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時代,聯想讓因材施教成為可能

2020-12-11 IT大嘴巴

「鈴…………」

伴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小明風風火火的跑進教室,氣喘籲籲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可惡的堵車」,小明想。不過來不及考慮太多,語文老師已經出現在了教室門口。小明定了定神,拿起課桌上的Pad,開始進入聽課狀態。

拿著Pad一會兒看看老師推送的內容,一會兒參與課堂互動,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不過上學時走得匆忙,小明忘記了下一節課的教室在哪裡。他來到了位於教室門口的智慧班牌附近,直接刷臉就拿到了當天的自己課程的全部信息,「原來是化學實驗課」。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化學課總是伴隨著刺鼻的氣味和伴有危險性質的實驗,但是更多時候為了看清老師的實驗操作,大家又不得不在近距離觀察老師的一舉一動。那小小的一根根試管,也讓實驗課的難度增加了不少。不過在小明的學校,早就採用了互動投屏的設備,可以將老師的一步步操作儘可能放大,讓教室中的每一位學生看到,包括最後一排。

除了化學課之外,下午的陶藝課同樣是一門操作實踐課,那些髒兮兮的泥土一不小心就蹭在衣服上,「怕是回家又要挨老媽的打了」,小明想。不過這次上課他卻發現,教室裡別說陶泥,連做陶藝的雲臺都沒有。相反,每個學生的座位上都有一臺VR眼鏡,帶上這個眼鏡不但能夠跟隨老師的步驟進行陶藝製作,還能跟現場的其他同學互動,真是又好玩又長知識。

下一節課,是計算機課……

離開校園10多年,再次聽到上面小明的故事,我甚至不敢相信,許多人恐怕也像我一樣。因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中學生還是懵懂無知的少年,「按照學校的要求上課就行了」,而「選修課」、「必修課」的概念還存在於大學階段。但其實,隨著新高考改革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學校都走上了「選課」的道路,傳統高中的文理分科正在逐步消失。

這勢必也對傳統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以往的黑板粉筆、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正在進行快速的轉變,無論是更為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方式還是更側重於互動的師生課堂模式,都代表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正如我們剛剛在小明的故事中介紹的那樣,智能化、信息化的設備對於老師還是學生,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好處。

就比如我們剛剛介紹的語文課。傳統意義上,語文課無非就是講課文、背課文、遣詞造句等等內容,這其中往往是老師單方面的說教,學生被動的接受,缺乏互動的過程,與教育行業倡導的「教學相長」更是不搭界。但是在採用了信息化的教學方式之後,老師可以將課堂重點分發到每個學生的Pad設備上,學生通過操作進行反饋,也便於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了解知識點的覆蓋程度。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也是教育信息化2.0帶來的好處。

再比如我們提到的陶藝課,恰恰是新IT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新體現。VR技術的大膽採用,能夠讓課程體驗變得更為生動,也讓學生們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理解、觀察和看待事物。學生無需再受到教室牆壁的束縛,老師們也不用再被傳統的課程計劃所約束,這更符合素質教育的本質。

那麼可能有人要問了,是不是只有名校才能夠有這樣的教育條件,是不是未來每個孩子都能夠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資格?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為了這一天的早日到來,不僅僅是教育工作者,包括許多與教育相關的IT從業者也在不斷努力著,爭取用更先進的IT技術、更完善的解決方案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在這其中,就不能不提到一個響亮的名字——聯想。

作為中國IT發展的驕傲,聯想在過去的30多年裡一直深耕教育行業,如今在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裡,隨處可以聯想的電腦、教育平臺與解決方案。通過多年來對教育行業的洞察和服務,聯想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源,至今已經擁有包括教育雲數據中心、教育大數據平臺、智慧課堂、電子教室等多種方案。這些方案已經服務於全國數百家學校,幫助上萬名老師解決了信息化教學的問題,也形成了眾多的案例。

「我們要建成一個網際網路+教育的大平臺,所以我認為國家從教育信息化1.0時代邁入到2.0的時代,根本的思路應該是從通到用,如何把我們過去的投資,和買到的設備進一步用好。這是我們下一個階段共同所努力的重點方向」。說這話的,是聯想集團中國區商用業務教育行業總監趙博。

今年4月,教育部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旨在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其中,「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是《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重要目標之一,合理運用信息化教學工具也成為了老師們必須掌握的技能。

在這次大會上,聯想也宣布了自家在教育行業的戰略構想——「聯想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全景圖」,涵蓋「教學、教務、教研」的智能化場景創新,實現了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模式的變革。

聯想智慧教育解決方案全景圖

一直以來,聯想都特別看重科技在推動社會發展特別是教育行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和力量,為此聯想也特別提出在了智能化時代中改變社會的三大要素——數據、計算力和算法。而在趙博看來,教育信息化的本質就是把信息化過程當中的這些技術、產品、方案應用到傳統的教育教學環境當中,把傳統的教育教學環境當中不可量化的服務環節用數據採集,服務於智能算法,同時反饋給教育,服務於教育,提升教育教學環境中的效率,實現個性化教學和精準化教學的目標。

還是小明的例子。在傳統教學中,小明在校的成績或者表現好壞,除了部分側面依靠考試分數來體現,更多的時候來源於老師的個人印象,但是我們都知道老師的印象對於學生來說有多大的影響力,以這樣主觀的感受來評判學生的優劣,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但是在教育信息化之後,學生的表現就可以通過「數位化+智能化」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學生的課堂表現,可以通過與老師的互動反饋來體現,這些反饋的結果都會被系統記錄下來並進行分析;而每次測試成績,也同樣進入每個學生個人的信息庫當中。與此同時,學生上課的喜好都可以作為數據存儲下來,系統也會根據上述數據對學生本身進行智能化的分析和針對性的訓練,相對於傳統的教育來說更能夠實現四個字——因材施教。

「我們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種類繁多,應用教研、教務和教學三個核心場景中,同時服務於底層平臺的建設,包括智慧校園的管理平臺和智慧課堂的資源平臺,這就是我們全景圖」,趙博表示。同時,他特別強調「應用+平臺+終端」的整體解決方案。

聯想IDV雲教室解決方案:基於IDV虛擬化技術面向日常教學的專業雲教室虛擬化解決方案,實現教學環境快速部署,可滿足教學準備、教學實施、個性化教學和系統安全維護等需求;

聯想智慧課堂解決方案:基於雲資源與智能終端,對接精準教學資源,讓教與學數據流全匯合,以互動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實現多屏互動、多人互動、分組學習和實時反饋;

聯想常態錄播解決方案:將普通教室升級為錄播教室,對接學校現有錄播和網絡視頻設備,全方位分析學生面部微表情,同時擁有海量的並發能力;

聯想智慧班牌解決方案:集學生打卡考勤、班級文化展示、課程信息展示、校園信息發布、拓展課堂交流等功能於一體的智慧班牌解決方案,可實現對課前、課中、課後整個教學周期的管理;

聯想互動投屏解決方案:與既有網絡或顯示設備直接融合,通過多樣化投屏模式,優化不同教育場景應用,實現多元立體化互動教學的解決方案;

聯想互動大屏解決方案:集高清顯示、紅外/電容觸控、窄邊結構外觀、無線傳屏、OPS工控電腦主機、智能白板為一體,提升教學互動性及多功能資源共享,可用於遠程教學;

聯想VR教室解決方案:基於聯想Mirage SOLO VR、Pad等智能設備,搭配豐富教學內容的VR教室整體解決方案,擁有多門類全景探究課程;

聯想英語聽說解決方案:基於語音識別技術的SaaS平臺,由教師端、學生端、考務端和管理平臺構成的英語聽說整體解決方案,為學校提供定製題庫服務;

毫無疑問,這些解決方案的出現展示了聯想在智慧教育各個應用階段和各個細分領域的強大實力,也證明了聯想有豐富的經驗和全方位的能力解決教育環境中遇到的任何數位化問題。

「我們要為老師、為學生、為各級教育的管理者創造價值,提高效率,而不是替代任何一個環境和任何一個角色」,趙博說。

後記:說起教育的話題,每個家庭都感同身受。每個人都經過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習,也都對校園生活記憶猶新。如今的教育改革,不僅僅是向我當年經過的那樣「減負」,只是從形式上較少作業或者課外班,更多的測試從教育的本質上,從素質教育的層面實現變革。

這也是我們看到為什麼新高考受到如此重視,為什麼現在的教育從單一的電腦變成了平板、投影乃至於VR的全方位演示。正如趙博說的,這一切的變化都是手段,都是為了幫助老師更好的教學、學生更好的學習,進而幫助教育過程中的每個人成長、實現自身的價值。

我很欣喜的看到,2000多年前孔子所倡導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等許多理念,正在一步一步的實現。

相關焦點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慧校園」建設方向
    特別是一些經費緊張的地區或學校,要進一步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就必須要有革命性的技術提升,才能使教育信息化進入2.0時代。什麼是教育信息化2.0時代?這是相對於前40年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路徑特徵而言的,這不僅僅是一個提法上的改變,而是面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在發展理念、建設方式上的一次躍升。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內涵演變與提升模式
    針對如何更好地提升教育信息化2.0時代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問題,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信息化2.0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轉向與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內涵演變,構建教育信息化2.0時代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內涵結構,認為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信息化建設以智能信息技術為支撐,以建設智慧校園與發展智慧教育為重點,以應用推進與人才培養為核心,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具體表現在頂層設計、環境建設、應用推進、人才發展與績效評估等方面。
  • 聯想攜手陝西教育信息化創新大會,助力陝西教育智能化升級
    聯想作為在教育信息化一線深耕30多年的科技企業,一直致力於助力好每一所學校的信息化變革,更通過不斷創新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每30公裡就有一家的優質服務,持續深入到教育,教學的技術創新。聯想從教/學/測/評/管等核心教育場景出發,打造人工智慧輔助的教育創新解決方案,不僅使大規模、高品質的個性化教學成為可能,更幫助管理者、教師、學生減負增效,為面向未來的教育創新提供可靠的支持。
  • 教育信息化2.0究竟該怎麼落地?
    網際網路正在成為新一代學習者重要的學習途徑與資源。學生在變化,教學的方式在變化。我們的老師們應該怎樣利用創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學習方式、教學的平臺,贏得學生的喜愛,同時擁抱時代、擁抱未來,也給自己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機會?教育信息化1.0可以是一個粗放發展的時代,各種軟硬體層出不窮,造成了資源浪費。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教育信息化2.0時代,企業該如何應對所在行業的機遇和挑戰?高思愛學習給出的答案是:圍繞用戶痛點去尋找機會,共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在提升教育水平,推進教育公平化的基礎上,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近年來,我國在線教育產業發展迅猛。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下:如何跨越"新數字鴻溝"
    教育信息化2.0時代下:如何跨越"新數字鴻溝" 作者:摩根頻道 發布時間:
  • 媒介環境學視域下的教育信息化2.0
    在媒介環境學視域下,教育信息化是媒介環境革命性重塑教育的高度概括。教育信息化2.0是新媒介環境重塑新教育形態的質變階段。實現教育信息化2.0目標,任重道遠。  【關鍵詞】媒介環境學;教育;信息化  近期,隨著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育信息化2.0引起廣泛關注。
  • 信息化2.0時代通信運營商教育行業業務發展研究
    利用政策契機組建開發聯盟,實現2B業務信息化2.0解決能力2020年5月,國務院政府工作年度報告提出包括新型基礎設施在內的「兩新一重」建設規劃,5G基站建設、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共七大領域成為國家實現經濟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與融合創新的重點範疇。
  • 陝西教育信息化2.0初體驗
    特別是我們和所在轄區派出所進行協調溝通,將附近活動比較頻繁的不法分子『黑名單』輸入到人臉識別系統中,只要這些人在校門口出現,便會自動報警……」得知筆者要了解教育信息化2.0時代(以下簡稱2.0時代)的消息,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網絡中心主任馬立便滔滔不絕介紹起來,而剛才他所介紹的只是2.0時代關於校園安全的一個方面。
  • 推動新時代「網際網路+教育」陝西教育信息化2.0大平臺正式上線
    12月8日,由網龍華漁教育提供技術支持的陝西教育信息化2.0大平臺正式上線,這是陝西省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推動新時代「網際網路+教育」新生態與教育系統重構的重要舉措。當天,第二屆陝西教育信息化創新大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中央電化教育館副館長韓駿,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曾德華,陝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冀映秋,陝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主任朱選文,網龍高級副總裁、華漁(中國區)董事長俞飈共同啟動陝西教育信息化2.0大平臺。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職業院校教師專業發展路徑研究
    因此,信息化時代不但需要職業院校教師具備適應產業發展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還需要教師合理地運用教育技術實現學生多元化學習需求。透過教師專業發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提升專業知能。即教育者在職業生涯中,調整自己的教學以達到學生需求之過程。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是職業教育質量和水平提高的直接決定因素,是教師能力提升的關鍵。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蘭迪少兒英語構建教育新生態
    由於信息技術對教育行業的深入影響,教育信息化正在成為我國教育領域發展的方向。我國的教育信息化已經從基礎建設和應用普及的1.0時代,逐漸步入提升質量、創新發展的2.0時代。
  • 教育信息化2.0的內涵解讀、思維模式和系統性變革
    從全局視野來看,教育信息化2.0將對教育系統外部、教育系統本身、學校教育、教育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產生系統性變革,尤其體現在:更加凸顯教育信息化2.0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性和全局性價值潛能,促進教育系統內部建立協同進化和良性循環的生態平衡系統,由此推動學校教育模式向智能化、個性化和智慧化方向發展,重塑2.0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格局。
  • 信息化2.0時代的課堂是怎樣的?
    本報訊(記者 熊大平 通訊員 餘茹)在信息技術2.0時代,課堂會呈現出哪些活力?在11月14日召開的市直教育信息化培訓會議上,相關專家對信息化時代的概況進行解讀分析,並介紹未來發展趨勢給教育領域帶來的變革意義,市直教育系統500餘名教師參與培訓。
  • 從制度變遷看教育信息化2.0的推進
    其中成本要素有:財政支出,這是最直接的成本;幹擾社會穩定風險的因素,如推進過程中相關牽涉者的不配合及突破既有規則所承受的風險;推進失敗可能受到的問責。收益要素包括教育現代化的實現;教育治理的解決;社會力量、公民參與意識的培育;政府信任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更好的公共服務等。當收益大於成本,則會促進教育信息化2.0的實現,反之則會阻礙其實現。
  • 胡欽太等:教育信息化2.0的內涵解讀、思維模式和系統性變革
    從全局視野來看,教育信息化2.0將對教育系統外部、教育系統本身、學校教育、教育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產生系統性變革,尤其體現在:更加凸顯教育信息化2.0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性和全局性價值潛能,促進教育系統內部建立協同進化和良性循環的生態平衡系統,由此推動學校教育模式向智能化、個性化和智慧化方向發展,重塑2.0時代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格局。
  • 楊宗凱:基礎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發展重點在於這三方面
    例如國家層面,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基礎建設水平,鼓勵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育教學改革,並提供多樣化的教育資源共享服務;在地區和學校層面,提高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教學的水平,培養學校管理者的信息化領導力,積極推動示範學校的創建,信息化教育的雛形開始顯現。進入2.0時代,核心目標是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全面提升教育品質,構建新時代教育的新生態。
  • 一篇文章看懂教育信息化2.0說了什麼
    4月18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解讀一下這部通知要表達內容:一個中心思想就是跨越:從信息化1.0時代到信息化2.0時代的跨越一個核心理念就是融合: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筆者一直認為融合是讓信息化真正發揮威力顛覆課堂的關鍵中的關鍵,就像之前說的,信息化建設一定取得了一定成績,為什麼還未出現顛覆課堂的技術,其實還是未能形成顛覆課堂的教育技術,這裡說的教育技術並不是教育的技術,應該是教育與技術,教師的教育學生的學還是在按照原有方式在沿襲,不過就是工具發生了變化
  •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的ECIO的新要求
    教育信息化2.0是在以往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理念以及建設提出更高的要求[18]。不管技術如何變幻,學校的信息化建設依然是教育現代化的基礎單元,學校信息化的落實是教育信息化2.0實現的基礎。ECIO則承擔了制定教育信息化的戰略規劃,並對日常工作進行組織、協調、管理等任務。教育信息化2.0是面對新時代需求產生的轉變與升級,教育信息化發生跨越式轉變。
  • 中國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規劃前瞻:教育信息化將呈現出服務型業務特徵
    2012年明確建設「三通兩平臺」的規劃開啟了教育信息化1.0時代,由此逐步實現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並建成教育資源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2018年出臺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三全兩高一大」的目標開啟教育信息化2.0時代,計劃到2022年基本實現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