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NR 教學病例:MRI「蜂鳥徵」是什麼病

2020-12-13 丁香園論壇

近日,來自印度阿薩姆邦醫學院的 Boruah 等人發表了一篇 MRI 表現為「蜂鳥徵」的教學病例,刊登在最新一期的 AJNR 雜誌上。

先自測下:

僅根據簡要病史及一張影像學圖片,你能給出正確診斷嗎?

中年男性,垂直性眼球麻痺、姿勢不穩及肌張力障礙。


圖 1. 患者頭顱 MRI 表現

結合上圖,考慮如何診斷?

A. 進行性核上性麻痺

B. 帕金森病

C. 多系統萎縮-P

D. 皮層基底節變性

答案及延伸閱讀:

公布答案:

A. 進行性核上性麻痺

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PSP)是以腦橋及中腦神經元變性及出現神經元纖維纏結 (NFT) 為主要病理改變的進行性神經系統變性病。由於本病有頭部過伸的肌張力障礙姿勢及眼球運動障礙,也稱為眼頸肌張力障礙(oculocervical dystonia)。

該病典型的 MR 表現為中腦萎縮、大腦腳蓋變凹(黃色箭頭)。中腦萎縮、中腦上部變凹(白色箭頭),以及中腦/腦橋面積比減小,被稱為典型的「蜂鳥徵」(圖 2、3)。


圖 2. 中腦萎縮、大腦腳蓋變凹(黃色箭頭)


圖 3. 中腦萎縮、中腦上部變凹(白色箭頭)

對比下蜂鳥:


圖 4. 蜂鳥

本病 Posey(1904) 首先報導,1963 年 Richardson 與 Steele 和 Olszewski 把進行性核上性麻痺作為臨床病理的獨立疾病。本病主要臨床特徵是姿勢不穩、運動障礙、垂直性核上性麻痺、假性延髓性麻痺和輕度痴呆等。

「蜂鳥徵」有助於 PSP 與帕金森病、多系統萎縮、皮層基底節變性鑑別。


相關焦點

  • 「觀點」「閱讀教學」我們與閱讀教學的距離
    ,百家爭鳴之下,讓原本就需要大量準備功夫的英語閱讀教學,顯得更加不易統整;雖然相關資源越來越多,但「我們與閱讀教學的距離」卻好像越來越遙遠。接下來將從三個面向來討論閱讀教學的準備方向,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老師理出最適合的閱讀教學途徑,有效縮短與閱讀教學的距離。一、教學重點建議剖析閱讀教學方向前,先來說說閱讀教學重點。傳統的閱讀課就是一堂句型翻譯課程。
  • 為什麼有人得「月子病」,有人卻說「坐月子」是陋習?
    「三伏天」最爽的就是空調、WIFI、西瓜,但要是正好趕上「坐月子」,就真的太太太太太慘了!空調不能吹、手機不能玩、連涼白開都不讓喝,要穿著長袖長褲在家靜養,要不然就會得「月子病」,而且會跟你一輩子!結果就是,每年「三伏天」都有「坐月子」中暑身亡的悲劇!
  • 淺談「教學App」
    「教學 App 」作為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正逐漸成為數位化學習的寵兒。隨著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它與行動網路技術的結合 ,已經成為 「網際網路 +」時代下教師的新型教學工具。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教學App」?         「教學App」是什麼?
  • 「教學診療室」教學 vs. 遊戲化
    這期的教學診療室,Caves Connect 以兒童英語教學中最常見的「遊戲」來探討遊戲在教學上的定位、目的以及課堂設計上該注意的事項。閱讀 Irene 老師回應大家對教學遊戲化各式提問前,先來看看這次的動指調查結果!
  • 掌握腦橋「十字徵」看這一篇就夠了
    T2*WI 相比 T2WI 在不同時期能更清晰的顯示「十字徵」其它疾病既然「十字徵」的特異性高,那麼在臨床上碰到有小腦症狀或體徵的患者,拿到片子看到腦橋「十字徵」,是否就能開心的下 MSA 的診斷呢?答案是否定的。
  • 「觀點」「發音教學」先從了解學習歷程開始
    因此,發音教學一向是英語教學者傾注心力,幫助語言學習者建立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基本。為了學好一個語言,影響口語能力與發展讀寫能力的「發音」系統,絕對是英語教學的關鍵。老師教正確的發音;學生學正確的發音其實「發音好」感覺很厲害,「發音漂亮」讓人很有自信,這些都是肯定的。
  • 「觀點」「發音教學」 兒童發音教學的實務層面
    (圖片出自 Freepik)上一篇透過「發音教學的歷程」與「發音教學的技巧」兩個重要層面,探究了「如何教正確的音」。發音教學範例發音教學在課堂裡需要花多少時間呢?一堂課程若 2 小時,建議初學者從 A~Z 開始學,可以設計 30 分鐘至 1 小時並搭配主教材。在熟練 26 字母發音後,可以將 Phonics 教學的時間控制在 30 分鐘以內,接著上主教材,融入單字及簡短對話演練應用。
  • 快速入門微課教學的「3個思路」
    小 Bao 老師與大家分享「3個思路」……………………  思路一 從最簡單的開始 —— 手機直接拍攝 沒有技術門檻的操作,效果一樣棒棒的。視頻:「Clips 可立拍」圈點典型問題講解 ➡️學習使用「Clips 可立拍」製作視頻…………………… 思路三 鼓勵學生用視頻來呈現學習成果 師生一起適應新方式,為未來做更好的準備。
  • 動畫「中二病也想談戀愛!戀」Lite版中文字幕公開!
    動畫「中二病也想談戀愛!戀」Lite版中文字幕公開!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3-12-27 10:26:02   2期動畫「中二病也想談戀愛
  • 孫燕姿「遇見」尤克裡裡指彈&教學&曲譜
    自從開了「尤克裡裡指彈訓練營」之後,我們的小愛老師就一直忙課程,所以公眾號的指彈教學就比較少更新,現在課程完成得差不多了
  • ...聯合「雲英語」和「魚銀」給北京一線醫護工作者送1000份烏龍麵
    截至2020年3月9日,全國已有多個地區新增感染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清零。距2019年12月8日武漢首例肺炎感染者已經過去3個月。在這三個月中,全國累計派出將近5萬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其中北京各醫院派出超過1200名醫護人員。最早派駐支援武漢的醫療隊也包括北醫各系統醫院,尤其北醫三家附屬醫院更是由院長親自帶隊奔赴前線。
  • 設計「3個畫面」快速提高微課的教學效果
    開展線上教學,自然少不了製作微課:給電腦或 iPad 錄屏,對「Keynote」或「PPT」錄製播放,用「Clips 可立拍」創作,拿「iMovie」編輯,或者端起手機直接拍攝,等等。無論你偏愛哪一種,只要能有效的達到教學目的,就是最合適的。………………………………………… 畫面一
  • 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10):「豆知識」——「八百長」的故事
    2.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2)「伊呂波歌」的譯文亂彈3.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3)文化承載詞漫想(1)——從跨文化溝通視角看「刺身」和「餅」的翻譯(上)4.趙平教授的日語趣味教學小知識點(4)文化承載詞漫想(2)——從跨文化溝通視角看「刺身」和「餅」的翻譯(下)
  • 「小さい子供」和「小さな子供」有什麼區別?
    在過節之前,先考考你「小さい子供」和「小さな子供」有什麼區別?1.兩者詞性不同「小さな」是連體詞,而「小さい」是形容詞。所以「小さな」只能接在名詞的前面,而「小さい」是形容詞,既可以放在名詞的前面也可以用來做謂語,比如〇 私の家は小さい。×  私の家は小さな。2.
  • 「融合教育」在臺灣:是「融」或「不容」?
    班上總有 1、2 個讓大家覺得「有點怪怪」的同學,他們或者會在某些課程跑去其他教室上課,或者體育課時,只能在旁邊看著大家打球、遊泳。平常他們雖然與大家一起待在教室裡面,你卻總覺得好似有一道隱形的牆難以突破?──這正是臺灣以「融合教育」為名、卻是以「整合教育」為實的教育現況。什麼是「融合」教育?
  • 那麼多「月子病」,你真的知道怎麼坐好月子嗎?
    要絕對保暖,夏天也要嚴遮全身;不能出門、不能下床、不能吹風;不能洗臉洗頭洗澡,牙都不能刷;要忌食生冷,要吃各種「補品」;……婆婆說的這些「經驗之談」,到底該不該聽?今天馨專家就來為大家答疑解惑。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婆婆的指導對不對,就讓我來為大家分析吧。
  • 「教學診療室」從了解幼兒開始雙語教學歷程
    透過教學診療室的動指小調查(請見下圖),可以看出老師們對幼兒雙語教學的確有許多疑問與考慮。本期特別邀請到深耕幼兒教育多年的廖紀晴 Mignon Liao 老師來與大家分享幼兒雙語教學相關議題。此時,與幼兒的對話應避免只有單字式的對話,而以整句句子做溝通,也就是減少封閉式問句,如:「是不是?」、「好不好?」、「要不要?」的問法,以開放式問句增加幼兒句型及會話的訓練。◆ 3 歲語言發展特徵:約有 900 個字彙,能根據大人的話題,回復正確的相關訊息,也越來越明白他人的談話內容,並能從中學習。
  • 中國之聲採訪「1」:認知障礙不等於阿爾茨海默病
    (為保障閱讀,文字內容將會做出細微調整)阿爾茨海默病≠認知障礙很多人認為,認知障礙的別名就是阿爾茨海默病,但事實上這兩者並不是能輕易劃等號的關係,那麼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來看一看節目中主持人楊昶與李霞醫生的對話:楊昶:【認知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病,這本身是畫等號的嗎?】李霞醫生:「當然絕對不是。阿爾茨海默病是認知障礙其中的一種,但是是最大類的一種。
  • 陸抑非:從「獺祭而成」到「信手拈來」
    中國畫系迅速恢復教學秩序,並反覆修改教學大綱,持續素描教學論爭,努力營造學術自由的空氣,並開始招收研究生,推行導師制,招收留學生等,進行一系列的對外交流活動,逐步走向更加寬廣的國際舞臺,展現中國畫教學成果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