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抑鬱焦慮、暢通人際交往,養老院老人上「心理課」

2020-12-19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

如何做才能更健康更長壽?12月15日,青島福彩養老院為院內老人舉辦了一場心理講座,針對老人普遍面臨的孤獨、失落、抑鬱、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及個人應對方法進行了講解,40餘名老人接受了疏導。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一直都是青島福彩養老院所關注的重要內容。本次講座由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謝文娟主講。通過心理科普講座的形式,能夠打消部分老人想進行心理諮詢,又擔心被他人認為患有精神疾病的顧慮,講座結束後不少老人進行了心理諮詢預約。

據謝文娟介紹,老人們普遍會面臨孤獨、失落、抑鬱、焦慮、恐懼等心理問題,如果不是因器質性病變引起上述症狀,則有可能是因為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導致的抑鬱焦慮。「我們會採用認知治療或根據老人的具體情況制定諮詢計劃,布置作業糾正不合理信念,幫助老人走出焦慮。」同時,建議老人們多參加社交活動,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多讀書、看報、看電視,不斷開闊自己視野放寬心靈,並始終懷有一顆感恩之心,發自內心對他人表示感謝,發自真心給予他人幫助。

據了解,2020年青島福彩養老院在院內專門設立了心理諮詢室,配備專職心理諮詢師,為老人們提供免費心理諮詢,幫助老人打開心結,緩解情緒壓力。通過心理諮詢,能夠讓老人們在認識、情感和態度上有所變化,解決他們在日常生活、疾病和康復等方面出現的心理問題。

相關焦點

  • 如何緩解焦慮和抑鬱?
    如何緩解焦慮和抑鬱?在日常的心理諮詢中,心理諮詢師要幫助來訪者緩解焦慮,教給來訪者緩解焦慮的方法。焦慮是對未來不確定事情的擔心,抑鬱是長期焦慮看不到希望導致的。所以核心就是緩解,降低,消除焦慮,一個強迫症患者,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幫助,別人都是告訴他,這個病好不了,只能帶著症狀生活,他想這輩子痛苦下去,那有希望,就有抑鬱情緒。一個疑病症患者,得不到正確的幫助,總有症狀,全身難受,到哪治療效果都不好,也會產生抑鬱情緒。
  • 高中生抑鬱不願上學,父母焦慮無助,看心理醫生如何化解難題
    內向、敏感、自卑的個性已經形成,無法承受高中的學習和人際交往壓力,在受到挫折後就陷入抑鬱!看到小明不能去上學,媽媽變得焦躁不安,一方面既心疼孩子,又擔心孩子的課程落下!只要孩子心情不好,媽媽就會很焦慮無助!媽媽認為小明懶惰、逃避學習壓力,不夠勇敢!經常因為上學的事情和小明吵架,親子關係越來越差!
  • 老人擺脫焦慮從接納生理和心理變化開始
    有關專家認為,焦慮已成為老年群體中較常見的心理狀態,但這種情緒常被忽視。「莫名其妙」的身體不適76歲的朱阿姨,身體健康,生活可以自理。她住進養老院一年了,但最近在考慮回家住,原因是養老院的費用提高了,而她的退休工資又比較低。老人的心情非常糟糕,還總是莫名的感覺心慌、胸悶、氣急,於是來到養老機構的心理工作室前來諮詢。
  • 心理學:人際交往障礙讓我患上了抑鬱症
    當然,有一些朋友是我的真心朋友,但和他們在一起卻也有著沉重的心理負擔,我怕他們和我在一起不開心,怕我不能給他們帶來快樂。當無話可說的時候我就很焦慮,我怕對方覺得我不值得交往,我會覺得尷尬,甚至會拼命的找話題,我害怕自己成為話題終結者。我非常羨慕班級裡一些幽默開朗,受人歡迎的人,希望自己也能變成他們的樣子,如果是那樣,我就不必愧疚及擔心自己的表現和他人對我的看法了。
  • 死於養老院的102歲老人:被護工綁在床上7天,死前一直在掙扎
    來源:39健康網公眾號 2019年4月7日22時40分左右,102歲老人高仔死在了南昌市一家養老院內的床上,直至去世前,她還是沒能掙脫綁在右腋下的約束帶。
  • 男性人際交往障礙症狀,人際交往障礙有這表現
    所以在出現社交障礙表現時,一定要多加調節,那人際交往障礙產生之後會有哪些表現呢?1、恐懼在與人交往當中會表現出恐懼,不自覺的會有緊張以及害怕焦慮等感覺,容易導致說話緊張,結巴,手腳無處安放。5、自卑對於男性而言,比較希望得到肯定,但是如果現實與理想不符合,可能會產生自卑的心理,會自己否定自己,同時也會否定他人,對人際交往不利。
  • #世界精神衛生日#抑鬱和焦慮都是病,不要硬扛
    今天是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此前一項針對全國5萬餘人的線上調查報告顯示,疫情期間,有過抑鬱、焦慮情緒的人超半數,有過失眠急性應激症狀的也都超過兩成。儘管目前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但疫情對於精神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出來。後疫情時代,對於精神心理健康的關注不能少!
  • 很多身心疾病,源於失敗的人際交往
    我國著名的醫學心理學專家丁瓚教授曾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某些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發生是由於人際關係失調所致。首先,與人發生衝突會導致精神緊張、抑鬱,不僅可致心理障礙,而且可刺激下丘腦,使內分泌功能紊亂,進一步引起一系列複雜的生理變化。
  • 中學生抑鬱心理的成因及防治
    處於抑鬱情緒狀態下的中學生,經常生活在焦慮的心境中,他們內心孤獨卻不願向同學和老師傾訴;在學習上,他們經常精力不集中,情緒低落,反應遲鈍;他們有較強的自尊心和成功的願望,但因他們對挫折的忍耐力差,經不起失敗的打擊,常常因考試的失敗而感到痛苦和恐懼。有嚴重抑鬱心理的中學生,還會出現軀體化症狀,如食欲不振、失眠、胸悶、頭昏等。
  • 中國成人失眠伴抑鬱焦慮診治專家共識——心理及藥物治療
    CBT‐I治療需要接受過培訓的醫師或心理治療師的參與。對於失眠伴抑鬱的患者,接受CBT‐I治療可使抑鬱緩解率顯著升高。 (3)失眠簡明行為治療(BBTI):源自CBT‐I,易於操作。BBTI僅包括單次的啟動課程及2~3次面對面或電話隨訪,通過增強睡眠動機,強化睡眠的規律性、降低喚起程度及增強床與睡眠的相關性來改善失眠。
  • 人際交往障礙成大學生最常見心理問題
    人際交往障礙成大學生最常見心理問題 突如其來的汶川特大地震,讓公眾一下子認識到心理危機幹預的重要性。但是,心理健康問題不只是發生在災區,在校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心理問題也引起了多方面的關注。
  • 大學生抑鬱比例攀升上熱搜,心理健康到底有多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壓抑、焦慮、抑鬱這些消極情緒逐漸佔據了當下社會人們的心理。喪文化開始鋪天蓋地在社會中蔓延,焦慮與不安成為主流的心理狀態。越來越多因心理問題引發的血案變得習以為常。我們不禁要問:你還覺得自己的心理是健康的嗎?
  • 心理:緩解焦慮抑鬱的前提是放下完美的人設
    在世俗人的眼裡,她沒有給自己包裝出一個高大上的人設。但是我卻看到了她的真實。她在她的朋友圈坦誠著這一切。跌倒後,她帶著兩個兒子繼續她原來的珠寶線上銷售。還開設了線上手機攝影培訓。最近看到她在招收代理打造個人IP。
  • 如何減少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的發生?
    日常生活中出現一些人際交往上的困難、不適應,這是難免的、然而人際關係嚴重失調或經常失調的人,往往有可能存在個性缺陷、認知錯誤或心理障礙。因此對於人際關係適應不良狀況應作具體分析,分清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異常的。要從本質上去解決,而不能簡單地就事論事,治標不治本。改善人際關係,減少人際交往障礙,不僅對心理健康影響重大,更廣泛的說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專家:抑鬱和焦慮其實是相伴而生的,抑鬱症一般會伴有焦慮的症狀,焦慮症也會伴有抑鬱的症狀。 焦慮症,是與精神心理因素相關的神經症,神經症表現為無明確對象的提心弔膽或運動性不安。抑鬱症是重型的精神疾病,以持續而顯著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失眠以及精神活動的全面抑制。
  • 「我好像抑鬱了」:研究表明實體娃娃或可治癒抑鬱和焦慮
    根據研究,抑鬱和焦慮是當今世界人類的兩個主要敵人。那麼實體娃娃可以幫上忙嗎?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感到抑鬱,被他們的朋友,家人忽視。儘管這不是他們想要的,但他們不知道如何去治療或正常生活。在最初的幾天裡,幾乎不可能注意到抑鬱和焦慮導致的行為變化。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可能會注意到正常的睡眠習慣受到影響:由於腦海中不斷出現的模糊和不安的想法而導致失眠。你突然變成一個性格內向的人,當與人交往時,尤其是那些不在你圈子裡的人,會突然變得緊張。
  • 高智商人群更易焦慮、抑鬱、自閉?
    可是不久前,卻有一個對於高智商人群的壞消息——據克裡蒙特學院聯盟培澤學院的科學家發表於心理學期刊的研究成果顯示,高智商人群罹患焦慮、抑鬱、自閉等症狀的比例要高於普通大眾。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大量高智商人群樣本,發現在這群人裡面,抑鬱症、躁鬱症、社交焦慮和強迫症,以及缺陷性多動症和自閉症等等非常普遍,這還僅僅是心理上的;在生理上,高智商人群則受到環境過敏、哮喘和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威脅。而且,智商越高,這種心理或者生理的障礙越嚴重。
  • 長沙心理諮詢醫院推薦 青少年人際交往中的心理
    當我們還是青少年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特別是在人際關係方面: 青少年的生理髮育很快,但是心理髮育的速度卻跟不上生理髮育的速度,這也造成了這一特定時期的矛盾心理: 半成熟半幼稚,半獨立半依賴的心理特徵。反映在人際溝通上會產生幾種不適當的心理狀態。
  • 實體娃娃,一種解決抑鬱和焦慮的方法
    根據研究,抑鬱和焦慮是當今世界人類的兩個主要敵人。那麼實體娃娃可以幫上忙嗎?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感到抑鬱,被他們的朋友,家人忽視。儘管這不是他們想要的,但他們不知道如何去治療或正常生活。在最初的幾天裡,幾乎不可能注意到抑鬱和焦慮導致的行為變化。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可能會注意到正常的睡眠習慣受到影響:由於腦海中不斷出現的模糊和不安的想法而導致失眠。你突然變成一個性格內向的人,當與人交往時,尤其是那些不在你圈子裡的人,會突然變得緊張。
  • 心理學小知識|人際交往中的心理效應
    人際關係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交往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關係。主要表現為人們心理上的距離遠近、個人對他人的心理傾向及相應行為等。人際關係是社會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親戚關係、朋友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