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言不合就裸辭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2020-12-24 Vista看天下

撰文 | 勞駿晶

編輯 | 王瑩瑩

「生活並不應該被工作定義,我正在尋找其他有意義的事。」Dave Labold,一位31歲的社會學老師說,他已經裸辭過兩次,現在靠給朋友幹零活度日。Labold仍然不知道未來的方向,但他知道現在比以前要開心。

27歲的Ashley Bernard在今年3月也裸辭了,數字營銷公司的銷售工作讓她看不到希望。她並不在意裸辭後的職場空白是否會對她的下一份工作產生影響,「大不了找工作時我就少談點薪水。」對她來講,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時間和自由尋找一份令她足夠感興趣的工作。目前,她的手裡還有不少積蓄。

《費城調查報(Philadelphia Inquirer)》的一篇文章顯示,裸辭在千禧一代年輕人當中越來越普遍。特別是在矽谷的高科技公司,很多人會在股票期權兌現後裸辭。「職場空白期對一個人的職業履歷來講,不再被認為是一個汙點,只要你能解釋做什麼了就好。有時,裸辭還可能會被視為有野心。」一位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的合伙人表示。

千禧一代在職場中到底是有野心,還是太急躁,最終還是要看結果。「其他年代的人按規則做事,但千禧一代不是。他們是規則的破壞者。」東北大學教授Alicia Modestino說。

在大洋彼岸年輕人身上發生的事,在國內也在上演。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發布的「2019年度求職體驗調研」顯示,2019年有超過11%的職場人換工作,其中,有51.2%的人選擇裸辭,比例超過一半。多數職場人(佔比46.5%)選擇裸辭是因為領導和團隊、薪資及工作量的原因。而受政策、大環境等客觀因素裸辭的職場人則佔兩成多(佔比25.9%)。

經濟學家薛兆豐把失業看作一種矯正行為,是市場矯正資源配置。對職場人士來說,裸辭也算是矯正自己的道路和方向。不過,裸辭也有風險,生活有時會變得不可控。當下不少大公司把招聘流程拉長了,一份理想中的工作,面試時間就可能長達6個月。你是否為夢想的工作儲備好了「糧草」?裸辭後,有人選擇一條人跡罕至的路,也有人把它當成契機。但無論怎樣,最終我們需要給自己交一份答卷。

梁帥,80後,新媒體行業

現在想來,裸辭一段時間後,下決心調整狀態,是我做的最正確的選擇。

2018年8月,因為部門調整,我被一家網際網路培訓創業公司「裸辭」了。在公司工作了近一年,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基本為零。離職後,我看了一下招聘網站上的開放職位,沒發現什麼好機會,就沒更新簡歷狀態。想著可以借這個機會休息休息,給自己一個空當,不想未來,也不去看銀行帳戶上的存款。

我過了一個月白天睡覺晚上去精釀酒吧喝酒的日子,一周至少喝六天。每天喝到早上四五點,到家倒頭大睡。下午三四點醒了,就躺在床上玩兩個小時手機。等天徹底黑了,爬起來,洗個澡,繼續去喝酒。臥室的窗簾從來沒有拉開過,那個夏天的尾巴,我幾乎就沒看到過陽光。

喝酒時,大多數時間是一個人,看酒吧裡的人間百態,偶爾和酒吧老闆娘聊幾句。看著隔壁桌的大哥撩妹,那個常來的年輕人又喝醉了。看著看著就會覺得,自己怎麼會這麼孤獨。這是一天中心情最差的時候。一個月下來,光喝酒我就花了八九千元。老闆娘還開玩笑說,你再多來喝幾天,我就可以換一個新手機了。

後來,一天下午,一個朋友翹班來我家裡,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們兩人一起打了幾把王者榮耀。他也沒專門要跟我聊什麼,只是說,想來看看我的狀態如何。我原本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直到他一針見血地指出來,才意識到,我可能真的要出問題了。

馬上剎車並不容易,接下來還是像上夜班一樣繼續喝了半個月的酒。但焦慮的閥門已經打開,我開始在下午醒來時擔心,再這樣下去,是不是就無法再適應職場,不會再有合適的工作。最差的情況可能就是在存款花完後,回老家去,人生的下半場就變成一個定數,過一眼望到頭的生活。

期間,我給一位心理醫生打電話。他問了我很多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接著誇了我一番,說我很聰明,性格也很堅韌,但是我的根本問題,就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失敗。他給的建議是,要正視自己的失敗,沒有人能百分之百做到完美。他說,相信我能夠自己調整好。

和他聊了兩個小時,花了八百元,還是有效果的。我就像生了一場小病,一場情緒上的小感冒。找心理醫生,就是治療這場感冒。他的話是輔助,最終調整還要靠自己。

一旦下了決心,酒很快就戒了,晚上不再出門,我修改了自己的簡歷狀態,開始約一些獵頭。有了幾個面試,雖然並不覺得合適,但還是耐著性子去聊。

最難的是把生物鐘調整過來。我必須保證自己以後能在上午起床,為此,我規定自己每隔幾天就要去爬一次山,消耗掉那些過剩的精力。早上起不來,我就下午去。爬山的過程雖然累,但也是開心的。

生物鐘調整過來後,事情就開始變得順利了。我終於找到合適的工作,成為這家公司第25個員工。今年下半年,我為公司辭退了近百名員工,有時是整個銷售團隊全員辭退。其中很多人,在被辭退時都是一臉懵懂。不知道多少人會重複我當時的情緒困境。

小戰,90後,金融行業

既然看不到公司的發展方向,那不如我去外面看一看。

今年9月初,我給領導寫了封郵件,就這樣,從這家證券投資公司離職了。畢竟,金融行業是大環境的晴雨表,行業冷淡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小機構的抗風險能力也並不那麼強。

我有了轉行的打算,去其他金融相關行業也好,回去做律師或者去實業公司做法務也好。我不太擅長騎驢找馬,只想全身心幹好一件事兒,所以就選擇裸辭,再慢慢考慮。出來的第一個月其實過得很充實,自己看一看行業相關知識,學學法律和金融方面的內容,其他倒也沒有想太多。

一個多月後,心態就開始變了,我想主要是因為獨處。別人朝九晚五,你卻只能靠自律,難免懈怠。焦慮的情緒上來了,尤其洗澡時,焦慮被擴大很多倍。我開始在網上投簡歷,才兩三天,就有陌生的HR打電話。因為焦慮,不到一周,我就入職了一家新公司。

沒想到,這份工作我只做了一個月零一周,就第二次裸辭了。這是一家不到五十人的小公司,每天八點半以前上班,晚上下班最早也是七點以後,一般都得耗到十一點。有時候回到家,也要開電話會議,只要老闆覺得有工作,就可以隨時聯繫你。

更讓人受不了的是,老闆要求每30分鐘寫一份工作匯報,並不一定上交,但這是一個工作時間表,以30分鐘為維度,這段時間裡你做了什麼,有什麼進展。還要寫明你每天加班多久,做了哪些工作,還沒有加班費。

本來我想過完試用期再考慮離職,但到了第三周,我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我與這家公司的價值觀完全不匹配。老闆並沒有把心思放在項目上,就是每天盯著員工。他從辦公室走出來,逮著每個人問,你今天幹了什麼。一旦被問到,必須要在十秒內匯報給他。否則他就會罵你,說得你一無是處。這種匯報,給人一種巨大的、無形的心理壓力,這樣的管理方式我接受不了,我也確信我沒有辦法慢慢習慣它。所以,又熬了一個多星期後,我再次辭職了。

很明顯,接受這份工作,就是在焦慮情緒之下的衝動決策。

現在,我給自己定了一個時間表,每天花多少時間幹什麼,裸辭之後,尤其需要這樣的自律。此外,就是慢慢降低心理預期。我計劃,今年春節後再花心思想想找工作的事兒。畢竟第一次裸辭時,我就已經盤點了一遍我的存款和資產。有關錢的問題,暫時還不用擔心。

Andy,80後,網際網路行業

我是「被裸辭」的。

在四大工作了五年後,我才進入網際網路行業,網際網路講求快速迭代,說「擁抱變化」,要我說,所有網際網路人都是千手觀音,變化多得抱都抱不過來。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OTA公司,今年,公司的新業務充滿不確定性,收入急速下降。我在創新部門,這個部門總是最先被優化掉的,如果主營業務做得比較好,公司可以在主營業務之外做一些延展,一旦不好,就必須得「降本增效」了。

去年一年,公司各部門都在裁員,沒有想到,今年就落到我們頭上了。

公司給我們團隊定了強制KPI,整個團隊都處於一個高壓狀態。我們是新組建的團隊,大家來自不同的team,帶著不同的心情,就沒有共同的心思去把業務做好,大家都想著我怎麼活下來。高壓狀態會導致你的決策、工作的動作變形。

大家都知道,每個部門有一個裁員指標,私底下就會紛紛猜測名單上都有誰。大家的表情管理都挺失敗,誰被談話了,一眼就看出來了。

我也很被動,有一天,HR通過企業內部通訊工具聯繫我,「要不你再找找工作吧。」一說我就明白了。

一開始,我受不了。我想,憑什麼是我?你在詆毀我,難道我的能力不夠?我沒有做事?我確實做事了,但是你來評判我,我肯定不服氣。

平靜了情緒之後,我去找CEO。在跟公司高層深入聊過以後,我確定,我們的價值觀不一樣。這讓我最終下定了決心。

情緒不好時,我還去算過命,想知道我為啥最近這麼不順。似乎從去年開始,好像算命的人特別多。

算命師是我朋友推薦的,微信上算了生辰八字,說11月就會順利起來,還有金木水火土,我需要補水。聽她的話,我在淘寶上買了小魚缸和錦鯉。錦鯉幾天餵一次就行,就放在家裡餐桌上,吃飯的時候看看魚,也不錯。

其實,這個算命師扮演的角色就是心靈按摩師,我就是去做了一次心靈按摩。等到最後離職時,我心態已經調整好了。經過憤怒、委屈、接受,最後歡歡喜喜拿錢走人。

離職以後的兩個月,主要精力花在做一個有關車聯網的創業項目,雖然沒有收入,但還挺有成就感。到了11月,我就入職了一家新公司。被算命師說中了。

不上班的日子裡,壓力很大,對自己的認知會偏低,經歷過這些,我相信,在我以後的生活中,裸辭再也不會成為一個選項,never ever。

最簡單來說,我不喜歡事情變得不可控。

我是一個喜歡工作的人,需要去尋找自己的價值。工作對我來說就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能賺錢,能有好的精神狀態,調動情緒,才能交朋友。工作是會給人帶來樂趣,會讓人成長的。更遠一點,我需要不斷地反饋和界定,看我能不能創造價值,實現自我。

孟奇峰, 90後,前公務員

幹嗎要工作?有沒有錢都可以過的嘛。這就是我現在的想法。

從2018年3月辭職後,我就再也沒有工作過。一直在家待著,不出門,不約朋友,不花錢,最大的支出,就是朋友結婚的紅包錢。

我想我是一個挺淡然的人,過看看書,上上網的日子也很舒心。最近我正在看《果殼裡的宇宙》,讀不懂,還是繼續讀。不工作並不會讓我沒有安全感,我相信,安全感來源於自己,來源於你看待社會的方式。

工作就是現代工業社會造就出來的東西,從來不是必需品。我想我的生活,可大可小,過得很富裕也不錯,現在這樣物質很匱乏的生活,也不成問題。

我原本也奮鬥了很久才考上山東省的公務員。後來發現,工作並不好玩,兩年下來,光部門就換了好幾個,每天跟各種材料打交道,於是就想到辭職。

我沒考慮多久就打定了主意,如果不是家裡人攔著,可能早就辭了。我是想做就直接行動的人,所以最終還是瞞著家裡直接辭職。等回到家,手續都已經辦完了,家裡人也很無奈。那時候我還扯謊,說找了一份企業的工作。

辭掉這份工作很難,但我更想做的是去改變,改變自己,所以我很快就決定去騎行川藏。辭職的目的不是騎行,騎行只是過程。

我給自己騎行線路起名叫「雙黃線」。

從成都出發,先走川藏北線 317 國道到拉薩,再從拉薩出發走阿里大環線,經羊湖、珠峰大本營、岡仁波齊到獅泉河,然後從獅泉河出發到亞熱走「一措再措」回到拉薩,最後從拉薩出發反騎川藏南線 318 國道回成都。這正好是兩個環線,以拉薩為連接點,成都是起點也是終點。從地圖上看這個線路是一個臥著的數字「8」,我更喜歡把它當成「∞」,代表著無窮,是結束也是開始。

我還選擇了最難的騎行方式,獨自騎行。當然,這也是最爽的騎行方式,我很享受一個人獨來獨往的感覺。整個行程用了102天,除去休整和轉山的時間共騎行90天,只有在阿里南線時和一個騎友一起騎了5天,其餘時間都是獨自一人。

騎行的路上,偶爾會有一些焦慮,突然想到,騎行之後怎麼辦?脫離了職場會不會難以回歸?但是第二天事情一來,這種情緒馬上就過去了。每天考慮的還是行程的問題。

身邊所有人,無論家人還是朋友,都對我現在的狀態有種種質疑。很多朋友覺得我很「作」,放棄公務員、去逛一圈。我還真沒花力氣跟人家解釋過,他們說他們的,我幹我的。

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想法,我現在的想法就是這樣,也許過幾年會有新的想法,會想找一份工作,一份能夠有比較大自由空間的工作。

我能夠承擔這些決策的後果。也許也是騎行本身給我帶來了一些改變,對這個社會的承受能力更強了。畢竟在騎行中,我經歷過最深的絕望。

那是去羊湖觀景臺的路上,我低估了羊湖觀景臺的坡度,更嚴重低估了天氣的變化莫測。剛開始爬坡沒多久,就下了一陣很急的雨加冰雹,天空一直陰著。隨後是大雪和大風,再加上晚上沒有吃東西,我的體能越來越差。前後左右都是無盡的黑暗,手電筒的光已經完全穿不透大雪,路上的積雪也越來越厚,徹底騎不動車子,只能推著車子前進。整個黑洞般的時空裡,只有一個人緩慢而費力地前進。

在離山口兩公裡左右時,一輛車從我身邊經過,當車尾燈的燈光消失在黑暗中時,我的記憶也隨之消失了。事後回想,記憶是從看到遠處燈光的剎那重新開始的。那一刻,我只有最原始的本能,放倒車子,拿上手電,順著坡連滾帶爬,走到燈光的所在——一間很大的公共廁所。在這間廁所度過了一晚後,我發現已經到了羊湖觀景臺。四周的山被大雪覆蓋,羊湖是那麼璀璨奪目。

~END~

相關焦點

  • 那些裸辭的年輕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1前不久結束的《奇葩說 第六季》終極辯題也是「年輕人該不該裸辭?」該不該裸辭裸辭一直都是爭議很大的一個話題,有的人覺得年輕人就要有說走就走的果斷,有的人覺得應該理智一點。但更多的年輕人只是跟風裸辭,美其名曰要勇敢一次,卻忘記自己跟別人是不一樣的。可能只是意識到自己的更多可能性之後,他們對職業選擇多了一絲果斷。
  • 那些年前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絕大多數人,都處於內心反抗,現實真香的境況中。儘管如此,在提倡解放天性的時代,仍然有人會裸辭,而且是在年前裸辭。那些人裸辭後的心情和境況是怎樣呢?是遇到了美麗新世界?還是後悔當初的衝動呢?亦或是更加迷茫了?
  • 那些一言不合就裸辭的人,現狀如何?真相令人唏噓
    你有裸辭過嗎?只有裸辭過的人能體會,找工作不斷碰壁時,才知道經濟不景氣真的不是說說而已。小糖是我的前同事。91年生人。本來在這家公司工作了五六年,對公司的業務和自己的崗位工作都很熟練。但不知為何一直沒有升職,連調薪都只有兩次。她辭職前不久,部門還調來一個經理,直接澆滅了她幹下去的想法。一言不合就這麼裸辭了。當然她也是有點底氣,畢竟還有家人在這個城市裡。沒想到離職跳槽後反而跳到了一個好公司,給的待遇和福利都比前公司優厚。
  • 那些裸辭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1那些盲目裸辭的人我曾經在大學畢業時去西藏畢業旅行過一段時間,在那裡,我遇到了很多裸辭工作去西藏的人,他們有的是騎行,有的人將拉薩作為環遊亞洲的第一站我們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完完全全脫離工作的束縛,他們每一個人都顯得那麼鮮活而生動。當時的我很佩服他們的勇氣,覺得他們很酷,想著以後自己工作以後也要這般瀟灑,直到後來我進入社會,斷斷續續通過朋友圈了解他們的動態。
  • 工作1天就裸辭!那些愛辭職的寧德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工作1天就裸辭!那些愛辭職的寧德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 「 多方數據和現實都表明 跳槽,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普遍現象
  • 那些一言不合就辭職的「打工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也就是經濟性裁員的;(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也就是合同期滿,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也就是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提出不續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出續籤合同,但合同條件就之前的有所降低,勞動者不願續籤合同的,用人單位都需要支付經濟補償
  • 一言不合就裸辭的「短視青年」,恰恰是我們當中的聰明人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變得「短視」,不願意去規劃五年之後的事情。近日有機構進行了一個調查: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72名18~35歲的職場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2.5%的受訪職場青年「裸辭」過,49.4%的受訪職場青年考慮過「裸辭」。不滿意薪酬福利(52.1%)和不適應企業管理制度模式(51.4%)被受訪者認為是職場青年「裸辭」的主要原因。
  • 說裸辭就裸辭的那些人,後來都怎樣了?說實話差距不敢相信!
    當代年輕人在職場的現狀,可以這樣總結:領導敢說我我就辭職,這是90後;幹得不爽就辭職,這是95後;領導不聽話就辭職,這是00後。此外,還有不少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裸辭,優路教育建議大家,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還是不要輕易裸辭,尤其是在大城市中,壓力還是比較大的,那麼說裸辭就裸辭了的那些人,後來都怎樣了?說實話差距不是一般大。
  • 那些不想上班的年輕人,後來怎麼樣了
    當清晨六點半的鬧鐘準時響起時,睡眼朦朧地去刷牙,順便看看鏡子裡的黑眼圈。 新的一天,理應是新的開始。可還未正式開始,就覺得心好累。 但生活還在繼續,你依然得強打精神去上班。公交車還是會擠,路還是會堵,那些匆匆忙忙的人群中還是會有你奔波的身影曾經在微博上看過一個搞笑的段子:你因為窮而做過什麼事情?
  • 年輕人辭職需要冷靜期嗎:那些勸你不要裸辭的人,都是在傷害你
    年輕人愛辭職,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最近一個話題「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又重新引來大家的熱議。以過來人身份為代表的職場老司機認為當下年輕人不計後果的裸辭是不理性的行為。而我想告訴你,這些勸你冷靜的人,其實都是在害你!
  • 教育專家:父母一言不合就開始說教,這樣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通常在這個時候,尤其是孩子犯了錯或者是做了什麼不符合常理的事情,父母常見的毛病就是——一言不合就開始說教。一次兩次孩子還能夠結束,時間長了,就會引起孩子的一種「牴觸心理」。這是一種因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的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 「裸辭」,不美!
    裸辭,簡單說是在沒有找到下家的情況之下,斷然辭職的離職方式。現在不少90,00後職場年輕人喜歡這種離職方式,很大的原因就是覺得拿著低工資,受著窩囊氣。讓自己不將就、不妥協,一言不合就裸辭,看上去又瀟灑又解氣。然而,很多人在還沒享受完裸辭的快感,就開始後悔不已。我們先來分析下裸辭的原因。
  • 2019年,那些裸辭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這件事為什麼「裸辭」?相信有很多人都記得這封曾經紅極一時的辭職信吧當年這封辭職信的當事人後來真的走遍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風景還在路上遇上了她如今的先生窮到火葬場人間真理啊有句俗話說的好「跳槽窮三月,換行窮三年」所以跳槽需謹慎那些裸辭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 工作難找,為什麼很多人還是一言不合就離職?他們是怎麼想的?
    不可否認,一言不合就離職,這種「瀟灑」多半都是年輕人,剛入職的新人或者一直不停找工作的「精英」;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是玩不起這種「瀟灑」,真正牛逼的人更是不屑玩這樣的「瀟灑」!關於委屈但凡去問,一言不合就離職的人,總會一堆的理由,其實核心就一個,覺得自己受委屈了!然後就想,自己憑什麼受委屈?
  • 別以為職場裸辭有勇氣就行,有這3類特徵的人,再多考慮考慮
    別以為職場裸辭有勇氣就行,有這3類特徵的人,再多考慮考慮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剛加入職場的年輕人,一言不合就選擇了辭職。甚至還有很多年輕人形成了裸辭的習慣,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在職場中經常會遇到令他們不舒服或者不開心的事情,所以沒有考慮什麼,就選擇了裸辭。
  • 「金九銀十」新生態:一言不合就辭職,你敢嗎?
    一言不合就辭職,你敢嗎?「金九銀十」新生態「我們公司年底陸續要走四個人,包括我,至少有兩個是裸辭。」從事書業營銷工作的佐伊說:「一個因為抑鬱症回家休養了,一個因為工資低,還有一個我不熟,不知道。」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有一批要麼文採斐然要麼獨具巧思的辭職信要在網上火一把。而職場新血液的注入,為辭職這件事增添了更多話題性。去年7月起,第一批「95後」本科畢業生踏入職場。有數據顯示95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只維持7個月。閃辭、裸辭成了這一世代職場新人身上的標籤。這些年輕的勞動者是怎麼想的?社會如何看待這種情況?
  • 那些#被父母逼迫考編的年輕人#,他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被父母逼迫考編的年輕人#,他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同學們,小編上次刷到屬於我們的熱搜了 #被父母逼迫考公的年輕人# 每年大量「考編人」
  • 裸辭有多爽?失業3個月找不到工作就知道了
    很多年輕人想要舉雙手雙腳為這種行為打call:太酷了!羨慕papi醬說走就走的灑脫無可厚非,但我勸你別輕易學。01裸辭的心誰沒有?但你有裸辭的資本嗎?papi醬有裸辭的底氣,但不是每個人都有。02裸辭一時爽,事後悔斷腸裸辭爽不爽?爽!但也僅限於裸辭後的一周,甚至只是裸辭那一瞬間的過癮。之後,空虛,迷茫,後悔,焦慮就會找上門來。
  • 高甜韓劇推薦,一言不合就撒糖,這真是甜炸了!
    高甜韓劇推薦,一言不合就撒糖,這真是甜炸了!高甜韓劇|解鎖新姿勢,一言不合就親(擁)親(吻)嘻嘻嘻,中了銀優小哥哥顏之箭的小豬,在等更新的同時,又發現了幾部高甜韓劇。那些一言不合就親(擁)親(吻)的神操作,小豬只想說幹得漂亮~需要浪漫3劇情:作曲家朱浣時隔17年回到韓國,想去見把他撫養長大、陪她一起玩耍的「星星」。但九年的職場生涯,星星不再是記憶中的善良單純,而是冷漠自私的電視臺組長。
  • 裸辭很爽?誰裸辭誰知道
    還有超過半數的職場人,在換工作時,選擇了裸辭。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在當下,裸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而我們無從得知,他們是深思熟慮才下定決心,還是因為「好像大家都裸辭我也跟著裸辭」而盲目下定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