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熱議中國經濟 預測明年恢復正常增長

2020-12-13 騰訊網

11月26日,搜狐在北京舉辦「2020搜狐財經峰會」。本屆峰會匯聚20餘位政界精英、商業領袖以及經濟學界翹楚,圍繞「中國經濟的韌性」、「變革期的中國與世界」、「創新帶動產業升級」、「後疫情時代的消費重振」等議題,深入探討國內外經濟形勢、政策導向。

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預測中國經濟明年恢復正常水平

在峰會「中國經濟的韌性」議題中,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出席並發表了題為「2020年中國與全球經濟總結」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其對於今年世界和中國的經濟形勢、中國經濟未來五年的發展以及世界總體形勢發展的看法。

賀鏗表示,他不認同許多經濟學家所認為的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更甚於1929年的論斷。他表示,二者間的根本原因不同,疫情是經濟之外的因素。

同時,賀鏗稱,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既不是V型,也不是U型,也不是L型,而是老師批改作業打對號的形狀,下去的很快,上來也不會太慢,但是斜一點,事實證明應該是這樣的情況。

對於明年中國的經濟增速,賀鏗預測,經濟會在明年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同時增速會比去年高,甚至高一倍,這也是因為今年的經濟增長基數低。

關於「雙循環」這一概念,賀鏗也表達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雙循環內外循環相互促進,不僅僅是中國和中國以外的關係,也包括中國一個區域的經濟和另外區域的經濟相互促進的關係。所以雙循環不要從簡單的國內國外來理解,國內不同區域之間,不同省份之間,不同的發展區域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環套環,要從這個環套環當中來解決雙循環的問題。

北大國發院院長姚洋:未來五年將是中國經濟黃金時代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出席峰會,並發表了題為「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改革與經濟增長前景」的演講。

「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將在『十四五』期間發生重大變化,關鍵領域的自主技術建設將提速,高能耗或高排放的產業將讓位給低能耗或低排放的產業,而政府目標將從單一的增長目標轉向社會和經濟的協調發展上。」姚洋認為。

因此,他建議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著力打造「十四五」期間的四大增長點:

一要重視自主技術,釋放技術創新活力,建立完整的產業鏈。

二要堅持走新型城市化的道路,圍繞中心城市打造城市化區域,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關注社會發展。

三要促進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包括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健康、養老、文化、信息、生態環境、水利工程、城市管廊、海綿城市等,這些短板都應當作為「十四五」的一個重點來加以發展。

四要堅持綠色發展,並將把這個目標分解到各個省、各個市、各個企業,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道路。

談及未來經濟增長態勢,他認為未來5-7年將是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周期,平均增長率將達到5%—6%,這也將是中國企業的黃金時代。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雙循環將帶來三大機遇

雙循環也是本次峰會上熱議的話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發表了題為深刻理解「雙循環新經濟格局」的演講。

魏建國表示,雙循環路線考慮的是今後的世界格局,疫情後會有四個大的東移,即技術東移、製造業東移、資本東移和人才東移。

他認為整個國家大循環,不是各省各市各縣搞自己的小循環。此外,在雙循環發展中,一定要注意,要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魏建國提到,雙循環將為企業帶來技術、理念和創新三大機遇。技術方面,本土的中國企業家,將會升級為全球視野的國際企業家。

圖片來源:搜狐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語涵

編輯:趙語涵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相關焦點

  • 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遭到嚴重破壞,只有中國經濟在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冠狀病毒大流行造成的空前經濟破壞做出了預測,大幅下調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周三,IMF表示,這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將導致今年全球GDP下降4.9%,並在兩年內蒸發掉令人震驚的12萬億美元。
  • 首席經濟學家談疫情衝擊下的中國增長:3月25日內部視頻會議摘要
    一、疫情衝擊的性質與經濟走勢多數專家認為,由於疫情防控是對人的一種物理限制,人們不能上班,消費,企業不能生產,帶來的影響不是正常情況下供給與需求的衝擊,因此不能講一般的逆周期調控,此時再多的貨幣刺激也擋不住經濟的必然下滑。而且,此時進行經濟預測是很困難的,因為全球疫情還在蔓延中。
  • 灰犀牛還是黑天鵝:中外經濟學家對今年GDP增長的預測?
    2020流年不利,中國GDP的增長速率會是多少?且看經濟學家們的預測如何?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程度,很多經濟學家都給出了預測,正如對於任何「灰犀牛」或是「黑天鵝」事件,總會有悲觀派和樂觀派的分化,經濟學家們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看好明年中國經濟 「高配」A股成為外資機構共識
    原標題:看好明年中國經濟 「高配」A股成為外資機構共識   臨近歲末,各大外資機構近期陸續發布對2021年中國資本
  • 明年中國GDP增速能達8%嗎?
    時至年末,多家機構本周發布對於2021年中國經濟的展望報告。比較相近的看法是,預測2021年中國GDP增速將加快到8.0%及以上。「中國當前面臨的挑戰是縮減疫情後經濟刺激的規模,同時不打亂經濟復原的節奏。」
  • 中國發布丨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約8%?國家統計局回應
    目前有預測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可能會出現大約8%或者兩位數增長,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回應,從下階段來看,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從11月的主要數據來看,四季度經濟運行的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因為無論從生產還是需求,都是在穩步回升的。
  • 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明年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領頭雁
    出口增速遠超預期、消費快速復甦、新經濟業態蓬勃發展……2020年,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畫卷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筆,中國有望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實現經濟正增長的經濟體之一。 對於明年中國經濟,受訪外資機構、國際機構已經達成共識:明年中國仍將是全球經濟的領頭雁。
  • 《經濟藍皮書》發布:明年中國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作用將加強
    《經濟藍皮書》發布:明年中國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作用將加強 李祺瑤/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0-12-14 15:05
  • 亞行預測:亞洲經濟出現萎縮,2021年將實現增長6.8%
    亞洲開發銀行(ADB)周四發布的報告預測,亞洲發展中地區的經濟活動今年將萎縮0.4%,然後在2021年回升至6.8%,因為該地區正從19型流感大流行的影響中恢復過來。亞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Yayyuki Sawada)在一份聲明中說:「亞洲發展中國家的前景正在改善。中國和印度是該地區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其增長預測已經上調。」他說:「長時間的大流行仍然是主要風險,但疫苗前沿的最新發展正在緩和這一趨勢。
  • 中國社科院發布經濟藍皮書: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約7.8%
    12月14日,《經濟藍皮書: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發布。在發布會上,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李雪松表示,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李雪松稱,這是受今年經濟增長基數較低的影響,同時考慮到宏觀調控的跨周期設計與調節以及國內外的不確定性做出的預計。該藍皮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
  • 物理學家也在預測GDP,曾準確預測中國的經濟增長
    在羅馬大學的 Luciano Pietronero 的帶領下,研究人員使用公開的出口數據預測世界各國五年內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他們的預測結果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準確程度平均高出 25%。經濟領域的複雜性要求在對其研究時利用來自複合體系的跨學科工具。
  • 商務部表示 中國經濟明年逐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的可能性較大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魏宇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日前預測,全球GDP將在明年年底前回升至疫情前的水平,預計中國將在2021年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以上。對此,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稱,今年以來,中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中國有望成為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明年逐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的可能性較大:「明年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中國經濟運行有挑戰,同時也有不少有利因素,逐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的可能性較大。中方將進一步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在更高層次上擴大市場開放。
  • 一財首席經濟學家調研:一季度GDP大概率負增長,降準降息仍可能推出
    同時,疫情在歐美仍處於失控狀態,疫情對全球金融市場的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並繼續會對中國金融市場產生負面溢出效應。興業證券王涵表示,國內疫情逐漸過去,經濟將恢復正常。相對於1~2月經濟的明顯衝擊,接下來經濟將明顯反彈,預計很快會回到疫情前的水平。海外疫情嚴重,還沒有看到拐點,要警惕疫情的輸入性二次傳播;海外經濟衰退可能通過出口等方式拖累國內經濟。
  • 外媒評述:中國經濟增長將引領世界復甦
    根據該政策,經濟增長將越來越依賴內需。在中國國內,重點是推動中國製造業向價值鏈上遊轉移,包括通過吸引外國投資,來確保重要技術的可靠供應。北京認為這些技術受到了與華盛頓政治緊張關係的威脅。渣打銀行經濟學家表示:「我們預計(在此次經濟工作會議上)將宣布有關自主創新、工業現代化、內需、市場化改革和進一步開放市場的政策。」
  • ...高盛經濟學家預測,到明年3月份,一半的英國公眾將接種疫苗,美國...
    高盛:歐美新冠疫苗接種到明年中將達到很高比例,料推動經濟急劇回升;① 高盛集團預計,到明年年中的時候,主要發達經濟體將有很大比例的民眾已經接受新冠疫苗接種,這將推動全球經濟增長「急劇回升」。② 高盛經濟學家預測,到明年3月份,一半的英國公眾將接種疫苗,美國和加拿大會晚一個月達到這個比例。歐盟、日本和澳大利亞將於5月份達到一半民眾接種。
  • 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2021年宏觀經濟十大趨勢
    但事實上,今年中國利用外資實現了難得可貴的逆勢增長。1-10月中國利用外資同比增長6.4%,最近幾個月更是錄得了兩位數的同比增長。而聯合國貿發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商投資幾乎下降了一半,並預測全年將下降30-40%,形成了鮮明對比。這兩個超預期背後的邏輯其實是類似的。中國通過採取有力的措施控制住了疫情,並率先開始復工復產。
  • 2021:中國經濟將強勁復甦專訪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
    2021年中國經濟走勢如何?又怎樣以自身發展的穩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如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長期均衡?為此,《金融時報》記者專訪了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顏色教授。
  • 經濟學家:2022年之前美國經濟有望全面復甦
    參考消息網12月7日報導 據美聯社紐約消息,越來越多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明年下半年將恢復到新冠疫情前水平。報導稱,這是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的最新調查結論,73%的受訪者預計美國經濟2021年底能恢復到新冠疫情前水平。這一預測明顯比數月前樂觀,此前只有38%的受訪者相信美國經濟能在2022年以前迎來全面復甦。
  • 美經濟學家:2021年底美國將復甦!德國:中國已成全球經濟火車頭
    關於疫苗的利好消息也激發了大家的樂觀情緒,紛紛表示對美經濟的看好,但可能事與願違。美經濟學家:2021年底美國經濟將全面復甦!事實並非如此據美媒消息,越來越多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將於明年下半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報導稱,這是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的最新調查結論,73%的受訪者預計美國經濟2021年底能實現全面復甦。
  • 衝刺110萬億大關,明年中國GDP增速預測達13%!比美國還差多少?
    由於經濟增速率先由負轉正,中國經濟在全球表現亮眼。早前國內外觀點紛紛認定,今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即便最近發達國家開始準備推出疫苗接種計劃,仍有專家認為,2021年中國經濟還將繼續「一枝獨秀」,GDP增速最高可達到13%。那麼,這將意味著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