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說有三種人不能害,第一種就是頭陀,為何孫二娘卻來者不拒?

2020-12-20 莊生曉夢

文 / 莊生曉夢

大樹十字坡,客人誰敢那裡過?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

乍聽這段話,就給人一種恐怖的感覺。當真是世風日下、人心險惡,行走江湖一不小心就要被做成人肉包子。而更讓人吃驚的是,這個店還是一個女人所開。

那一日武松因殺害潘金蓮和西門慶而被發配路過這十字坡時,因他事前知悉這個店的底細,再加上剛進店的時候就看到那個女主人不懷好意地上下打量時,他心中已經有了眉目。所以在接下來武松就不時地用言語來挑撥這女主人孫二娘,而孫二娘也一再附和,只盼著幾杯酒下肚之後,要了他的命,將他做成人肉包子以洩心頭之憤。

還好武松多長了個心眼,趁著孫二娘不注意將一碗酒倒在了地上(嗜酒如命的武松倒也知道分寸),看到身邊的兩個官人都倒下時,他也裝著倒下。

於是接下來,就有了孫二娘上來拉武松時,被武松反手戲耍的一幕。而就在這時,孫二娘的丈夫菜園子張青適時趕到。

張青趕來後,首先就是放低姿態詢問眼前這位好漢的姓名,而當他聽說眼前之人就是景陽岡打虎英雄武松後,立刻倒地便拜。

歷來「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武松看到這裡,趕緊就放了踩在腳下的孫二娘,然後作揖還禮。而這時張青也就開始說起了自己這家店的來歷。

原來,殺人越貨,然後將人做成人肉包子確有其事,不過在張青的言語中,我們還聽到了這樣一些信息。

他們做這個買賣,還是有一定原則的,那就是有三種人不可以殺害。第一種,乃是頭陀,也就是出家人;第二種人,便是妓女,他們認為妓女也是很可憐的一個群體,所以實不該加以迫害,倒也頗有憐憫之心;第三種人,就是被發配貶謫之人,也許是因為世道的關係,在他們看來這個群體裡多有被冤枉的好漢,而眼下的武松似乎隱隱就印證了這一點。

這樣的一番話,好像一瞬間就將這家黑店「洗白」了,讓人們頓生「盜亦有道」之感。但是轉念一想,卻又發現這句話裡其實漏洞百出。

從張青的話中,我們知道魯智深當年也在這兒吃了虧,而魯智深其人便是頭陀。如今的武松,乃是標準的被發配之人,卻同樣難以倖免。也就是說,在張青所述的三種不可害之人中,魯智深身為第一種,武松身為第三種都未曾倖免,難道這所謂的「三不害」只是搪塞之詞嗎?

其實,張青確實是有心遵守這個信條的,可是因為其上門女婿的身份問題,加上他武功還不及孫二娘,這讓他就更沒有了發言權。所以,他雖然有心阻止孫二娘這種「謀財害命」的勾當,卻也是無能為力。

而對於孫二娘而言,世襲為盜的她,可沒有這種善惡之念。

孫二娘的外號「母夜叉」,許多人覺得這個稱號甚為不雅,也不知這一稱號從何而來,但其實這一外號也同樣是世襲而來。孫二娘的父親名為孫元,外號「山夜叉」,當年也是幹著這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剪徑」勾當,而菜園子張青就這樣被孫元相中,被他招為女婿,在孫元死後就由張青和孫二娘共同經營著這家黑店。

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孫二娘,對於這樣的勾當可謂是「輕車熟路、駕輕就熟」,對於她而言,她可不會盯著來人是頭陀還是妓女之流,她緊盯著的只有一樣東西,那就是客人的包袱!如果說再有一樣的話,那就是這個人是否值得殺,也就是開篇所說的,到底是「肥的」還是「瘦的」。

也就是說,「三不害」其實是針對張青而言的,但鑑於張青經常不在店內且沒有發言權,所以這所謂的「三不害」也就是一句空話而已了。

相關焦點

  • 孫二娘和張青既然立下三不殺規矩,他們為何要殺頭陀和武松
    文/主任大家都知道,張青和孫二娘是梁山108將中的小人物,但是卻是不折不扣的殺人狂魔,他們把殺人當成生意,面對生命毫無敬畏之心,所以之前小編在一篇文章中就提到,如果說殘忍,他們和李逵都有得一比。甚至因為生意太好,他們還開了分店,目的就是為了把生意做大做強,賺更多錢。但是,即便是殺人如麻的張青和孫二娘,卻有自己的規矩,那就是他們制定的三不殺。什麼是三不殺呢?按照張青的說法就是:出家人不殺,娼妓戲子不殺,罪犯不殺。這個規矩十分奇怪,為什麼是這三類人,而且看起來這些人都不是大家所認為的好人,甚至並不包括平民。
  • 孫二娘對待武松,為何比對張青還好?你看她安的什麼心
    論年齒,張青卻長武松九年,因此,張青便把武松結拜為弟。武松與張青結義,孫二娘便成了武松的大嫂。辭行時,孫二娘又擺酒置席,準備一應行李、包裹、纏袋,又送十來兩銀子與武松,把二三兩碎銀子發給兩個差役。此一去後,孫二娘對武松便有幾分牽腸掛肚,從你去後,我只怕你有些失支脫節,或早或晚回來。
  • 魯智深武松差點被她所害,賣饅頭的孫二娘張青,是否值得同情?
    十字坡的母夜叉孫二娘和她丈夫菜園子張青,在十字坡開了一個網紅店。整個江湖都在流傳著他們的生意經。孫二娘夫婦二人,既然做的是黑店的買賣,卻還冠冕堂皇地給自己定下了個規矩,那就是盜亦有道,三種人不能夠加害,一種是雲遊的僧道;第二種是江湖上行走的風塵戲子們;第三種便是刺配流放之人。
  • 解讀孫二娘和武松不為人知的情感,張青心裡不好受吧
    先是質疑孫二娘家的饅頭餡是人肉做的,接著又出言調戲,什麼「我見這饅頭餡肉有幾根毛,一像人小便處的毛一般」「恁地時,你獨自一個須冷落。」正是這種赤裸裸的挑釁激起了孫二娘的殺心。不過倆人不打不相識,反倒有了不一般的情誼。
  • 看水滸:武松和孫二娘是什麼關係?妻子被人調戲,張青很識趣
    武松當時動了心,到了晚上夜不能寐,聽見有人喊「捉賊」,沒想到自己卻被當成「賊人」關進了死囚牢。武松雖然不近女色,但是信奉儒家倫理的他又如何不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道理。他的哥哥武大郎已死,武家傳宗接代的重任落到了他的身上。所以當張督監把玉蘭「許他為妻」時,武松其實動了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的心思。
  • 水滸傳:孫二娘夫婦開黑店,還做人肉包子,為何卻不殺這三種人?
    作為我國最為出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所透露的藝術和思想是很值得人思考的,比如拿今天要講的案例來說,原著二十七回中,張青孫二娘夫婦在孟州道開黑店,做人肉包子,武都頭十字坡巧遇張青,當時孫二娘本想暗害武松,被武松察覺,雙方起了衝突,恰好張青及時趕到,制止了二人,於是孫二娘夫婦道歉
  • 水滸傳:誰說張青死武松不悲傷?武松對張青的感情比施恩深
    看到有這樣一個問題:武松的結拜兄弟有張青和施恩,為何只有施恩死後武松大哭了一場?武松有兩個朋友張青和施恩,不錯。施恩死了,武松大哭。也沒錯。錯的是,張青死,《水滸傳》並沒有記載武松不悲傷。如果不是武松警惕,他有可能命喪飛雲浦。武松劫後餘生,決定一不做二不休,來到鴛鴦樓報仇。並且留下:殺人者武松的字樣。武松從此以後不能回頭,不能回到官場,不能有家有業,有老婆孩子,只能流浪天涯。武松最後佔山為王,上梁山造反都拜施恩所賜。武松在張青面前是小弟。
  • 張青孫二娘,武藝低微也沒名氣,為什麼武松會敬重他們?
    要知道,張青個人武藝低微,根據後面的排名來看,頂多算三流;江湖上他也沒多大名氣,這從他的綽號就能看出來,所謂「菜園子」,就是因為張青會種菜。另外,張青和老婆孫二娘更是利用蒙汗藥,殺人無數,不知害了多少好漢,還賣人肉包子。既然武藝低微、名氣不大,又害人無數,為何武松要與張青結拜呢?個人認為,這是因為張青重情與義。
  • 從《水滸傳》一個細節,看看孫二娘和張青夫妻關係如何
    而做剪徑的強盜呢,張青本來還想找個軟柿子捏,卻不想人家老頭都比他還厲害。至於說那孫老頭,最大的心病就是自己女兒,因為這女兒長得粗壯倒也罷了,脾氣還很暴躁,而且跟著他學了一身匪氣,普通人根本不敢接近。遇到張青時,張青可以說是在人生最低谷,孫老頭饒他一命,但是必須要娶自己女兒。張青看到孫二娘那副模樣,實在是不想答應,可是不答應就沒活路,只得順從。
  • 作為《水滸傳》中的三女將之一,孫二娘是否值得同情
    雖說梁山好漢之所以上梁山,或多或少都有點被迫的成分,要不也不會有「逼上梁山」這一說了,可是孫二娘的上梁山卻是她和丈夫菜園子張青「蓄謀已久」的了,也就是說:別人有點被逼無奈,而孫二娘和張青卻是自願上梁山的,而且為了上梁山還做了不少害人的勾當。
  • 張青孫二娘比鎮關西蔣門神更惡,武松魯智深為何與他夫婦成朋友
    如果說蔣門神是仗勢欺人,巧取豪奪,鎮關西是狡猾狠毒、貪得無厭,他們的惡主要是欺負人、貪財方面,還沒有直接剝奪人命,貪財不害命,可能算不上最惡的惡人。孫二娘夫婦則是直接剝奪客戶的生命和錢財,既貪財又害命,手段讓人髮指,犯罪過程讓人膽寒,論惡,還真是比蔣鄭二人更惡。
  • 張青的嘴、孫二娘的「洗腳水」,十字坡上最要命的鬼
    她的這個酒店就是開頭歌謠中所說的黑店。憑藉著蒙汗藥,孫二娘無往不利,就連花和尚魯智深都曾著過他的道。對蒙汗藥,孫二娘有個特殊的稱呼——"洗腳水"。由你奸似鬼,也喝了老娘的洗腳水。每每得手,孫二娘都會念叨這麼一句。張青的嘴張青,綽號菜園子。
  • 水滸傳中孫二娘和張青在梁山武力不低,為何排名那麼低?
    水滸傳中孫二娘和張青在梁山武力不低,為何排名那麼低?孫二娘對於很多小時候看水滸傳的小夥伴來說都是童年陰影,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孫二娘是十字坡上開的一家黑店的老闆娘,她並不是唯一的老闆,另外的老闆是張青夫婦,而他們所開的店雖然是黑店不過生意特別的好,因為是飯店,那麼生意好的原因當然就是才好吃啊!他們那裡有一個特色菜,和外面的不一樣,就是包子。很多人會覺得奇怪了?為什麼包子還能作為特色菜,包子不是應該哪裡都有嗎?其實啊,他們的包子十分特別,並不同一般的包子一樣,有素包子、肉包子之分,那裡只賣肉包子。
  • 張青贈給武松的兩把戒刀和人骨頂數珠到底來自哪裡?
    說起來,這兩把鑌鐵戒刀和108顆人骨頂數珠與武松是有緣分的。這兩件寶貝,書中交代了兩次。張青繼續說道:別的都不打緊,有兩件物最難得:一件是一百單八顆人頂骨做成的數珠;一件是兩把雪花鑌鐵打成的戒刀。張青重點介紹了戒刀和數珠,他慧眼識珠,知道這是個寶貝。
  • 武松和孫二娘是什麼關係?
    武松和孫二娘是什麼關係呢?有人說是姐弟戀的關係。真的是這樣嗎?我看未必。孫二娘是個女強人,非常強悍,比男人還男人 一般男人她根本瞧不上,甚至包括她的丈夫菜園子張青。孫二娘綽號「母夜叉」,不看本人,光聽綽號就足以令人聞風喪膽了。
  • 水滸傳中,孫二娘喪命時,武松為何要大哭?原因很簡單
    在梁山泊武松絕對是梁山上最講義氣的人之一。在徵討方臘的時候,母夜叉孫二娘被方臘的軍隊用弓箭射死,梁山上的頭領們都感到十分惋惜,但是只有武松一個人哭了。有讀者會奇怪,武松的妻子又不是孫二娘,為什麼武松要哭呢。還是那句話,因為義氣,武松是非常講究兄弟情誼的人,而且非常懂得的知恩圖報。當初施恩僅僅是因為幫助武松免掉了一頓殺威棒,武松就幫助他重新奪得了快活林的酒店。
  • 武松和張青在十字坡結拜,為什麼還說孫二娘的包子店,細思極恐
    這個叫張青的,哪裡是什麼小人,就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連自己都說是「爭些小事」,竟然殺了寺中的和尚。但凡一間寺院,即使規模再小,也不會只有一個和尚。因此,他很有可能殺了數人,並且,把寺院也放火燒掉。一個修身養性的宗教場所,竟然被這廝來了個連鍋端。可見其人之殘暴,下手之狠毒,哪裡有半點忠厚老實。
  •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張青跟孫二娘排名那麼靠後呢?
    人肉這種東西張青跟孫二娘攢了非常多,按照那個時候的說法就是,他們把人身上的肥肉都留下來做包子餡兒,瘦肉全都丟進河裡面餵魚,只要還有人來他們的店裡面吃東西,那麼他們的肉就不會斷。這個頭陀可不簡單,我們都知道,能夠使用武鬆手裡那把雙刀的人都不是一般人,頭陀就是用這把刀殺了太多的人了,讓這把刀都通靈了,所以這把刀只要沒有飲血,到了晚上就會發出聲音,只有等到武松拿刀它的時候,這把到晚上才停止發出聲音。
  • 武松抱住孫二娘,並且將她按倒在地,張青為什麼不去幫忙?看完恍然...
    張青,因為種菜手藝高超,青菜種得水靈、光鮮、漂亮,綽號「菜園子」。這個綽號看似人畜無害,好像他應該是個合格且樸實的菜農,可實際上張青也是個手上沾上血的人。想當年他在孟州道光明寺種菜,為了一點點小事,一時性起,就把全寺僧眾都殺了,一把火把寺院燒作白地。
  • 武松和孫二娘:是姐弟之情還是叔嫂之義?孫二娘為何對他這麼好?
    不過,孫二娘的本事比張青大,計謀比張青廣,思慮比張青全,甚至手段也比張青更狠。在這對夫妻的對外關係中,孫二娘才是主導。這與中國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習慣不同。從這個角度來說,孫二娘與武松的感情,比張青與武松的感情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