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滸傳》一個細節,看看孫二娘和張青夫妻關係如何

2020-12-20 一覽眾河小小

菜園子張青是水滸好漢中比較憋屈的一個。看《水滸傳》中處處是對女人的貶低,是一個很明顯的男尊女卑的世界,而就在這樣一個世界裡,張青居然做了上門女婿,而且還是說不上話的那種,可謂是水滸中最悲催的男人之一。

張青能落得如此下場,主要原因是他本事不濟又不安分。張青本身是給寺廟裡種菜的,但是卻沒跟寺廟和尚處好關係,結果發生口角殺了和尚跑路。跑路以後的張青沒事可幹,就幹起了沒本錢的買賣,一次他挑一個老頭下手,沒想到那老頭本身就是個強盜,而且比他還厲害。結果張青不幸被俘,做了老頭的女婿。

從這就看出張青其實過得不咋樣,一般來說能給寺廟種菜的待遇都不差,吃喝不愁,可是張青偏偏要惹是生非。而做剪徑的強盜呢,張青本來還想找個軟柿子捏,卻不想人家老頭都比他還厲害。至於說那孫老頭,最大的心病就是自己女兒,因為這女兒長得粗壯倒也罷了,脾氣還很暴躁,而且跟著他學了一身匪氣,普通人根本不敢接近。

遇到張青時,張青可以說是在人生最低谷,孫老頭饒他一命,但是必須要娶自己女兒。張青看到孫二娘那副模樣,實在是不想答應,可是不答應就沒活路,只得順從。

孫二娘長得不咋樣,脾氣又暴躁,可是有一身好武藝,起碼相對張青來說,她厲害多了。本來張青以為先娶了孫二娘,等孫老頭一死自己就可以揚眉吐氣了,但是就算孫老頭死了,孫二娘自己就能壓他一頭。買辦法,張青只有憋屈的活著。

後來兩人在十字坡開酒店,張青負責裡外打點,孫二娘負責看店,由於張青比孫二娘要聰明仔細一些,他這才逐漸有了話語權,不過最終聽不聽主要還看孫二娘心情,如果孫二娘心情不好,張青說得再對的也都當耳旁風。而張青最不能容忍的一點就是孫二娘平日做派,她喜歡濃妝豔抹的穿著半露短裝在門口迎客,一方面是因為孫二娘體胖怕熱,另一方面是說這樣可以招攬生意。張青雖然說不上多麼喜歡孫二娘,但是已經是他老婆了,如此大膽的打扮張青還是很介意的,可是說了多次孫二娘根本聽不進去,張青也只好暗自生悶氣。

還有一點,就是張青孫二娘開的是人肉包子店,來往商客都是目標,比起大大咧咧的孫二娘,張青考慮的要更多一些,這抓的客人多了,難免會碰上厲害角色,到時候這個店面恐怕要連店到人都被銷毀了。所以張青定下規矩,囚犯、出家人、青樓女子不碰,不過孫二娘根本就不聽,任誰過來照抓不誤,連魯智深都差點被她害死。

這張青怎麼說也是個殺人不眨眼的角色,天天被老婆這樣對付,心裡能不憋氣嗎,是個男人估計都受不了。不過張青沒有辦法,自己這個老婆壓根就不講理,打也打不過,家都是人家的,他只能默默忍受。

後來武松因殺了西門慶潘金蓮被發配,路過孫二娘的店,關於這家店,武松是早有耳聞,就準備好好收拾一下他們。進了店裡武松故意言語挑釁,假裝中了迷藥暈倒,待孫二娘要來拿他時,他一下子反客為主,制住了孫二娘。

看書中描述,武松制住孫二娘也不過是幾個瞬間的事,趕巧不巧張青這時候回來了:

看看這段描述,其實還挺有意思的,張青是砍柴回來,歇在門首。他既沒有上前跟武松廝打,也沒有直接跑過去跪地求饒,而是先歇在門首。怎麼就這麼湊巧呢,看這個狀態,倒更像是張青早就回來了,只不過是先躲在一邊看熱鬧罷了。

為何這麼說呢,張青定下過規矩,不殺囚犯,但是孫二娘當作耳旁風,當張青看到孫二娘迷暈武松時,他心中不滿,但是這時候出來阻止,勢必要跟孫二娘大吵一架,自己還有挨罵,而且看她那樣,已經得手了,就這樣作罷。

後來看到武松居然是詐暈,反而制服了孫二娘,一方面他有點擔心孫二娘安危,另一方面他心裡未必不會暗爽,這婆娘飛揚跋扈,總算有人可以教訓她一番了。所以他故意在門首歇了一會兒,然後才跑過去營救。

而且看他營救方式,那是相當穩健。一般人看到自己媳婦被別的男人壓在地上,要麼過去,要麼趕緊跪地求饒,但張青表現得十分淡定。先是一句討饒然後說自己有話說,詢問對方來歷,對方說了以後他又恭維對方,然後再次討饒。說話功夫武松已經換了一個姿勢,把孫二娘踩在腳下。

有道是關心則亂,張青如此理智淡定,固然是最好的處理方法,但也足以看出他對孫二娘感情真的很一般,只有不相干的人遇到危險才會如此淡定。而且很可能長期被孫二娘壓制,巴不得有人來教訓她一番呢,武松正好是幫忙了。

從結果來看,張青如此處理確實沒毛病。如果他直接上去廝打,很容易激怒武松,孫二娘在武松面前都不堪一擊,何況他呢。但是從感情方面來說,張青如此作為的確不像是一個關心妻子的好丈夫。

孫二娘、張青的關係也給現實夫妻敲響了警鐘,夫妻之間應該講求平等互敬,不管是男是女,是強是弱,都應該尊敬對方,不然只能是同床異夢,成為熟悉的陌生人。

相關焦點

  • 看水滸:武松和孫二娘是什麼關係?妻子被人調戲,張青很識趣
    十字坡的這家黑店,就是孫二娘從她爹手裡繼承下來的。老孫頭年輕時好勇鬥狠,和一個頭陀結了仇,被那個頭陀殺死了妻子。幾十年間老孫頭一直在尋訪仇人,一無所獲,晚年在十字坡開了家黑店。有一天去城裡買菜,遇到了一個攔路搶劫的小夥子。這個小夥子就是張青,因為殺了人逃亡江湖,走投無路想攔路搶劫,弄兩個錢使使。
  • 水滸傳戰場上的愛情 張青孫二娘 王英扈三娘 張清瓊英 那場是真愛
    張青孫二娘夫婦,雖然在梁山上排名比較靠後,但是張青孫二娘這對夫婦在老百姓當中的知名度還真不算低,特別是母夜叉孫二娘,知道點兒梁山好漢的一般都知道這位。張青和孫二娘的愛情在現在的婚姻形式上屬於包辦婚姻。菜園子張青當時就是以在孟州道光明寺替和尚種菜園子為生,與和尚吵架將寺裡和尚先殺後燒,光明寺從此消失。
  • 解讀孫二娘和武松不為人知的情感,張青心裡不好受吧
    當初武松因為景陽岡打虎不僅做了縣裡的都頭(治安隊長),還意外和失散多年的哥哥武大郎相遇。兄弟相逢原本是高興的事情,只是武松覺得嫂子看他的眼神不一般。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嫂子潘金蓮因為勾搭武松不成出軌西門慶,從而導致武大被害,武松為了給哥哥報仇惹上了人命官司……恐怕從這個時候開始,武松對女人已經不再那麼感冒,甚至有了敬而遠之的態度,直到遇見了她。
  • 武松和孫二娘是什麼關係?
    武松和孫二娘是什麼關係呢?有人說是姐弟戀的關係。真的是這樣嗎?我看未必。孫二娘是個女強人,非常強悍,比男人還男人 一般男人她根本瞧不上,甚至包括她的丈夫菜園子張青。孫二娘綽號「母夜叉」,不看本人,光聽綽號就足以令人聞風喪膽了。
  • 水滸傳中,武松把孫二娘按倒在地,她的丈夫張青為什麼不去幫忙?原因...
    水滸傳中,武松把孫二娘按倒在地,她的丈夫張青為什麼不去幫忙?原因很現實 張青本就是一名狠角色,他原本只是光明寺菜園子種菜的,一言不合把光明寺的和尚都殺乾淨了,還一把火把光明寺燒了個乾乾淨淨,索性就在十字坡做起了剪徑的強人。
  • 水滸傳:誰說張青死武松不悲傷?武松對張青的感情比施恩深
    看到有這樣一個問題:武松的結拜兄弟有張青和施恩,為何只有施恩死後武松大哭了一場?武松有兩個朋友張青和施恩,不錯。施恩死了,武松大哭。也沒錯。錯的是,張青死,《水滸傳》並沒有記載武松不悲傷。張青和孫二娘給了武松家的感覺,讓武松體會到了被哥哥嫂子保護的幸福感。武松血濺鴛鴦樓後,能擺脫追捕,逃出生天都是張青和孫二娘兩口子的功勞。武松的頭陀打扮也是孫二娘給裝扮的。張青和孫二娘對武松的關照多於武松的回報。
  • 作為《水滸傳》中的三女將之一,孫二娘是否值得同情
    雖說梁山好漢之所以上梁山,或多或少都有點被迫的成分,要不也不會有「逼上梁山」這一說了,可是孫二娘的上梁山卻是她和丈夫菜園子張青「蓄謀已久」的了,也就是說:別人有點被逼無奈,而孫二娘和張青卻是自願上梁山的,而且為了上梁山還做了不少害人的勾當。
  • 《水滸傳》中,孫二娘戰死,武松為何痛哭流涕?小說如何描述的?
    一.孫二娘和武松不打不相識武松被發配到孟州路過十字坡,差點被開黑店的孫二娘做成 人肉包子。武松假裝被迷倒壓住孫二娘,動作看似曖 昧,其實兩人生死搏鬥。孫二娘見勢不妙立刻求饒,孫二娘丈夫菜園子張青趕到,一起求饒之下武松放過了孫二娘。
  • 水滸傳:孫二娘夫婦開黑店,還做人肉包子,為何卻不殺這三種人?
    作為我國最為出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所透露的藝術和思想是很值得人思考的,比如拿今天要講的案例來說,原著二十七回中,張青孫二娘夫婦在孟州道開黑店,做人肉包子,武都頭十字坡巧遇張青,當時孫二娘本想暗害武松,被武松察覺,雙方起了衝突,恰好張青及時趕到,制止了二人,於是孫二娘夫婦道歉
  • 水滸傳中孫二娘和張青在梁山武力不低,為何排名那麼低?
    水滸傳中孫二娘和張青在梁山武力不低,為何排名那麼低?孫二娘對於很多小時候看水滸傳的小夥伴來說都是童年陰影,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是因為孫二娘是十字坡上開的一家黑店的老闆娘,她並不是唯一的老闆,另外的老闆是張青夫婦,而他們所開的店雖然是黑店不過生意特別的好,因為是飯店,那麼生意好的原因當然就是才好吃啊!他們那裡有一個特色菜,和外面的不一樣,就是包子。很多人會覺得奇怪了?為什麼包子還能作為特色菜,包子不是應該哪裡都有嗎?其實啊,他們的包子十分特別,並不同一般的包子一樣,有素包子、肉包子之分,那裡只賣肉包子。
  • 武松和孫二娘:是姐弟之情還是叔嫂之義?孫二娘為何對他這麼好?
    不過,孫二娘的本事比張青大,計謀比張青廣,思慮比張青全,甚至手段也比張青更狠。在這對夫妻的對外關係中,孫二娘才是主導。這與中國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習慣不同。從這個角度來說,孫二娘與武松的感情,比張青與武松的感情更深。
  • 孫二娘是《水滸傳》中可有可無的角色
    孫二娘綽號母夜叉,是《水滸傳》一百單八將中僅有的三位女性角色之一,原先與丈夫菜園子張青在孟州十字坡經營酒店。夜叉是印度傳說中的神祇,原指「以鬼為食之神」,足見其兇惡。女性夜叉亦出自印度傳說,後被佛教吸收,在佛經中往往以美豔之形象出現,有時扮演考驗修道者的角色。
  • 張青的嘴、孫二娘的「洗腳水」,十字坡上最要命的鬼
    話音剛落,兩個差役和囚徒就都倒下了。這可不是婦人會什麼邪術,問題都出在酒上,酒裡被放了蒙汗藥,加熱後的酒藥效發作較快。婦人叫來後廚的小二和小三,讓他們把三人抬到後廚,處理一下。結果抬到囚徒的時候,二人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沒能將他抬起。婦人見狀,喝退了兩人。
  • 水滸傳中,孫二娘喪命時,武松為何要大哭?原因很簡單
    《水滸傳》全書中,在梁山好漢的群體中,最看重義氣。全書中義氣貫穿著整本書的行文脈絡。所以,梁山泊的大廳才被命名為聚義廳。在梁山泊武松絕對是梁山上最講義氣的人之一。在徵討方臘的時候,母夜叉孫二娘被方臘的軍隊用弓箭射死,梁山上的頭領們都感到十分惋惜,但是只有武松一個人哭了。
  • 武松與孫二娘究竟什麼關係?全梁山的人都知道,唯獨張青不知道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武松在陽穀縣為哥哥武大郎報仇,殺死了謀害哥哥的兇手,西門慶和潘金蓮,然後投案自首,陽穀縣令看在武松擔任陽穀縣步兵都頭期間,奉公職守、剛正不阿的品格,和為兄報仇以後,投案自首、敢作敢當的精神,對武松酌情輕判,把武松刺配孟州牢城服役。
  • 在《水滸傳》裡,達到什麼程度,才能成為施耐庵筆下的好漢
    其實字面理解和字典解析也差不多。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把英雄和好漢是相提並論的。但是細分析,在《水滸傳》這部書裡,好漢和英雄好像完全不是一回事。也許會顛覆你對好漢這個詞的認知。《水滸傳》裡的好漢是什麼標準:《水滸》裡英雄和好漢的距離實在是相差得很遠。
  • 張青孫二娘比鎮關西蔣門神更惡,武松魯智深為何與他夫婦成朋友
    孫二娘夫婦則是直接剝奪客戶的生命和錢財,既貪財又害命,手段讓人髮指,犯罪過程讓人膽寒,論惡,還真是比蔣鄭二人更惡。對此,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無法接受張青孫二娘,要是用法律手段來懲處他們的話,蔣和鄭可能要判有期徒刑,而張孫二人可能要直接判死刑,立即執行。可是武松和魯智深卻對更加明顯的惡人張青孫二娘很好,還成了真正的朋友。這是為什麼呢?
  • 武松抱住孫二娘,並且將她按倒在地,為什麼張青沒有去幫忙呢?
    從《水滸傳》原著對張青的描述來看,武松制服孫二娘之後,張青沒有本事幫忙,也沒有勇氣幫忙。新版《水滸傳》為了美化孫二娘開人肉店的罪惡行徑,增加了孫二娘受到奸人欺凌,被迫開人肉包子店的情節。實際上按照《水滸傳》原著的記載,孫二娘和張青的黑店並不是孫二娘和張青一起開的,而是孫二娘家裡祖傳下來的。孫二娘才是黑店的老闆張青見到武松的時候,曾經給武松講述過自己的出身和經歷。張青原本是十字坡一帶的強盜,靠著搶劫過往行人為生計。
  • 孫二娘對待武松,為何比對張青還好?你看她安的什麼心
    孟州道十字坡,孫二娘守株待兔,實是家傳的本領,其父年紀小時專一剪徑,故耳濡目染,自少習得一身武藝,專能謀財害命之事。其夫張青,原本在光明寺菜園中種菜,後因齟齬除僧焚寺,亦是身負數條人命之輩。孫家老父別具慧眼,路遇張青剪徑直接為女招贅。
  • 《水滸傳》裡的一首詩說出了答案
    《水滸傳》裡的一首詩說出了答案《水滸傳》中女性角色屈指可數,要說誰最讓人印象深刻,便要屬這母夜叉孫二娘了。雖說這是個女性角色,但在形象樹立上卻處處透露出男兒特徵。這在當時引起了許多爭議,顛覆了傳統女性角色的性格特徵定義,在歷史人物畫廊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