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聲音敏感,易哭愛捂耳朵常崩潰,這樣來解決

2020-11-08 大米和小米


最近,「大米和小米」收到了不少家長留言:


@明明媽 孩子因為聲音敏感,聽到其他小朋友哭,就跟著哭,怎麼辦?


@小軍爸 別人說話聲有些大,我家孩子就捂耳朵,打耳朵,怎麼辦?


@麗麗媽 我的孩子因為聲音敏感,拒絕去陌生地方,容易情緒崩潰怎麼辦?



今天,我們特意邀請來大米和小米0T督導、臺灣職能治療師徐碧儀老師教大家一一化解——




自閉症小朋友聲音敏感怎麼辦?



文|徐碧儀

大米和小米OT督導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學士

臺灣註冊職能治療師


1


這件事真的與聲音敏感有關嗎?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第一位家長的狀況:


不少小朋友在幼兒園或機構,聽到別人哭,就跟著一起哭。


不少家長認為這種情況是由於小朋友對聲音過於敏感造成的,需要幹預。


其實未必,有可能是小朋友同理心開始發育,這只是他對他人情感的一種反應方式。


因為自身能力有限,有些小朋友不知如何處理他人哭泣的情緒,就只能模仿他人行為一同哭泣。


這種情況下,首先,我們可以安撫一下小朋友;然後我們教小朋友如何安撫其他人,例如,拿出自己的玩具或糖果和他人分享;或者拍一拍其他小朋友的肩膀,或者抱一下其他的小朋友,給小朋友拿紙巾擦淚水等方式來表示安慰。


如果小朋友有語言能力,我們還可以教他們一些安慰的話語或者找大人尋求幫助。



當然,還有確實就是小朋友對聲音比較敏感,因為沒辦法接受他人的哭聲而哭,這種情況下,我會建議先將孩子帶到稍微安靜一些的角落,讓孩子慢慢平復下來。


然後,在日後的生活中慢慢幹預調整,將聲音敏感對生活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2

聲音敏感是什麼?


很多小朋友經常會有捂耳朵甚至打耳朵,用肩膀夾耳朵等行為,這些看來怪異的舉動,很可能與聲音敏感相關。


聲音敏感到底是什麼?


聲音敏感主要指的是,小朋友對正常環境中的聲音異常耐受,或是對普通人沒有感覺不適的聲音,持續做出誇大或不恰當的反應。


一般可以分為兩種:


對高音量的聲音或噪音比較敏感;

對某類特殊的聲音或噪音敏感,與音量無關。


有研究表明,自閉症患者出現聽力問題的概率是普通人的3倍。



小朋友為什麼會出現聲音敏感的問題?


小朋友出現聲音敏感的問題多半是出現了器質性的病變。例如:


聽覺器官受損,如耳膜骨骼受損,聲音無法正常傳入耳中,對聲音無正當反應。


聽覺神經迴路受損,大腦無法過濾掉無關緊要的信息,這也是自閉症患者最容易出現的問題,相對來講,他們的世界比一般人更吵,因此他們會對聲音也會更敏感。


因此,很多聲音敏感的小朋友可能會因為環境嘈雜,出現捂耳朵、打耳朵的行為,甚至爆發情緒。


3

孩子因聲音敏感崩潰該如何處理?


就好像恐高的人在高空出現不適,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回到平地。


如果小朋友已經因為聲音敏感出現問題行為,如哭鬧或打耳朵,我們最先要做的就是將小朋友帶到較為安靜的場合,幫助他們鎮定下來。當下可以適時地擁抱一下小朋友、轉移他的注意力。


注意!當小朋友情緒崩潰時,安撫情緒絕對是最重要的事情!



為了讓小朋友能夠提升對環境聲音的容忍度,家長平時在生活中也可以為孩子做一些訓練。


首先,在進入一個比較嘈雜的環境前,或在接觸一個小朋友厭惡的聲音前,我們可以先給小朋友一些提示,視覺提示或口語提示都可以(重點是小朋友可以理解),讓小朋友心中有個預期,他們會更容易接受。


隨後,我們可以在生活中主動添加一些小朋友不喜歡的聲音,慢慢提升他們對聲音的接受度,直到完全脫敏,如小朋友不喜歡一首兒歌,我們可以先給他們放3秒或5秒,等小朋友適應後,再適當延長至10秒,30秒,一分鐘,直到小朋友可以完全接受。


在小朋友接觸他們不喜歡的聲音環境時,為了讓他們感覺更舒適,我們可以讓小朋友做一些需要出力氣的本體覺活動,如跑步搬運、推拉重物,攀爬遊戲,手撐地向前爬等;


或者和小朋友做一些讓他們感覺到被適度擠壓的深壓覺活動,如緊緊擁抱小朋友、稍微用一些力度去握住小朋友的手、幫小朋友做一些按摩等等。


這兩類活動都有助於釋放安定的信號,舒解小朋友過度緊繃的大腦。


另外,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可以帶著一個他們感興趣的玩具來分散注意力。



除了幫小朋友做聲音脫敏訓練,我們也要教小朋友如何恰當面對無法容忍的噪音。


如果小朋友沒有語言能力,我們可以教他們用捂起耳朵、指一指耳朵,來代表「聲音太吵了,我難以忍受」;


如果小朋友有語言能力,我們就可以嘗試教小朋友說「吵」、「太吵了,我想離開」、「你聲音太大了,說話請小聲些」等語句。


如果小朋友的聲音敏感問題非常嚴重,對正常生活學習影響很大,那我們可以在平時教小朋友使用抗噪耳機或耳塞。這就好像有些人害怕鞭炮聲,但鞭炮聲一直很大,我們就只能帶上耳機阻礙聲音傳入耳朵。


一些自閉症小朋友,可能無法接受耳機或耳塞堵住耳朵,那我們可以和他們玩一個堵住身體各個部位的遊戲。


我們可以拿出耳機,先將耳機放在小朋友手上——「堵住」手;

然後將耳機放在眼睛前面——「堵住」眼睛;

最後將耳機放在耳朵裡——「堵住」耳朵。


通過遊戲的方式,慢慢讓小朋友適應耳機。


另外我們也可以用耳機為小朋友播放一些舒緩的、小朋友喜歡的音樂,來幫助小朋友儘快接受戴耳機的感受。



在幫小朋友做聲音敏感訓練時,家長一定要注意:


①不要一下子讓小朋友長時間暴露於厭惡的聲音中去,這就好像把一個討厭蟑螂的人塞到了一個爬滿蟑螂的房間,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②小朋友如果有聽覺問題,語言發育有可能也會受影響,例如出現構音障礙,家長可以向專業的言語治療師尋求建議,儘早幹預,以免耽誤小朋友言語發育。


整理| 梁雨 編輯| 噹噹

主編|潘採夫 圖 |搞定設計

相關焦點

  • 自閉症行為判斷之八:聽覺敏感(8/14)
    中度:對聲音的反應常出現變化,往往必須重複數次刺激才產生反應,或對某些聲音敏感(如很容易受驚、捂上耳朵等)。重度:對聲音全面迴避,對聲音類型不加注意或極度敏感。人有管這種現象叫恐聲症,在一個自閉症兒童專項研究中顯示,有約68%的孩子存在感覺興趣異常而且有65%的孩子對噪音刺激非常敏感,而在參與我的調查的95名自閉兒童中有異常反應的是79個,佔83.16%,家長在網上填寫問卷時不知道是否存在「過度描述」或「過度擔心」的現象,導致異常項比例偏高。
  • 解決自閉症兒童超敏現象應首當其衝
    今天跟大家分享:自閉症兒童的超敏現象。自閉症兒童的超敏現象五花八門!從聲音來說,我們臨床接觸的自閉症孩子,他們有的對吹風機、烘手器、以及有聲的玩具很敏感,你會發現自閉症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很不願意玩帶聲音的玩具,你拿給他,他就會走開或把玩具扔掉、或是捂上耳朵。
  • 自閉症兒童的聽覺問題
    比如,當我們去呼喚他的名字,例如乖乖、寶寶等名字的時候,他像沒有聽見一樣不抬頭、不轉頭,沒有任何回應,這是我們自閉症兒童聽覺不敏感的一個主要表現。我們很多患兒的家長都以為孩子在聽力上有問題,醫生也是要求家長去做各種聽力測試,看看孩子是不是聽力上有問題。經過幾番這樣的測試之後,我們發現,孩子並沒有任何問題,而是他們出現聽覺不敏感問題。
  • 一周一話題|自閉症孩子的行為表現都一樣嗎?
    我們常常會認為,自閉症孩子的行為表現都一樣,例如:不對視、不理人、不回應、刻板動作……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自閉症孩子之間個體差異性很大。例如,有的人對聲音敏感,一點小動靜就捂耳朵;有的對聲音不敏感,敲鑼打鼓他都不在乎;有的會計算,有的1+1等於幾不知道;有的能理解,有的能理解一點……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是因為神經發育問題和組合的問題導致了他們的不同。
  • 一周一話題 | 自閉症孩子的行為表現都一樣嗎?
    我們常常會認為,自閉症孩子的行為表現都一樣,例如:不對視、不理人、不回應、刻板動作.......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自閉症孩子之間個體差異性很大。例如,有的人對聲音敏感,一點小動靜就捂耳朵;有的對聲音不敏感,敲鑼打鼓他都不在乎;有的會計算,有的1+1等於幾不知道;有的能理解,有的能理解一點......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 自閉症孩子世界裡的「聲音刺激」
    這些自閉症孩子普遍對聲音都有一種異常的關聯:要麼忽略,要麼對其極度敏感。他們對聲音感覺刺激會表現出了過度或者遲鈍的反應。是什麼引起了自閉症群體的聽覺刺激失調?又有哪些治療手段呢?在一個自閉症兒童專項研究中,有約68%的孩子存在感覺興趣異常而且有65%的孩子對噪音刺激非常敏感。但研究人員做不到完全確定的結論。
  • 自閉症孩子能意識到他們自己「異於常人」嗎?
    我們經常能聽到有人說「我自閉了」、「我感覺我得了自閉症」這樣的話,大概就是他們最近「變得」不愛說話,不願意主動跟別人交往,或者覺得更喜歡獨處,而一到人多的地方就不自在等等。 之所以說他們變得這樣,是因為他們的這種表現是後天在社會環境中因為某種外在因素或心理原因而產生的,並且可以意識到自己的「不對勁」。
  • 孩子敏感愛哭怎麼辦?家長做到這三點,解決孩子「玻璃心」
    但是,也總能聽到琪琪媽媽唉聲嘆氣地吐槽:「樂高拼不起來,急的哭。」「跟小朋友比做手工沒別人快,哭。」「練琴不專心,我聲音稍微大一點,哭。」弄得現在全家人都小心翼翼的,就怕哪句話說錯了,她又是以哭收場。不知道是否有媽媽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有過這種困惑——寶寶因為一點小事情就會哭,性格過於敏感。在很多人看來,「敏感」是一個貶義詞,代表是是一種負面情緒,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很多麻煩,一點小事就能在心裡翻起洶湧波浪。正是因為這樣敏感的人看起來更脆弱,更容易受到傷害。
  • 解讀自閉症:如何通過觀察感統失調判斷自閉症程度?
    ▲多多就是嗅覺敏感,愛聞妹妹的頭髮 關於味覺敏感,網絡上有很多關於自閉症孩子嚴重挑食的報導,這其實就是味覺感統失調,這裡就不舉例了。
  • 200位家長總結自閉症兒童13類特徵,你孩子有幾種?
    導讀:通過對多個自閉症患兒家長群近200位家長的調查,以及對醫療、康復機構專家的採訪,總結出了自閉症兒童容易讓人誤解的13類舉動,呼籲大家遇到這樣的孩子,一定要多理解、多包容、多關愛,給予每一個「星星的孩子」溫暖。
  • 用技巧擊破自閉症孩子的情緒障礙!
    「有些自閉症孩子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即使是高功能的孩子也可能會突然情緒失控。情緒低落和焦慮會使TA們很難參與許多活動,甚至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連走出家門都不願意。」一般來說,自閉症孩子只是在表現TA們對興奮、沮喪或焦慮的感覺的情緒,有時則是因感官敏感而產生其情緒,也因為TA們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導致情緒失控。
  • 自閉症兒童康復幹預答疑匯總(一)
    問題三:男孩,7歲,在聽覺上比較敏感,害怕聽類似汽車加速、裝修、聲光玩具等,會捂耳朵,對特定的一些聲音也有抗拒;視覺尋求比較厲害,在無聊時候、有畏難情緒時候、都會斜眼 頻率較高,希望給予家居意見。根據您的描述,孩子存在聽覺和視覺過敏或失調的問題。建議您做系統的感覺統合評估,了解孩子的感知覺情況。
  • 自閉症兒童的行為特徵有哪些
    瀋陽六一兒童醫院 多動症,自閉症,抽動症,語言發育遲緩,腦癱等兒童疾病 自閉症兒童的行為特徵有哪些?
  • 醫學前沿:你的孩子不理人,無口語——原因可能不止是自閉症
    ,研究解決方式。如今,研究人員可以破譯出人類聽覺的形成,可以測量耳膜膜對氣壓變化的反應,還可以使用腦電圖(EEG)來監測聲音在大腦中的處理方式,進而能夠檢測出耳朵功能正常卻有聽覺缺陷的患者。 2016年一項突破性研究發現,大約一半自閉症兒童都至少有一種外周聽覺問題,比如: 一隻耳朵對聲音異常敏感;
  • 關於幼兒自閉症檢查表(M-CHAT)
    這個問題也是考察孩子建立共同注意力的能力,是不是和你分享了他/她的興趣,不是僅僅來找你幫忙。是--通過否--未通過10、你的孩子會注意看著你的眼睛超過一、兩秒鐘嗎?1.你的孩子會每天都有注意看你的眼睛嗎?
  • 孩子愛哭鬧,易敏感?與其教育孩子,不如告誡大人不要這樣做了
    曾經聽朋友講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她有個同事本有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大寶是個5歲的女孩,二寶是個2月的男孩,一女一男剛好湊成一個"好"字,然而這個家庭很快就被一個玩笑給破壞了。一天中午,媽媽要洗兩個孩子的衣服,於是讓女兒在臥室照看一下弟弟,然而她剛洗好衣服到陽臺,就聽到女兒的尖叫和哭泣聲,媽媽從陽臺跑到臥室,只見兒子微熱的屍體瞬間崩潰大哭。
  • 自閉症並非「內向的病」,孩子多動也需警惕
    換句話說,自閉症兒童不少於10萬。孩子一般在3歲前就會出現症狀,家長們要注意觀察,發現異常要去醫院。自閉症有超過6成的孩子都「多動」自閉症並非是一種「內向的病」,實際上自閉症有些孩子還會表現為「多動」。
  • 自閉症孩子的心裡究竟在想什麼?聽聽這位孩子說的吧!(三)
    本篇文章已經是關於"自閉症孩子的自述"第三篇了,通過對前兩篇的閱讀,不知道各位家長心中對自閉症孩子的一些疑問是否有了不一樣的答案呢?如果還沒有找到心中想要得到的答案,那麼就繼續看下去吧,或許這篇文章中會有您想要的!
  • 自閉症的表現症狀|自閉症|症狀|兒童|大腦|-健康界
    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經常有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問小熊:「我家孩子拿頭撞牆,他看起來點都不痛呢?」「我家的老是踮起腳尖走路,還總是原地轉圈圈,是怎麼回事?」「我家的總挑食,就吃那幾樣!」家長們的這些問題,其實和小朋友的感知覺異常有很大的關係。
  •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自閉症孩子,家長迫切需要解決哪些情緒問題?
    對於有自閉症寶寶的家庭來說,怎樣與自閉症寶寶交流,怎樣正確且合理的調節孩子的情緒應該是每位父母最關心也最頭疼的問題了。那麼孩子有哪些情緒問題?該怎樣穩定寶寶的情緒呢?兒科醫生有話說。也不知道怎麼哄孩子。 其實自閉症寶寶並不是沒有情感,相反他們因為自己不會表達,或者有表達障礙抒發不出來自己的情感,而導致情緒的不穩定及激烈的宣洩方式。忽然的大哭和大笑就是其中的一種。 遇到這樣的情況,明確找到寶寶激動的原因,才是穩定孩子情緒的當務之急。找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