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Waymo 聯手戴姆勒,打造冗餘系統,加速自動駕駛卡車落地

2020-12-27 雷鋒網

戴姆勒 Freightliner Cascadia 重卡

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戴姆勒與 Waymo 居然走到了一起。

10 月 27 日晚,兩家公司共同宣布,雙方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廣泛的戰略夥伴關係」。至於合作的主要目標,則是部署全自動駕駛卡車。

未來,戴姆勒將在旗下 Freightliner Cascadia 重卡(Class 8)中整合 Waymo 的自動駕駛技術。據雷鋒網了解,雙方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底盤開發,而這些信息也指向了一種可能:在車輛上建立冗餘系統。

戴姆勒發言人也透露了一些與 Waymo 的合作細節:

「配合著 Waymo 的冗餘系統,戴姆勒卡車部門正在開發定製化的 Freightliner Cascadia 卡車底盤,該地盤具有冗餘系統,我們要定下可靠性與安全性的行業標準。藉助這款定製化的底盤,戴姆勒可以整合 Waymo Driver——自動駕駛巨頭獨一無二的軟硬體與計算機的組合。」

Waymo公司CEO約翰·克拉菲克(John Krafcik)也表示:「開發冗餘轉向、制動和控制系統,對這個領域的發展非常重要。它是把這些技術推廣到全世界的主要門檻之一。」

此前, Waymo 在鳳凰城郊區已經有了 Level 4 級別的 Robotaxi 服務,其與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合作定製的克萊斯勒Pacifica大捷龍已經建立起了冗餘系統。

如今看來,Waymo要將在自動駕駛乘用車上的那一套搬到自動駕駛卡車上來。

事實上,在達成戰略合作之前,Waymo 和戴姆勒在卡車自動駕駛上一直採用的是單打獨鬥的方案。

從2017年開始,Waymo開始在自動駕駛卡車方面進行發力。此前,Waymo 購買了一些 Peterbilt 重卡組了車隊,並對這些車輛進行了深度改裝。眼下它們正在亞利桑那、新墨西哥和德克薩斯進行著自動駕駛卡車測試。

今年3月,Waymo 在完成高達22.5億美元外部融資時,宣布推出與 Robotaxi 平行的重卡自動駕駛服務 Waymo Via 。Waymo Via 側重於「各種形式的貨物交付」,包括短途和長途交付,從跨州運輸到本地交付。

而戴姆勒,則是從2015年開始涉足自動駕駛卡車,當時戴姆勒直接拿出了名為 Freightliner Inspiration Truck 的原型產品。為了造勢,戴姆勒還選擇了胡弗大壩當發布會場地,同時還在拉斯維加斯的賽道準備了試乘活動。

2019 年的 CES 上,戴姆勒終於將原型車產品變成了量產車。此外,戴姆勒還有自己的自動駕駛卡車部門 Torc Robotics,主要負責解決長途運輸單調枯燥的痛點。即使與 Waymo 達成了戰略合作,該部門的研發項目也不會被雪藏。

有趣的是,戴姆勒與 Peterbilt 和 Kenworth 直接吃掉了北美重卡市場七成份額。

最近幾個月裡,新興的自動駕駛卡車行業熱鬧紛呈。賽道玩家不但融資拿到手軟,各種合縱連橫也紛紛落地。特別是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如此高漲的熱潮確實令人刮目相看。

除了戴姆勒這種老玩家(還有大眾的 Traton),類似圖森、Ike、Embark 和 Plus.ai 這樣的新貴也在朝著全自動駕駛卡車的目標邁進,特斯拉 Semi 更是可能明年在奧斯丁工廠量產。

但這條布滿大坑的路似並乎不好走。測試車在亞利桑那的肇事事故後,Uber 就全面回縮放棄了自己的自動駕駛卡車計劃。新創公司 Starsky Robotics 最近則因為融資不暢關門歇業了。

Waymo 和戴姆勒的合作,顯然為行業帶來了一波新的小高潮。

但新智駕注意到, Waymo 與戴姆勒的戰略合作並非排他性的,因為戴姆勒已經是第五家要整合 Waymo 自動駕駛技術的汽車廠商了。此前,Waymo 的合作夥伴名單上還有雷諾-日產、菲亞特克-萊斯勒、捷豹路虎與沃爾沃。

當然,對 Waymo 來說,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場大勝利。

一旦與戴姆勒聯合研發的自動駕駛專門卡車成功落地,其自動駕駛第一的賽道寶座會更加穩當;同時距離自動駕駛的帶來顛覆性商業革命也會更近一步。

(雷鋒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戴姆勒卡車聯手Waymo,將推出L4級自動駕駛卡車
    ,聯手打造能夠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卡車。 從戴姆勒卡車集團在官網公布的信息來看,戴姆勒卡車集團與Waymo之間的合作,主要是部署達到國際自動駕駛工程師協會L4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部署到戴姆勒的Freightliner品牌下的Cascadia。
  • 打造L4自動駕駛 戴姆勒卡車與Waymo合作
    據外媒報導,近日,戴姆勒卡車集團官方宣布,他們將與自動駕駛公司Waymo合作,聯手打造自動駕駛卡車。雙方合作的目標是達成L4級自動駕駛技術,未來將率先搭載在戴姆勒福萊納品牌下的Cascadia半掛卡車上。    福萊納Cascadia在2019年的CES戴姆勒卡車發布會上全球首發,是戴姆勒在北美市場投產的第一款具備L2級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量產卡車。
  • 戴姆勒牽手Waymo,發力卡車自動駕駛
    兩家公司於10月27日上午宣布了這一合作,將世界上最大的卡車運輸公司之一與無人駕駛領域的領跑者聯繫起來。Waymo執行長約翰科拉菲克(John Krafcik)說:「一個領域的領軍人物與另一個領域的領軍人物聯手打造一款革命性的新產品,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但這正是我們正在做的。」
  • 戴姆勒卡車宣布與Waymo合作 聯手打造L4級別自動駕駛卡車
    【TechWeb】10月2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戴姆勒卡車集團在官網上宣布,他們將同目前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走在行業的Waymo合作,聯手打造自動駕駛卡車。戴姆勒卡車集團是在當地時間周二,宣布他們將同Waymo合作的,兩家公司已經籤署了廣泛的、全球性的戰略合作協議,以部署自動駕駛技術。
  • Waymo與戴姆勒合作 未來幾年將推出量產型自動駕駛卡車
    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汽車公司之一和商用卡車製造商在周二建立了合作關係。
  • Waymo自動駕駛系統的冗餘設計
    來自Waymo發布的自動駕駛安全性報告Waymo自動駕駛系統的冗餘設計包括:電源、定位、感知、控制器、執行器各個部分。1、冗餘電源系統每個關鍵的驅動系統都有兩個獨立的電源系統,當其中一個失效時,仍能確保關鍵的驅動組件正常運行。2、冗餘慣性測量系統慣性測量系統可以幫助車輛精確跟蹤它在道路上的行駛軌跡。
  • 環宇智行加速自動駕駛卡車商業落地
    2018年自動駕駛在中國依然火熱。政策持續扶持,各個城市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科技公司與汽車企業強強聯手,自動駕駛技術蓬勃發展。相對於自動駕駛乘用車,物流、運輸行業對自動駕駛商用車的需求更加迫切,或許卡車運輸行業將更快實現自動駕駛商業落地。
  • 美國新基建現雛形,waymo重啟自動駕駛客運,沒有安全員
    日前,全球知名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公司waymo正式重啟了旗下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waymo ONE。從當地時間10月8日起,waymo公司將會面向公眾開放他們的waymo one服務,吸納更多的用戶使用waymo的無人駕駛計程車來出行。重點來了,這次的waymo one是沒有配備安全員的、真·無人駕駛的計程車服務。
  • Nice車圈日報|Waymo合作戴姆勒,大陸入股雷射雷達公司Aeye
    【大陸入股雷射雷達公司Aeye】據外媒報導,10月27日,德國汽車供應商大陸集團表示,將收購加拿大雷射雷達初創企業Aeye的部分股份,以加強其在自動駕駛系統市場中的地位。大陸並未透露將收購的股份規模和成本。
  • Momenta原創技術推動自動駕駛落地
    此次攜手,雙方將共同推進豐田的自動化地圖平臺(AMP)在中國的商業落地,以更好地為中國用戶服務。高精度地圖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能力之一。Momenta為自動駕駛而生的「活」地圖,具有高精度、高更新度、低成本特點。
  • 戴姆勒將縮減規模 重心轉向電動與自動駕駛汽車
    戴姆勒將縮減規模重心轉向電動與自動駕駛汽車   據報導,戴姆勒CEO康林松(Ola Kaellenius)表示,5年後戴姆勒將成為一家規模較小的   Velodyne推出低成本LiDAR傳感器為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拓寬視野   隨著 Velarray H800 新品的問世,Velodyne 得以將批量採購價壓低至
  • 主線科技聯合全球捷運拓展港口智慧物流新版圖 自動駕駛商用化進程...
    根據協議,雙方將攜手打造一個港口智慧物流全方位產業合作平臺,結合全球捷運智能物流信息系統和主線科技智能駕駛運輸系統,共同推進港口智慧物流新技術的應用實踐。這也就意味著,繼11月2日主線科技宣布向寧波舟山港完成交付13臺無人駕駛卡車商業訂單後,其商業落地探索進一步加速。
  • 自動駕駛事故頻發,雙冗餘系統必不可少
    今年3月份,我國工信部公示了《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由發改委、工信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也明確指出,要"實現L3級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那麼,真正的L3自動駕駛極高的電子控制系統如何實現安全要求呢?冗餘設計必不可少。
  • 2018全球自動駕駛12強:美國看Waymo,中國看百度
    百度——Apollo開放平臺邁入量產新時代 自動駕駛量產時間:L4級:金龍客車:2018年7月,全球首款L4級量產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下線,量產規模已超100臺百度Apollo與紅旗聯手打造「E·界」2019年小批量下線示範運行,2020年大批量投放更多城市運營。
  • "BB"坐上百度自動駕駛車 Apollo憑什麼?
    百度自動駕駛車在今年好消息不斷。2018年春節,Apollo聯手比亞迪、金龍等國產汽車品牌,在春晚這個舞臺上秀了一把車技,當時是封閉賽道,在專業人士看來,春晚秀很成功,但屬於表演性質。秀完之後,百度無人駕駛先後在北京、福建、重慶等地拿下多張路測牌照。不過,在百度看來,這些好消息不算重磅。
  • 戴姆勒集團戰略解析:汽車先驅重塑自我
    截至2019年2月,梅賽德斯-奔馳已提供Level 1 和 Level 2 自動駕駛,例如,主動距離輔助幹擾使車輛可自動跟車,主動轉向輔助可 使車輛自動在車道內行駛,當兩種一級輔助功能同時處於活動狀態時,車輛可實現 Level 2 自動駕駛,在正常情況下自動剎車、加速和轉向。
  • 崇尚Less is More 的 Starsky 要怎樣贏得自動駕駛卡車之戰?
    大多數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商走的還是「學院派」路線,即將雷射雷達、雷達和攝像頭相結合,而探地雷達則主要充當車輛冗餘的提供者。在這些公司看來,傳感器冗餘對安全至關重要,而不同的傳感器在不同的場景下有不同的優勢。Seltz-Axmacher 也承認傳感器冗餘在提升車輛安全性時的重要作用,不過涉及的傳感器類型越多,就意味著技術越複雜。
  • Argo AI和Waymo公開發布自動駕駛數據集
    自動駕駛汽車每天可以收集4TB或更多的傳感器原始數據。今年3月,Aptiv成為自動駕駛系統開發大公司中第一個公開發布傳感器數據的公司。6月16日,2019年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大會(CVPR)在美國長灘開啟。Waymo和Argo AI也在此次會議中發布了數據集。自動駕駛產生的實時數據能讓車輛有效地了解周圍的環境,並在真實世界中行駛。
  • 博世聯手奔馳 共同開發自動駕駛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4/346321.htm  據悉,雙方合作的初期目標是共同開發自動駕駛系統的軟體和算法,待技術成熟後,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預訂或者直接叫到一輛真正沒有司機的自動駕駛車。不過,「Robo Taxi」在到達乘客位置後,會給用戶提供兩個選擇:自己當司機體驗駕駛快感,或者將行車任務交給車輛本身。
  • 參賽者的商業故事:自動駕駛落地已到臨界點,這些領跑者一步步走到...
    14:25-14:50 劉萬千,智加科技創始人兼CEO從物流行業切入自動駕駛,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小型物流配送車,一個是高速自動駕駛貨車(卡車)。智加選擇了從自動駕駛卡車開始落地。智加成立於2016年,是最早獲得美國加州路測牌照的企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