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應該長時間讓那些「刺兒頭」學生回家反省

2020-12-25 三尺講談中小學

我們老師的日常工作要面對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學生,工作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每一個孩子都照顧的無微不至,特別是個別刺兒頭學生、逆反心理強的學生經常違反學校紀律,師生之間產生一點點小的摩擦,和孩子們在家偶爾頂撞家長是一樣的,都屬於正常現象。

筆者作為一名在鄉村學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師,也擔任過多年的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工作和洞察學生心理方面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對於那些屢教屢犯的學生,我認為我們不能粗暴簡單的處理了事,我們老師理應不斷地提醒他們,及時糾正他們的不當行為,使孩子們在不斷的糾偏過程中健康成長,在汲取教訓經驗的反思中,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第一,作為老師,遇到那些頂撞老師的刺兒頭學生非常生氣,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不能簡單的直接讓學生回家反省兩周就算完事兒了。特別是正處於叛逆期的孩子,他們逆反心理極強,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越是讓他們幹什麼,他們就越不幹什麼,和老師唱對臺戲,和老師對著幹是這些學生的心理常態。所以,一旦出現學生頂撞老師的情況,我們除了耐心教育孩子之外,更多的是要去真正了解事件的原因,及時疏導學生憋悶的心理情緒,問清楚孩子的真實想法,為什麼要頂撞老師,耐心地開導說教孩子,讓孩子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最終主動改正錯誤,這樣做既有利於學生健康性格的形成,也有利於我們在班級重新樹立老師的權威形象。

第二,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理解老師,理解學校不得已而為之的處理方法,要盡最大可能配合學校的工作,及時與學校與老師保持聯繫與溝通,爭取到老師的原諒和寬恕。學校裡成百上千個學生,如果沒有一套嚴格的管理紀律,學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更不用談教書育人了。既然事情已出,作為家長應該積極面對,除了向老師賠情道歉以外,更重要的是嚴肅嚴格教育自己的孩子,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敢在學校頂撞老師的學生,很大程度上說明了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反映了個人教養的不足。所以,孩子是我們自己的,家長朋友應該主動作為,主動擔負起家長應有的責任,努力和老師和學校站在一起,共同把孩子教育好培養好。

相關焦點

  • 當老師的,經常讓家長把犯錯誤的學生帶回家反省,這種做法對嗎?
    學生犯錯誤,當老師的經常叫家長把小孩帶回家反省,這種做法是肯定不對的。一、讓家長把犯錯誤的小孩帶回家,這樣的老師是不受家長和學生歡迎的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一次,並且時間比較短,還可以理解,但如果這個老師多次的這樣,可以說,這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甚至可以說是老師無能的一種表現。
  • 高中老師動不動讓學生回家反省,這樣做真的會讓學生變好嗎?
    現在很多高中老師,往往學生一犯錯,就把學生攆回家反省,在學業如此繁重的高中,這麼做真的能把學生變得更好嗎?我想舉兩個親身經歷的例子來做說明。我們學校是重點高中,老師找過他媽幾次,但是一點用處都沒有。後來這男生發展到白天也會去網吧,整天逃課。成績反正已經墊底了。在學校還惹事,追女生,追到女生家長來學校投訴。我們班主任當時年紀很輕,男的,就直接喊他回家反省一個星期。結果這個男生就在家打了一個禮拜遊戲。後面逃課逃得更多了。他媽後來跟班主任吵過一架,大概意思就是老師沒好好管束他,讓他回家反省。
  • 特殊座位,回家反省,老師如此對待差生,是懲前毖後還是治病救人
    比如說罰值日,罰在教室外補作業,這還是臨時的懲罰,「刑期」再長一些的,就是直接給你調座位,下放到「爹不疼娘不愛」的三不管地帶。如果之前,老師把調皮搗蛋的學生放到這樣的位置,還有說辭,「不能因為你一個,影響了其他同學。」
  • 學生犯了錯誤,老師叫家長把孩子領回家反省,這樣做對嗎
    當學生在學校犯了錯誤,班主任老師經常叫家長把孩子領回家反省,老師的這種做法對嗎?對於這個問題,因為我的孩子在上初中二年級的時候,犯了兩次錯誤,班主任就讓我把孩子領回家反省。上高二的時候,孩子又犯了錯誤,班主任老師又讓我把孩子領回家反省。
  • 因吸菸漢中仁德學校讓學生回家反省,家長:學校拒收已準備轉學
    因吸菸違反違反校紀校規,漢中市仁德學校讓初三學生小劉回家反省近一個月,返校時學校拒絕接收,學校如此做法是否違反《義務教育法》,勉縣教體局回應,小劉適應不了仁德學校,轉學是自願行為。經核實,小劉因適應不了仁德學校教育環境,加之自制力差,總是違反校紀校規。學校曾多次和家長溝通過,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加強教育,但效果不佳,仍然違反校紀校規。從10月23日反省至今近一個月過去,學校難道不是變相讓小劉退學?該負責人對此回應,仁德學校讓小劉回家反省意在讓家長帶回家開展家庭教育,經教體局調查不存在勸退或開除的說法。
  • 漢中仁德學校學生因吸菸違反校規 回家反省近一月合規嗎?
    因吸菸違反校紀校規,漢中市仁德學校讓初三學生小劉回家反省近一個月,家長稱返校時學校拒絕接收。對於學校做法是否違反《義務教育法》,勉縣教體局回應稱,小劉適應不了仁德學校,轉學是自願行為。經核實,小劉因適應不了仁德學校教育環境,加之自制力差,總是違反校紀校規,學校曾多次和家長溝通,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加強教育,但效果不佳,仍然違反校紀校規。  從10月23日反省至今近一個月過去,學校是否變相讓小劉退學?該負責人回應,仁德學校讓小劉回家反省,意在讓家長帶回家開展家庭教育,經教體局調查不存在勸退或開除的說法。
  • 「刺頭」不刺——王莉老師教育敘事系列(二)
    隨著學校管理的制度化、細緻化發展,初中階段對學生的儀容儀表和行為規範要求越來越嚴格。我校就要求全體學生必須穿校服才可以進校門。對男孩子的髮型要求必需剪寸發,理平頭。校服還好管理,學生也搞不出花樣來,可是髮型的管理就難上加難了。這不,我對面就走來了一個「刺頭」——大歐。前段時間大歐雖有好轉,可是榮幸進入足球隊的他,個人主義又要抬頭。
  • 讓員工停職回家反省,可以不付工資嗎?
    對於那些給企業造成損失的員工,很多公司都會採取記過、通報批評或者扣工資等處罰措施,還有的是直接讓員工回家停職反省。但相對來說,停職反省這種處罰措施,力度小、效果差,而且還存在很多的法律風險。讓員工停職回家反省的風險①在員工回家停職反省期間,用人單位還是要為員工繼續支付工資、繳納社保的。仔細想一想,就算勞動者回家停職反省了,用人單位還是要支付這些用工成本,這對用人單位來說還是很不划算的。
  • 高中男生升國旗儀式上向女生表白 被令回家反省
    已經長大的我們是否還記得那些青春萌動的時光是否還記得那些年追過的女孩其實這只是青春期的衝動  一個關於青春的回憶一起長大的約定,那樣真心,與你聊不完的曾經,而我已經分不清,你是友情還是錯過的愛情。  @「綠化陽臺」說:致學校,請鼓勵一個學生直白的勇氣,這件事不應該給他的人生套上枷鎖,請放寬你們的胸懷,讓這個勇敢的男人能繼續走完他應該走完的路。  這件事也在市民中引發了強烈的討論。有人認為,小丁是個敢愛敢恨勇敢的男孩子,也有人認為,小丁頭腦發熱不分場合。有人為小丁開脫,希望學校給予寬容;有人指責小丁,認為他太年輕沒有說愛的資格。
  • 家長質疑老師的教學方法,校長:把孩子帶回家自己教育
    目前,因為國家法律禁止體罰學生,學校對學生違紀處理沒有國家政策支持,類似以往的罰站、跑圈也頻繁出現問題,所以現在學校對學生處理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回家反省寫檢查。一般不超過兩周。這種做法是經過各地教育局認可的,並不違法。因為校長只是讓你帶孩子回家自己教育,並沒有開除,所以談不上違法。
  • 是應該頭懸梁錐刺股地刻苦學習,還是要科學學習呢?
    對於學習的事情,80年後的人估計也沒有上過輔導班,也沒有人教過你應該如何學習。能做的只能是,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探索,慢慢的、花了很長的時間,才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可是即便是這樣,自己的方法也不一定的最好的。
  • 「辱罵學生」的老師:你的髒話,是刺向孩子胸口的刀
    錄音中,這名老師不僅在課堂上辱罵婷婷,甚至還誘導同學一起對婷婷進行人格侮辱,在班裡孤立婷婷。教師,是一份多麼神聖的職業,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但顯然實踐中的這位老師並不是這樣做的。他拿起了最「鋒利的武器」,刺向了尊重他的學生。
  • 潘璠:我曾經「頭懸梁,錐刺股」
    很多人報技校是為了留在城裡,不上山下鄉,但我不是,因為我是名副其實的獨生子,按政策可以留在城裡。我上技校,是為了儘早掌握可以立足社會的一技之長。雖然沒有上高中,但我留下了一套課本,覺得早晚會用得著,並想今後如果有時間,還是應該達到高中畢業的水平。從技校畢業後,我被分配進入工廠。那時,幹活雖然沒有獎金,但「抓革命,促生產」,加班加點確實是經常的事情,而且沒有人對加班說「不」。
  • 學生為何要求剪「學生頭」?校長的回覆亮了,學生:錯怪老師了!
    面對這樣的事情,不少學生們紛紛抱怨,這學校的規定也太不人性化了吧,甚至有一位學生就說了這樣一個事情。「我的同學打架、抽菸、喝酒,但是,他還是留著標準的學生頭,很顯然,學習的規定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面對學生們的種種疑問,學校的校長們發話了,之所以讓學生們留「學生頭」,其實還是為了學生們考慮的。
  • 「晚八點教師節特刊」那些年,帶我們回家的老師
    但老師們似乎放學後並不著急回家,因為他們還會做一件很讓學生頭疼的事——「留夜學」。當時除了「留級」就數這個「留夜學」讓人覺得倒黴。「留夜學」對學生似乎有一種懲罰的意味,其實是老師在放學後對學生進行補課,這種補課從來都是無償的,老師們卻似乎樂此不疲。對一些頑皮的學生,老師一早就會警告:「如果這篇課文背不出來,放學後就留下來。」教師辦公室門口有一個小天井,一到傍晚這裡就很熱鬧。
  • 農村小夥找的野草,全身長滿刺搞它不容易,人們喜歡拿回家煲湯用
    那麼多的野草不認識的就是把它們當成草來看待,路過不會去重視它們,只有認識了解這些野草價值的人們才會把它們當成寶,就算是沒有路過也會專門去尋找它們。然而就是這種渾身長滿了刺的野草,它具有著一定的藥用價值,認識了解它的小夥也是帶著工具專門前來挖掘它,想要挖回家來煲湯喝。
  • 頭懸梁,錐刺股的開創者,別人家的孩子——蘇秦
    在以前讀書時我們經常會被家長拿來比,所以就有別人家的孩子一詞;而家長老師們為了勸學,經常說的莫過於「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借光」這兩詞了,尤其是頭懸梁,錐刺股。「頭懸梁,錐刺股」之所以被大人們經常拿來舉例勸學,是因為這個典故的主人公蘇秦的確讓人為之嘆服。蘇秦的身世:蘇秦生在農家,最後通過頭懸梁,錐刺股般的學習狀態,成功身佩六國相印,成為六國「從約長」,他這翻蛻變可以說是從寒門到封侯拜相的典範,而父母也希望自己子女成為人中龍鳳,所以頭懸梁,錐刺股就成了最適合對我們勸學的典故。
  • 魚為什麼要長那些暗搓搓的小刺?
    愛它的味美,恨它有剔不完的小刺,一不小心可能還會被卡到。不要小看這些細細的小刺,它可是魚類身體上很重要的部分呢。   魚身上的那些暗搓搓的小刺,生物學上叫肌間骨,就是位於椎骨兩側肌間隔中的硬骨小刺 ,由肌隔結締組織骨化而成。這種骨化方式稱為膜內骨化或結締組織性骨化,又稱纖維性骨化或膜性硬骨骨化,是成骨細胞在骨質中發生鈣質沉著生成骨組織的兩種方式之一。
  • 被熊孩子「刺倒」的底層教師們,成了悲涼的底色
    當班主任夏某用戒尺對那近十個瘋鬧的學生進行懲戒時,她也許不會想到,自己會因為責任心而落到停課自省的下場。這幾天,「武漢一小學老師用戒尺打學生掌心」的事情,一度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時間回到1月12日,那天下午,武漢北湖小學正值上課時間,六年級8班班主任夏某正在給學生上課,因為臨近期末考試,她很用心地講解一些重點知識,希望學生們能考出好成績。
  • 老師應不應該參加學生的婚禮?
    我當老師那年,過的是建國後的第一個教師節。我所任職的單位,主業是幹部培訓,有很長一段時間,也搞過正規的學歷教育。所以我教的學生,年齡一般都比較大。我在某基層黨校給一個黨政幹部專修科大專班當班主任那年,班裡的一半學生,年齡都比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