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方法與研究
科學方法是採用謹慎的、控制的技術,包括系統化、有條理的觀察和收集數據,提出並回答問題的過程。
為什麼要使用科學方法,什麼時候我們自己的經驗和常識能為問題提供合理的答案?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自己的經驗是有限的,我們中大多數人都只遇到相對較少的人和場景,並從指向錯誤結論的受限樣本中得出假設。
假設是以一種可以被檢驗的方式陳述出來的預測。
研究類別主要有兩種:相關研究和實驗研究。相關研究旨在確認兩個因素間是否存在一種聯結或關係。實驗研究則被用來發現多個因素間的因果關係。
相關研究的類型
自然觀察是在不幹涉情境的條件下,對自然發生的行為進行的觀察。例如,一個想要考察學前兒童與他人分享玩具頻率的研究者,會在一個班級中觀察3周,記錄學前兒童自發地與他人互相分享玩具的頻率。
民族志學與定性研究。逐漸地,自然觀察採用了民族志學,一種從人類學領域借用並應用於調查文化問題的方法。在民族志學中,研究者的目標是通過仔細、長期的考察,來理解一種文化下的價值觀和態度。
個案研究涉及對一個特定個體或少數個體進行詳盡、深入的訪談。例如,研究者曾經對表現出不尋常天賦的兒童,與生命早期生活於野外,沒有和人發生過接觸的兒童進行個案研究。
在調查研究中,被選擇的一組人群將代表更多人數的總體,他們需要回答自己對某個特定主題的態度、行為或想法的問題。例如,調查研究可以用來了解家長對子女的懲罰情況,以及他們對母乳餵養的態度。
心理生理學方法關注生理過程與行為的關係。例如,一個研究者可能會檢驗大腦血流和問題解決能力間的關係。
最常用的心理生理學方法:
腦電圖(EEG)-腦電儀器用放置於顱骨外側的電極記錄大腦的電活動。
計算機軸向斷層成像(CAT)掃描-在CAT掃描中,電腦將多條有微小角度差異的X射線掃描結果結合起來,形成腦部影像。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掃描-通過對腦施以強內磁場,核磁共振掃描可以提供電腦生成的大腦活動的詳細三維影像。它是研究單個神經層面的大腦運作的最好方式之一。
研究類型
實驗研究:確定原因和結果
在一個實驗中,研究者被稱為實驗者,通常會為參與者或被試設計兩種不同的經驗。這兩種不同的經驗被稱為處理方法。實驗處理是由研究者所施加的過程。其中一組被試接受一種實驗處理,而另一組則不接受或接受另一種實驗處理方法。其中接受實驗處理的一組被稱作處理組,有時稱為實驗組;而不接受或者接受另一種實驗處理的組被稱為控制組。
實驗組和控制組的設置代表了實驗中的自變量。自變量是研究者在實驗中所操控的變量。相反,因變量是研究者在實驗中進行測量並期望由實驗操控而發生變化的變量。(一個記憶的方法:假設預測的是因變量如何依賴於自變量的操控而變化。)
一組對兒童的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