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座位,回家反省,老師如此對待差生,是懲前毖後還是治病救人

2020-12-27 範太少

這幾天留言比較多,有兩個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是反映現在學生負擔重的比較多,小學生是家長反映,中學生是自己舉報。

二是對老師的處罰方式有微詞,重點是說設置特殊座位,次之是回家反省。

特殊座位

特殊座位的問題,由來已久。

如果學生上課不聽話、或者調皮搗蛋,就有可能被老師安排坐到講桌前面專門設置的「特殊座位」上。或者說,調到最後一排去。

把「不乖」的學生安排到特殊座位,我是不贊成的。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不是獎勵,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一個「懲罰座位」,從學生被調整座位的那一刻起,他必然會遭遇到同學們的「另眼看待」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對人格的歧視。嚴格來說,這也是老師的變相體罰,相當於把學生的肢體「捆綁」起來,卻無助於幫助其學習和自我管理。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學生,這一段時期,可能要遭受不小的煎熬。

遺憾的是,這樣的絕招,很多老師在用,甚至還推而廣之。尤其是在這個特殊的學期。

上個學期,因為很多學生的網課學習效果不理想,導致這個學期的老師拼了命地給孩子們補課,加強訓練,——已經有不下十個的家長反映,這個學期的家庭作業出奇的多。

作業完成效果不好怎麼辦?那就是罰。直接打罵,一般老師是不敢的。只能用些盤外招。

比如說罰值日,罰在教室外補作業,這還是臨時的懲罰,「刑期」再長一些的,就是直接給你調座位,下放到「爹不疼娘不愛」的三不管地帶。

如果之前,老師把調皮搗蛋的學生放到這樣的位置,還有說辭,「不能因為你一個,影響了其他同學。」

可是,如果僅僅因為成績不好,就調座位,真的就是歧視或者說放棄了。

一個學生,如果成績不好,老師就應該特別關照,而不是不管不問。這既是在推卸責任,也是在逼著家長給孩子補課。——你把孩子的學習成績補上來,咱們一切照舊,要是補不上來,責任自負,與我無關。

回家反省

這樣的懲罰,雖說嚴重,但好歹,學生還能跟得上進度,因為,哪怕是他坐到最後一排的某個角落,只要認真,也是可以聽課寫作業的。

但回家反省就不一樣了。這個現象小學還很少,最多是嚇唬嚇唬你,到了中學,就不是口頭警告,而是落實到具體行動中了。

我的孩子在衡水某中學分校讀初三,比較慢性,因入教室遲到,老師說了又遲到幾次,就因為這個把孩子開回家反省三天,在這所學校孩子有錯就開回家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請問這樣做對嗎?

這位家長就說了,讓孩子「回家反省」不但是懲罰,而且很普遍。這我就有點不理解了,如果讓一個學生回家反省,那這幾天的課怎麼辦?老師不可能等學生回校了,再給他補課吧?那豈不是更跟不上課了嗎?難道老師想要的結果,是差生更差?

當然不是,我想老師想要達到的目的,是懲前毖後(殺雞儆猴),讓學生端正學習態度,至於能不能治病救人,就看學生自己的造化了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向來是亦步亦趨,相輔相成的,如果一個老師,僅僅只盯著其中一點(主要是前者),或者說目的不純,單單是為了自己的績效考慮,那這個老師的職業操守,就要打一點折扣了。

你們學校的老師,是如何對待學習不好的學生的呢?你認為一個好的老師,會放棄成績差的學生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孩子的同桌是差生,家長要求老師調座位,老師的一番話讓人深思
    對於人數較少的小班標配,一個班30人左右的小學班級,基本都是單人獨桌,一旦是大班配額,超過50人的班級,同桌的座位方式就比較常見了。雖然排座位對於小學老師來說,是一個看似簡單其實複雜的工作,但是一些實行下來暫時還比較科學的管理辦法,也是老師們常用的排座位法。比如每個月換一次,教室裡的每個位置確保學生都坐到一次。
  • 老師設置「差生」座位!學校該允許嗎?
    你上學時代有沒有擁有過「專屬座位」?或者,如果你的孩子被推上了「差生」座位,你會怎麼辦?你贊同老師設置「專屬」座位嗎?一個被全班同學「拋棄」的人,很難再信任同學了吧,可能時時還會想起,對待每一個接近自己的同學恐怕也會在心裡畫上問號:他投我票了嗎?。並且,在高中青春期叛逆的時代,在這種情境下的窘態,坐在這個座位上的同學,自暴自棄的可能性才更大吧。
  •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武威主動約談4774人,談話提醒419人……
    今年以來,武威市紀委監委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深化運用「第一種形態」,強化日常監督,把「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貫穿於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和案件審理全過程。至目前,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4429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3543人次,佔比80。
  • 高中老師動不動讓學生回家反省,這樣做真的會讓學生變好嗎?
    現在很多高中老師,往往學生一犯錯,就把學生攆回家反省,在學業如此繁重的高中,這麼做真的能把學生變得更好嗎?我想舉兩個親身經歷的例子來做說明。我們學校是重點高中,老師找過他媽幾次,但是一點用處都沒有。後來這男生發展到白天也會去網吧,整天逃課。成績反正已經墊底了。在學校還惹事,追女生,追到女生家長來學校投訴。我們班主任當時年紀很輕,男的,就直接喊他回家反省一個星期。結果這個男生就在家打了一個禮拜遊戲。後面逃課逃得更多了。他媽後來跟班主任吵過一架,大概意思就是老師沒好好管束他,讓他回家反省。
  • 小鎮「差生」的特殊社會化
    因此,本文將探討「差生」群體主動進入網路遊戲的原因何在,是否和他們特殊的社會化經歷有聯繫。社會行動者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去理解、解釋和對待事物,但「差生」略顯不同。他們在明知玩遊戲耽誤學習的情況下,還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遊戲上,這與他們特殊的社會化經歷息息相關。個人情感體驗和他人的思想、言語和行動有密切聯繫,並對社會生活產生直接影響。
  • 讓差生坐在教室後排,老師這樣排座位公平嗎?
    在這個問題上,老師是無能為力的。既然老師無能為力,那麼老師在排座位時,讓誰來坐中間,前面的好位置,誰來坐偏角,後排的位置呢?出於公正,公平的原則,讓任何學生來坐這些所謂差的位置,對於這些學生來說都是有失公允的。
  • 坐教室最後一排的就是差生麼?家長有沒有必要為了座位糾結?
    今天看到網上有人在問這樣的問題,坐最後一排就是差生麼?然後據說還有家長為了這個座位的問題,還跑到學校和老師吵架。這裡,君山從一線教師的角度談一談,「坐教室最後一排的就是差生麼?家長有沒有必要為了座位糾結?」的問題。
  • 王開東:教育局發文指導排座位,讓老師懷疑人生!
    等到學生畢業了,就根據畢業考試成績安排座位。優秀學生緊靠校長和老師,坐在前排聚光燈聚焦的地方;差生遠離校長和老師,蜷縮在後排和角落之中。網上的這張畢業照大名鼎鼎,其中有兩個迥然不同的孩子。一個好孩子坐在校長旁邊,意氣風發,目光清澈。還有一個11歲的差生,站在最後一排,兩臂交叉,吊兒郎當,憤憤不平。
  • 教室裡「差生特座」真的存在嗎?你所不知道的排座位規則!
    對於個別視力不好的學生,按高矮看不到,老師會根據學生視力情況適當給予調整。我做學生時,老師給我們排座位,是這樣排的,我做老師時,給學生排座位,也是這樣排的,沒有人提出過異議。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家長的參與欲望很強,本來沒有問題的事情,也就弄出了點事情。本來,高個子專利的後排,被傳為「差生特座」了。高個子就是差生?
  • 差生必須坐最後一排?老師說出實話,家長應該理解
    在我國,同一個學校的學生獲得的教育資源差不了太多,最能夠反映教育公平的「天大的事情」就是學生的座位分配問題。這不僅關係到學生的學習,也與學生背後的家庭有關。經常會有家長在網上調侃說某某學校的老師太黑了,給學生換座位需要送禮;請老師多照顧一下孩子,要送禮;孩子犯錯了,請老師幫忙監督,也要送禮,不然就把孩子扔到教室的最後一排不管不顧,任其成績下滑。
  • ,校長放棄的差生,被老師育成樹
    在一節語文課上,班主任讓同學們用「因為...所以...」進行造句,小巴自信滿滿地回答,迎來同學們的哄堂大笑,被老師一jio踹了出課室,並且從此以後,班上最靠近垃圾堆的那個看不到黑板的角落,就是他的專屬座位。小巴對此絲毫不以為意,某程度上還巴不得有如此隱蔽的位置,畢竟上課他也只是看看小人書,偷吃辣條。
  • 坐最後一排的都是差生?班主任安排座位的「潛規則」你知道幾個?
    說到孩子的座位,很多家長就有說不完的話題,因為一個班上的孩子那麼多,總歸是有人坐在前面,有人坐在後面,家長們不想自己的孩子坐在最後一排,原因很簡單,總覺得最後一排就是差生的「專屬區」,所以,哪個家長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孩子放在最後一排,但是總歸是有孩子要放在最後一排的,那麼,坐在最後一排的孩子
  • 老師安排座位時,通常會想些什麼?
    安排座位是件大事,事關學生聽課情況,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均十分在意。不少家長甚至還會想辦法給老師送禮,就是希望能爭取到個好位置。沈騰有個小品《佔座位》就是反映這種情況:幾位知書達理的家長,為了能搶佔到前面座位,不惜撕破臉皮,聲嘶力竭地爭吵。
  • 老師:請善待那些「差生」
    於是,我盤點職業的堅持與操守,細數流年裡成敗與得失,梳理教育教學的頓悟與感受,我深切的感觸是: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既然選擇了教育職業,就應該灑向校園都是愛,就應該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尤其是要善待那些「差生」。
  • 格鬥孤兒回家,如何「治病救人」?
    格鬥孤兒回家,如何「治病救人」? 背景:8月16日,四川成都恩波格鬥俱樂部收養的來自涼山州越西縣的孩子全部被帶回家,「格鬥孤兒」哭著被拽走。有人微詞,窮苦孩子改變命運的一點希望又破滅。
  • 對待「老賴」,絕不能落井下石
    首先,了解狀況債權人出於信任和幫助而出借的債務人,基本都是自己了解的,信任的親戚朋友,不論是產生債務前,還是產生債務後,保持了解這是必須的。我們出借,沒有相互的信任與了解,誰都不可能貿然將錢借出去。反之,借錢的前提就是信任和了解。
  • 高中入學,想知道班主任怎麼排座位嗎?3個「套路」家長要知道
    ,活躍度第一的學生,每天上課不學習,只想的怎麼玩,怎麼避開老師的視線,其實老師的最終目的像是告訴他,既然想玩,那就不要打擾別人,一個人坐在講臺旁邊自己玩!而且高中老師在開學之前都會去看一下每位學生的初中檔案,以此好進行最佳的管理,當然還會有一些特殊的家長,他們會事先聯繫老師,表示多多照顧自己家的孩子。
  • 開學排座位,「學霸區」是中間嗎?老師揭秘排座位的「四個講究」
    「我家孩子就沒坐過中間,老師區別對待吧!」反正一提到孩子的座位問題,家長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坐在「C位」。而老師出於對矮個子同學的關心,往往會將矮個子同學安排在前面,而真正的高個子學霸,都會被老師安排在角落或者後幾排。按照身高來排座位,是很多老師都會採用的一種方法,也比較實用。
  • 這些「雅座」說明孩子在老師心中「地位特殊」,細心家長一眼看穿
    只有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班級的座位在哪兒,從孩子的座位安排上,能夠看出孩子在老師心目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只要家長足夠細心,就能一眼看出端倪。媽媽不滿老師給兒子安排「雅座」,老師解釋後媽媽臉紅致歉這天的家長會,小凱媽媽又是滿面愁容地來到學校,因為她知道,小凱在班裡是個差生,調皮搗蛋,不好好學習,是最讓老師討厭的那種熊孩子
  • 為什麼畢業後,回校看望老師的大多是「差生」?老師說出背後原因
    現在很多學生在自己畢業後,因為時間距離問題,或是覺得和老師很少聯繫,感情也慢慢變淡,就很少回校看望老師了。但也有一部分學生,每次只要自己有時間都會去學校探望自己的恩師,有些人肯定會覺得,這部分學生一定是優生,因為上學時老師對他們期待最多,關注也最多。但實際卻恰恰相反,畢業後回校探望老師最多的,偏偏是「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