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一民辦高中試行「走班制」 學生自己選老師

2020-12-17 搜狐網

  每天上午6名數學老師同時開課,200多名高一學生自由挑選自己喜歡的老師來聽,並且還能隨時「跳槽」重選老師。這種新鮮的授課方式就是瀋陽市民辦高中志成中學在我省第一個推出的「走班制」。

  「走班制」最初源於上海,個別學校這兩年試行了「每人一個課程表」。「走班制」顧名思義,就是學生的教室和座位不固定,每天都要不斷行走於各個教室上課,類似於大學的「選修課」。所不同的是,這裡同一科目僅數學就有6位老師可供選擇,徹底推翻了舊有的高中授課模式。

  昨日早8時,志成中學數學老師李慶賀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已經有來自各個班級的40多名學生在等他,他在黑板上寫下本節課的主題:向量。與此同時,隔壁教室還有30多名學生在上自習,等待著李老師下堂課給他們再講一遍——這是因為選擇李老師的學生有70多人,學校不得不分成兩個班。

  「當學生可以真正挑選老師時,老師的壓力特別大。」志成中學校長許豔梅說:「主要是學校將聽課學生數與老師獎金掛鈎,來班級的學生越多、成績越好,老師掙得越多,如果課堂來的學生少於10人並且成績不佳,老師就得下崗,因此每個老師都想盡了辦法,提高課程質量和講課方法,以吸引學生。」(遼瀋晚報高望)

相關焦點

  • 瀋陽:年底前全市高中實行走班制教學
    人民網瀋陽3月3日電(蔣山)近日,本網從瀋陽市教育局獲悉,今年年底前,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將實行走班制教學。今年,瀋陽市教育局還將協調有關部門出臺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調整獎補標準。
  • 學生上課自己選老師,長沙各大高中推出「走班制」!
    新高考方案中,語數外為全國統考科目,首選科目中物理、歷史任選一門,而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門,這種「3+1+2的模式下,學生將共有12中科目組合的選擇。同時,學校還將在本學期推出自然學科與人文學科的走班班級,讓學生提前了解和適應走班制,也為校方積累經驗。此外,長沙市長郡濱江中學也提前進行了「走班制」的摸底和模擬測試。劉校長介紹,該校共有450名高一新生,根據摸底情況,學校將按照「相對固定、結合走班」的形式進行走班。
  • 高中走班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早前的班級模式是文理分科之後,學生只要待在自己固定的班級後,等待各科老師來上課就可以。@知乎雁過留痕新高考制度違背了高考簡便易行的原則,方案採取選考制催生出所謂的高中走班制新高考制度將學生置身於高考利益相關者,基於維護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學生都會規避自己的弱勢學科,完全根據意向報考學校的要求選擇選考科目,這勢必造成學生基礎知識的欠缺和斷層,比3+X(文科或理科綜合)的考試方案更加具有缺陷,不利於高校人才培養方式的改革,更增加了學生學習的功利性傾向,也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高中的辦學成本,教育均衡化之路將越發困難,城鄉教育差距將可能因此而拉大。
  • 「私人定製」、「一人一課表」我省高中將實施「走班制」
    日前,省教育廳研製了《黑龍江省普通高中選課走班及課表編排指導意見(試行)》,2020年秋季新學期將開始實施「走班制」。教育專家表示,「走班制」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選擇課程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能刺激教師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有助於學校課程優化配置。據介紹,「走班制」就是不把學生固定在一個教室,或根據學科的不同,或根據教學層次的不同,學生在不同的教室中流動上課。新高一入學學生就會趕上實施走班教學,高一年級會多次模擬選課,原則上應在高一第二學期結束前完成選課確認工作。
  • 什麼是走班制?哪些學校在實行走班制?
    指學科教室和教師固定,學生根據自己的學歷和興趣願望選擇自身發展的層次班級上課,不同層次的班級,其教學內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業和考試的難度也不同。  走班制三種模式  1.按各校原有模式隨機分班,根據選報意向適當增設分層輔導課或選修課;(行政班與走班共存)  2.按選擇組合分班和開課,除數學、英語分層和選修課走班外,高一基礎課原則上不走班,高二按所有科目適當走班;(行政班與走班共存)  3.完全取消行政班,根據學生意願自主選擇課程。
  • 佛山高中試水「走班制」 行政班與教學班並存
    選科尊重學生個人興趣同一個班級,學生們的課表卻各有不同;上課鈴快響了,同學們紛紛「對表」找到自己要上課的教室; 布置的各科作業,作業本在這個班發,卻在另外一個班上交……6月17日,經過精心準備,佛山三中正式開始試行為期三周的「走班制」,高一年級千名學生在「12種組合」裡任選組合「走班」上課。
  • 揭秘美國高中教育裡的走班制 學生自己選擇班級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走班制」教學的國家。「走班制」是指上課的教師和教室固定,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興趣選擇適合的班級上課。在「走班制」教學中,不同層次的班級教學內容、作業布置、考試難度是不同的,學生獲得的學分也不一樣。
  • 合肥高中試點「職業規劃課程」和「走班制」
    課堂搬進社會  這個暑假,合肥市部分高中的學生們「補」了一堂特殊的課,課堂從教室搬到了社會,通過身份的轉換,體驗各種職業角色,這些都為他們今後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提供了實踐依據。陳逸文是合肥八中高二年級學生,這個暑假她和另外4名同學體驗的是醫生這個職業。而同年級裡,其他學生還跑去體驗動車乘務員、高校老師等不同的職業。陳逸文告訴記者,這次體驗最大的收穫就是對一個職業的了解不再平面,變得更加立體和生動,也讓大家思考很多,這些都有利於他們在今後做出適合自己的職業選擇。  隨著高考改革腳步的加快,「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已經作為校本課程,在很多高中學校推廣。
  • 廣東試點中學走班制上課 語文分三主題三老師教
    語文課拆成三個模塊上課 各學校探索不同走班制模式  「走班制」如何能「走心」?  一節語文課,被拆成閱讀、寫作、基礎知識三個不同模塊,由三個不同的語文老師分別教授,上完閱讀後下一節閱讀課要等到兩周後,這樣新鮮的教學方法,在佛山市一家民辦初中開始推行。
  • 學生上課自己選老師 浙江試點高中必修課"走班制"
    浙江省教育廳表示,鼓勵各學校根據自身的硬體、師資等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方式、合適時機實行「走班制」,把課程「選擇權」交給學生。據了解,目前浙江有4所高中已經開展了「必修課選課走班制」改革。位於杭州的綠城育華學校是最早的探索學校之一。
  • 大學的輔導員制度才是高中走班制學生管理的良藥
    主題:大學的輔導員制度才是高中走班制學生管理的良藥目前很多的省份將要推行或者正在推行新的高考方案改革,此次改革的一個核心就是要在高中推行選課走班制度。新的教學組織形式與舊的教學管理模式之間必然會產生一些矛盾。
  • 新高考選科制度下對走班制的思考
    新高考選科制度的推進,使得走班製成為高中教學形式的新趨勢。3+3模式下,學生們有20種選擇方式,雖然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權,但是容易出現學生因物理太難而棄選物理的情況。對於學校來說,走班選科的壓力也不小,而3+1+2的選科模式將組合降至12種,很好地緩解了上述兩種情況。
  • 2022年雲南高考文理不分科,教師:高中可能出現走班制
    家長喜憂參半競爭可能毫釐之間「我覺得挺好,以前我歷史和生物都比較好,但文理分科就讓我必須放棄其一,至今我都覺得自己該往生物學方向發展。」王先生笑著說,當年因為物理和化學太差,被迫只能選擇文科,而改革以後,自己孩子將來喜歡什麼就選什麼,挺好。
  • 生源質量參差不齊,「走班制」能否普及
    日前有消息稱,浙江今年將有11所高中實行「必修課選課走班制」,即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班級上課。其實,「走班制」並不是浙江首創,無錫市廣豐中學已經實行十多年了。但因為「走班制」是因材施教,現在無錫實行的就只有廣豐中學,目前也沒有聽說其他學校要試驗「走班制」。
  • 瀋陽5所「幸運」高中,被選為北大「生源基地」,學生很有福分
    瀋陽5所高中被選為北大生源基地 東北育才學校;這是瀋陽最好的高中,當地人民心中的 分析: 以上5所學校就是瀋陽被選進北大優質生源基地的高中,也是瀋陽最好的高中,通過中考能考進這5所高中,相當於一隻腳買進了
  • 新高考下「走班制」和「行政班級模式」有何不同
    走班制和我們以往的行政班級有什麼不同呢?  一、行政班級模式  以前文理分科之後,大家都在自己的課室裡不用走動,等待各科老師來上課就OK了。我們經常說的初三X班,高一X班就是行政班。學校如何面對學生多種選科組合下的師資力量合理優化配置,也是學校面臨的一個很大問題。  3.高中生自制力比大學生差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慢慢成熟,知道了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學生會慢慢學會自主安排自己的時間。所以大學有必修課、選修課,選修課就是走班制。而大部分高中生顯然不具備這種能力。
  • 初升高孩子選民辦高中還是公立高中,以下4點是考慮的關鍵
    導語:初升高孩子選民辦高中還是公立高中,以下4點是考慮的關鍵隨著各地中考成績以及普高線的陸續公布,很多家長陷入了沉思。孩子馬上就要上高中了,經過高中三年的歷練,將接受人生第二次大考,高考是人生第二次具有轉折點意義的考試。中考考的再好,高考考不好也無緣大學。想要考上重點大學,進入一所重點高中是基礎。
  • 初中選民辦,高中選公辦是因為家長無知?胡扯,完全是無奈的選擇
    或許是完全沒有搞明白現階段民辦和公辦的區別。客觀上講,初中階段,公辦的總體實力就算不強於民辦,至少也不會差。為什麼無法和民辦競爭,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教委減負的作用學習分為三個過程,聽老師講,自己思考,下筆練習。這三個過程相輔相成,相對而言,後兩個階段更重要。
  • 新高考下的「走班制」到底和「行政班級模式」有何不同
    假設一所學校有500名高一學生,按照以前的文理分科模式,理科6個班,文科4個班,需要的理化生教師各為2—3名,政史地教師各為2名。   但是按照「6選3」的選考模式來看,學生自主選擇,理論上無法料定多少學生選某一學科,可能會出現全部學生選擇某一學科,也可能出現沒有學生選擇某一學科。於是,有的學科教師可能會相對不足,有的學科可能會有老師相對課時量較少。
  • 走班制下高中班級管理面臨的挑戰與應對
    未來應聚焦班級管理中所遇到的核心問題,研究、探索走班制下「雙班並行」的班級管理理論與管理模式;加強班主任角色研究,有效提升班主任班級管理所需要的關鍵能力;完善以生涯教育和導師制為主要內容的學生發展指導制度,形成全員育人機制,是當前高中學校應對走班制下班級管理新挑戰的總體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