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誰能一次也不吼孩子?」事後正確道歉,還能幫娃提高情商

2020-12-23 凌晨媽媽育兒

文|全文共2262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周末接到閨蜜的電話,他開始「吐槽」兒子令人髮指的行為:早上她幫兒子刷好鞋子。兒子看到之後就大喊「我不要你幫我刷鞋」。說著還拿起刷好的鞋子,在蹭髒,然後塞在了沙發底下。接著號啕大哭,嚷嚷著不讓我刷鞋。閨蜜終於忍不住吼了兒子一頓。

閨蜜懊悔的說,我生孩子前,以為自己會變成一個溫柔的媽媽,沒想到自己這麼暴躁。我安慰她:「每個人在沒孩子之前,都會有這個美好的願望,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當完美媽媽,不如做個能及時道歉改過的媽媽」!

媽媽:「誰能一次也不吼孩子?」和閨蜜一樣,我在生哥哥之前,也曾認為,自己應該是個溫柔的媽媽。但是真正孩子出生之後,才發現所有的設想,在一個狀況百出的孩子面前都是空談。讓媽媽暴走的原因,無非調皮的孩子,遇上了瑣碎的日常。

一方面,孩子無理取鬧,媽媽深覺無力。傅首爾曾經在一個綜藝節目中說過這樣一段話:「你說一個小孩他能幹什麼,的確他幹不了什麼,但他能讓你什麼都幹不了。」這句話說出了無數媽媽的心聲。小的時候,我們在媽媽「不溫柔」態度中長大,於是告訴自己不能成為媽媽的樣子,一定要用百分之百溫柔對孩子。然而孩子狀況百出,也讓初為人母的我們措手不及。

就像韓劇《1988》中說的那樣:「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很多事情不知道」。媽媽也是如此,即便我千百次下定決心,不要吼哥哥,但是面對他剪掉妹妹的辮子時,依舊會感到體內的「洪荒之力」原地暴走,變成一個大吼大叫的媽媽。

另一方面,生活瑣碎一地雞毛,讓媽媽本就焦慮的情緒更加無處宣洩。成為媽媽之後,生活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從一個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弱女子,變成了一手抱娃,一手拎購物袋的女漢子。有時候你在超市忙著結帳,孩子卻順手打翻了櫃檯的飲料。生活積累的煩躁,一件很小的令人不愉快地事情,直接變成了情緒地出口,一下子噴發出來。

學會道歉幫孩子提高情商有時候收到粉絲私信,媽媽們說自己每次吼了孩子之後,都會陷入深深的自責。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自我懷疑。其實相比完全不會犯錯的溫柔媽媽,雖然有情緒但是卻懂得如何道歉,如何改進,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情緒教育。1、懂得道歉的媽媽教孩子學會擔當心理學家艾莉卡·蕾絲切爾說過:「智慧的父母懂得,向孩子道歉並不會削弱了父母的權威,而是一種自信、正直和有擔當的表現。」對於成為媽媽的女性來說,敢於向孩子道歉,是一種勇於承認錯誤、有擔當的表現。因為對孩子而言,媽媽的態度就表示出,她們認為孩子和自己是平等的,可以坦率交流。在媽媽的影響下,他們也會變得更加勇敢、有擔當。

2、懂得道歉的媽媽,會幫助孩子修復心理創傷。有很多育兒理論都說,大聲吼叫孩子會對他們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但孩子不是溫室中的花朵,沒有那麼脆弱。孩子的心理防禦機制也是在應對一次次危機中逐漸強大的。當媽媽控制不住自己情緒,做出了傷害孩子的事情。能夠及時道歉,讓他們感覺到,媽媽只是發脾氣了,並不是不愛自己了。能幫助孩子建立起心理防線,學會共情。在為人處世方面更加理性、承受能力強。他們也會懂得如何將自己心理的想法、感情告訴媽媽,建立一種親密的親子關係。

3、 懂得道歉的媽媽能和孩子建立更默契的親密關係。美國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說:「勇於承認錯誤,並且發起無數與孩子聊天話題的父母,遠比那些固執、專橫的父母有趣可愛的多。」有一部華裔美劇《初來乍到》挺有趣,講述生活在美國的華裔家庭的故事。我很喜歡其中媽媽的教育方式。有一次她發現兒子對其他同學總是挑剔,指點,造成了同學媽媽的反感。最後發現問題在自己身上,於是向孩子道歉,並且一起商量解決辦法。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這樣的相處模式,更容易贏得孩子的信賴,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

媽媽跟孩子道歉,也有技巧有些媽媽可能會說,自己吼孩子是因為他犯了錯誤。那麼馬上道歉會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錯呢?會不會起不到教育的效果?那麼該如何有技巧地向孩子道歉呢?1、 等待孩子情緒平復有一次妹妹在商場看上了一個漂亮的洋娃娃,可是那個月我們已經買了很多玩具。我拒絕了她的要求,妹妹一邊拽我一邊哭喊,最後把我手上的蛋糕扔在商場地上。我沒忍住吼了她,妹妹哭得更厲害了。孩子被吼叫後,情緒處於「戰鬥-逃跑」模式,如果當下道歉,他們其實很難理智的理解你道歉的內容。因此在向孩子道歉之前,第一步是確保媽媽和孩子的情緒都得到平復。因此吼完孩子,第一步是安撫他的情緒。

2、注意措辭及時道歉在孩子平復之後,及時向孩子道歉。道歉不是簡單的對不起,讓自己心裡舒服就可以,而是針對剛才發生的事情,表達出真誠地道歉。講述事情發生具體的情況,像孩子發脾氣不對,但是為什麼發脾氣告訴孩子,這種情況下,孩子會理解媽媽的不易。

3、與孩子商量解決辦法既然有了道歉,就要有具體解決的辦法,不要讓孩子覺得媽媽隨時隨地都會發脾氣。就像閨蜜因為孩子情緒的影響,對孩子發脾氣。事後她誠懇地告訴孩子:「媽媽並不願意發脾氣,只是太著急,所以才會變得不溫柔。媽媽發脾氣是不正確的,你可以和媽媽一起想辦法,如果下一次再有這樣的事情,我們應該怎麼做」?孩子在被尊重的情況下,容易接受媽媽道歉,並且認真地思考解決的辦法。我建議閨蜜告訴兒子遇上不想做的事情,要及時和媽媽講,而媽媽如果發脾氣就繞著小花園跑10圈。凌晨媽媽來叨叨:每一位媽媽在生活的一地雞毛之中,都沒有辦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溫柔。不溫柔是我們偶爾情緒的一個出口,給自己的不溫柔一個範圍,不要變成一把利刃,把愛變成傷害。當你把情緒發洩出去之後,記得向孩子道歉,那樣才能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相關焦點

  • 家長不妨試試這3點,輕鬆讓孩子變得自立,同時還能幫娃提升情商
    家長不妨試試這3點,輕鬆讓孩子變得自立,同時還能幫娃提升情商只需3個方面,能讓孩子變得獨立,情商更高每個家長都是非常的寵愛自己孩子的,但孩子有的時候總是做一些不經過大腦的事情,所以我們要對孩子進行管教那麼,孩子怎樣管教或者是什麼樣的環境下生長才會變得獨立一些呢?對於管教孩子這一方面也一直是每位家長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找到正確的管教方式,不僅能讓孩子變的更加的獨立,還能提高孩子的情商。
  •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事後需要道歉嗎?
    老師,我家男寶一枚,脾氣特別倔,不讓他幹什麼就非幹什麼,怎麼勸說也不聽,大哭大鬧的,常常要我們吼他才管用。吼了之後看著他害怕的小眼神我又心裡難過,我要不要安慰他,向他道歉呢?可是明明是孩子的錯,向孩子道歉會不會讓他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呢?
  • 低情商的孩子,情商還能提高嗎?
    0-6歲的育兒百科全書北美全職帶娃老司機教你輕鬆育兒套路看起來情商有些低的孩子, 還能提高情商嗎?接觸的北美本地人越多,我就越明白什麼叫做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家上一輩上上一輩,都是這麼高情商的待人接物,下一代自然會繼續高情商,因為他們壓根就不知道那些」低情商「的表達方式,一個從小沒聽過吼的人,就學不會吼別人,修養好限制了他們的想像力,所以,高情商是一件傳家寶,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線。
  • 吼孩子-反省-吼孩子,6點建議,不做一個焦慮媽媽
    家裡兩個孩子一個人帶,說不吼孩子那是騙人的,每次努力控制住情緒,可是還是忍不住吼孩子。每次知道吼孩子不好,但是情緒上來了,完全不受控制。每次吼完後,又特別後悔、自責,每次都在反省-吼孩子-反省-吼孩子……中進行,很多時候感覺自己就是一個「神經質」。不知道各位寶媽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很多時候都覺得自己不正常了,神經紊亂了。
  • 育兒 | 不吼不叫,還能讓孩子樂於配合父母?乾貨都在這裡了
    &34;每次輪到兒子洗碗的時候他不洗,我都會生氣,大吼大叫。我能感覺到緊張的情緒從我脖子這裡升起來,直抵喉嚨。它就像被點燃的火焰,而我變成了一隻準備進攻的噴火龍。有時候,我能在感覺到情緒緊張時離開,但大部分時候我都會發火。
  •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的正確引導,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情商
    是一臉姨母笑,內心波瀾不驚,靜靜等待孩子安靜下來?還是心中立馬升起一團怒火,想著「趕緊停止吧,煩死了」?估計多數的家長都屬於後者,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就認為發脾氣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沒有人喜歡一個人跟自己發脾氣。事實卻是,如果家長能正確處理孩子發脾氣這件事,反而能提高孩子的情商。
  • 普通的媽媽如何培養孩子情商
    可是就是情商不高,與人相處困難,無法平衡家庭關係,導致家庭關係不和,以至於一直覺得自己生活不幸福。對於我自己的孩子我最擔心他成為那樣的人。所以當我成為父母的時候也在不斷學習怎麼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怎麼和孩子相處,怎樣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學會承受壓力,具有同理心,學會情緒管理,希望未來的他可以生活得幸福。與孩子生活點滴中,怎麼提高孩子的情商呢?
  • 研究證明:長期被吼的孩子,大腦已經「變形受損」,家長要注意了
    許多父母有一個通病:當孩子犯錯時,雖然理智告訴自己要冷靜,但行動卻剛好相反。每當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後,可能都會後悔和自責,但是下次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時,父母的脾氣又上來了。時間一長,還會自我安慰:孩子小不記仇,沒關係。但是父母不知道,儘管孩子不會記仇,但大腦卻會「記仇」。
  • 家長每天問孩子這4句話,不能促進親子關係,還能幫娃養成好性格
    有一次我陪小麗去接幼兒園的女兒,小傢伙剛看見媽媽就撲進了小麗的懷中,看著令人心裡發暖,我也開始羨慕她有一個好女兒。可是還沒有走,小麗就問女兒幼兒園中有沒有人欺負你,結果女兒卻流下了眼淚,晚上都沒有好好吃飯,小麗都心疼。當孩子回到家中,你的第一句話是沒是?
  • 又沒忍住吼寶寶,還能補救嗎?
    可每次吼完,看著孩子瑟縮的眼神,「完美」媽媽又忍不住跳出來,批評「真實」媽媽: 「孩子怎麼小,他什麼都不懂,怎麼就不能好好說話呢?」,務必記得給孩子一個緊緊的擁抱與真誠的道歉。「對不起,媽媽剛才沒忍住,吼寶寶了。媽媽不應該這樣的,媽媽給你道歉。」
  • 經常被媽媽吼,和很少被媽媽吼,兩種孩子差距很大
    但是也確實有一部分家長做到了,不送自己的孩子發火,有一部分的家長在和孩子講道理的問題上做得非常好。這種情況下一個經常吼孩子的家長,和從來不吼孩子的家長,就明顯站在了對立面,一方認為孩子一定要足夠嚴厲的教育,這樣長大才能成人;但是還有一邊則認為對孩子不能夠用非打即罵的方式,因為孩子也是人,一定要完全顧及他們的自尊心。這兩種情況到底應該聽從哪一方的呢?事實上應該將兩種孩子放在一起做比較,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差距到底在哪裡。
  • 我又忍不住衝娃吼了一通!現在後悔了,怎麼補救?
    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孩子,他們可能壓根都不理解父母突然怎麼了,而只會吸收父母的沮喪或憤怒的情緒。所以你吼了也是白吼,既不能讓他更快地把鞋子穿好,也無法阻止他下一次繼續把水杯推到地上。我相信經常看常爸推送的父母,在和孩子溝通這塊都特別注意,能好好說的都儘量輕聲細語,只是目前這個情形,家裡很難沒點兒雞飛狗跳。
  • 經常被媽媽大吼的孩子,和從沒被媽媽吼過的孩子,10年後差距明顯
    這種方式會讓孩子感到害怕,當時會變得很乖,但實際上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偶爾吼一次沒什麼關係,如果經常吼孩子,孩子長大後,與那些從沒被媽媽吼過的孩子之間會產生很大的差距。有一次黎黎邀請我去她們家吃晚飯,下班之後我們倆打車往她們家走,到家之後,她的媽媽在家,熱情地跟我打招呼,還去冰箱裡給我拿飲料,人很熱情。但是她對待黎黎的態度卻完全不一樣!我坐了一會,黎黎媽開始吼黎黎,說她太邋遢,穿完的拖鞋不放回原位,抱怨了好一會。
  • 「天天被吼」和「從沒挨過吼」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明顯
    1、經常被吼的孩子容易膽小自卑對孩子來說和他最親近的人無疑就是父母,父母的話孩子都會去聽,父母的話孩子都會認同,若是媽媽在生活中總是對孩子大吼,孩子的內心就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才導致媽媽這樣生氣,然後陷入到很嚴重的委屈自責中。
  • 「吼媽」式的陪伴,請別傷孩子太深
    而且孩子每次被吼時,都只是呆呆的望著書桌,不哭也不鬧,抿嘴低頭,手足無措地用手指捏著衣角。有一天,正在炒菜的她叫孩子幫忙端一下菜,不知道怎麼的,沒拿穩全摔了,撒了一地。她立馬怒不可遏的吼了一句「你這個小孩怎麼回事啊,這麼小的事都做不好,以後還能幹什麼」。
  • 被吼大的孩子和沒被吼過的孩子有什麼區別?長大後,差距不是一點
    孩子溫順聽話時,皆大歡喜;可當孩子犯錯或是未達到父母要求時,有的父母忍無可忍,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吼過後效果如何呢?孩子會變成父母所期望的那樣嗎?真實的情況是完全相反,父母再不控制自己,停止吼叫,將後悔一生。一、大吼大叫對孩子成長有哪些影響? 1、孩子會更膽小和懦弱,可能會得自閉症。
  • 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心裡在想什麼?
    引用一句話:面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凱叔前幾天,在《@所有人》節目中,演員小陶虹分享了一段自己吼孩子的經歷。有一次出門前,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衝上去劈頭蓋臉衝女兒吼,「你怎麼回事啊?」被她這麼一吼,女兒一哆嗦,當即就愣住了,滿眼恐懼地望著她,不說話,甚至連哭都忘了。
  • 吼了孩子,你依然是個好媽媽|情緒調節,是媽媽的人生必修課
    為什麼……以致於網絡上對於遠交近攻這一外交策略都有了新的解讀: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遠遠的看著還能交流,一旦距離近了,就忍不住想要進行&34;。忍不住吼孩子,一般來說,孩子不聽話是主要的誘因之一。,自己能意識到這一點之後,要有意識的控制自己,改變慣有的行為模式。
  • 好媽媽不吼不叫,溫柔媽媽孩子最喜歡
    1 媽媽的吼叫會導致孩子的自卑在孩童時期,孩子的調皮搗蛋成為家常便飯,一些媽媽為了能夠成為好媽媽,第一步就是要管住孩子,然而媽媽一開始用溫柔的方式根本鎮不住孩子,反而孩子變的越來越囂張,經過長期的實踐經驗和耐心的消磨,發現用吼叫的方式能夠震懾住孩子。於是,吼叫就成為媽媽管教孩子的一種自以為正確的方式。
  • 做一個90分情緒的媽媽,這樣做比吼孩子更管用100倍
    相信此刻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和其他寶媽都有一個相同的經歷:養娃千日,哪能沒有一聲吼?如果出現摩擦裂痕並不可怕,及時修復就好,事後及時調整情緒跟孩子道歉,告訴孩子你依然愛他,並不會影響我們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比如:媽媽吼你是不對的但是,因為你怎樣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