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進口中使用侵權行為的認定

2020-09-22 雲梅法務

1、使用在報關、檢疫文件上是否屬於商標性使用,進口貨物報關單是海關監管,徵稅,統計,以及開展稽查的重要依據,但也是加工貿易貨物核銷,外匯管理的重要憑證,而入境貨物檢疫檢驗證明則是進口貨物被允許進行使用,售賣的憑證,故雖然在海關申報程序中產生,但與之後的銷售密切相關,消費者或者經銷商也會接觸到上述信息,因此在貨物報關單和進口檢驗檢疫證明中使用商標標識的行為屬於商標性使用行為2、商標是區分商品和服務來源的標識,商標的市場價值來源於對特定商業主體的指向關係。商標法保護商標的基本功能,是保護其識別性,以及在識別性基礎上衍生出的質量保證功能和承載商譽功能,被訴侵權行為是否損害商標商標的基本功能,是否會導致消費者產生的混淆可能以及損害商標人商譽是本案的核心,本案中權利人將中英文商標同時使用,通過長期誠信經營和大量宣傳投入,使A商標在相關公眾中形成有關質量和服務的積極評價和正面印象,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與其英文商標建立了緊密的對應關係,兩者均指向同一商品,現被告在商品上使用了中文a標識,破壞了權利人A商標與英文商標的對應關係,割裂了A商標的來源識別作用,使得權利人為提高A商標知名度,開拓市場所做的努力受到損害,構成侵權。

相關焦點

  • 淺析平行進口商標侵權法律問題原創
    究其根本,不同國家間商標權的獨立存在,將商標權及其行使的效力限制在了各自的主權範圍之內,進口國國內的商標侵權認定不應受出口國行為合法與否的影響。[18]在大西洋C貿易諮詢有限公司與北京四海致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中,法院認為,平行進口的商品上標註的商標與商品來源的對應關係是真實的,並不會導致消費者混淆誤認,且平行進口行為不會損害商標權人的商譽,在該行為不違反商標法及其他法律規定的情況下,不應認定平行進口行為構成對國內商標權的侵害。
  • 淺析平行進口與商標權的地域性
    我國商標法沒有明文規定權利用盡原則,對平行進口中的商標侵權認定司法實踐中存在不同的態度與裁判結果我國有相關政策支持平行進口的發展,法院多從商標功能受損、消費者混淆等方面進行判斷。筆者擬從經濟學視角,基於國際貿易環境分析商標的識別功能,分析該行為對於消費者剩餘產生的影響,得出該行為是具有經濟效率的,符合商標法的立法宗旨,進而基於具體案件明晰合法平行進口的構成要件。
  • 在商標侵權案件中,「商標性使用」如何認定?
    原標題:商標侵權中「商標性使用」的認定作者 | 陳劍龍 福建博邦律師事務所在商標侵權案件中,除幫助侵權外,侵權方的行為需在「商標性使用」基礎上增加近似、類似等情形方可構成侵權。商標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本法所稱商標的使用,是指將商標用於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書上,或者將商標用於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用於識別商品來源的行為。法院常根據商標法第四十八條認定基於侵權方切斷了商品與來源之間的聯繫從而認定侵權。
  • 也談侵權行為中過錯及因果關係的認定
    也談侵權行為中過錯及因果關係的認定 ——兼與王維清、徐宇紅同志商榷
  • 人身侵權行為認定及賠償
    侵害這種延續人身法益,雖然民事主體不存在,但法仍認其為侵權行為,予以侵權保護。如公民出生前,胎兒在其母腹中受到侵害,造成健康法益的損害;公民死亡後,其名譽、肖像等受到侵害,造成名譽法益、肖像法益等受損害。對於這類侵害人身權行為,受害人的近親屬或人民檢察院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依法保護、救濟這些法益受損。
  • 知產案例精講 | 「拉菲」未註冊馳名商標認定及商標侵權糾紛案
    拉菲羅斯柴爾德酒莊認為,該葡萄酒酒瓶瓶貼正標上使用的「CHATEAU MORON LAFITTE」標識與「LAFITE」商標構成近似;酒瓶瓶貼背標上使用的「拉菲特莊園」標識中的「拉菲特」,與中國消費者廣為知曉的「LAFITE」商標的音譯「拉菲」構成近似。
  • 法院如何認定職場性騷擾的侵權行為?
    該條第二款對於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的義務進行了確認,但未明確規定其未盡義務應承擔的侵權責任。本期乾貨小哥針對如何認定職場性騷擾的侵權行為角度整理了相關裁判規則和學術觀點,供讀者參考。認定是否構成性騷擾行為,要根據性騷擾行為的特點,慎重把握行為自由和受害人自由的界限——雷某訴焦某名譽權糾紛案案例要旨:在性騷擾行為的認定中,需要慎重把握行為自由和受害人自由的界限。
  • 汽車平行進口的變數與變術
    柏可林 攝鑑於自貿區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剛剛開始,相關制度與政府監管方式的改革與創新面臨諸多挑戰,亟待轉變觀念進行頂層制度設計與改革創新。政府部門應該進一步減少有形、無形的事前審批,集中力量加強事中事後的監管。
  • 認定名譽侵權,應滿足侵權行為、損害後果的要件
    要點解讀受害人未能提供證據證明他人有侵犯其名譽權行為,亦未提供證據證明因此導致社會評價降低的,不應認定名譽侵權。案情簡介李某到饒某丈夫肖某看守的煤炭廠購買煤炭,在與肖某開玩笑過程中,李某談到「我看到你的兒子,他長得跟你一點也不像,都怕是別人的哦!"饒某認為李某行為侵犯其名譽權而向法院提起訴訟。
  • 近似商標如何認定侵權?
    商標侵權是指違反商標法規定,假冒或仿冒他人註冊商標,或者從事其他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那麼商標侵權如何認定?
  • 侵權行為中直接結合與間接結合的認定 - 人民法院報
    裁判要旨  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行為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但各行為並非都能直接或者必然導致同一損害後果發生,其中某些行為只是為另一個行為直接或者必然導致該損害結果發生創造了條件,此種數人侵權行為應屬間接結合,不構成共同侵權。
  • 著作權侵權該如何認定
    根據著作權保護的特點,著作權侵權行為的認定可分為以下幾步:  1.對原告作品的分析  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著作權的產生採取自動保護原則,即作品一經創作完成,著作權即告產生。因此,與專利、商標等其他類型的智慧財產權侵權認定不同,著作權侵權認定還涉及到權利的有效性問題。
  • 商標特殊侵權之商標反向假冒行為認定
    但是,商標侵權案件也隨之頻繁發生,數量上呈現泛濫之勢,同時侵權方式日趨隱蔽。「商標反向假冒」作為一種特殊的商標侵權方式,也逐漸進入法律規制的視野。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逐漸步入品牌經營的時代。但是,商標侵權案件也隨之頻繁發生,數量上呈現泛濫之勢,同時侵權方式日趨隱蔽。「商標反向假冒」作為一種特殊的商標侵權方式,也逐漸進入法律規制的視野。
  • 網易考拉侵權雅詩蘭黛羅生門
    智慧財產權專家和跨境電商行業人士分析認為,目前海淘涉及境外商品二次銷售的商標權和平行進口問題,是跨境電商行業普遍遇到的困境。  侵害商標權案將開庭  根據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19年1月15日做出的民事裁定書中的信息:原告雅詩蘭黛(上海)訴網易考拉和網易侵害商標權,雅詩蘭黛(上海)的主要訴求為四項:第一,要求網易考拉和網易立即停止實施侵害原告第834258號「M·A·C」商標權的行為,包括但不限於停止銷售侵犯涉案商標的產品,披露侵權產品的供應鏈或來源
  • 「上知案例洞察」第5期:「拉菲」未註冊馳名商標認定及商標侵權...
    拉菲羅斯柴爾德酒莊認為,該葡萄酒酒瓶瓶貼正標上使用的「CHATEAU MORON LAFITTE」標識與「LAFITE」商標構成近似;酒瓶瓶貼背標上使用的「拉菲特莊園」標識中的「拉菲特」,與中國消費者廣為知曉的「LAFITE」商標的音譯「拉菲」構成近似。鑑於侵權行為發生時「拉菲」還未被核准註冊,故「拉菲」應被認定為未註冊馳名商標,保醇公司、保正公司的行為構成商標侵權。
  • 浙知析法 | 惡意訴訟等權利濫用行為的侵權賠償責任的認定
    [4]就惡意訴訟等權利濫用來說其違法性的判斷不似典型智慧財產權侵權的判斷,即未經許可使用他人智慧財產權,屬於違法使用他人智慧財產權;其加害行為是向法院提起訴訟或請求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處理等行為。本案中,共利公司的加害行為有二,一是其起訴科順公司商標侵權糾紛行為,二是其向嵊州市工商局進行舉報,要求工商局查封科順公司涉案貨物的行為。上述行為本身難以認定其具有違法性,需結合其在行使權利時有無正當的理由和依據,有無損害他人利益的目的來加以判斷。二、損害的認定。損害事實包括已經造成實際損失的情形,也包括尚未導致實際損失的侵害事實。
  • 侵犯商業秘密糾紛案件中的侵權認定與風險防範
    二、商業秘密侵權行為的認定商業秘密侵權行為的證明,一直是實踐中的難點。通報案例中法院對侵權行為的認定,體現了「接觸商業秘密可能性」加「相似性」推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證據規則。通報案例中,原告主張被告金某等五名前員工在未經原告許可的情況下將商業秘密披露給被告新東家使用,而被告公司使用這些商業秘密與相關高爾夫球場和銀行進行合作,獲得巨額經濟利益,要求確認被告公司和前員工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商業秘密。
  • 卡哇伊起訴耐克,著作權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卡哇伊·萊昂納德起訴耐克,著作權侵權行為如何認定?2018-2019賽季隨著猛龍隊以4-2奪冠而結束,萊昂納德最終毫無爭議地捧起了FMVP獎盃,這也是他職業生涯第二次捧起這座獎盃。據基什說,在訴訟中,萊昂納德聲稱這個標誌是他製作的LOGO的衍生版,雖然他同意過讓耐克在某些產品上使用他的LOGO,但是耐克公司在沒有他同意的情況下就進行了版權登記。 離開耐克後,倫納德於2018年11月與NewBalance籤訂了代言協議。
  • 進口公司用「卡羅娜」報關,侵犯「科羅娜」商標權被判賠十萬
    該案中,原告百威投資(中國)有限公司持有「科羅娜」「Coronita Extra加圖形」商標,於2018年向浙江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廈門古龍進出口有限公司,稱被告於當年6月28日向杭州海關下屬溫州海關申報進口啤酒50400瓶,該批啤酒瓶身上均使用了「Coronita Extra及圖形
  • 陳錦川:多主體分別實施侵害著作權行為時的侵權認定及責任承擔 | 名家專欄
    由作品的特性所決定,很多情況下,同一作品可以以多種方式同時或不同時由多個主體分別使用,不同的使用行為可能存在著互相關聯,故在著作權侵權案件中,與電視臺播放了第三人製作的侵害他人署名權的視頻相類似的情況很多,通常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分別對作品進行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