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碗最早是滿族人的家常便飯,後來變成了滿漢全席中的一部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八大碗。不過因為地域的原因,所用的食材以及做法也有所差異。其中,清真八大碗的形成以及發展還是比較有意思的。清真八大碗之所以有現在的盛名,和他們的熱情好客是分不開的。因為回族人在歷史上相對來說生活的不是很優越,但是對遠道而來的賓朋卻是盛情款待。由此勤勞且智慧的回族人就採用了宴席的形式來招待賓朋,這樣不但非常節儉,而且又能其樂融融。也正是因為如此,清真八大碗也廣為流傳。
說到清真八大碗,其實可以說就是八道菜。這八道菜分別是清燉羯羊肉、紅燒耗牛肉、黃燜土雞塊、清蒸香帶魚、酸辣湯裡脊、牛丸燒白菜、煙筍燜豆腐、壹品八寶飯。很多人說自己吃的八大碗並不是這些,而是燉牛肉、胡蘿蔔、海帶、丸子,或者是醋溜白菜等。其實這也沒錯,因為對一般人來說清真八大碗就是八種不同的菜,而且這些菜可以隨意的變換。不論是自己在家裡吃,還是招待賓朋,其實就是很寬泛的八道菜就好。畢竟不可能家裡天天都準備著各種食材。只是說正宗的、代表清真八大碗的是上面所說的八種美食。不過話說回來這八道菜真是各具特色,一個比一個讓人想吞口水。清燉羯羊肉香而不膩,紅燒耗牛肉筋道多汁,黃燜土雞塊皮薄肉韌,清蒸香帶魚鮮嫩可口,酸辣湯裡脊酥脆鮮美,牛丸燒白菜清鹹利口,煙筍燜豆腐入口即化,壹品八寶飯更是甜筋油潤。感覺再多說一句口水就流下來了。
不知道正宗的清真八大碗你吃過「幾碗」,還差「幾碗」?總之「一碗」都不能錯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