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統編教材與教學
——浙江中考作文題是怎麼出的?
文/劉蔣巍
浙江中考語文將寫作教學與核心素養、統編教材、現實生活等關聯起來,探討寫作的本質內涵、價值意義和教學路徑。2020年浙江省11份中考試卷的寫作考查,延續了往年應用型寫作和創意型寫作相結合的模式,既關注寫作的交際情境應用功能,也關注寫作的自我表達和文學功能,引導學生根據不同情境、目的和交流對象展開寫作,綜合考查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
浙江中考作文題是怎麼出的呢?又有哪些特徵呢?
指向統編教材與教學
學教評的一致性是命題組寫作命題追求的目標。教材上承國家教育方針,落實課程標準的相關內容和要求,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載體,自然應該是考試命題的重要依據。統編語文教材的一大進步在於語文實踐活動的強化,在寫作上主要表現為寫作設計序列性增強、寫作指導功能凸顯、寫作與其他內容融合度高等方面。
浙江省各卷在寫作命題上努力體現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材寫作內容的學習要求。
1.寫作命題的構思點來源於教材。
如衢州卷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個關於「變化」的故事,在寫作提示中明確引導學生回顧懸念、伏筆、敘述視角等知識,以及課文學習中關於寫故事的方法。
麗水卷應用型寫作要求學生仿照詩句續寫詩歌,命題的內容指向是統編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有關詩歌的「嘗試創作」,該單元就設計有續寫詩歌的練習,麗水卷試題與此類型練習一致。
具體分析這兩道試題,它們都著力於考查學生對相關文體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這些知識都是教材明確的重點知識,教材對此還製作了深化運用知識的相關程序,如對知識的解說、相應練習的安排及其寫作指導等。因此,這樣的命題其實是對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檢測,從教學導向上來說,有利於教師在教學中認真落實教材的內容和要求,以紮實培養學生相關文體的寫作能力。
2.體現教材讀寫結合的思路。
金華卷創意型寫作命題很有特點,要求學生就現代文閱讀中的童話發揮想像作續寫:如果青蛙醒來,發現大海的水幹了,又會發生什麼呢?
溫州卷應用型小寫作,在學生閱讀珠峰測量的文章後,要求學生依據四幅圖了解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相互運動的知識,解釋汪洋大海是怎麼變成世界屋脊的。
前者是文學性寫作的讀寫結合,後者是實用性寫作的讀寫結合,它們都是對教材寫作訓練的呼應。
比如,九年級上冊《我的叔叔于勒》一課,就要求學生展開想像進行寫作:假如菲利普夫婦在船上發現已經成為百萬富翁的于勒,他們會有怎樣的表現?
金華卷的寫作試題與教材的這一寫作練習一脈相承,都是要求學生就變化了的情境進行合理的再構思,以創造另一種樣態的故事,達成另一種體驗的審美效果。
應該說,文學性寫作在讀寫結合類練習或命題上較為普遍,而應用性寫作的讀寫結合命題則相對少一些。
不過,統編教材在非文學單元的學習任務設計中,也設置了多個實用類的寫作任務。例如,學生學習八年級上冊《蘇州園林》,教材要求學生借鑑課文「先總說再分說」的寫法,介紹一座公園或建築;學習八年級下冊《阿西莫夫短文兩篇》,教材要求學生收集整理課外資料,就恐龍滅絕的原因闡述自己的認識。從更微觀的寫作類型上說,溫州卷的寫作題與後者更相似,都是在內容維度上做科學性拓展。
作者簡介
劉蔣巍,江蘇人,文學愛好者。《悠悠古文之路,漫漫古典情懷——走進唐宋八大家》編委。
在《高等數學研究》、《中學數學教學參考》等雜誌發表論文30餘篇,著有《命題轉換的9種方法在教學中的運用》、《中學學科學法指導》、《教學之道28篇》、《新時代人力資源管理教程》(國作登字-2020-A-01081336)等書籍20餘本。
擁有《LOVE教學原則、ICPR教學法、IPBQLD教學法與五感授課》(登記號:國作登字-2019-A-00744048)、《LSMF教學法、EBASV教學法與漸進式提問》(登記號:國作登字-2019-A-00688021)、《6783教學體系:文言翻譯六字訣、編題七字訣、讀寫結合八步法、三情境反思法》(登記號:國作登字-2019-A-00688022)、《教師四課研訓:備課、授課、觀課、評課》(登記號:國作登字-2018-A-00626823)、《學生成績改善問題及幹預措施》(登記號:國作登字-2020-A-01054445)等版權課程以及《教師培訓與績效提升在線學習平臺V1.0》(登記號:2020SR0992401)等軟體著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