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2262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周末接到閨蜜的電話,他開始「吐槽」兒子令人髮指的行為:早上她幫兒子刷好鞋子。兒子看到之後就大喊「我不要你幫我刷鞋」。說著還拿起刷好的鞋子,在蹭髒,然後塞在了沙發底下。接著號啕大哭,嚷嚷著不讓我刷鞋。閨蜜終於忍不住吼了兒子一頓。
閨蜜懊悔的說,我生孩子前,以為自己會變成一個溫柔的媽媽,沒想到自己這麼暴躁。我安慰她:「每個人在沒孩子之前,都會有這個美好的願望,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完美媽媽,不如做個能及時道歉改過的媽媽」!
媽媽:「誰能一次也不吼孩子?」和閨蜜一樣,我在生哥哥之前,也曾認為,自己應該是個溫柔的媽媽。但是真正孩子出生之後,才發現所有的設想,在一個狀況百出的孩子面前都是空談。讓媽媽暴走的原因,無非調皮的孩子,遇上了瑣碎的日常。
一方面,孩子無理取鬧,媽媽深覺無力。傅首爾曾經在一個綜藝節目中說過這樣一段話:「你說一個小孩他能幹什麼,的確他幹不了什麼,但他能讓你什麼都幹不了。」這句話說出了無數媽媽的心聲。小的時候,我們在媽媽「不溫柔」態度中長大,於是告訴自己不能成為媽媽的樣子,一定要用百分之百溫柔對孩子。然而孩子狀況百出,也讓初為人母的我們措手不及。
就像韓劇《1988》中說的那樣:「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很多事情不知道」。媽媽也是如此,即便我千百次下定決心,不要吼哥哥,但是面對他剪掉妹妹的辮子時,依舊會感到體內的「洪荒之力」原地暴走,變成一個大吼大叫的媽媽。
另一方面,生活瑣碎一地雞毛,讓媽媽本就焦慮的情緒更加無處宣洩。成為媽媽之後,生活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從一個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弱女子,變成了一手抱娃,一手拎購物袋的女漢子。有時候你在超市忙著結帳,孩子卻順手打翻了櫃檯的飲料。生活積累的煩躁,一件很小的令人不愉快地事情,直接變成了情緒地出口,一下子噴發出來。
學會道歉幫孩子提高情商有時候收到粉絲私信,媽媽們說自己每次吼了孩子之後,都會陷入深深的自責。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自我懷疑。其實相比完全不會犯錯的溫柔媽媽,雖然有情緒但是卻懂得如何道歉,如何改進,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情緒教育。1、懂得道歉的媽媽教孩子學會擔當心理學家艾莉卡·蕾絲切爾說過:「智慧的父母懂得,向孩子道歉並不會削弱了父母的權威,而是一種自信、正直和有擔當的表現。」對於成為媽媽的女性來說,敢於向孩子道歉,是一種勇於承認錯誤、有擔當的表現。因為對孩子而言,媽媽的態度就表示出,她們認為孩子和自己是平等的,可以坦率交流。在媽媽的影響下,他們也會變得更加勇敢、有擔當。
2、懂得道歉的媽媽,會幫助孩子修復心理創傷。有很多育兒理論都說,大聲吼叫孩子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但孩子不是溫室中的花朵,沒有那麼脆弱。孩子的心理防禦機制也是在應對一次次危機中逐漸強大的。當媽媽控制不住自己情緒,做出了傷害孩子的事情。能夠及時道歉,讓他們感覺到,媽媽只是發脾氣了,並不是不愛自己了。能幫助孩子建立起心理防線,學會共情。在為人處世方面更加理性、承受能力強。他們也會懂得如何將自己心理的想法、感情告訴媽媽,建立一種親密的親子關係。
3、 懂得道歉的媽媽能和孩子建立更默契的親密關係。美國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說:「勇於承認錯誤,並且發起無數與孩子聊天話題的父母,遠比那些固執、專橫的父母有趣可愛的多。」有一部華裔美劇《初來乍到》挺有趣,講述生活在美國的華裔家庭的故事。我很喜歡其中媽媽的教育方式。有一次她發現兒子對其他同學總是挑剔,指點,造成了同學媽媽的反感。最後發現問題在自己身上,於是向孩子道歉,並且一起商量解決辦法。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這樣的相處模式,更容易贏得孩子的信賴,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媽媽跟孩子道歉,也有技巧有些媽媽可能會說,自己吼孩子是因為他犯了錯誤。那麼馬上道歉會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錯呢?會不會起不到教育的效果?那麼該如何有技巧地向孩子道歉呢?1、 等待孩子情緒平復有一次妹妹在商場看上了一個漂亮的洋娃娃,可是那個月我們已經買了很多玩具。我拒絕了她的要求,妹妹一邊拽我一邊哭喊,最後把我手上的蛋糕扔在商場地上。我沒忍住吼了她,妹妹哭得更厲害了。孩子被吼叫後,情緒處於「戰鬥-逃跑」模式,如果當下道歉,他們其實很難理智的理解你道歉的內容。因此在向孩子道歉之前,第一步是確保媽媽和孩子的情緒都得到平復。因此吼完孩子,第一步是安撫他的情緒。
2、注意措辭及時道歉在孩子平復之後,及時向孩子道歉。道歉不是簡單的對不起,讓自己心裡舒服就可以,而是針對剛才發生的事情,表達出真誠地道歉。講述事情發生具體的情況,像孩子發脾氣不對,但是為什麼發脾氣告訴孩子,這種情況下,孩子會理解媽媽的不易。
3、與孩子商量解決辦法既然有了道歉,就要有具體解決的辦法,不要讓孩子覺得媽媽隨時隨地都會發脾氣。就像閨蜜因為孩子情緒的影響,對孩子發脾氣。事後她誠懇地告訴孩子:「媽媽並不願意發脾氣,只是太著急,所以才會變得不溫柔。媽媽發脾氣是不正確的,你可以和媽媽一起想辦法,如果下一次再有這樣的事情,我們應該怎麼做」?孩子在被尊重的情況下,容易接受媽媽道歉,並且認真地思考解決的辦法。我建議閨蜜告訴兒子遇上不想做的事情,要及時和媽媽講,而媽媽如果發脾氣就繞著小花園跑10圈。凌晨媽媽來叨叨:每一位媽媽在生活的一地雞毛之中,都沒有辦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溫柔。不溫柔是我們偶爾情緒的一個出口,給自己的不溫柔一個範圍,不要變成一把利刃,把愛變成傷害。當你把情緒發洩出去之後,記得向孩子道歉,那樣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