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都說內觀這樣小眾的禪修課程,很有緣份才會接觸到相關信息,特別有緣分才能真的去修煉,十分有毅力才可以堅持下去。如果你已經看到這篇文章,固然是很有福祉的,但請務必保持平常心,通篇閱讀後經過認真思考再決定是否要去修習。
我最早了解內觀是去年聽夏老師(微博:@教書匠小夏)隨口說過,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裡可以與世隔絕,修行個十天半個月再放出來;接著在微博看見@奶牛denny和@蕾拉小姐關於修行的文章,對內觀有了一點了解。上網一查,第一:內觀十日課程是免費的,我覺得天上不會白掉餡兒餅,包吃包住、山清水秀,會不會是騙人的。第二:我一個姑娘孤身一人去深山老林實在不安全,只能作罷。事情最後敲定下來,是網紅朋友@怪盜李大郎預約了三月末的內觀課程,我想如果他平安回來並且也覺得不錯,我就緊隨其後。三月底的某一天,我在繁忙的工作間隙打開微信,看到一張他發來的自拍照,長了好長的鬍子,面容並無異樣。底下跟著一條信息:「阿樹,特好,回來給你傳授內觀心得。」
嘿! 活著!立即登陸了網站預約,工作人員非常嚴謹,又用郵件簡訊電話和我確認了好幾次,這事最終在4月中旬定下來,20號到了丹東,丟了手機、丟行李箱,最後又很幸運的被好心人送回來。一波三折的到了雙靈寺的內觀中心時,我已筋疲力盡。
如果禪修的目的只是為了使心專注,你可以向某位上師學習那種將注意力集中在念誦持咒或觀想形象的禪修方法,然後在家練習。這類技巧也許可以使心平靜,使心專注,也可能會淨化心的表層。但是內觀不僅淨化心的表層,它是一種對心的深層手術,去淨化心的最深層,這是煩惱生起繁衍的地方。這些是累積了無數生生世世的不淨煩惱。即使那些不相信前世的人,這輩子也累積了很多不淨煩惱。深藏在內心深層產生不淨煩惱的習性已經使心成為它的奴隸。這是很大的束縛。你必須把心由這束縛中解脫出來,改變這種不斷產生不斷煩惱的習性。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對心作深入的手術。按照內觀中心的流程,先背誦一些戒律,法工老師會抽問。
嚴格遵守五戒:
1.不殺害任何生命
2.不偷盜
3.不淫(禁絕所有性行為)
4.不妄語(不說謊)
5.不用所有的菸酒、毒品
舊學員還有三戒(曾經完成過一期內觀十日課程的學員)
6.過午不食
7.不做感觀方面的娛樂、不裝飾身體
8.不用高大或豪華的床
接著,法工反覆和我確認:你是否能夠做到堅持十天,不提前離開這裡。你是否可以做到十日內完全禁語。
學員必須聲明我願意在課程進行期間完全遵守老師的引導和指示。也就是說,不可無視任何一部分,也不要加上任何東西。並且這是經過理性辨別後的接受,而不是盲目的服從。只有以信任的態度,學生才能精勤而徹底地用功練習。對老師及方法有信心,是內觀禪修成功的必要條件。以最純正的方式來學習內觀,對這個方法做一個公平的嘗試。我很肯定的回覆確認,籤下了這份嚴謹的確認書。
來之前不明白規矩,帶了一堆維生素、零食、葡萄籽膠囊、面膜,以為可以好好補補覺了。領了床單被套,上交了包括手機、電腦、kindle等電子用品後,除了幾件換洗衣服和少量洗漱用品,其他東西都被法工收走寄存起來了。內觀中心到處都張貼著「神聖的靜默」,靜默是身體、言語及意念的靜默,包含口語、肢體、眼神、手勢、表情,甚至包含不可以寫字、看書、唱歌。真的很難相信,接下來的十日時間我真的一個字也沒有說過。
我必須嚴格遵守規範,紀律和課程時間表。必須非常用功,才會得到利益。人們到禪修中心去不是為了郊遊或暫離生活責任來度假十天,而是為了禪修。藉由非常嚴謹的禪修來去除不淨煩惱。我必須十分認真且持續的用功。並且當我了解、接受並遵守規範後,就會開始精進的用功。這麼好的環境、禁語,讓我們無法犯戒,清淨、祥和、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修行。
晚上9點洗漱熄燈,舟車勞頓,我很快睡著了。
早上4點,隱隱約約聽到了起床鍾,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彈坐起來,和舍友靜默有序的洗漱完,去靜修堂聽早上的唱誦。每個人先把鞋脫在印著號碼的鞋櫃裡、再對號入座(齋堂、靜修堂和鞋櫃的號碼和次序都是一致的)。前一天下了雨,非常冷,偌大的靜修堂整整齊齊的擺著禪修墊,大家打坐的時候需要裹著厚毛毯,不然很容易生病。
6點半早餐和11點午餐是一天中可以進食的時間。是沒有海鮮、肉類,也沒有雞蛋、牛奶的全素食。五穀雜糧、水果堅果、蔬菜也只放非常少的鹽和薑絲清炒。下午新生還有一個茶歇時間,可以吃到二分之一的香蕉或者蘋果。齋堂四處貼著標語:所有飯菜均來自老生捐獻,吃多少取多少,惜福,不可浪費食物。飯前排隊打飯,飯後自己洗好自己的碗,放在寫著自己號碼的桌洞裡,一切井井有條。
除了飯後很短的休息時間,每天有近12小時都在靜修堂共修,前三天只打坐和觀察鼻子三角區域的呼吸,對於新生來說非常難熬和枯燥,晚上有一個開示時間,是聽印度的葛印卡老師的錄音(錄音是英文,配有臺灣老師的翻譯,唱誦有些是巴利文)。這個環節是我非常喜歡的,能對自我的情商和智慧得到指點和提升,又都是口耳相傳的音頻,無文字版本,更顯得珍貴。因為白天我盤腿很久,腿和腰都很不舒服,心裡會很焦慮、最初真不明白為什麼要傻傻坐在這裡閉著眼睛觀察呼吸的進出和鼻子附近三角區域,再加上真的太餓了,前三天度日如年,想回家,想念有人說話的感覺,想用手機。內觀必須要專注,可我的心竟然如此不聽話,不停的打著望想。想著過去和未來的事情,就是這樣因為感受產生了貪愛和嗔恨的心。
想要專注的時候,如果我們的心跑掉了,打瞭望想,不要討厭它,討厭它,它就不回來了。而且又增加了嗔恨。你要接受它,再一次專注。
葛印卡老師說:
最佳的善行就是去成為你心的主人,而不是心的奴隸。就像馴牛、馴象,必須要不斷精進,付出極大的耐心。心比牛、象難馴服很多倍,一位極好的馴獸師不會因為牛、象不聽話而生氣。你也一樣,不要因為心的煩躁不安而生氣,慢慢來,禪修需要耐心。葛印卡老師還說到:
佛陀教導我們觀察痛苦及痛苦的生起,如果不觀察這兩者的話,我們就不可能知道如何止息痛苦。痛苦隨著感受而生起,如果我們對感受起反應,那麼痛苦就會隨之生起;如果我們不對感受起反應,我們就不會受苦。無論多麼不愉悅的感受,如果你不起憎恨的反應,你保持平常心並微笑以待,你了解一切都是無常,那麼整個心最深層的習性模式已在改變。透過內觀修習,人們開始淨化各種心的雜染-憤怒、激情、恐懼、自我等等,在幾個月內或幾年內,人的這個改變會變得十分明顯,這就是內觀的益處,你能從一生中體驗這個益處。
首先,你必須達到能夠覺知所有感受的這個階段,唯有到達這階段,你才能夠改變心的習性反應,在心的最深層面,以這個方法,這個步驟用功。如果你在心的表層用功,只能改變心的意識,你並未到達問題的根源-心的無意識層面,你並未去除深植於人心的貪、憎不淨雜染,這些雜染就像沉睡的火山,隨時都可能爆發。所有在白天的時間內,我們反覆觀察自己身體感受是有道理的。前三天就是在修煉平等心:平等心是平衡的心,是不貪求不嗔恨的心,平等心是有不愉悅的感受,不企盼它快快消失。平等心是有愉悅的感受,也不企盼它保持下去。
道理和實修都要一起進步,開示和實際的修煉同樣重要。
沒想到這幾天更加磨鍊人的意志,要練習Adhitthana-堅決靜坐。堅決靜坐就是每天幾個時間段,不睜開眼睛,不放開手,不鬆開腿,持續的靜坐,以增強心力。和禪修的目的一樣,絕不是讓你不舒服和痛苦,用覺知和平等心感受無常的變化,當然這個階段會有一些不舒服,但可以鍛鍊心和堅持用功。
能調御言行舉止,皆是好的;但能調御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勇敢戰士。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每個人應該有心裡極苦的事情,在這幾天的靜坐裡我心底的煩惱和痛苦不停浮現出來,好幾個修行者在禪修過程中大哭,也有將近十位禪修者因為受不了這裡的修煉提前收拾東西回家了。
這裡什麼性格什麼樣的人都有,縱然不說話也能覺知性格,一切都被放大。有人不停亂動、有人快睡著了,有些年齡比較大了會咳嗽或打嗝,旁邊的人會很容易產生不耐煩的情緒。有位老奶奶看上去70多歲了,在向老師請善過程時說自己修行過程中想咳嗽,感覺有東西卡住,但怕打擾大家。老師只說了一句:不會的,她們是非常慈悲的。同理心,如果是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奶奶,肯定不會產生不耐煩的情緒,只會擔心她會不會不舒服或者難受。我想到生活中曾經出現過的討厭過的人,如果是自己的姐妹、朋友,又該如何對待,我不斷提醒自己不對心裡的想法起任何習性反應,不斷修行、不去做無知的人。
老師說第2天和第6天是最想放棄的兩天,在這兩天修煉結束後,我不止一次的收拾好行李,想要徹底離開。這裡就像女監獄,甚至比女監獄還難熬和折磨人。但在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收到了老師的字條:B35號學員,這一天是非常重要的一天,明天就要開始淨化心靈了,現在放棄就真的前功盡棄了,堅持精進!於是,我就這樣堅持了下來,每天除了修煉,也體會到了老師所說的生活的藝術。
午後最喜歡散步,第一天下雨,後幾天早晚禪堂陰冷,中午不出去把自己曬曬難受得很。說是出去,也只是寺院的小園子,直徑不過百步。有一種樹,開滿了黃色的花,那幾日越開越旺,是最好的景致。拾了幾朵風吹下來的,帶回家做成標本和水彩一起做了一幅畫。有一種樹上落下圓圓的刺蝟一般的果子,不知道是不是板慄。還有幾種叫不上名字的植物,看到就會覺得欣喜。
齋堂的柵欄外,有一個很大的魚塘,裡面有很多活潑的不怕人的鯉魚和大烏龜,每天早晚我都會來看它們,其中最大的兩條鯉魚最喜歡在水裡拱著玉米棒遊來遊去。飯後還會去看螞蟻搬東西,這裡的螞蟻壯壯的,上一次這麼看著小動物應該是很小的時候了。早上4點左右就開始有群鳥的叫聲伴著公雞的啼鳴,竟也不會有起床氣了。
我住的寢室窗外,每天早上最先看見的不是日出,而是正在落下的月亮。等我洗漱完下樓去禪堂打坐半小時左右,日光才剛從不遠處的山峰上露出亮光來。
這些都是平時不曾看見過的注意過的。
在人和人不可以交流的日子裡,這些原本就和我朝夕相處的生物給了我很多美好的回憶和陪伴。
這幾日失眠,好想體悟到了老師說的,心被自己開了一刀,流出了藏在裡面的不乾淨的業障,每晚9點躺下但很久才可以睡著。會做很多夢,以前的事、從小生命中遇見的人排著隊在夢裡出現,覺得非常神奇。
以前我不吃生的胡蘿蔔和生薑,不喝沒有味道的水,不喜歡吃帶皮的水果。是個很少有食慾的人,常常忙一天,到晚上被提醒還沒吃飯,這幾天像我這樣很少食慾的人都常常感受到餓。以前總開玩笑,說吃飯好累(內心抗拒)所有需要的營養變成一個丸子吞掉就好了。可現在發現了食物本身的滋味,並且會感恩飯菜,感恩它們用自己的生命供養我。
通往齋堂的小路上,植物只用不到一周就長的特別快了。平時匆匆走過,甚至常年都是搭車、開車出門,都要忘記與植物,動物最天然的相互依存了。
也許讀到這裡,你心裡會有非常多的疑惑:十天不說話?怎麼可能。生下來學會說話到現在都沒有過這麼久不說話。中午12點後不吃飯?怎麼可能。我會昏倒會很餓。早上比原來早起。四點起床晚上九點熄燈睡覺?怎麼可能。白天會很困會打瞌睡。盤腿很累,在每天三次堅決靜坐的過程中不可以鬆開,老生甚至無休息。
你也會苦,但你必須做,因為沒有人能幫你修行,也沒有人能夠替你渡河,可能河水很冰,可能會非常耗費體力。但你想體驗對面岸邊的風景,只有這一個辦法,去試一試。
第六天結束的時候心裡開始慢慢接受這裡的一切。
每天還是要持戒,然後繼續非常用功和持續的練習,在這個階段我已經可以明顯感受到老師所說的一股電流在我身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感覺。我感受到身心結構的消融,停止造新業,舊業自然消失了。
過去的我們終其一生的想要改變身邊的人,對另一半對朋友對父母有很多貪愛,尤其是戀愛中的兩個人,心裡很容易失衡,覺得自己做了很多,對方就應該要怎麼怎麼樣。聽到一個故事,國王和王后都學習了內觀,常常會一起禪修,有一天共修後,國王問王后你最愛的人是誰。王后想了一下,回答道:我最愛的人是我自己。在王室中,這麼回答國王的問題是非常危險的,甚至可能會掉腦袋。可是因為這位國王和王后都是非常優秀的內觀禪修者,他們能夠認清實相和當下的內心。王后承認只愛自己看似冒險,其實承認自私的時候就是停止瘋狂。
我們時刻都要快樂,但追求快樂的方式卻那麼笨拙,以至於帶來更多的憂愁,我們往往認為必須抓住才能擁有獲得快樂的保證,我們總是把執著誤以為是愛。即使擁有良好的關係,由於不安全感、佔有欲和驕傲,愛也被執著破壞了。一旦失去了愛,你所面對的,就只是愛的「紀念品」和執著的疤痕。雖然我們一直認為,如果放下就會一無所有,其實放下才是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這幾天的修行時間,悟了很多事。為什麼大道理人人都懂,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每時每刻,你的心都在打著有的沒的望想,然後悄無聲息地起習性反應:我喜歡的人為什麼還不回我的微信,這個老師在寫些什麼真是無聊,我最討厭寫英語作業了等等。
沒有實踐,道理再有用,也不會在你身上發生。必須要去修煉、要去實踐,才能讓老師說的真理變成你自己的真理。
如果失眠,就觀察失眠本身,而不要因為失眠而產生不好的習性反應,比如焦慮,擔心明天起不來,遲到,而應該讓身心都處於休息放鬆的狀態。其實晚上不睡也可以,因為睡眠就是為了你的身體和心休息。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整個世界都睡著了,只有瑜伽行者還醒著。這裡所說的瑜伽行者不是練習瑜珈的人,也不是教瑜珈體位的老師,而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佛陀生前也常常只睡2-3小時,其他時間都在渡人。一個瑜伽行者可以永遠保持清醒,他會睡覺,但他永遠不會做夢,他的夢已經完全消失了。當夢消失,思想就消失了。用佛陀的話來說,就是在於「日日夜夜」。
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樣說來,自己永遠不可能做到這樣高深的境界。的確很難,但你要知道佛陀經過幾千萬次修行,結果才有了不同。佛陀也唱誦過,在我之前,在我之後都有千千萬萬的佛陀。他明確說了,只要你這麼去做,你也可以。
第十天是慈悲日,我們一起學習帶著純淨的意願幫助他人。也正是這一天的教導讓我豁然開朗,和明白之前自己的狹隘。我曾因為這裡不收費而懷疑被騙和止步不前。在這一天我明白了在所有禮物中,法是最偉大的禮物。舊生懷著感激所捐出的款項,是支持課程的唯一經濟來源。捐款不論多少,都用作幫助他人到此參加並學習脫苦方法。在「法」中,多少不是問題,重要的是行動背後純潔的意願。所以,在結束課程後,我們所有禪修者的捐款和布施,無論多少,都要讓它充滿純淨慈悲和幫助他人的意願。第十日的中午解除了禁言,老師說大家需要過渡和適應一天,不然突然回到塵世的生活中會有非常大的不適應。我的心臟從最初在塵世的粗糙變的非常敏感和柔軟。做完開刀手術後的心臟經過淨化,被仔細的敷好藥,包紮起來。
面對變化的心,這就是我們所要學的。如何學?只要接受它,每件事物都在變化,你只是一個沉默的觀察者,不起盲目反映,這就是內觀,如此而已。回到塵世生活,自己是可以儘量做到不貪愛不嗔恨的,但如果有人惹怒自己用言語攻擊自己,能回擊嗎?
最早葛印卡老師在印度傳授內觀方法時,會有一些印度教徒去練習,有個家庭裡的妻子和孩子都來學習內觀,丈夫是非常保守和忠實的印度教徒,他非常生氣,生怕家人不再對印度教忠誠,於是他來到葛印卡老師所在的禪堂,大喊大叫,大聲辱罵老師。葛印卡老師不慌不忙從屋裡走出來,對他說:這位先生,可以先問你幾個問題嗎?你的家裡會來客人嗎?罵人的先生回答道:當然會來了,你問這個幹什麼?葛印卡老師接著問到:客人來到你們家會帶禮物嗎?他回答道:經常會啊,可是這與你有什麼關係。葛印卡老師說:客人帶來的禮物如果你不想收會怎麼做呢?他回答:當然是讓客人帶回去啦!葛印卡老師說:對啊,你來到我這裡,就是我的客人,你的辱罵就是你帶來的禮物,這是你的東西,我並沒有接受,所以還要麻煩你帶回去了。這位發怒的先生覺得葛印卡老師非常智慧,後來,他也跟著妻子和孩子了解內觀,成為了一位非常優秀的禪修者。學習內觀也是在學習死亡的藝術
也許我們害怕死亡的最大理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相信自己有一個獨立的、特殊的、個別的身份,但如果我們勇於面對它,就會發現這個身份是由一連串永無止境的元素支撐起來的:我們的姓名、我們的「傳記」、我們的夥伴、家人、房子、工作、朋友、信用卡等等,我們的安全感就建立在這些脆弱而短暫的支持之上。如果沒有這些,我們將面對的,將只是赤裸裸的自己,一個我們不認識的人,一個令我們焦躁的陌生人,我們一直都跟他生活在一起,卻從來不想真正面對他。我們總是以無聊或瑣碎的喧鬧和活動來填滿每一個時刻,以保證不會單獨面對這位陌生人。當我們死亡的時候,萬般帶不走,尤其是我們如此鍾愛、如此盲目依賴,如此努力想活下去的肉身。而我們的心不見得比我們的身可靠。只要觀察自己幾分鐘,你將發現,心就像跳蚤般跳來跳去,你將發現,念頭會無端地冒出來。早晚每人都會死,內觀修行者都會死。但他若曾規律地修習內觀,那麼在臨死時,他會全面地覺察到感受而死得非常安詳。內觀禪修者不會喪失意識地死去,也不會哭著死去,也不會懷著恐懼死去。而是永遠微笑地,觀察著感受而死去。隱約記得老師說過,此生的最後感受會帶入下一世的輪迴,最後一刻是快樂安詳的,下一世也會快樂安詳。
我們傷害他人,就一定也會傷害自己。有些人也許在做不善的行為時,看起來很快樂,但是其實他們就像是燃燒的煤炭傷覆蓋著一層很厚的灰燼。由於心理上的負面情緒,他們在裡面燃燒,但是他們完全不知道裡面發生了什麼,這就是無明。無明不是缺乏了信仰或哲學的知識,是缺乏了對自己內在狀況的了解。我們不了解我們會痛苦,是因為這層無明的遮蔽。沒有人希望痛苦,但是我們還是一直痛苦,因為我們還是一直在產生貪愛與憎惡,我們一直對感受起反應。當這層無明被移去後,我們開始看見自己的內在,於是就會明白:原來是我們自己在製造痛苦,因為我對這些感受起了渴望。當感受是愉悅的時候,我就會產生貪愛,當感受是不愉悅的時候,我就會產生憎惡。這兩種反應都會讓我痛苦。現在我有了對策。當我了解了感受的無常本質,能夠保持平常心,就不會再有渴望,不再有貪愛或憎惡。心的舊習性反應模式就會改變,我就會從痛苦中解脫出來。臨走前,又去看了一眼池塘的魚,齋堂前的植物長得更茂密了,有幾株聞得到薄荷香氣,園子那邊的螞蟻已經重新擺好被我弄亂的小石頭堆,蘆葦一樣的植物十天內高了一寸,黃色的花樹越長越好看,有一顆白色的花樹在這十天從沒有花、到開花、再到花落。
池裡的魚,院子裡的花草,每天一個樣。我的修行、覺悟也在一點點進步。
貪求越深,嗔恨越深;嗔恨越深,痛苦就越深。
經過不停的修煉,我的心裡,不會因花開而貪愛,也不會因花落而哀傷。我們熱愛這個世界,也愛這個世界的無常。
內觀中心在英國、美國、日本、印度等眾多國家都有。中國大陸查看內觀信息及報名方式:請搜索【中國內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