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為何要「上供」,花果燈香的含義,你都知道嗎?

2020-12-23 蓮荷居士

佛前上供,很多人已經司空見慣,我們常看到佛案前或者擺放花果,或者燃點香、燈,這樣做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到底是用來裝飾,亦或者如某些善信所說,是為了讓諸佛聞到撲鼻的香氣呢?

供品並非有些人認為的那樣,等於走親訪友時帶一個果籃或者一束花,用來表達友善。佛經中對於供養花果香燈的功德各有表述,如果歸結起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令眾生開示悟入佛理。供品起到了表法的作用,釋迦牟尼佛是「人天師」,供品相當於「老師」釋迦牟尼佛手中的教鞭,用來教育警醒世人。

花代表因。佛門講因緣觀,談因果論,所謂花開見果,沒有開花的因,當然也不會結果。佛前擺放的鮮花,是提醒佛弟子修一切善法,多種善因,未來才有成佛的果。何為成佛的因呢?簡單說來是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花的作用就是在勉勵眾生,在成佛之路上勇猛精進。

果代表結果。所謂萬事玩法不離因果,自種善因,自得善果;自種惡因,自得惡果。《地藏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每一個細微的言行,都會種下善惡因,在將來結果。佛以一大因緣出現於世,即令眾生開示悟入佛智,學佛人希望成就的佛果,是自覺、覺他、覺滿的究竟境界。為了時刻提醒自己不忘發心,佛弟子將瓜果擺在佛前,用來提醒自己精進道業。所以,瓜果絕對不是給諸佛享用的,或者用來換取世間福報的酬勞。

燈代表智慧。智慧若明燈,煩惱即菩提,智慧既包含著世間的聰明才智,又囊括出世間的智慧。所以出世間智慧,指的就是宇宙萬有存在的真實法則,無常、苦、空、無我。燃燈就象徵以佛法智慧,照亮自己的無明愚痴。

香代表信心。燃香供佛由來已久,據說佛陀成道後,常往仞利天為生母漠河莫邪夫人說法,世間信徒思念佛陀,便會燃香供佛,所以香也被稱作信香,以香為媒介,傳達的是自己對佛法的信心。另一方面,香還可以協助學佛者收攝心神,降伏煩惱。

總而言之,學佛修行的真實利益在於熄滅貪嗔痴,解脫煩惱,但是眾生根性愚劣,為了方便教化,施設了種種方便善巧。倘若我們忽略了這些內在的要義,反而執著於外在的形象,豈不是辜負了佛陀住世的一番苦心?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更多佛經解讀、佛門典故,請關注蓮荷居士。

相關焦點

  • 拜佛為什麼要上香?供香,燈燭,水果,有什麼含義
    拜佛為什麼要上香?供香,供燈,供蠟燭,供水果,有什麼含義生活中經常去寺院拜佛,而我們卻不知道為什麼要供香,供燈,供蠟燭,供水果。如果我們只是盲目的拜佛,不了解其中的真意,佛祖又怎麼會保佑我們。我們去寺院去拜佛,普遍的稱我們為信士,那麼香也叫信香。代表我們對佛法有信心,願意修習佛法,而我們修習佛法次第必須勤修戒定慧,那麼上香的大意又可以理解為,戒定真香,希望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持戒、生定、開慧;成為真正的修行者。禮佛朝拜也在於表達我們對佛陀的尊敬,可以讓我們拋棄煩惱習氣,覺悟成佛。
  • 佛教,寺廟拜佛大有講究,燒香上供你都做對了嗎
    如今去寺廟拜佛的善男信女越來越多,佛教已經深入人心。那麼不管是去寺廟參拜,還是在家供養佛菩薩的時候,燒香上供你都做對了嗎?寺廟拜佛是有很多禁忌的。比如去寺廟拜佛時,不能從中間的門進入,要從兩側的門進入。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生活中,許多人都有到寺院裡拜佛供養做功德的習慣。我們如果到寺院裡去,會發現神聖莊嚴的佛菩薩寶像前總是擺放著各種各樣的供品,比如水果、鮮花、香支、燈燭、大悲水,還有清心悅耳的佛樂不絕於耳,等等。無論做何種供養,全在於供養者發心,只要用心真誠,皆功不唐捐。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福報無量!
    許多信眾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供養、做功德,為自己和家人謀福,祈願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得到佛菩薩慈悲加持。我們做任何供養,要明白的是,佛教裡的一切供養行為都只是一種供大眾修行的善巧方便法,是方便度化眾生,而非世人所誤解的「交易」或「賄賂」。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虔誠和恭敬,大多數人到寺院燒香拜佛的時候,都會選擇在佛前做各種供養,依據各人能力和發心,供養不同種類的供品,以培養慈悲利他心,廣做功德。在佛教裡,供養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香、供燈、供樂等等。
  • 喜歡燒香拜佛的人,這6個佛教冷知識,一定要懂得!
    如果你信佛,如果你經常去寺廟拜佛,這六個佛教名詞,一定要知道,並且要懂得其中的含義,在佛教中,很多我們熟悉的東西,都是用來表法的,比如我們為什麼要拜佛?為什麼要把鮮花和水果供在佛前?我們經常燒香,拜佛,供佛,做這些事情,並不是為了要求佛保佑你,而是通過做這些事情,來修行自己,淨化自己的心靈,減少貪嗔痴,通過修行,來達到離苦得樂的目的。第一、為什麼要燒香?
  • 你燒香拜佛的時候一定要有什麼東西可以奉獻嗎?如果你不這麼做會
    介紹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拜佛人士都有在寺廟燒香拜佛的習慣,有些人去有求必應和求佛。因為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佛和菩薩是有求必應,這是真的,但是有求必應佛菩薩並不意味著幫助你滿足所有的願望。佛菩薩幫助你實現你的願望,而且事先有一些條件,比如上香在佛之前供奉佛陀等等。根據佛教,所有因果報應的結果都是由於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求佛菩薩,每個人的結果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效果明顯,有的人效果不明顯。在寺廟裡拜佛燒香是必不可少的儀式,燒香自古以來就成為拜佛儀式中的一種常見習俗,然而供奉似乎是一種既定的儀式。
  • 為何不是「點蠟燭拜佛」,而是燒香拜佛?蠟燭什麼時候用最好?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裡燒香拜佛過,也有不少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拜佛一般都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拜佛,而寺廟裡從來都是喊蠟燭為香燭,佛前一般也有香燭供奉,我們家裡供的佛面前也有蠟燭擺在兩旁,那麼你知道蠟燭和香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那麼佛前都有哪幾種供養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食、供樂等等。我們要明白,不論我們供養什麼,都要發心清淨,不要帶有「賄賂」的功利念頭。我們供佛,不是為了換取佛菩薩加持,而只是培養自己的布施利他心。如果供養的初心變了,一切功德也就散了。佛門裡每一種供養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都對眾生有一定的啟發和警醒。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幾條「禁忌」,你知道嗎?
    那麼在眾多形象莊嚴的佛像面前,許多貢品上供,也變得非常重要,像一些燈燭和香支還有大悲水就是不能缺少的,在神聖的佛廟面前,一陣陣悅耳清新的佛門音樂,搭配上一些神聖景象,讓燒香拜佛的供養者沉浸其中,佛菩薩也接受著來訪者的心願。
  • 佛前上供水果,這4點「禁忌」,一定要小心!
    佛門裡有多種供養方式,可以方便眾生廣修功德,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都是為了培養大眾的慈悲心、利他心,讓眾生在布施的過程中逐漸消除自私貪念,心量越來越大,這就是福德利益。很多人質疑,佛前供養,難道佛菩薩會吃嗎?當然不會,我們不要迷信那些民間說法。
  • 仁清法師:上供果要好一點的 哪怕少不要緊 要精
    香花要供養,那是莊嚴佛道場的一種緣起,一種外緣,幢幡寶蓋最好要有,如果有了香花,有了佛像,有了香爐,有了油燈,有了幢幡寶蓋再有了各種飲食,這個壇城就算設好了。在這裡不展開了,因為比較複雜!嚴格的來講是非常複雜,很多人不懂啊,「我家裡供尊阿彌陀佛像行吧?」「很好!那是壇城,一尊像放在那裡就是壇城。」「那我護法供到哪裡?」「當這尊佛像在的時候,當這個木魚在的時候,當一本經書在的時候,護法同時就在了!」
  • 花冤枉錢燒香拜佛的人請注意!先要做好一件事,否則拜佛無益!
    每逢過年過節,到寺廟燒香拜佛的人,可謂是人山人海,很多人千裡迢迢花著昂貴的路費,花著寶貴的時間,只為到佛前一拜。若說這些人,是迷信佛教,也不完全是,因為這些人,有自己的信仰,若說這些人不是迷信佛教,怕是都能把佛逗笑。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牢記!
    大家都知道,佛教寺院是大眾培福修慧的地方,人們帶著對佛菩薩的感恩與恭敬之心來到寺院裡燒香禮佛做供養,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小編觀察發現,人們來到寺院裡做的最多的就是燒香和磕頭,寺院的請香處也總是人滿為患。其實,除了佛前供香,佛教裡還有其它形式的殊勝供養行為。
  • 佛前拜佛時,一定得帶供品嗎?不帶會怎麼樣?看看寺廟僧人怎麼說
    在寺廟拜佛燒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拜佛禮儀,而且燒香是從古至今已經成為了拜佛禮儀時的俗成約定,然而供品似乎也成了約定俗成的拜佛儀式之一。有些人覺得在佛前拜佛時沒有上貢品,就是顯得自己誠意不夠,而且也是對佛菩薩不夠恭敬的一種態度,那麼佛前拜佛時一定得上貢品嗎?如果不上的話,又會怎麼樣呢?
  • 佛前上供花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和感恩,佛教信眾都會選擇在佛前廣作供養,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香、供燈、供食等等。不論供養什麼,都是內心對佛菩薩的一片赤誠,是對自己往昔罪業的懺悔,更是要發願向佛菩薩學習,修清淨心、菩提心、平等心。
  • 佛教:寺廟裡的6樣貢品你知道嗎?修得菩提心,福報自然來!
    進廟燒香,見佛禮拜,每個修佛的人都懂的道理,那你知道燒香有什麼含義嗎?在佛教裡,香被稱為信香或戒定真香,其意義是持戒,得定,開慧,這也是修佛的開始。那燒香燒多少支為好呢?寺廟的僧人說:燒香三支,戒,定,慧缺一不可,同時供養三寶:佛,法,僧,俗話說:「燒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誠心」。當然燒多少無所謂,重點在於心,心誠則靈。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都能會看到在佛前都會擺有貢品,供具,對於這些貢品的含義你知道嗎?有著什麼樣的意義?1.貢香。
  • 春節家裡貢品要這麼擺,有錢人都知道,暗喻來年財運亨通!
    每年過年或到了重要祭祀節日,民間家中就會有鄭重的祭祀儀式,其本來的含義就是在這一天向生活在陰間的祖先送去吃用的東西,因此供品(貢品)一定是和生活的物品有關。各地的民間風俗不一樣,因此祭祀的規矩也不太相同,但大致還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 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都知道,佛門裡有幾種供養方式,包括佛前供花、供果、供香、供水、供燈等等。每一種供養都有其特殊的法義,起到一定的表法作用,利益大眾精進修行,也在供養的過程中培養了大眾的布施利他心。雖然供養只是形式,但是也要如理如法,才能積攢到功德。
  • 普陀山「天價便飯」背後,為何中國人喜歡拜佛,拜佛在求什麼
    不知道,佛祖、菩薩知道了,作何感想!事件大體是這樣,某網友和朋友等7人在普陀山景區用餐,飯後經店家核算總共消費1900元,網友對此價格表示異議,於是說這家店是黑店,在網上呼籲網友不要再來上當受騙。很簡單的吃飯事情,為何出鬧成這樣呢?其實,在景區吃飯遭遇高價,這大多時候都已經成為默認的事實,畢竟商家也有各項經營成本。不過此次普陀山天價便飯這件事,在這裡不討論這件事情中誰對誰錯,而是想分析下國人為何頻頻熱衷於進廟拜佛,特別是四大佛教名山,誠意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