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園子張青是水滸好漢中比較憋屈的一個。看《水滸傳》中處處是對女人的貶低,是一個很明顯的男尊女卑的世界,而就在這樣一個世界裡,張青居然做了上門女婿,而且還是說不上話的那種,可謂是水滸中最悲催的男人之一。
張青能落得如此下場,主要原因是他本事不濟又不安分。張青本身是給寺廟裡種菜的,但是卻沒跟寺廟和尚處好關係,結果發生口角殺了和尚跑路。跑路以後的張青沒事可幹,就幹起了沒本錢的買賣,一次他挑一個老頭下手,沒想到那老頭本身就是個強盜,而且比他還厲害。結果張青不幸被俘,做了老頭的女婿。
從這就看出張青其實過得不咋樣,一般來說能給寺廟種菜的待遇都不差,吃喝不愁,可是張青偏偏要惹是生非。而做剪徑的強盜呢,張青本來還想找個軟柿子捏,卻不想人家老頭都比他還厲害。至於說那孫老頭,最大的心病就是自己女兒,因為這女兒長得粗壯倒也罷了,脾氣還很暴躁,而且跟著他學了一身匪氣,普通人根本不敢接近。
遇到張青時,張青可以說是在人生最低谷,孫老頭饒他一命,但是必須要娶自己女兒。張青看到孫二娘那副模樣,實在是不想答應,可是不答應就沒活路,只得順從。
孫二娘長得不咋樣,脾氣又暴躁,可是有一身好武藝,起碼相對張青來說,她厲害多了。本來張青以為先娶了孫二娘,等孫老頭一死自己就可以揚眉吐氣了,但是就算孫老頭死了,孫二娘自己就能壓他一頭。買辦法,張青只有憋屈的活著。
後來兩人在十字坡開酒店,張青負責裡外打點,孫二娘負責看店,由於張青比孫二娘要聰明仔細一些,他這才逐漸有了話語權,不過最終聽不聽主要還看孫二娘心情,如果孫二娘心情不好,張青說得再對的也都當耳旁風。而張青最不能容忍的一點就是孫二娘平日做派,她喜歡濃妝豔抹的穿著半露短裝在門口迎客,一方面是因為孫二娘體胖怕熱,另一方面是說這樣可以招攬生意。張青雖然說不上多麼喜歡孫二娘,但是已經是他老婆了,如此大膽的打扮張青還是很介意的,可是說了多次孫二娘根本聽不進去,張青也只好暗自生悶氣。
還有一點,就是張青孫二娘開的是人肉包子店,來往商客都是目標,比起大大咧咧的孫二娘,張青考慮的要更多一些,這抓的客人多了,難免會碰上厲害角色,到時候這個店面恐怕要連店到人都被銷毀了。所以張青定下規矩,囚犯、出家人、青樓女子不碰,不過孫二娘根本就不聽,任誰過來照抓不誤,連魯智深都差點被她害死。
這張青怎麼說也是個殺人不眨眼的角色,天天被老婆這樣對付,心裡能不憋氣嗎,是個男人估計都受不了。不過張青沒有辦法,自己這個老婆壓根就不講理,打也打不過,家都是人家的,他只能默默忍受。
後來武松因殺了西門慶潘金蓮被發配,路過孫二娘的店,關於這家店,武松是早有耳聞,就準備好好收拾一下他們。進了店裡武松故意言語挑釁,假裝中了迷藥暈倒,待孫二娘要來拿他時,他一下子反客為主,制住了孫二娘。
看書中描述,武松制住孫二娘也不過是幾個瞬間的事,趕巧不巧張青這時候回來了:
看看這段描述,其實還挺有意思的,張青是砍柴回來,歇在門首。他既沒有上前跟武松廝打,也沒有直接跑過去跪地求饒,而是先歇在門首。怎麼就這麼湊巧呢,看這個狀態,倒更像是張青早就回來了,只不過是先躲在一邊看熱鬧罷了。
為何這麼說呢,張青定下過規矩,不殺囚犯,但是孫二娘當作耳旁風,當張青看到孫二娘迷暈武松時,他心中不滿,但是這時候出來阻止,勢必要跟孫二娘大吵一架,自己還有挨罵,而且看她那樣,已經得手了,就這樣作罷。
後來看到武松居然是詐暈,反而制服了孫二娘,一方面他有點擔心孫二娘安危,另一方面他心裡未必不會暗爽,這婆娘飛揚跋扈,總算有人可以教訓她一番了。所以他故意在門首歇了一會兒,然後才跑過去營救。
而且看他營救方式,那是相當穩健。一般人看到自己媳婦被別的男人壓在地上,要麼過去,要麼趕緊跪地求饒,但張青表現得十分淡定。先是一句討饒然後說自己有話說,詢問對方來歷,對方說了以後他又恭維對方,然後再次討饒。說話功夫武松已經換了一個姿勢,把孫二娘踩在腳下。
有道是關心則亂,張青如此理智淡定,固然是最好的處理方法,但也足以看出他對孫二娘感情真的很一般,只有不相干的人遇到危險才會如此淡定。而且很可能長期被孫二娘壓制,巴不得有人來教訓她一番呢,武松正好是幫忙了。
從結果來看,張青如此處理確實沒毛病。如果他直接上去廝打,很容易激怒武松,孫二娘在武松面前都不堪一擊,何況他呢。但是從感情方面來說,張青如此作為的確不像是一個關心妻子的好丈夫。
孫二娘、張青的關係也給現實夫妻敲響了警鐘,夫妻之間應該講求平等互敬,不管是男是女,是強是弱,都應該尊敬對方,不然只能是同床異夢,成為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