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裝幀的封面設計

2021-02-17 設計圈



書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人類的智慧積澱、流傳與延續,依靠書籍。書籍給人們知識與力量。古人說過,「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而面目可憎也」。足見書籍作為精神食糧有多大的教育啟迪作用。書籍作為文字、圖形的一個載體的存在是不能沒有裝幀的。書籍的裝幀是一個和諧的統一體,應該說有什麼樣的書就有什麼樣的裝幀與它相適應。在我國,通常把書籍裝幀設計叫做書的整體設計或書的藝術設計。


封面設計在一本書的整體設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圖書與讀者見面,第一個回合就依賴於封面。封面是一本書的臉面,是一位不說話的推銷員。好的封面設計不僅能招徠讀者,使其一見鍾情,而且耐人尋味,愛不釋手。封面設計的優劣對書籍的社會形象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為此,我作為職業學校的一位美術老師對書籍的封面設計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討。封面設計一般包括書名、編著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以及體現書的內容、性質、體裁的裝飾形象、色彩和構圖。

一、封面的構思設計:

首先應該確立表現的形式要為書的內容服務的形式,用最感人、最形象、最易被視覺接受的表現形式,所以封面的構思就顯得十分重要,要充分弄通書稿的內涵、風格、體裁等,做到構思新穎、切題,有感染力。構思的過程與方法大致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1、 想像:

想像是構思的基點,想像以造型的知覺為中心,能產生明確的有意味形象。我們所說的靈感,也就是知識與想像的積累與結晶,它對設計構思是一個開竅的源泉。

2、 捨棄:

構思的過程往往「疊加容易,捨棄難」,構思時往往想得很多,堆砌得很多,對多餘的細節愛不忍棄。張光宇先生說「多做減法,少做加法」,就是真切的經驗之談。對不重要的、可有可無的形象與細節,堅決忍痛割愛。

3、 象徵:

象徵性的手法是藝術表現最得力的語言,用具象形象來表達抽象的概念或意境,也可用抽象的形象來意喻表達具體的事物,都能為人們所接受。

4、 探索創新:

流行的形式、常用的手法、俗套的語言要儘可能避開不用;熟悉的構思方法,常見的構圖,習慣性的技巧,都是創新構思表現的大敵。構思要新穎,就需要不落俗套,標新立異。要有創新的構思就必須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二、封面的文字設計:

封面文字中除書名外,均選用印刷字體,故這裡我主要介紹書名的字體。常用於書名的字體分三大類:書法體、美術休、印刷體。

1、書法體:

書法體筆劃間追求無窮的變化,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鮮明的民族特色以及獨到的個性,且字跡多出自社會名流之手,具有名人效應,受到廣泛的喜愛。如《求實》、《娃娃畫報》等書刊均採用書法體作為書名字體。

2、美術體:

美術體又可分為規則美術體和不規則美術體兩種。前者作為美術體的主流,強調外型的規整,點劃變化統一,具有便於閱讀便於設計的特點,但較呆板。不規則美術體則在這方面有所不同。它強調自由變形,無論從點劃處理或字體外形均追求不規則的變化,具有變化豐富、個性突出、設計空間充分、適應性強、富有裝飾性的特點。不規則美術體與規則美術體及書法體比較,它既具有個性又具有適應性,所以許多書刊均選用這類字體,如:《知音》、國外的《NEWYORK》等。

3、印刷體:

印刷體沿用了規則美術體的特點,早期的印刷體較呆板、僵硬,現在的印刷體在這方面有所突破,吸納了不規則美術體的變化規則,大大豐富了印刷體的表現力,而且藉助電腦使印刷體處理方法上既便捷又豐富,彌補了其個性上的不足。如《譯林》、《TIME》等刊物均採用印刷體作為書名字體。

有些國內書籍刊物在設計時將中英文刊名加以組合,形成獨特的裝飾效果。如《世界知識畫報》用「W」和中文刊名的組合形成自己的風格。刊名的視覺形象並不是一成不變地只能使用單一的字體、色彩、字號來表現,把兩種以上的字體、色彩、字號組合在一起會令人耳目一新。如:《風流一代》的刊名把書法體和印刷體結合在一塊兒,使兩種不同外形特徵字體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又如《戀愛婚姻家庭》雜誌的刊名採用兩種字號、兩種色彩的節奏編排,而且小字疊大字,組合出層次的變化,頗具特色。

三、封面的圖片設計:

封面的圖片以其直觀、明確、視覺衝擊力強、易與讀者產生共鳴的特點,成為設計要素中重要部分。圖片的內容豐富多彩,最常見的是人物、動物、植物、自然風光,以及一切人類活動的產物。

圖片是書籍封面設計的重要環節,它往往在畫面中佔很大面積,成為視覺中心,所以圖片設計尤為重要。一般青年雜誌、女性雜誌均為休閒類書刊,它的標準是大眾審美,通常選擇當紅影視歌星、模特的圖片做封面;科普刊物選圖的標準是知識性,常選用與大自然有關的、先進科技成果的圖片;而體育雜誌則選擇體壇名將及競技場面圖片;新聞雜誌選擇新聞人物和有關場面,它的標準既不是年青美貌,也不是科學知識,而是新聞價值;攝影、美術刊物的封面選擇優秀攝影和藝術作品,它的標準是藝術價值。

四、封面的色彩設計:

封面的色彩處理是設計是重要一關。得體的色彩表現和藝術處理,能在讀者的視覺中產生奪目的效果。色彩的運用要考慮內容的需要,用不同色彩對比的效果來表達不同的內容和思想。在對比中求統一協調,以間色互相配置為宜,使對比色統一於協調之中。書名的色彩運用在封面上要有一定的分量,純度如不夠,就不能產生顯著奪目的效果。另外除了繪畫色彩用於封面外,還可用裝飾性的色彩表現。文藝書封面的色彩不一定適用教科書,教科書、理論著作的封面色彩就不適合兒童讀物。要辯證地看待色彩的含義,不能形上學地使用。

一般來說設計幼兒刊物的色彩,要針對幼兒嬌嫩、單純、天真、可愛的特點,色調往往處理成高調,減弱各種對比的力度,強調柔和的感覺;女性書刊的色調可以根據女性的特徵,選擇溫柔、嫵媚、典雅的色彩系列;體育雜誌的色彩則強調刺激、對比、追求色彩的衝擊力;而藝術類雜誌的色彩就要求具有豐富的內涵,要有深度,切忌輕浮、媚俗;科普書刊的色彩可以強調神秘感;時裝雜誌的色彩要新潮,富有個性;專業性學術雜誌的色彩要端莊、嚴肅、高雅,體現權威感,不宜強調高純度的色相對比。

色彩配置上除了協調外,還要注意色彩的對比關係,包括色相、純度、明度對比。封面上沒有色相冷暖對比,就會感到缺乏生氣;封面上沒有明度深淺對比,就會感到沉悶而透不過氣來;封面上沒有純度鮮明對比,就會感到古舊和平俗。我們要在封面色彩設計中掌握住明度、純度、色相的關係,同時用這三者關係去認識和尋找封面上產生弊端的緣由,以便提高色彩修養。

以上書籍封面設計四個基本要素的設計方法,要將這些要素有序地組合在一個畫面裡方能構成書籍的封面。掌握封面設計的基本方法,絕不能教條地套用,而要有針對性,才能設計出優秀的書籍封面,使讀者一見鍾情,愛不釋手。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設計圈】SJ-QUAN加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給設計夥伴們吧!

相關焦點

  • 淺談書籍裝幀在書籍中的應用
    新世紀以前,國內包括很多設計師對書裝的認識一直停留在書的封面設計等表象層面,直到21世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國外書裝的引入,大眾對書籍裝幀才有了新的認識。書籍裝幀的內涵日漸豐富,除了書的封面扉頁設計、版式編排、插圖設計等,還包括書的印刷裝訂等一整套流程,而且更加注重體現書本身的文化內涵。 新世紀以來,我國的書籍設計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設計素養很高的書籍設計師。
  • 書籍裝幀設計課程線上展覽
    可以把書籍裝幀設計課程理解為一個正方體,學生以往學習過的很多課程,如圖形創意設計、字體設計、編排設計、色彩設計、構成設計等課程可以理解為點或面,這些點和面不斷的累積,質變為正方體。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教學院長、副教授,上海市美學學會設計委秘書長;多次擔任上海市公益廣告大賽評委;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傳播、出版物設計。主持上海市優質在線課程書籍裝幀設計。主要教授書籍裝幀設計、招貼設計、出版物設計等課程。多次指導學生在大廣賽、上海市公益廣告大賽、白金創意大賽獲得等級獎。
  • 美術設計:什麼是書籍裝幀?意義在哪?看完秒懂!
    內容 摘要:書籍裝幀一詞作為專業用語,在我國已經使用很長時間。但過去,書籍裝幀被理解為封面設計的代名詞,這是由於各種客觀原因造成的,並不是裝幀本身一詞在概念上存在局限。應該說,書籍裝幀的含義已經包含了對書籍各部分的設計。
  • 雕版印刷盛行及活字印刷術發展,使宋代書籍裝幀設計形成民族特色
    雕版印刷的盛行及活字印刷技術的發明與發展大大影響了當時印刷業的發展,尤其是書籍裝幀設計的影響。由於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印刷技術的飛速發展,從而使宋代書籍裝幀設計形成了獨特的民族特色。雕版印刷技術因此宋代的書籍裝幀設計有了更大的進步,出現了許多書籍裝幀新形式。裝幀形式開始形成冊頁裝訂,版式設計的民族風格也已形成,而插圖設計更日趨成熟優美。
  • 書籍封面設計思路!不能盲目
    文/喬俊 書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誌,是人們傳播知識的載體,書籍裝幀藝術則是這個載體的結構和形態的設計,即通過由外到內的整體設計,將科學、藝術有機地融合,既要達到傳播圖書性質、內容、文化屬性、特點,又要展示設計師創意和藝術修養。
  • 關於書籍裝幀的起源的兩種說法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同時,開始越來越多地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因此,「設計」這一創造精神享受條件的代名詞也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建築、服裝、廣告以及各類工業產品都與設計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
  • 書籍封面設計原則!
    文/薛虹 封面是書的外貌,它既體現書的內容性質,同時又給讀者以美的享受,並且還起到了保護書籍的作用。 封面設計需要遵循平衡、韻律與調和的造型規律,突出主題、大膽設想,運用構圖、色彩、圖形等元素,設計出比較完美而富有情感的封面。①書法體。
  • 書籍裝幀設計就像織毛衣 第四屆海書賽評出十大最美圖書
    這和書籍的裝幀設計很像。」  2018海峽兩岸書籍設計邀請賽(以下簡稱「海書賽」)於10月12日揭曉評選結果,選出了十大最美圖書,獲獎作品之一———《烏鴉穿過玫瑰園》的「80後」設計者許天琪接受記者專訪時說。  「海書賽」至今已舉辦了四屆。
  • 書籍封面設計背後的故事
    作家董橋在《最後,迷的是裝幀》一文裡說:「書痴先是只買要讀的書,繼而搜買想讀的書,再則立心讀遍存書,最後捧回家的全是些裝幀美麗的老書,就算讀不懂書中的絕種文字也硬要買來玩賞。」這句話大概代表了很多因好看的封面設計而「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之人的心情。
  • 日本近代的書籍裝幀:融匯日、中、西洋風格的黃金時代
    無論是東洋、西洋,也不論是哪個時代,人們總是在書籍包裝上絞盡腦汁。話雖如此,像日本近代的出版物如此變化多端的裝幀方式,仍是很罕見的。細看西洋的古書籍可以發現它們依地域、時代有所不同,但在歐洲這個彼此關係密切的文化圈,書籍包裝的發展步調整體來說是一致的。
  • 封面裝幀,買紙質書的理由
    圖書的裝幀與封面設計作為其展示給讀者的第一印象,常常是出版社需要著力經營的。傑出的設計常能成就一本書,使其進入值得收藏的藝術品之列。除了單本的圖書封面,許多傳統出版社下的出版品牌、小而精的出版工作室近些年投入很多在品牌的設計,並以該系列叢書中的每一個個體強化、回應品牌風格;而隨著出版文創時代的到來,圖書的封面作為由書中的文字提煉出的視覺信息和代言符號,常從書籍這個載體溢出,成為做文創設計時主要的參考元素,甚至被直接平移挪用,這就需要在設計圖書封面時用更多的心思來為之後的營銷和文創打基礎。
  • 書籍封面的情感表達!
    文/潘璠 自古以來書籍都被視為人類的良師益友,人們在書籍中汲取知識,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其中最為重要的封面設計,封面設計作為書籍裝幀設計的門面,是前奏、是一本書給讀者的第一印象。那麼在書籍裝幀設計中,情感的指引如果表現在封面設計中?
  • 作業展示 | 裝幀設計優秀作品の秘密
    裝幀設計思路受眾:兒童  → 童趣、有吸引力形式:繪本 → 硬紙、有色彩主題:寶貝 → 包裝成裝寶藏的盒子    時間 → 穿越時空的感覺老師點評:這個作品已經不僅僅是一份裝幀設計的作品,更是一個完整的作品
  • 優秀的書籍封面設計,讓你不看書都難
    # 書籍封面設計Book Design封面設計主要分為兩大類書籍和雜誌,其中以書籍的封面設計為多。世界各地每天都出版很多書籍,封面的表現對於書籍來說非常重要。雖然國內出版業對於書籍裝幀設計越來越重視,也出現很多讓人欽佩的作品,但和傳統深厚的歐美國家比較起來,還是有明顯差距。下面就帶大家看看國外優秀的圖書封面設計,其中包括美國著名文學網站Literary Hub評選出的年度最佳封面設計,希望能給大家製作作品集帶來一些靈感。
  • 從各國版本的《洛麗塔》看書籍裝幀的藝術
    編者按:書籍的裝幀之美。「裝幀」一詞起源於日本,原為裝定、裝訂之意。書籍是我們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一本好的書籍不僅內容要好,外表也要做到好。從自古留傳下來的多種裝幀的方法來看,古人也很重視對書籍的裝幀,都希望能給讀者帶去美的享受。今天我們以《lolita》為例,一起來領略書籍裝幀的藝術。
  • 讓書變得「好看」,就是設計一個好看的封面?圖書設計,是時候改變...
    近日,上海理工大學版藝學院與草鷺文化合作成立「滬江草鷺裝幀設計研究中心」,邀請中外專家開設工作坊,傳授裝幀手藝。第一位授課專家是在倫敦開設「5工作室」的英國藝術工作者協會院士馬克·科克雷蒙(Mark Cockram)。8天時間裡,他為學生們帶來包括布面、皮面、皮紙裝幀在內的書籍裝幀、書籍封面裝飾和函套收藏盒製作等多種課程。
  • 書籍裝幀設計師30年為書裁衣:每張書衣都有靈魂
    為圖書設計封面、版式等常被看成「為他人作嫁衣裳」,因為普通讀者很少留意到。甚至在早些年,美術編輯在圖書上連署名也沒有。當代著名書籍裝幀設計專家寧成春就是這樣,30多年來默默為上萬本圖書做書衣的圖書設計。
  • 圖書裝幀設計家張守義去世 書衣清雅是「酒仙」
    為《巴爾扎克全集》設計的封面   著名圖書裝幀設計家、插圖畫家張守義昨天凌晨1點半因多臟器衰竭,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去世,享年於是,自1956年起,張守義轉行來到人民文學出版社擔任書籍設計師,2003年直到退休,他沒有換過一次工作。而鮮為人知的是,張守義因為胃部被切除大半,不易吸收普通飯菜的營養,所以多年來一直以啤酒代替飯進食,基本上一天3瓶,幾乎啤酒不離手,成為業內有名的「酒仙」。
  • 書籍裝幀的技術,一步一步的優化
    這種裝訂方式最初出現在唐朝末期,它採用的裝幀形式是利用一個長卷,把它一正一反地翻摺疊在一起,將它變成長方形的一大疊,最後在這一大疊長卷的最外層一前一後各追加一張質地更加堅硬的硬質紙張保護。這種裝幀方式多見與僧侶宣傳講解佛經的時候手上持有的經卷,所以這種裝幀方式又被統稱為梵夾裝。這樣裝幀的書籍會比之前的捲軸裝更加便於人們進行閱讀。
  • 這些有意思的書籍裝幀形式你知道幾個?
    隨著歷史的發展,它在書寫方式、所使用的材料和裝幀形式,以及形態方面,也在不斷變化與變更。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書籍的裝幀形式。■  簡策簡策指在竹片和木板上書寫文章,編連成冊的書籍。這是我國最早的正式書籍裝幀形式,產生於商周時代,盛行於春秋到東漢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