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人人都怕癌,但癌細胞也怕你,怕你做這些事!

2020-12-20 騰訊網

提到癌症,人人都害怕,聞之色變!

不過,這可怕的癌細胞,也有「怕」的東西!它最怕你做這些事!

癌症其實是一類可以預防的疾病。它發生的原因包括內因和外因,內因主要是指遺傳、免疫和內分泌等,這些因素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而外因就包括了生活習慣,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是能夠通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來有效地預防癌症的!

天津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醫學中心主任 劉俊田指出,雖然腫瘤的確切病因還不十分明確,但因細胞基因變異誘發腫瘤多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約 1/3 與吸菸有關;

1/3 與飲食有關;

1/3 與感染和環境汙染有關;

僅 1 % ~ 3 %的腫瘤跟遺傳有關。

本文指導專家

天津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醫學中心主任 劉俊田

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羅健

中國工程院院士 程書鈞教授

中國臺灣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謝瑞坤

中國臺灣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 王正旭

中國臺灣長庚醫院婦癌研究中心 賴瓊慧

1

怕你及時大小便

因為手頭上的一些事、因為不想離開被窩,很多人都會選擇憋尿、憋大便,但這一憋,就可能憋出癌來。

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羅健教授表示,有便不排可能「憋」出大腸癌。

而排尿不僅能排出身體內的代謝產物,對泌尿系統也有自潔作用。憋尿不但損傷膀胱的括約肌,還會使尿液中的有毒物質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延長了尿液中致癌物質對膀胱的作用時間,容易誘發膀胱癌。

2

怕你不吃煙燻食品

這些加工過的肉類對很多人有著不可抵抗的誘惑,但在癌症面前,你還要堅持吃這些東西嗎?

這些加工肉當中的致癌因素的多重的:

第一,加工肉製品含鹽高,吃得太鹹會導致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損傷,日久會增加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導致胃癌發生。

第二,為了保證風味、給食物防腐,亞硝酸鹽在這類肉製品中廣泛使用,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和胃內蛋白分解物結合,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雖然國家有標準,但超標情況普遍存在,尤其是街邊店鋪的熟肉製品。

第三,對癌細胞有著「姑息養奸」的作用的多環芳香烴物質也廣泛存在與這類食物中,而對腫瘤的發生有著。

3

怕你經常吃醋

這個醋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油鹽醬醋的醋。通過老鼠實驗證實,以糙米為原料的黑醋具有防癌效果。這是比較直接的證明醋有抗癌效果的科研報導。

一項新研究發現,吃飯過程中加點醋有助於增強飽腹感,防止過量飲食,幫助減肥。而不良飲食習慣可導致 30 多種癌症,每年因癌症死亡的患者中,有 1/3 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

食醋中含有大量的醋酸及乳酸、唬泊酸、葡萄糖酸、蘋果酸、胺基酸等酸,常飲能有效地維持人體內環境 PH 值的平衡,即酸鹼平衡,起到抗癌的作用。

4

怕你吃雜食

水果、豆製品、蔬菜、粗糧……各種各樣的食物每天都吃一些。我們每天看到有說這種東西好、那種東西好的,但其實一種食物再好、再能抗癌、防心腦血管病,從營養價值和有效物質上看,它也不是全能的,也是有局限性的。

只要不是有過敏反應、或者藥物忌口或者其他禁忌,那些除了過度加工之外的食物,都吃一些,累積起來的好處絕對不會差。

5

怕你不吃燙的東西

很多人喜歡閒暇時泡杯功夫茶,這「趁熱喝」的茶可能為食道癌埋下隱患。滾燙的水會燙傷食道黏膜,引發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時間久了,可能發生癌變。

調查表明,新疆哈薩克族人常喝滾燙的奶茶、潮汕人喜歡功夫茶、太行山區的人愛喝大碗燙粥,目前這些地區都成為食管癌、賁門癌、口腔癌的高發區。

6

拍你愛運動

上班一坐就一天,回家陷在沙發裡……千萬別以為久坐的危害只是傷頸椎、脊椎。

德國專家指出,人體免疫細胞的數量隨活動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體內免疫細胞減少,大大增加患癌機率;

日本醫學家發現,胃癌患者大多平時吃得太飽和久坐不動;

美國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運動的人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高 40 %~ 50 %,男性還易罹患前列腺癌。

7

怕你不熬夜、有充足的睡眠

英國科學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 1000 餘名 30 歲~ 50 歲的癌症患者,發現 99.3 %的人常年熬夜,凌晨後才會休息。

熬夜一方面會造成生物鐘紊亂,另一方面,夜間燈光會破壞人體褪黑素形成,而這是保護人體免疫功能的重要一環,缺少它容易讓白血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找上門來。

8

怕你及時戒菸

吸菸與肺癌有關,同樣也是鼻咽癌發病的主要因素。煙焦油內含有 4000 種化合物,其中至少有 43 種化合物會引起癌症。肺癌、喉癌、食管癌等超過三成的癌症發生與吸菸相關。吸菸還會造成二手菸、三手煙汙染。

腫瘤學上有一個吸菸指數:每天吸菸的支數乘上吸菸的年數,如果乘積大於 400 支/年,那麼這個人就成了肺癌的高危對象。

9

怕你在廚房裡太節約

油:

煎炸的食物好吃,很多人也覺得家裡煎炸食物的油也不能浪費,會留下來再反覆做菜。但這樣多次加熱的結果就是,高溫條件下產生的致癌物質積累得越來越多,特別是苯並芘,這些醛類、雜環化合物等。

電:

炒完菜之後,千萬別為了省電而馬上關掉油煙機,剛炒完菜的時候,廚房中還留有大量的油煙;而油煙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會損傷呼吸系統,增加肺癌的可能,研究表明,家庭主婦的肺癌率偏高,這和家庭主婦炒菜做飯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炒完菜後,不妨讓油煙機繼續運轉 3~5 分鐘,確保油煙完全排出。

蔥蒜:

我國胃癌發病率最低的省是蔥蒜種植大省山東。在長江以北胃癌死亡率最低的 4 個縣中,第一位的是山東蒼山縣,那裡人均每年要吃掉 6 公斤大蒜。

這和大蒜素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人體內致癌物亞硝酸鹽的含量有關。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風險會降低 60 %。

木質餐具:

木質餐具要經常換,因為木質的餐具很容易發黴,在各種黴菌中很可能就有大名鼎鼎的黃麴黴!這種東西更是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Ⅰ類致癌物。

10

怕你身材太好

越瘦的人得上癌症的機會越小,這是全球21位科學家基於對患癌人群和健康人群歷經5年研究後提出的十大防癌建議中的第一條內容。

英國研究人員曾對524萬人進行了長達7年半的追蹤調查後發現,體脂指數與子宮癌、甲狀腺癌、腎癌、膽囊癌等17種癌症都有顯著的相關性。體脂指數(BMI)等於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記住:牢記「8580」維持體重預防癌症。

85:指標準體重中,男性腰圍要控制在85釐米以內;

80:女性腰圍不應該超過80釐米。

11

癌症最怕你快樂

▲ 程書鈞 教授

近年來,醫學家正在研究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腫瘤防治方法———快樂。這個觀點,也得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抗癌協會名譽副理事長、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原副院長 程書鈞教授的認可:

「我曾提出過一個觀點———人體宿主因素的變化不僅影響腫瘤的發生、發展,更會對腫瘤病人的治療有重大影響。」

癌細胞原本是體內的「好公民」,但由於種種原因誘發基因突變,不聽從「組織」安排,肆意生長、掠奪資源、排擠正常細胞,進而演變為人體小社會裡的一顆「毒瘤」。而人體就是癌細胞的宿主,情緒變化就是宿主因素的一部分。

2010 年,世界頂尖科學期刊《細胞》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者發現,情緒會通過下丘腦垂體系統影響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從而改變腫瘤發生發展的進程。保持快樂,能更好的抑制腫瘤的發展。

12

揪出那些「悄無聲息」的癌

很多癌症也常常不易被人察覺,一旦發現就是晚期。其實,通過觀察生活中的一些小徵兆,就能幫人們揪出那些悄無聲息的癌。

感冒老不好,小心鼻咽癌

中國臺灣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謝瑞坤指出,鼻咽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很難早期發現。因為淋巴腫大而導致鼻塞或影響視力時,大多已經發展到中、後期了。如果出現流鼻血和一些感冒症狀,如流鼻涕、咳痰等,卻一直沒好,或平時不常感冒的人,連續感冒,就要有所警覺。

腰老疼、有腫塊,提示腎臟癌

腎臟位於後腹腔,空間很大,與此相關的疾病早期不容易發現。而且愛吃止痛藥或常染頭髮的人,可能是腎臟癌的高危險群。中國臺灣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 王正旭提醒,如果發現血尿、腰部疼痛、腹部有腫塊,就要小心是腎臟癌。

久咳不愈,警惕肺癌

謝瑞坤指出,許多人發現咳痰帶血,或者因胸痛、吞咽困難等症狀而去醫院檢查時,多半已經是肺癌晚期了。如果人們有吸菸的經歷,久咳不愈,就要去醫院了。

體重突然下降,可能是胰腺癌

王正旭指出,如果出現上腹悶脹,或持續有不明原因的腹痛甚至是背痛,照了胃鏡或肝膽超音波都沒問題;特別是在沒有刻意節食的情況下體重莫名減輕,就要警惕胰腺癌了。

尿頻,當心卵巢癌

美國癌症學會指出,女性有下腹腫脹、悶痛、骨盆或腹部疼痛、很快就有飽足感、頻尿與尿急,幾乎每天出現其中一種症狀時,應快速就醫。另外,腫瘤有時可能會壓迫大腸,因此若排便習慣有改變,也是警訊之一。

長期月經不規則,提示子宮內膜癌

中國臺灣長庚醫院婦癌研究中心 賴瓊慧表示,如經血變多、更年期以後出血,或月經不規律等症狀,連續出現 3 個月以上,就有內膜增生等癌前期的可能。

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見!

保持良好健康生活方式

讓癌症「怕」我們!

相關焦點

  • 人人都怕癌,但癌細胞也怕你,怕你做這些事
    提到癌症,人人都害怕,聞之色變!不過,這可怕的癌細胞,也有「怕」的東西!它最怕你做這些事!癌症其實是一類可以預防的疾病。它發生的原因包括內因和外因,內因主要是指遺傳、免疫和內分泌等,這些因素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 人人都怕癌,但若你能多做這4件事,癌細胞或會自動「告退」
    雖然現在患上癌症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也可以通過好的方式讓癌細胞遠離。很多人受到癌症入侵源於不良的生活習慣,在做有損身體健康事情時器官功能降低,癌細胞就會趁虛而入。因此,要了解哪些事情做好可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採取正確的方式來抵抗癌細胞,才能讓身體保持健康。那麼,癌細胞最怕做哪些事情呢?
  • 【雄鷹視界】有關黃帝內經南北政的探討------黃帝內經導讀
    因為怕說不明白也看不明白,本文作者都有點覺得囉嗦,可是面對千年以上的黃帝內經南北政問題,又不得不多費口舌,稍微遺憾的是,後世一千多年許多對於南北政的認識都有偏差
  • 學習黃帝內經 | 上古天真論
    我們就好像講那個《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一樣,很快地把它帶過去,一些對話,重點的事我會特別去給大家講。那《黃帝內經》的前言來源,書上通通都有,怎麼來的,怎麼樣子,中間過程,散失了什麼,我們都在前言裡面通通有。那我們這裡開始講的就是,DVD的內容呢,就是把《黃帝內經》,所有有關係到人體的東西,我們都儘量做,儘可能地詳細解釋,讓你們能夠完全了解。
  • 說說《黃帝內經》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以中醫學經典醫學文獻《黃帝內經》一書的問世為標誌。在《漢書·藝文志》所載醫學書目之中首列《黃帝內經》,故《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及秦漢時期,我國明清以來的學者多傾向於此說。《黃帝內經》一書,包括《素問》81篇。
  • 黃帝內經·素問·天元紀大論-66
    陰陽之氣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多少的不同,有形物質在發展過程中也有旺盛和衰老的區別,在上之氣和在下之質互相感召,事物太過和不及的形象就都顯露出來了。黃帝說:我想聽聽關於五運分主四時是怎樣的呢?鬼臾區說:五運各能主一年,不是單獨只主四時。黃帝說:請你把其中的道理講給我聽聽。
  • 《黃帝內經》在線閱讀
    比較科學的觀點是,《黃帝內經》並不是由一個作者完成於一個短時間內,是多個作者跨越了一個較長的時間段集結而成:  一、先秦文體多韻語,而《黃帝內經》中一些篇章亦有不少韻語,這些章節可能是先秦時期的作品。
  • 《黃帝內經》簡介
    綜上所說,將《黃帝內經》之成書定為戰國時期是較為可信的,但也不能認為《素問》八十一篇、《靈樞》八十一篇盡出於戰國。呂復對此發表過中肯的見解:「《內經素問》,世稱黃帝岐伯問答之書,及觀其旨意,殆非一時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劉向指為韓諸公子所著,程子謂出於戰國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禮記》之萃於漢儒而與孔子、子思之言並傳也。」以上僅僅是從大多數學者的看法上加以歸納分析所做的判斷。
  • 看《黃帝內經》怎麼說
    二胎放開,很多人歡欣鼓舞,想要躍躍欲試,但很多80後、70後又擔心自己年齡太大,一是自身身體無法承受;二是怕孩子生下來不健康。《黃帝內經》有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
  • 學習《黃帝內經·生命智慧》23-脾為諫議之官(脾是諫官)
    鄒忌說:大老婆誇他英俊,是因為愛他;小老婆誇他英俊,是因為怕他;而朋友誇他英俊,是因為有求於他。也就是說,每個人誇他、拍他馬屁,實際上都是抱著自己的個人目的來的。 齊王聽到這個故事就清醒了,明白所有人誇讚他,都是有個人目的在裡邊的。如果鄒忌直接說:「你太傻了,別人是怕你、有求於你,才會恭維你的。」這樣直接提出來,齊威王肯定不愛聽。
  • 拳怕少壯,棍怕老狼,今天從達摩面壁開始科普傳武養生那點事
    因此,無論玄奘大師還是達摩大師,都應該有強悍的體魄和非凡的戰鬥力。因此,我們可以肯定,真正的傳統武術,都是實戰術,富有強悍的實用價值。絕非花架子,因為在戰場上,會死人的。因此,無需質疑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可是,為什麼,這些年湧現出來的大師們,如此的不堪一擊?
  • 學習《黃帝內經》養生有感
    很榮幸這次因考試能與師父結緣,而重拾《黃帝內經》,受益良多,對於如何養生有了更深的認識。《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是對中國上古醫學的第一次總結,是僅存的集戰國以前醫學的大成之作。從宏觀角度論述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繫,討論和分析了醫學科學最基本的命題--生命規律,並創建了相應的理論體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則和技術。
  • 《黃帝內經》,是黃帝寫的嗎?這麼多年,我一直弄錯了
    話說那一日,在老中醫家閒坐,偶然看到一摞書,徵得主人同意後,抽出一本,拿在手上,一看,竟然是《黃帝內經》。說到《黃帝內經》,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它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之一,位列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中,在中醫界和史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 《黃帝內經》導讀50
    本期分享《黃帝內經》原文導讀第五十單元:
  • 賀娟教授揭秘《黃帝內經》的養生門道(圖)
    「養生說」擾亂了視線,不妨遵從經典,跟隨《黃帝內經》追溯中醫之源。  賀娟:所有的食物都有它的個性,就像人有性格外向、性格內向一樣,肉類、蔬菜和五穀也都有它自己的屬性,這個屬性可以概括為寒熱溫涼,再簡單一點就是寒熱。  判斷肉類的寒熱屬性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藉助於《黃帝內經》的一句話,叫做「陰靜陽燥」。即凡是屬於陰的事物都是偏於靜止的,屬於陽的都是偏於躁動的,屬陰的食物就是涼性的,屬陽的食物就是熱性的。
  • 徐文兵講黃帝內經:經典重啟 新篇再續
    曾主講《重新發現中醫太美之黃帝內經》,著有《字裡藏醫》、《飲食滋味》、《知己》等書籍。2009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一檔節目紅遍了大江南北。主持人梁冬邀請徐文兵先生,做了一檔講解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的對話類節目——《重新發現中醫太美之黃帝內經》。這個節目就此成為很多人的中醫啟蒙課。時至今日,在各大書店「養生書籍」的格子上,對話版黃帝內經依然被放在非常醒目的位置。
  • 《黃帝內經》導讀61
    讀原文方能悟原理,《黃帝內經》原文導讀共分為81個小單元,也即素問81篇與靈樞81篇對應組合,每日堅持閱讀1個小單元,三個月內即可通讀《黃帝內經》一遍以上。參考閱讀:通讀《黃帝內經》的簡易法門《黃帝內經》導讀1-9《黃帝內經》導讀10-18《黃帝內經》導讀19-27《黃帝內經》導讀28-36《黃帝內經》導讀37-45《黃帝內經》導讀46-54
  • 黃帝內經教你來做頭療
    《黃帝內經》中的《素問·脈要精微論》詳細論述了頭部與精神之間的聯繫,認為: 「頭者,精明之腑,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人的大腦為元神之府,只有腎精生化之髓充實其中,人才能精神煥發,思維敏捷。倘若一個人表現為垂頭喪氣、眼睛深陷,說明此人髓海不足,元神將憊。
  • 《黃帝內經》透露年齡真相,受教了
    所以在這些節律點上,男女都要注意養生以應對身體上所發生的變化。數千年前的古人對人體的生長進行了如此多的研究,讓人佩服不已,不得不說,這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人類的財富。《黃帝內經》有非常大的研究價值,不僅奠定了中醫理論的基礎,還影響了西醫的發展。
  • 《黃帝內經》:春季養陽,一個方法,幫你提昇陽氣的「活力」
    從黃帝內經養生的視角看來,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體,指的就是陰陽調和的人體。但陽陰的關聯,確是一個穩定平衡的情況,換句黃帝內經中的話說,陽陰是無時無刻不在健身運動調節當中的,為此來保持一種彼此之間的平衡狀態。既然是健身運動的陽陰,也就存有不斷地耗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