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章燎原看到了新的風口,他說:下一個風口是立體的泛娛樂化。他要圍繞網紅、IP和二次元實現品牌的IP化和人格化,不僅要開以畝為單位的線下體驗店,甚至投資千萬打算拍三隻松鼠的動畫大片。「IP內容垂直,產業經營立體。」圍繞這一方針,章燎原說他打算做一輩子。
創立網際網路零食品牌三隻松鼠四年以來,「松鼠老爹」章燎原第一次發表公開演講。在2016世界電商大會上,他談到,過去三隻松鼠發展的秘密是踩中電商1.0用戶服務升級的趨勢,用戶渴望購物體驗升級,而未來,電商2.0的發展方向是「娛樂化」,精神需求體驗會是核心。對於業界談論很多的三隻松鼠營銷手段,他提到,最好的營銷就是看不見營銷。「是這個企業裡裡外外透出的『真實』,加之創新了很多令人們願意探索的事情,這時候PR就一定會自然而來。」
去年,三隻松鼠獲得來自峰瑞資本的 3 億人民幣 D 輪融資,銷售額達到 25 億元,是2014年的兩倍多。而在今年第一季度,三隻松鼠已完成15億銷售額,預計今年達到50億。
2016年,章燎原看到了新的風口,他說:下一個風口是立體的泛娛樂化。他要圍繞網紅、IP和二次元實現品牌的IP化和人格化,不僅要開以畝為單位的線下體驗店,甚至投資數千萬找到原迪斯尼編劇以及中美韓團隊,打算拍三隻松鼠的動畫大片。
在他看來,整個品牌行業都要過渡到體驗2.0,跟著變化而變化,這才是要做這些事情的底層思路。
「IP內容垂直,產業經營立體。這一公司未來的方針,我打算做一輩子。」章燎原接受《天下網商》獨家專訪時說。以下是章燎原口述:
圍繞網紅、IP、二次元的泛娛樂化
網紅或許是一種現象和符號,是人們暫時性的精神需求,以及商業過程中傳播、推廣、廣告的一部分。但這並不代表一種商業模式。比如papi醬或羅輯思維,不能簡單理解為這就是社群經濟,因為他們僅僅是個例,不能複製,最多也是賣書,賣堅果就很難了。
而三隻松鼠整個公司就是網紅、IP和二次元,所說的娛樂化正好圍繞這三點。當然,娛樂化並不是真的去拍電影、搞投資,而是讓企業裡裡外外都成為其中一部分,虛構出人們喜愛的故事。
我認為,IP不只在於名字叫智慧財產權,而是具有獨特性,別人模仿不了。比如用三隻松鼠的名字和劇情來做一個電影,而即使變成電影也只是一部分,我們希望帶給顧客方方面面的快樂。顧客會收到包裹,打開產品,會吃到東西,接觸到客服、物流,還要考慮這些環節能不能得到娛樂。
再者,客服本身就是網紅。客服的職能不僅在於賣東西,而是強調娛樂的體驗,要維繫好一千個關係。在公司內部,只要客服說出與主人(顧客)之間的故事,我們就給獎勵,甚至還提供幫主人叫起床的服務。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用不合理的方法做不合理的事,得出一個合理的結果。
三隻松鼠公司內部就在時刻上演著松鼠與主人之間賣貨的故事,這難道不是二次元嗎?
「IP內容垂直,產業經營立體」
要娛樂化並不是空喊口號,企業文化和管理理念要一致。娛是感悟,樂是結果。首先員工要娛樂,比如每周每個部門要貢獻一個活動,塑造娛樂話題;公司內部從上到下都要有娛樂精神,不能總是板著臉。自己都不娛樂,怎麼能讓別人娛樂呢?
而未來品牌要實現娛樂化,就需要IP化和人格化。所謂的IP化、人格化,你做的東西必須和這個產業相關聯。傳統找明星代言模式,本身跟你的品牌沒關係,最多是一個傳播鏈上的環節。指望用戶喜歡一個明星從而買你的東西,這個邏輯不成立。
從品牌角度來說,娛樂是企業建立與用戶溝通的紐帶,本身就是一個媒體。品牌的調性,需要不斷與客戶溝通才能建立情感。過去傳播鏈不成熟,沒有接觸點;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將情感植入進去。消費者為什麼願意和品牌溝通,是因為可以和你聊聊八卦、玩玩遊戲。
總的來說,品牌實現了用戶一部分情感寄託來消費快樂,而不僅提供堅果本身。我們是不以賣東西作為出發點,完成賣東西這個動作。我們概括了公司未來的方針:「(IP)內容垂直,(產業)經營立體。」 而這八個字我打算做一輩子。
前半句指三隻松鼠永遠要講松鼠與主人之間的故事,後半句指三隻松鼠的形象會貫穿在各個產業。
1、永遠講松鼠與主人之間的故事
三隻松鼠將來的動畫片講的就是賣堅果的故事,你說是廣告嗎?它是一個故事;你說不是廣告嗎?它就是一個赤裸裸的廣告。
我常常要求團隊要三分錢的事情用一分錢完成,並且還要用一分錢得到三分錢的效果。我們投資幾千萬做動畫片,並不靠這部影片來盈利,但是也代替了原本就要花費的幾千萬元的品牌推廣費用。
在大家都忽略傳統播放渠道、缺乏好內容的時候,對我們來說恰恰是個大紅利。我們其中一支動畫片在各個視頻網站就共有5000多萬播放量。
而在動畫片到第二季、第三季之後,發布新品的方式會發生變化,在線首發播放平臺將和線下實體體驗場景、線上銷售實現一體化。也許動畫片裡出現了一款瓜子新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也同時間同款上線,你說我還需要發布新品嗎?
目前,我們已經與製作團隊籤約,迪斯尼編劇根據三隻松鼠的故事完成編劇,預計雙11發布,年底放映。IP的價值不在於劇情,而在於這個故事的脈絡是什麼,就是松鼠賣堅果給主人。
2、娛樂化要全立體、全人群
看上去我們跨界做了副業,但是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賺錢。我們要開主題樂園,肯定就不會收費,本質上我們還是賣零食的,其他產品或服務都不賺錢。所以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主業是什麼,跨界這麼多,千萬不要被副業昏了頭腦。
娛樂化是更加立體的概念,渠道也是一體化的。銷售全部在線上解決,因為物流會更發達;線下就做體驗。比如玩好了順手買走東西,甚至懶得當場買,會在線上下個單,讓快遞送貨到家。從方法上來說,我們作為一個零食品牌做娛樂化,要全立體、全人群。
全立體是指在體驗店、在網上、電影院、電視上都能感受到三隻松鼠傳遞的快樂。全人群是指以家庭為單位,比如動畫片要考慮到小孩、大人都愛看,一個好的動畫片,一定是父母與小孩一起看的;目前我們的主力群體是25-35歲的年輕人,但是零食一定要是大人能吃,小孩也能吃,還要把老年人、中年人以及下一代人都打通。
也就是說,怎麼讓顧客在得到充分快樂的過程中,順便將東西賣給他們。顧客如果願意順便買一雙拖鞋,我們也會賣給她;要是想要聽一個故事,未來我們的體驗店,店長就是導演,店員就是演員,每天上演著一期故事內容。
在我看來,未來的店會越來越大,沒有小店,店就是逛和玩的地方,都是內容的一種形式。將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覆蓋周邊300公裡區域、3小時車程的體驗店,以畝為單位,一個月帶小孩來玩一兩次,不強求賣的功能;另一種是兩百平方左右的體驗店。這些都已經在規劃當中。
並不是我們要做體驗2.0,而是整個品牌行業都要過渡到2.0。網紅、IP、二次元會火,是因為整個信息傳播發生了急劇變化,使得人們對於品牌的希望和渴望發生變化。因此,我們要跟著變化而變化,這才是我們要做這些事情的底層思路。真正的企業是四不像,跨界做很多事,但是到最後,其實我們還是賣堅果的。
不是迪斯尼、可口可樂、宜家,我們就是自己
要做娛樂化一定自己要有娛樂精神。我幾乎看遍了市面上所有的動畫片,尤其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並不是因為要做這個專門去研究,而是以前也看,後來有兒子之後還會陪著看。
與國產動畫片不一樣,迪斯尼變現來自於強關聯性的授權衍生品,比如包、杯子等,最關鍵的是要找到產業鏈。而不是類似於二次元社區、兒童動漫等,到現在還是不知道如何變現,無非就是廣告植入,這是有天花板的。
另一方面,短視頻肯定是未來的方向,但是一定要依託好內容。目前我們還沒有規劃,因為需要延續性和內容性,難度比較大。
三隻松鼠品牌的誕生就是無中生有,沒有其他可以對標的公司,只能說是三者合一:在IP運用層面,我們像迪斯尼,在產業經營層面,我們像可口可樂,在購物體驗和生態平臺層面,我們像宜家。
迪斯尼由多個IP組成,從電影、媒體、衍生品、主題樂園賺錢,他們做得很好,但是或許賣不好堅果;可口可樂只賣可樂,只有一個品類。我們則是一個零食品牌,然後是商業品牌,之後才是IP,再做衍生品、授權、樂園等立體化呈現的過程。我們還是一個大IP,可以深耕內容做深度。
因此,我們不是迪斯尼,不是可口可樂,也不是宜家,雖然會有他們的影子,但是我們就是自己。
(口述/三隻松鼠創始人 章燎原 整理/天下網商記者 孫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