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新市府不知道什麼叫「高成本」置業
2017年,自貿區瀋陽片區在新市府板塊揭牌,帶動區域房地產市場銷售形勢大漲,板塊內部許多項目銷售成績頗佳,產品去化快速,業內人士把這種現象稱作「自貿區效應」。而除了自貿區效應帶來的市場全面熱銷,房價上漲,地價上漲之外,新市府的「大牌」效應,「高端」效應,也慢慢顯現出來。
從開發商品牌來看,當前新市府已匯聚郡原地產、中海、保利、碧桂園、恆大、萬科、綠城、金輝、遠洋、月星、金科等多家品牌房企,不管是深耕還是新進,對於品牌房企,新市府散發著瀋陽當下板塊中獨有的價值魅力,是一塊不可不爭的上好「獵物」。
從板塊各項目產品定位來看,隨著早前部分項目的小戶型產品快速去化,如今,以大面積段高層、洋房等為主的改善型產品,已成為了新市府樓市的代表。
然而當「大牌」、「高端」兩關鍵詞合二為一,品牌開發商改善型產品,定位自然是「身價不菲」。而這意味著未來伴隨板塊整體均價持續提升,新市府也將貼上「高價區」的標籤。
投資新市府還有機會嗎?
雖然價格門檻逐漸抬高,但並不影響區域的人氣。在瀋陽市今年最新發布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中,明確指出對瀋河區、和平區、渾南區(三環內)3個區域實行限購政策。而位於渾南三環之外的新市府板塊憑藉「不限購」和「自貿區」較高潛力價值,被受政策所「限」的購房者所關注。
與此同時,受近一年來新市府房地產市場持續熱銷的影響,當下板塊內項目產品去化快速,一些備受購房者青睞的品牌項目產品存量大大減少。在最新公布的2018年一季度房價漲幅大於10%的板塊去化周期排名中,新市府區域白塔板塊以4.31月排在首位。
換句話說,板塊因產品快速去化存量減少,去化周期相對大幅縮短,而人氣在與日俱增,如果沒有後續新增產品,那麼留給購房者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了。並且,目前看好新市府的人們不只有單純購房用於居住的百姓,還有很多買房投資躍躍欲試的人們。
另外,近一年以來新市府板塊大部分項目的主推新品戶型,均不約而同的以剛轉改或者改善型三居、四居室大戶型為主,60㎡以下戶型產品佔比相對縮小。開發商產品定位和市場整體偏向改善,如今想要購買位置相對優越、配套齊全的小戶型產品進行投資、自住已經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
小戶型產品存量少,又不想投資價格高的改善大面積,要怎樣在新市府尋找適合投資的「餘地」?
其實,青睞小戶型的更多是早期過渡性自住的年輕人,以及想要出租方便的投資者,那麼,不妨將選擇範圍放得更廣一些。位置優越,臨地鐵、有商圈,生活配套相對完善的公寓產品,投資價值相對也不輸於住宅產品。
如目前新市府去化周期最短的白塔板塊,在區域產品存量小,且改善產品單價高的情況下,小戶型公寓產品即不失為投資選擇之一。以白塔板塊之內住宅產品熱銷的小石城項目為例,其小戶型精裝公寓產品,與住宅同享板塊生活配套,臨近新市府辦公地同時自配託管機構,即能為廣大年輕人提供過渡性自住,又為購房者打開新市府投資全新「低價」領域。
如今,市場改善成風,房價持續上揚,不止是剛需置業成本增加,高性價比的投資機會同樣難尋,如何尋找一處餘地,還需放寬眼界。
親愛的《棟察樓市》粉絲們,還沒有養成閱讀互動習慣,希望您在閱讀後,在最下方留言順便回復「已閱」,如果喜歡,也請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以示對我們創作的鼓勵!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