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小孩子吃手指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況,沒有帶過孩子的人見了,可能還會覺得孩子純真可愛,但是吃手指是一個階段性的現象,如果孩子過了那個階段,還是頻繁地吃手指,家長就應該注意了。
公園的廣場上,好多家長都帶著孩子在那裡玩。花玲的兒子小寶(均為化名)也和幾個小夥伴一起開心地玩著沙子。過了一會兒,小寶喊著要坐那邊的飛機船,花玲就打算過去問問價錢,誰知她剛一走,小寶就突然把沾滿沙子的手指伸到了嘴裡!旁邊一起來的鄰居趕忙阻止他,可剛拿出來,一會兒又伸進去了。
等花玲回來,鄰居說:「你家小寶吃手指啊,怎麼勸都不肯拿出來,可你一來,他就不吃了,像是故意躲著你呢。」花玲這才向周圍的家長請教道:「孩子已經快兩歲了,還是吃手指,在家裡我管得嚴,他一吃我就打他的手,我以為這樣能管住,可今天看來,情況一點也沒好轉啊,大家聽了也都紛紛給她出主意,畢竟兩歲已經不是吃手指的年紀了,如果不及時糾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會造成不良影響。
吃手指是小孩子「口欲期」的典型表現。
佛洛依德在他的《人格心理學》中,把人的性格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出生後的第一年,就是第一階段「口欲期」。這個時候的寶寶會用口來探索世界,「口」也是他們表達自我的最重要的工具。
因此,適當地吃一吃手指也是有不少好處的,它能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幫助他們釋放情緒、緩解長牙期牙齦的痛癢感,而且,一些歐美國家的學者還指出,吃手指能促進兒童大腦的發育,大腦接受了口腔的刺激之後,會進而連接周邊的運動神經,提高大腦活力。
從小愛吃手指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醫生:有兩種危害等著
一,影響孩子牙齒發育
有人專門做過一個動畫,來說明吃手指的孩子牙齒發育的影響。不吃手指的孩子,牙骨能自然地閉合,且閉合之後整齊有序;長期吃手指的孩子,因為手指總含在口腔裡,使得牙骨錯位、變形,不僅會使牙齒排列不整齊,還會影響口腔骨骼的位置,導致齙牙、下巴前凸等,本來五官清秀的孩子,長期吃手指後可能會變成「鞋拔子臉」。
二,不衛生
俗話說,病從口入。平日裡,大人們盡心盡力地照顧孩子,給孩子的餐具消毒,但「一吃手指毀所有」。孩子的雙手要接觸地面、玩具、欄杆等,很容易沾染細菌,一旦吃到肚子裡,輕則肚痛腹瀉,重則後果不堪設想……
孩子三四個月的時候,活動範圍還比較小,手不衛生還比較可控,如果縱容他們吃到一兩歲,活動範圍大了,手指上可能沾染的東西就更「豐富」了,不可不防啊。
對於愛吃手指的孩子,家長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自動放棄吃手指呢?
首先,家長應該滿足孩子吃手指的欲望,不要用強硬的手段「粗暴」地阻止他們,那樣只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不僅達不到預期的目的,還可能適得其反,出現故事中小寶那種情況——偷偷吃。
在孩子一歲之前,父母可以在保證手部衛生的情況下,滿足孩子的需求;等過了那段時間,家長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法、比較溫和的方法來勸阻。
比如:可以告訴孩子,如果手指上的細菌吃到了肚子裡,肚子裡就會長蟲子;可以多帶孩子做一些動手的遊戲,讓他們無暇吃手指;給孩子的手指抹一點苦瓜汁,等等。
今日話題你還有什麼勸阻孩子不吃手指的好方法嗎?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哦,對於優秀的留言,我們會加精處理的哦,請積極留言,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帶娃妙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