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一線三等角模型

2020-09-17 程老師中學數理化

一線三等角定義:

指的是有三個等角的頂點在同一條直線上構成的相似圖形,這個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銳角或鈍角。不同地區對此有不同的稱呼,通常稱為「K字模型」,也有部分地方稱為「M形圖」。

起源與基本類型

DE繞A點旋轉,從外到內,從一般位置到特殊位置。


基本類型:

同側「一線三等角」


一側「一線三等角」


性質

1.一般情況下,如下左圖,易得△AEC∽△BDE.

2.當等角所對的邊相等時,則兩個三角形全等。(若CE=ED,則△AEC≌△BDE)


3.中點型「一線三等角」

如右上圖,當∠1=∠2=∠3,且D是BC中點時,△BDE∽△CFD∽△DFE.

4.「一線三等角」的各種變式


應用

1.「一線三等角」應用的三種情況。

a.圖形中已經存在一線三等角,直接應用模型解題;

b.圖形中存在「一線二等角」,補上「一等角」構造模型解題;

c.圖形中只有直線上一個角,補上「二等角」構造模型解題.

2.在定邊對定角問題中,構造一線三等角是基本手段。

3.構造一線三等角的步驟:找角定線構相似

如上圖,線上有一特殊角,就考慮構造同側型一線三等角,當然只加這兩條線通常是不夠的,為了利用這個特殊角與線段的關係,過C、D兩點作直線l的垂線是必不可少的。

模型建立

例 如圖2,已知E是矩形ABCD的邊AB上一點, EF⊥DE交BC於點F,

試說明:ΔADE∽ΔBFE。

分析:要證明ΔADE與ΔBFE相似,已經知道∠A=∠B=90°,只需要再找出另外一對相等的角即可。

解答:在矩形ABCD中,∠A=∠B=90°

∵EF⊥DE

∴∠DEF=90°,∠2+∠3=90°

又 ∵∠1+∠3=90°

∴∠1=∠2

∴ΔADE∽ΔBFE

小結:此時,在直線AB上,∠A=∠DEF=∠B=90°,一條線上有3個直角,

兩邊的ΔADE與ΔBFE相似。這個相似的基本圖形像字母K,可以稱為「K」型相似,但更因為圖形的結構特徵是一條線上有3個垂直關係,也常被稱為「一線三垂直」。通過例題,我們已經證明,「一線三垂直」可以得出相似三角形,那普通的3個等角又會怎樣呢?

變式1

如圖3,已知等邊三角形ABC, 點D、E分別為BC,AC上的點,∠ADE=60º。

(1) 圖中有相似三角形嗎?如果有,請說明理由。

(2) 如圖4,若將∠ADE在ΔABC的內部(∠ADE兩邊不與BC重合)繞點D逆時針旋轉一定的角度,得到的兩三角形仍相似嗎?

分析:

(1)此時,在直線BC上,∠B=∠ADE=∠C=60°,一條線上有3個等角,兩邊的ΔABD與ΔDEC相似嗎?

(2)旋轉後,變化中的不變量是什麼?ΔABD與ΔDEC相似嗎?

解答:(1)在等邊三角形ABC中,

∠B=∠C=60°

∵∠ADE=60º

∴∠2+∠3=120°

又 ∵∠1+∠3=120°

∴∠1=∠2

∴ΔABD∽ΔDCE

另外:ΔADE與ΔACD也相似。

∵∠DAE=∠CAD(公共角)

∠ADE=60º=∠DCA

∴ΔADE∽ΔACD

(2)旋轉後,變化中的不變量是∠ADE的大小

那麼,依然可以有:

∵∠2+∠3=120°

又 ∵∠1+∠3=120°

∴∠1=∠2

∴ΔABD∽ΔDCE

小結:

此時,一條線上的三個等角由90°變成了60°,兩邊的三角形依然相似。那麼,更一般的等角呢?

變式2

如圖5,隱藏變式1圖形中的線段AE,在得到的新圖形中,

(1) 如果∠B=∠C=∠ADE=50º,圖中有相似三角形嗎?

(2)如圖6,若∠B=∠C=∠ADE=∠α,∠α為任意角,還有相似三角形嗎?

分析:等角由90°變為60°,三角形依然相似。再變為50º,任意角α,雖然等角的大小發生了變化,但等量關係沒變。

解答:

(1) ∵∠B=∠C=∠ADE=50º

∴∠2+∠3=130°

又 ∵∠1+∠3=130°

∴∠1=∠2

∴ΔABD∽ΔDCE

(2)

∵∠B=∠C=∠ADE=α

∴∠2+∠3=180°-α

又 ∵∠1+∠3=180°-α

∴∠1=∠2

∴ΔABD∽ΔDCE

小結:現在,我們已經從特殊角過渡到任意角,證明在一條線上,只要有3個等角,兩邊的三角形就一定相似。這個相似的基本模型就是「一線三等角」。

模型應用

打開我們的新年禮包:

已知,相鄰兩條平行直線間的距離相等,若等腰直角△ABC的三個項點分別在這三條平行直線上,則sinα的值是( )

分析:觀察這個圖形, ∠α不是特殊角,要求sinα的值,首先要把角α放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於是過點B作垂線,構造直角三角形ABF。又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要用到∠ACB 為直角和AC=CB的特殊條件,及平行線之間的等距條件,所以分別過點A、B作垂線,構造「一線三等角」的相似基本圖形。

解答:由「一線三等角」,得ΔACD∽ΔCBE

由AC=AB,得ΔACD≌ΔCBE, 由平行線等距,可設平行線間的距離為d,

小結:在數學中,我們常通過模型來建立數量之間的關係或圖形間的聯繫,本題中,通過建立「一線三等角」這種相似的基本模型可以巧妙的使問題得解。

初中數學「一線三等角」解析

一:總結定義:

兩個相等的角一邊在同一直線上,另一邊在該直線的同側或異側,第三個與之相等的角的頂點在前一組等角的頂點中所確定的線段上或線段的延長線上,另外兩邊分別位於一直線的同側或異測與兩等角兩邊相交,會形成一組相似三角形,習慣上把該組相似三角形習慣上稱為「一線三等角形」相似三角形。

二:常出現模型:

等腰三角形中底邊作一角與底角相等;等腰梯形中上(下)底作一角與上(下)底角相等;矩形;正方形;矩形和正方形的翻折(簡稱:一線三直角);等邊三角形的翻折;坐標系中的一線三直角包括已知相似比求點的坐標或直角三角形的討論性問題

三:一線三等角構造圖譜:



四:中點型一線三等角




五:一線三等角--中間三角形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的討論性問題

(1)中間三角形為等腰三角形的討論問題



如圖,點P在線段MN上,∠M=∠N=∠EPF,連接EF,若△EFP為等腰三角形



分析:



(2)中間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的討論問題



如圖,點P在線段MN上,∠M=∠N=∠EPF,聯結EF,若△EFP為直角三角形




分析:



教材試題



點評:

在本題幾何計算的過程中,關鍵是推導△ABP與△PCD相似,對解題思路的分析,要重視利用圖形的直觀性,從線段CD聯繫到△PCD,再觀察與△PCD可能相似的三角形,發現並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

一線三等角---等腰三角形

(2010奉賢一模23)如圖,已知:在Rt△ABC中,∠ACB=90°,AC=BC=4, M是邊AB的中點,E、G分別是邊AC、BC上的一點,∠EMG=45°,AC與MG的延長線相交於點F,

(1)在不添加字母和線段的情況下寫出圖中一定相似的三角形,並證明其中的一對;

(2)連接結EG,當 AE=3時,求EG的長.


分析:



一線三等角-----等腰梯形

(2001上海中考25)

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D<BC,且AD=5,AB=DC=2.

(1)如圖,P為AD上的一點,滿足∠BPC=∠A.

①求證;△ABP∽△DPC

②求AP的長.

(2)如果點P在AD邊上移動(點P與點A、D不重合),且滿足∠BPE=∠A,PE交直線BC於點E,同時交直線DC於點Q,那麼

①當點Q在線段DC的延長線上時,設AP=x,CQ=y,求y關於x的函數解析式,並寫出函數的定義域;

②當CE=1時,寫出AP的長.


分析:




點評:

其中(1)可看作(2)的特例,故(2)的推斷與證明均可借鑑(1)的思路.這是一種從模仿到創造的過程,模仿即借鑑、套用,創造即靈活變化,這是中學生學數學應具備的一種基本素質,世上的萬事萬物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有著質的區別,模仿的關鍵是發現聯繫,創造的關鍵是發現區別,並找到應付新問題的途徑。

一線三等角-----矩形

(2012長寧一模24)如圖,在矩形ABCD中,AB=4,AD=6,點P是射線DA上的一個動點,將三角板的直角頂點重合於點P,三角板兩直角中的一邊始終經過點C,另一直角邊交射線BA於點E.

(1)判斷△EAP與△PDC一定相似嗎?請證明你的結論;

(2)設PD=x,AE=y,求y與x的函數關係式,並寫出它的定義域;

(3)是否存在這樣的點P,使△EAP周長等於△PDC周長的2倍?若存在,請求出PD的長度;若不存在請簡要說明理由.


分析:



一線三等角---正方形


(2009•嘉定區一模25)(1)在△ABC中,AB=AC=5,BC=8,點P、Q分別在射線CB、AC上(點P不與點C、點B重合),且保持∠APQ=∠ABC.

①若點P在線段CB上(如圖),且BP=6,求線段CQ的長;

②若BP=x,CQ=y,求y與x之間的函數關係式,並寫出函數的定義域;

(2)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5(如圖),點P、Q分別在直線CB、DC上(點P不與點C、點B重合),且保持∠APQ=90度.當CQ=1時,寫出線段BP的長(不需要計算過程,請直接寫出結果).


分析:




練習:



點評:

「一線三等角」在以正方形、矩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為背景的體現很明顯,希望可以通過這一題組加以理解,學會靈活運用,解決問題。面對一個個數學問題,若能尋找並建立起它的基本模型,尋找出本質,複雜圖形只是在原有簡單圖形上「添磚加瓦」,層層遞進。需要我們把握住這個問題的本質所在,深層挖掘題目所涉及基本思想。

一線三等角---等邊三角形翻折

(2016崇明一模18)如圖,等邊△ABC中,D是BC邊上的一點,且BD:DC=1:3,把△ABC摺疊,使點A落在BC邊上的點D處.那麼AM/AN的值為


分析:



變式

以壓軸題形式展現



分析:



變式

轉換敘述條件

以垂直平分線代替翻折

(2015長寧一模25)如圖,已知△ABC是等邊三角形,AB=4,D是AC邊上一動點(不與A、C點重合),EF垂直平分BD,分別交AB、BC於點E、F,設CD=x,AE=y.

(1)求證:△AED∽△CDF;

(2)求y關於x的函數解析式,並寫出定義域;

(3)過點D作DH⊥AB,垂足為點H,當EH=1時,求線段CD的長.


分析:


練習:


一線三等角---中點型

(2012閔行二模25)已知:如圖,AB⊥BC,AD // BC, AB = 3,AD = 2.點P在線段AB上,聯結PD,過點D作PD的垂線,與BC相交於點C.設線段AP的長為x.

(1)...........

(2)...........

(3)當△APD∽△DPC時,求線段BC的長.


分析:



分析:




練習:


在長方形ABCD中,AB=4,AD=3,點E是邊AB上一點(不與點A、B重合),點F是邊BC上一點(不與點B、C重合),若△DEF和△BEF是相似三角形,則CF=

一線三等角--中間三角形

中間三角形為等腰三角形



分析:



練習:



中間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

如圖,在△ABC中,AB=AC=5,BC=6,P是BC上一點,且BP=2,將一個大小與∠B相等的角的頂點放在P 點,然後將這個角繞P點轉動,使角的兩邊始終分別與AB、AC相交,交點為D、E。

(1)求證△BPD∽△CEP

(2)是否存在這樣的位置,△PDE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BD的長;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一線三等角--坐標系(1)

坐標系中三直角基本圖形主要還是以下兩種:



(2016•普陀區一模)已知A(3,2)是平面直角坐標中的一點,點B是x軸負半軸上一動點,聯結AB,並以AB為邊在x軸上方作矩形ABCD,且滿足BC:AB=1:2,設點C的橫坐標是a,如果用含a的代數式表示D點的坐標,那麼D點的坐標是

分析:


相關焦點

  • 初中三角形相似模型知多少?相似三角形之「一線三等角」模型
    同學們好,上兩篇文章我們已經分享了A字型,8字型以及母子型相似三角形,其中包括射影定理,都是常見的幾個模型,這篇文章,我們繼續分享關於相似三角形中的,一線三等角模型。也稱之為「K字型」。什麼是一線三等角模型呢?顧名思義,一條線段上有三個角,都是相等的,那又是怎樣的圖形,我們來看看圖形,你就知道了。
  • 初中數學三角形相似模型大總結(值得收藏)
    三角形相似是初中數學裡非常重要的知識點,是中考中一定會涉及的考點之一。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應用題型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常用的一共有以下8種模型。1、8字形模型2、反8字形模型3、A字形模型4、反A字形模型5、共邊反A字形模型6、剪刀反A字形模型7、一線三等角模型
  • 全等模型之一線三等角
    本文重點討論全等三角形中的一線三等角模型,為初三相似三角形中的一線三等角模型的學習做鋪墊。 「一線三等角」指的是有三個等角的頂點在同一條直線上構成的全等(或相似)圖形,這三個等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銳角或鈍角,可以在直線的同側,也可以在直線的異側。
  • 學會構造「一線三等角」模型解題,為中考提分「抄個近路」
    「一線三等角」模型,在三角形全等判定與全等三角形性質、三角形相似判定與相似三角形性質、線段相等、四邊形等幾何問題中常有應用.我們將從模型介紹與典型例證這兩個方面學習「一線三等角」模型.>【解析】根據摺疊的性質得到一線三等角模型。
  • 1.八年級數學:怎麼求BP的長?等邊三角形,一線三等角三角形全等
    ,關注方老師數學課堂。八年級數學:怎麼求BP的長?等邊三角形,一線三等角三角形全等。這道題,大家先在草稿本上,認真地做一遍,然後再看後面的視頻。期待您在評論區留言。溫馨提醒:方老師數學課堂,因為視頻內容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分類歸納內容,將所有優化成三個微信公眾號,分為幾何部分、代數部分、七年級數學。
  • 初中數學:課本上沒有的《正方形》「十字架」模型
    正方形是初中數學中一類重要的四邊形,具備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因為正方形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是個「完美」圖形,因此它性質極其豐富,也是每年中考數學命題的熱點。本文介紹初中數學課本上沒有的《正方形》「十字架」模型,希望給讀者朋友們帶來點啟發,拓寬思路。例題:如圖,正方形ABCD邊長為4,DF⊥CE。(1)求證:DF=CE.
  • 初中數學幾何培優:此題難以適應適合學生訓練,求角的正弦值
    解題過程:此類初中數學幾何培優已經匯總一冊手拉手旋轉:手拉手模型初中解題常見,通常有等腰會想到構造全等,進行線段或者角的轉化。>隱含特殊角:此類題只有通過已知條件找到特殊角才能輕鬆解題一線三等角:我通常對學生說,一線三等角中學解題利器,包括函數中的一些角或者特殊圖形的存在性也經常用到。
  • 最全:初中數學幾何模型
    幾何是初中數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一般會在壓軸題中進行考察,而掌握幾何模型能夠為考試節省不少時間,小編整理了常用的各大模型,一定要認真掌握哦~
  • 杭州中考數學怎麼學,初中數學需要注意哪些,高能知識點
    #12月跨年衝刺計劃#作為教育領域初中數學老師,對於學習初中數學有些自己看法。初中數學主要的難點在於函數和幾何部分,但是主要問題集中在運算速度和運算準確性上面,所有針對這幾方面進行自己的闡述。第一部分:運算是基礎也是題目是否能夠繼續進行下去的支柱,並非沒有思路,而是有了思路卻沒有辦法運算下去,或者乾脆就是錯的。這時候要提出要求和針對性的訓練。
  • 初中數學壓軸題精講4:活用「複製+粘貼」,巧解初一幾何動態題...
    歡迎來到百家號「米粉老師說數學」,幾何動態題,是初中幾何中最常見也是難度最大的壓軸題型,不管是對於初一、初二或初三的學生,它在試卷上的出現,意味著至少一半以上的學生都得「望洋興嘆」,特別是對於幾何處於起步階段的初一學生,更是「望而卻步」,其實,這是沒有掌握幾何動態題的題目特點及解題規律造成了
  • 「相似三角形」模型匯總,超實用
    與相似三角形有關的幾何證明題是初中數學學習的難點.相似三角形變化多樣,尤其當題目圖示中有超過三個三角形時,就無法一眼看出誰和誰相似,更別說證明讓人眼花繚亂的邊長關係了。下面我們位同學總結出一些常考相似模型,遇見這類問題,直接套用模型即可。
  • 複習策略,善於思考收穫多,從勾股定理到一線三角模型
    我們在學習中,慢慢總結和得到一些模型和方法。例如「K型圖」「一線三等角」等模型,這些模型或方法,貫穿好幾塊知識區,首先出現在「勾股定理」這一章。這一章中,最重要的圖即為「弦圖」(如圖1),弦圖中就有「K型圖」(如圖2),也是勾股定理無字證明的典型圖形。
  • 初中數學幾何模型及構造解析
    對稱:角平分線或垂直或半角  旋轉:相鄰等線段繞公共頂點旋轉  對稱全等模型  對稱半角模型通過「8」字模型可以證明。相等線段或者相等比值在證明相似中起到通過等量代換來構造相似三角形的作用  說明:(1)三垂直到一線三等角的演變
  • 初中數學常見模型精品資料最新版本,備戰中考好幫手,您需要嗎?
    初中數學常見模型精品資料最新版本,備戰中考好幫手,您需要嗎?中點模型【模型1】倍長【模型2】遇多個中點,構造中位線角平分線模型【模型1】構造軸對稱【模型2】角平分線遇平行構等腰三角形手拉手模型【條件】OA=OB,OC=OD,∠AOB=∠COD
  • 中考攻略|中考數學核心解題策略之模型法
    本期將為大家帶來的是中考數學核心解題策略之模型法,其中的一個構成部分——"一線三直角"(也稱「三垂直」模型、K型圖)。何為模型法?顧名思義,模型法,指的是運用模型進行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一般經驗的總結,具有易掌握、好運用、解決問題快速準確等主要的優點。
  • 史上最全:初中平面幾何模型,中考
    幾何是初中數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一般會在壓軸題中進行考察,而掌握幾何模型能夠為考試節省不少時間,小編整理了常用的各大模型,一定要認真掌握哦~ 全等變換 平移:平行等線段(平行四邊形) 對稱
  • 一張圖讀懂「初中數學」,請查收這份史上最強學習攻略!
    洋蔥君給大家整理了一個表格,概括了整個初中你要學習的數學知識。 02 複雜的初中數學 很多人剛進入初中的時候,會對數學有些不適應,因為從小學到初中,對數學思維的要求有所提升,但其實只要堅持渡過這個適應階段,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後面就會很順利了。
  • 八年級數學,全等三角形你不能錯過的精彩(超全基礎模型)考神附體
    馬上十一黃金周就來了,這個時候匯總一下八年級所學的概念,不用思維導圖,不用專門的改錯本,儘可能用我在一線的視角,幫助各位做個簡單的梳理。全等三角形:六大基礎模型一線三垂直.這個在單純的全等三角形章節會比較基礎和簡單,但實際上它的應用非常廣泛,特別是在後期學完勾股定理後,結合一次函數,三角函數和二次函數的幾代綜合大題會更加深入,趁著現在還不算緊張的學習階段,抓緊集中匯總.
  • 初中數學幾何模型及構造解析,輕鬆搞定壓軸題
    對稱:角平分線或垂直或半角  旋轉:相鄰等線段繞公共頂點旋轉  對稱全等模型  對稱半角模型通過「8」字模型可以證明。相等線段或者相等比值在證明相似中起到通過等量代換來構造相似三角形的作用  說明:(1)三垂直到一線三等角的演變
  • 初中開學季,中考數學相似模型合集解析——一線三等角及變式模型
    正相似形在中考中佔有極大的比重,它的考法又是千變萬化,對於學生來說,既是重點,又是難點.今天講解的是關於「一線三等角及變式模型"的一些基本結論,希望對學生的思維有一定的激發作用,給學生處理問題多一些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