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記憶中的滄州還是在小學的時候,村裡經常會來一幫人,耍雜技要飯的,以河南、河北滄州的居多,每年春夏季都會幾撥耍雜技表演的人到村裡,據說是鬧災了,出來要飯的,通常一兩個大人領一幫孩子,表演雜技、武術,最厲害的是硬氣功,見過單掌開青石(石頭是我們給找的最硬的)單指攥磚等,那會算是對滄州有了初步的印象,感覺滄州人都是練武的,長大了才知道滄州是武術之鄉。
滄州不僅武術聞名,還有一道菜叫火鍋雞也是滄州獨有的美食,而清燉牛肉也是滄州獨有的特色美食,因為它特殊的做法和獨特風格,與眾不同。
一提到清燉牛肉大家都會聯想到清湯燉牛肉的畫面來,清燉的做法都是白湯燉牛肉,不加醬油的這種,清燉牛肉肯定是白顏色的。但是在滄州,你要是點了一碗清燉牛肉,上來後可不要驚訝,那就是純粹的紅燒牛肉。牛肉醬紅色,湯也是醬油湯,牛肉底下有墊菜,或墊土豆或墊茄子,跟你理解的清燉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今咱就說道說道這滄州的特色美食,清燉牛肉!據說是從孟村縣卜老橋(回族)傳過來的改良做法,加醬油燉出來味道很好,屬於濃油赤醬的做法,被顧客認可一直保留了到今天。
燉牛肉首選的部位:牛腩是當仁不讓,這個選料上沒有太大的區別,牛腩部位最適合燉和燒,滄州也不例外。這邊的回民多,所以牛肉的品質不用擔心,宰殺工序符合清真習俗,牛羊肉的品質相當地道。
原材料:牛腩2500克、大蔥段20克、薑片20克、白蘿蔔500克、圓白菜20克、粉條20克。
調料:大料10顆、桂皮5克、香葉1克、陳皮4克、丁香1克、小茴香5克、砂仁1克、羅漢果1個、草果1個、白芷1克、山奈2克、幹黃醬50克、料酒10克、蠔油15克、醬油50克、糖色20克、鹽10克、味精15克、雞精10克、胡椒粉10克、清水5000克
將牛腩改刀切成5/6公分的四方大塊,洗淨下冷水下鍋,燒開焯去血沫,撈出備用。將白蘿蔔洗淨切2公分厚片、粉條冷水泡發、圓白菜洗淨切成塊備用。
將香葉、陳皮、丁香、小茴香、砂仁、羅漢果敲碎、草果拍裂、白芷、山奈包入紗布包繫緊,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乾水分。
製作過程:鍋上火燒熱放色拉油100克,爆香大蔥段、薑片、大料、桂皮,炒香乾黃醬,醬要多炒一會,再放入醬油和蠔油炒香,放入焯好的牛肉塊,大火爆炒十分鐘,烹入料酒,加入清水,下鹽、味精、雞精、胡椒粉調味,加入適量糖色調色,放入香料包,水要抹過牛肉,加兩倍以上的水,大火燒開牛肉湯撇去浮沫,下入白蘿蔔厚片,中小火燉四十分鐘左右,關火燜煮20分鐘,至脫骨軟爛狀態即可。
起鍋裝碗時,將泡好的粉條和圓白菜焯水,入牛肉老湯裡煮熟,撈出碼在碗底,上面碼好燉好的牛肉,淋入原湯,撒上香菜段即可。
操作要領:
一、牛腩要切大塊,冷水下鍋焯水。有效去除異味和多餘的油脂。
二、用糖色和醬油,幹黃醬調味調色,保證味道的純正。炒制牛肉時間要長,保證味道可以均勻浸入牛肉。
三、加香料的作用是去味增香,豐富口感。輔助牛肉的味道更為純正,但增香不壓味,香料不可用得太多,藥料味兒太重,湯味會發苦,牛肉的味道全是香料味,反而適得其反。
四、加入白蘿蔔一起燉煮是為了更好的增加湯味的口感,有去膩的作用。
五、牛肉是原湯出,浮油不要撇,有浮油也起到保證溫度增加香氣的作用,可以讓香氣更濃鬱,但是牛肉這樣燉出來很好吃,軟爛入味,鹹香不羶,老年人也一樣可以咬得動。
六、滄州清燉牛肉是有墊底菜的,有放用牛肉湯燉好的土豆塊,也有燉豆角和茄子墊底的,但是都要有粉條墊底找平,襯出牛肉多的感覺來,也就是低下鋪粉條和菜,上面是燉好的牛肉。這樣顯得牛肉多。
清燉牛肉原圖
牛腩的價格在32元左右,牛肉燉好後可以出12份左右,一份30/52元,上面寫的圓白菜和粉條是一份的量。
【我是海浪說美食,感謝閱讀,關注我,更多南北特色美食分享給你,歡迎結交餐飲行業精英,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