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郎建榮
通常來說,求職者在面試時會先跟公司談薪資待遇、工作崗位等內容,然後公司再決定是否發offer錄用。讀者李妍最近就收到一個「口頭offer」,但她十分疑慮,自己既沒有談好薪資待遇,又沒有錄用通知書,僅僅是HR的口頭通知,這樣的公司真的能去嗎,萬一入職中途遇到變故咋辦,她的心裡十分沒底。
李妍的擔憂也絕不只是她一個人,很多求職者都有類似經歷,口頭offer真的靠譜嗎?
為個人規劃 她選擇降薪求職
「最近收到新公司的口頭offer,心裡沒底,不知怎麼辦……」今(13)日,讀者李妍打來熱線,稱遭遇職場困惑,新公司給出了offer,但不是書面offer,僅是口頭通知,自己猶豫該不該輕易入職。
記者聯繫上李妍,今年34歲,家住袁家崗,目前在南岸茶園一家金融公司上班,年收入20萬+。按理說,李妍收入穩定,為何想要換工作啦?她解釋說:「公司離家太遠,沒時間陪孩子,如果換一份離家近、穩定的工作,更符合自己的職業規劃。」
月初,李妍看到南岸一家木材公司在招聘,「公司名氣大,經營業務廣,還有國資控股,想來工作更穩定。」她說,該公司招聘資金專員,自己剛好符合條件,就投了簡歷,並提出了月薪最低1萬2。
沒談好薪資 HR給出口頭offer
11月4日,李妍初試順利通過。兩天後,參加複試,這次是領導面談,「奇怪的是,兩次面試公司方都沒談到薪資待遇,我只提了每月不能低於1萬2,但具體是多少雙方沒確定。」
即便如此,相比現在的薪資待遇,李妍也是在降薪求職。11月8日,李妍突然接到HR的口頭通知:「你那邊準備辭職吧,12月1日到公司報導!」李妍說,見過郵件通知入職、書面通知入職,但這種口頭通知入職的還真不多見,比起公司的名氣,公司的通知流程略顯草率。
李妍老公黃先生和她一樣不解,「還沒跟公司談好薪資待遇,又沒個書面錄取通知,萬一這邊辭職了,這段時間裡新工作有變故,損失誰來負責?」
李妍的擔憂不無道理,因為她的朋友瑤瑤就曾遭遇過,「舊工作辭了,新工作突然發生變故,無法入職,留下自個兒乾瞪眼,也擔心這樣的事發生在我自己身上。」
猶豫再三 決定暫緩入職
但HR卻回答得很簡單:「我們是正規大公司,不是小公司。」話語中帶著對李妍的些許不屑。
今日,記者聯繫上該公司,HR表示,考慮到書面offer需要走流程,耽誤的時間都比較久,所以公司一般都是給口頭「offer」,很少有書面通知。
「我和家人猶豫了兩三天,最終決定新公司暫緩入職,這邊的工作先不辭。」李妍擔心,僅憑口頭offer,萬一出了岔子,兩邊工作都會丟。
調查>>>
多數人認為口頭offer不靠譜
今日,記者在兩路口軌交站隨機詢問了20名軌道乘客,有14人認為「口頭offer」不靠譜,僅有3人選擇相信「口頭offer」。
柳承敏(男,28歲,UI設計師):很有可能不靠譜,我就被坑過兩次,都是很想去的公司,筆試一面二面都過了,說好第二天來公司和人事談,結果第二天就說我做的測試題不行,期間我還把其他offer推了,得不償失,口頭offer還是別信,最好是書面或者郵件版的正式offer。
楊曉芳(女,27歲,會計):連紙質offer都可能變卦,更別說口頭的。我閨蜜上個月參加一個公司面試,發了書面offer,半個月後去入職,公司說裁員不要了,閨蜜還在苦苦維權中。口頭的offer沒有任何法律效力。
胡強明(男,30歲,醫藥銷售):口頭offer也分情況,一般大公司還是講誠信,要是對方變卦,這種公司去了也沒啥意思。一個規範的公司,書面offer是關鍵,他們沒給你,或許也還在猶豫。
延伸>>>
HR為何喜歡先口頭承諾
在記者調查中,有不少的讀者都有過類似收到「口頭offer」的經歷,更有甚者,相信口頭offer,最後卻入職失敗。為何HR都喜歡先口頭承諾呢?
重慶洋元文化傳媒公司人事主管曹明玉,從事HR工作十餘年。她表示,通常來說,發放書面或電子offer前,先得審批流程,有的花費幾天或一周以上,耽誤時間較久,HR也擔心這段時間求職者會流失,為了降低流失的風險,通常會先口頭承諾求職者。
四川華新人力資源管理公司顧問熊偉超表示,書面或郵件offer流程正規,但比起口頭offer肯定費時費事,有的HR為了省事,就口頭通知。口頭offer也不是全不可信,我們公司有時也會口頭offer,這就要看公司的誠信度了。求職者最好是拿到書面錄取通知,那樣更具法律效應,也會更安心。
支招>>>
求職者應如何應對口頭offer
重慶資深投資人、創業導師楊明安表示,口頭offer不可全信,一般情況下,正規的大公司放鴿子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放了鴿子,說明你還不是他們需要的人。求職者不應該糾結是不是口頭offer,更應該關注自己是不是適合新的公司,然後再決定。
如果接到口頭offer心裡沒底該咋辦?楊明安表示,先向公司表明求職態度,再讓公司發一份書面offer,郵件或者紙版文件,注意說話要禮貌誠懇。如果公司有誠意肯定會按你說的流程辦,如果對方爽約,很可能對你有所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