日更新了此次非公開發行預案的修訂稿(以下簡稱「預案」)。

此次增發,仁和藥業合作的保薦機構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審計機構為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為江西求正沃德律師事務所。

據預案,截至2020年8月3日,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集團」)持有仁和藥業26.27%的股權,為仁和藥業的控股股東;楊文龍持有仁和集團73.11%股權,為仁和集團控股股東;楊瀟持有仁和藥業6.2%的股權;楊文龍與楊瀟作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控制仁和藥業32.47%的股權,為仁和藥業的實際控制人。

據2020年一季報,截至2020年3月31日,仁和藥業前十大股東分別為仁和集團、楊瀟、慄景朝、談鳳仙、黃仲賢、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陳強、張海峰、黃志軒、趙文靜。

據2019年報,仁和藥業董事會共有9名成員,其中董事6名,分別為梅強、肖正連、張威、彭秋林、楊瀟、張自強;獨立董事有3名,分別為王躍生、楊峰、郭亞雄。

監事會共有5名成員,分別為祝保華、季冬凌、康志華、黃武軍、塗海龍;高級管理人員共有5名,分別為張威、彭秋林、張自強、王甄、姜鋒。

需要注意的是,董事肖正連繫仁和藥業實控人楊文龍之妻,股東及董事楊瀟與楊文龍為父子關係。

梅強,本科學歷;現任仁和藥業董事長、仁和集團董事;其曾任樟樹市糧食局財務科長、審計科長、糧油公司經理、儲備庫主任,仁和集團財務部部長、投資部部長、資產購建辦主任、幹部監察辦主任等職務等。

2

藥品收入超八成,健康相關產品毛利率逐年走低

據2019年年報,仁和藥業主營業務為生產、銷售中西藥、原料藥及健康相關產品,包括口服固體製劑、口服液體製劑、大容量注射劑、小容量注射劑、外用洗劑、搽劑、栓劑、軟膏劑等劑型藥品以及健康相關產品。

同時,仁和藥業主營產品有仁和可立克、優卡丹系列、婦炎潔系列、大活絡膠囊、閃亮滴眼液、清火膠囊、正胃膠囊等。

從產品分類來看,仁和藥業產品分為藥品、健康相關產品和其他業務產品,近年來仁和藥業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藥品。

2017-2019年,仁和藥業藥品收入分別為32.85億元、38.62億元、40.05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5.46%、87.71%、87.42%。

同期,仁和藥業健康相關產品收入分別為4.89億元、4.97億元、5.26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2.73%、11.28%、11.48%。

需要注意的是,仁和藥業健康相關產品收入增長的背後,毛利率卻逐年下滑,陷入負增長「窘境」。

據2017-2019年年報,2017-2019年,仁和藥業健康相關產品毛利率分別為53.32%、48.83%、30.29%,分別同比增長-5.07%、-4.49%、-18.54%。

3

研發投入佔比不足2%,華東地區收入佔比超三成

據2019年年報,仁和藥業所處行業為醫藥製造業,以銷售OTC產品為主。

對於該行業,仁和藥業表示,目前國內醫藥零售市場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眾多企業加快布局非處方藥和醫藥大健康領域,產業資本深度融合,醫藥網際網路加速發展,行業競爭激烈。隨著進入醫藥行業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公司面臨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而另一方面,仁和醫藥的中藥產品或存波動性的風險。

預案顯示,仁和藥業中藥產品的原材料主要為中藥材,而中藥材供應可能會受自然因素和環境破壞、自然災害、經濟動蕩、市場供求關係等因素影響,其中藥產品成本發生變化,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仁和藥業的盈利水平。

此外,近幾年仁和藥業前五大供應商及客戶集中度較低。

2017-2019年,仁和藥業對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分別為2.71億元、3.47億元、3.22億元,佔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0.67%、12.92%、9.78%。

同期,仁和藥業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2.69億元、3.65億元、2.95億元,佔當期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99%、8.28%、6.44%。

從地區分布來看,2017-2019年,仁和藥業銷售區域集中於華南、華東、華北地區,且營收合計佔比呈逐年上升趨勢。

2017-2019年,仁和藥業在上述三個地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57億元、31.25億元、32.86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52.04%、70.97%、71.72%。

其中同期,來自華東地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49億元、13.07億元、14.57億元,佔同期仁和藥業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9.89%、29.67%、31.81%。

除此之外,預案顯示,仁和藥業稱,製藥工業的競爭日趨激烈,提升研發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是保持其競爭優勢的必由之路。而事實上,近幾年仁和藥業的研發投入佔比較低,僅維持在1%左右。

2017-2019年,仁和藥業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734.92萬元、5,117.41萬元、4,743.18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71%、1.16%、1.04%。

4

業績增速放緩,邊「刪減」邊新設子公司三年累計處置13家

實際上,2019年,仁和藥業業績增速放緩。

據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2016-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仁和藥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5.67億元、38.44億元、44.03億元、45.81億元、8.82億元,2017-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7.76%、14.56%、4.04%。

同期,仁和藥業淨利潤分別為3.72億元、3.8億元、5.06億元、5.38億元、1.03億元,2017-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2.11%、33.2%、6.19%。

值得一提的是,仁和藥業2020年一季度處於「失血」狀態。

2017-2019年和2020年一季度,仁和藥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4.98億元、5.69億元、6.94億元、-0.33億元。

令人費解的是,近年來,仁和藥業一邊賣或註銷子公司,一邊新設立子公司。

據2017年報,2017年,仁和藥業轉讓出去2家子公司,分別為叮噹醫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北京歐尚聚創科技有限公司;新設立1家子公司,系江西三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據2018年報,2018年,仁和醫藥納入合併財務報表範圍的主體較2017年相比,增加3戶,減少3戶。其中,子公司江西仁和中澤醫藥有限公司已註銷;對於仁和藥房網(山西)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仁和藥房網(山西)醫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仁和醫藥均於2018年5月1日失去控制不再合併。而新設的子公司分別為吉林俊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仁和明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明月仁和健康產業有限公司。

據2019年報,2019年,仁和醫藥新增3家子公司,減少8家子公司。

其中,仁和醫藥新設立的3家子公司分別為江西正源醫藥有限公司、齊齊哈爾仁和翔鶴工業大麻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翔鶴」)、江西仁和一世康科技有限公司;減少的子公司中,持股比例下降不再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子公司分別為仁和藥房網(北京)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仁和藥房網」)、仁和藥房網國華(北京)醫藥有限公司、仁和藥房網(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康立達快遞有限公司、南京仁和藥房網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廣州仁和藥房網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濟南仁和藥房網醫藥有限公司、江西和力物聯實業有限公司。

對此,仁和藥業稱,2019年6月28日經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第五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為了公司優化戰略布局,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充分整合資源,對仁和藥房網及所屬子公司不再進行控制管理,公司以6,870萬元的價格轉讓其持有仁和藥房網15%的股權,公司持有仁和藥房網的股權由60%變更為45%,其喪失對仁和藥房網的控制權,仁和藥房網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內。

也就是說,近三年來,仁和藥業累計處置了13家子公司,新設立7家子公司。與此同時,其現在仍控制的子公司在藥品質量方面或存隱憂。

5

子公司藥品質量問題頻出,單筆「罰單」高達百萬元

2019年報顯示,江西製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西製藥」)為仁和藥業控股子公司,仁和藥業對其持股比例為54.91%。

據《仁和藥業與國泰君安關於公司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新股核准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覆》,2017年,江西製藥曾四度因藥品質量問題,而收到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罰單」。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7〕1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沒收違法所得2.65萬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5.3萬元。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7〕8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核黃素磷酸鈉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沒收違法所得4,752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9,504元。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7〕9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沒收違法所得6,048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12,096元。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7〕26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沒收違法所得7,776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15,552元整。

2018年,江西製藥藥品質量問題再次「踩雷」。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8〕6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1.75萬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3.5萬元。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8〕7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硫酸亞鐵片溶出度項不符合規定」,被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1.91萬元並處一倍,罰沒合計3.82萬元。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8〕13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核黃素磷酸鈉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江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18.71萬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37.41萬元。

據(洪)食藥監稽藥罰〔2018〕22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硫酸小諾黴素注射液可見異物項目不符合規定」,被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1.47萬元並處一倍罰款,罰沒合計2.94萬元。

2019年,江西製藥再爆藥品質量問題,被罰金額逾50萬元,令人唏噓。

據贛藥監罰〔2019〕31號文件,江西製藥因「生產的克拉黴素分散片分散均勻性不符合規定」,被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12.81萬元並處三倍罰款,罰沒合計51.25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因藥品質量問題「吃」罰單的不止江西製藥一家子公司,仁和藥業另外兩家子公司江西銅鼓仁和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銅鼓仁和」)、江西江制醫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制醫藥」)也曾因藥品質量不合格被處以巨額罰款。

據2019年報,銅鼓仁和為仁和藥業全資子公司;江制醫藥為江西製藥控股子公司,江西製藥對其持股比例為85%。

據(宜市)市監(藥)罰〔2019〕1號文件,銅鼓仁和因「生產的健兒清解液〔鑑別〕項(1)化學反應不呈正反應不符合規定」,被宜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38.17萬元並處二倍罰款,罰沒合計114.52萬元。

據贛藥監罰〔2019〕20號文件,江制醫藥因「銷售的克拉黴素分散片分散均勻性不符合規定」,被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18.8萬元。

子公司頻頻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吃「罰單」,仁和藥業的內部治理如何?尚未可知,與此同時,其生產的藥品質量或遭「拷問」。

6

募資8.34億元主投工業大麻項目,環評單位現「黑歷史」或存隱憂

此次非公開發行,仁和藥業擬發行股份數上限為3.72億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34億元,分別用於投資「仁和翔鶴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項目」、「中藥經典名方產業升級技改項目」、「仁和智慧醫藥物流園項目」、「仁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其中,「仁和翔鶴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項目」擬使用募集資金2.79億元,項目建設期3年,項目實施主體為仁和藥業控股子公司仁和翔鶴。

據預案,該項目分三期建設,建設內容包括了提取車間、恆溫恆溼庫房、加工車間、綜合樓、動力中心、汙水處理站及配套廠區工程等。三期項目達產後,可實現年產50噸工業大麻提取物大麻二酚(CBD含量>99%)的生產能力。

預案顯示,提取工業大麻花葉中的活性物質具有重要的醫療價值。

對於此次布局工業大麻產品領域,仁和藥業表示,目前全球具備一定規模的大麻二酚(CBD)原料供應商數量較少,而工業大麻提取物巨大的下遊市場應用正日益被重視。因而,其擬通過本次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項目的投產,成為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大麻二酚(CBD)原料供應商,為其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此外,仁和藥業此番定增,擬投入募集資金1.89億元用於「中藥經典名方產業升級技改項目」。項目建設期2年,實施主體為仁和藥業全資子公司江西藥都樟樹製藥有限公司。

據預案,仁和藥業稱,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引進更為先進的生產線,可擴大現有品種的生產規模,改進生產工藝,降低產品成本,逐步實現自動化生產,從而進一步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

此外,仁和藥業還擬使用募集資金2.3億元用於「仁和智慧醫藥物流園項目」,建設智能物流倉庫、辦公樓、輔助樓以及雨棚、門衛、給排水等配套工程。項目達產後,可實現不低於80萬件的存儲能力以及相對應的智能化、自動化吞吐能力。

而建設研發中心項目擬募集資金1.36億元,建設期為1年,項目擬購置研發所用相關儀器設備,項目達產後具備中藥經典名方研發、化藥研發、化藥質量一致性評價研究等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仁和藥業合作的環評單位並非「省油的燈」,其存在不少「黑歷史」。

據仁和藥業官網公布的《齊齊哈爾仁和翔鶴工業大麻產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公開》,「仁和翔鶴工業大麻綜合利用產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單位為黑龍江吉祥天環境工程諮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吉祥天環」)。

令人詫異的是,吉祥天環在編制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上存在「黑歷史」,或難勤勉盡責。

據黑龍江省生態壞境廳2018年8月29日發布的《關於2017年度黑龍江省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技術覆核發現問題及處理意見的通報》,吉祥天環因編制的《年產700噸PE纏繞膜、12萬隻紙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中,存在「選址位於海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與規劃、規劃環評及審查意見的符合性分析不足;天然氣鍋爐煙氣及生產廢氣排放標準有誤;原料、設備、工藝流程等與工程分析不對應;廢氣治理措施前後不一致」等問題,而被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予以限期整改3個月。

據閩環保評〔2018〕18號文件,2018年5月4日,在福建省環保廳2016年第三、第四季度環評機構考核中,吉祥天環因未按規定提交抽查考核材料,其考核成績直接評定為不合格,並被福建省環境生態廳要求限期整改6個月。

據閩環保評〔2018〕39號文件,2018年10月12日,福建省生態環境局2016年、2017年在開展業務的環評機構及其環評人員進行了信用評定,其中,吉祥天環的信用等級被評定為「一般失信」,並被責令限期整改3個月。

此次非公開發行,仁和藥業選擇與「問題」環評機構合作,其編制的環評報告書質量或該「打上問號」。

相關焦點

  • 仁和藥業2019年淨利5.38億元,擬定增布局工業大麻等領域
    資料顯示,仁和藥業為中國製藥工業百強企業,是一家集藥品研發、生產和市場營銷為一體的現代醫藥生產經營企業。目前,仁和藥業主營業務為生產、銷售中西藥、原料藥及健康相關產品,包括口服固體製劑、口服液體製劑、大容量注射劑等劑型藥品以及健康相關產品,旗下握有「仁和可立克」、「優卡丹」、「婦炎潔」等知名品牌。
  • 仁和藥業:公司與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司上市公司非公開...
    (三)仁和智慧醫藥物流園項目 仁和智慧醫藥物流園項目的實施主體為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即上市公司,以下簡稱「仁和藥業」),本項目僅為客戶提供藥品運入以及藥品倉儲服務,不負責藥品運出與配送服務。(五)因出具單位所蓋公章模糊,請重新提供仁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投資項目備案通知書 仁和藥業已按照要求,重新提供了清晰的仁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投資項目備案通知書。
  • [公告]仁和藥業: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
    證券代碼:000650 證券簡稱:仁和藥業 公告編號:2019-024 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 本公司及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2019年4月23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出的《關於對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公司部【2019】第 68 號) (以下簡稱「《關注函》」),要求公司就相關事項進行認真核實並做出書面說明。
  • 仁和藥房網第一藥房銷售不合格化妝品 仁和藥業持股
    在國家化妝品監督抽檢工作中,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藥品檢驗所等單位檢驗,標示為瀋陽市嘉欣化妝品廠等10家企業生產的墨克燙髮液(橄欖香水還原燙)等13批次燙髮類產品,廣州市海露化妝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生產的海露染髮膏等9批次染髮類產品,湖北李時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生產企業生產的時珍康舒寧寶寶多效護膚凝露等4批次護膚類產品,廣州市雅氏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雅氏美白保溼防曬霜SPF30+PA+++1
  • 仁和藥業身陷「迷霧」:母公司旗下產品涉嫌虛假宣傳 多個電商平臺...
    記者發現,仁和藥業這樣的結果並非偶然,實則與涉嫌虛假宣傳、貼牌亂象、子公司質量問題頻發有關。  此外,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資料也顯示,仁和「HP牙膏」生產許可證號「蘇妝20160173」對應許可項目僅有「一般液態單元(護髮清潔類);膏霜乳液單元(護髮類、護膚清潔類);牙膏單元(牙膏類)」等。  河南泰豫恆律師事務所魏靜律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品牌牙膏的宣傳已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涉嫌虛假宣傳。
  • 華仁藥業「工業大麻」夢碎:40億市值曇花一現 上半年靠口罩彌補業績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去年以來,「工業大麻」在資本市場掀起熱潮,也引來多家上市公司的追捧,然而時隔一年之久,當初布局工業大麻的醫藥企業,目前項目大多陷入停滯。日前,華仁藥業公告稱,將終止與相關方就建設工業大麻溫室大棚種植基地的合作。
  • 江西仁和中方公司違法銷售劣藥遭罰 為仁和藥業子公司_股市聚焦...
    江西仁和中方公司違法銷售劣藥遭罰 為仁和藥業子公司
  • 仁和集團售賣祛痘產品消耗老字號仁和藥業口碑 律師:涉嫌消費欺詐
    其生產商不僅與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仁和藥業母公司)無直接關聯,也並非仁和藥業旗下子公司產品。  仁和凍乾粉並非仁和藥業旗下產品 商標歸屬仁和集團  仁和匠心寡肽修護凍乾粉的廣告宣傳頁上,仁和藥業的品牌LOGO十分顯眼,「大藥房有售」、「高效祛痘」等字眼均出現在廣告宣傳頁顯眼位置,不免讓人把該款產品與仁和藥業聯想到一起。
  • 福安藥業7300萬美元完成美國工業大麻企業併購:20家「工業大麻股...
    然而時隔一年之久,當初布局工業大麻的醫藥企業,目前項目進展參差不齊,還有部分企業提前退出了工業大麻的競爭舞臺。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表示,目前,國家管控嚴格,國內沒有出現批准添加工業大麻的藥品或食品,大部分企業只能向種植和研發方面發展。另外,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部分宣稱布局工業大麻的企業,很可能是「藉機炒作」。
  • 河北省藥品質量公告發布 吉林通化博祥藥業等5家企業「榜上有名」
    中國食品藥品網(記者 蔣紅瑜) 近日,河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河北省藥品質量公告(2020年藥品監督抽檢第1期)》顯示,按照《2020年河北省藥品監督抽檢計劃》,河北省各級藥品監管部門和藥品檢驗機構對全省藥品生產企業、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的藥品質量進行抽查檢驗,標示吉林省通化博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林通化博祥藥業)、安國市盛合藥業有限公司、河北仁心藥業有限公司等
  • 生產婦炎潔的仁和藥業要賣減肥藥
    從「婦炎潔」到減肥藥,仁和藥業正在尋找新的增長點。據仁和藥業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該公司的「奧利司他膠囊」新品全球啟動會於7月2日正式啟動。在中國市場上,自從2010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因安全原因宣布停止「西布曲明」的生產和銷售,羅氏研發生產的奧利司他就成為唯一被藥監部門批准的減肥藥。肥胖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近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越來越多。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體重超重人群大約有2億人,肥胖人群則超過9000萬。
  • 仁和藥業大漲5.46%,領漲中藥板塊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8日電 臨近午間收盤,仁和藥業(000650)大漲5.46%,報7.15元,成交額41035萬元,換手率4.99%,振幅5.01%,量比5.12。仁和藥業所在的中藥行業,整體漲幅為0.54%。
  • 仁和匠心「妝」字號產品宣傳療效涉嫌虛假宣傳 仁和集團旗下產品...
    此外,近日還有媒體曝出,仁和集團旗下「仁和匠心」套用仁和藥業品牌售賣產品。這些不斷「透支」品牌價值的行為也導致仁和藥業控股的公司屢遭監管處罰。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2019年底,江西製藥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分別被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江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南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監管部門行政處罰12次。
  • 仁和藥業:子公司銷售劣藥又遭罰 溢價74倍向實控人轉讓虧損資產
    子公司銷售劣藥又遭罰仁和藥業前身為九江化學纖維廠,於1996年股改設立九江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2006年自產重組,仁和集團司法拍賣獲67.16%股權,剝離原有資產,注入醫藥資產,2007年1月11日,公司正式更名為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發布08年下半年藥品質量公告 敖東洮南藥業、江西汪氏藥業等企...
    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2008年下半年安徽省藥品監督抽驗質量公告,700多批次藥品不合格曝光,涉及吉林省輝南輝發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中美天津史克製藥有限公司、吉林一正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北安國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現代哈森(商丘)藥業有限公司、江西汪氏藥業有限公司等企。
  • 銀監會8月公布罰單174張 花旗銀行收單筆千萬巨額罰單
    千龍網北京9月1日訊 據記者統計,8月份銀監會公布的銀監系統罰單共計174張,涉及信貸業務的罰單最多,佔到64%。罰單數與7月份的225張相比有所減少。174張罰單中,單位罰單110份,個人罰單64份。有45張處罰到相關負責人,佔當月罰單總數的26%左右,其中取消董(理)、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3人,被處罰款的24人。
  • 江西省食藥監局發布藥品質量公告 14批藥品牛皮源成分項目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0月8日,江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的《江西省藥品質量公告(2016年第3期、總第48期)》,公告涉及不符合規定藥品170批、假冒藥品9批。不符合規定藥品主要是性狀、水分、含量測定、裝量差異、牛皮源成分、重量差異等項目不合格。
  • 仁和藥業基本情況
    仁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系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公司股票代碼為:000650,公司的前身系九江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是1996年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1996年11月18日,經中國證監會證監發字(1996)318號文批准,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的公司。
  • 對外捐贈600萬元 仁和藥業踐行上市公司社會責任
    據悉,仁和藥業此次捐款來源於公司自有資金。仁和藥業方面表示,此次捐贈對公司當期及未來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不存在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亦不會對公司和投資者利益構成重大影響。本次對外捐贈事項是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公司社會形象和影響力。
  • 工業大麻捲土重來,可以瘋狂到幾時?
    概念股「嗨起來」工業大麻在國際社會離合法化更進一步,或可推動我國包括大麻二酚在內的大麻系列提取物的應用標準的立項等。受此消息刺激,A股工業大麻概念股「嗨起來」了。今日盤面上,澳洋健康、龍津藥業、通化金馬、福日電子等多隻個股漲停,板塊內掀起漲停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