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蜜姐&編輯|傑兒
最近兩天,《人物》的一篇文章《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
外賣行業如何成為高危職業以及文中涉及的餓了麼、美團相繼發聲回應,接連上了熱搜。
到底誰在作惡?
01
這篇文章之所以刷屏,是《人物》經過近半年的調查,展現了數十位騎手的經歷和機構、學者們給出的研究及數據,讓讀者看到了騎手們在平臺大數據算法下的艱辛,甚至高危。
滿篇的工作不易、人生艱辛更是引發了社畜們的共鳴。
文中有一句話特別觸動蜜姐:「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
這並非危險聳聽,文章中列舉了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等地的數據都印證了騎手們在平臺要求越來越短的配送時間與更加高發的交通事故的聯繫。
餓了麼反應迅速,文章刷屏大半天后,今天(9月9日)凌晨一點給出了回應。
可能有不少蜜友已經看到了這份回應,是否和蜜姐一樣,見識了甩鍋新高度。
《人物》的調查中,騎手們普遍反映的問題是平臺的壓榨和不合理規定,比如:系統不斷要求騎手們縮短配送時間,但不考慮交通擁堵、惡劣天氣等客觀因素;系統導航的路線是直線距離,不考慮紅綠燈、讓騎手「穿牆而過」;不允許請假;出車禍了直接被刪號;電動車不達標,事故不斷,等等。
而餓了麼的回應很有意思,向消費者要個「說法」:你願意多等5分鐘嗎?
平臺們的廝殺、資本的逐利、對待員工是否涉嫌違法違規等關鍵問題,統統避而不談。
回應滿篇只有對消費者隱含的道德綁架,這顯然不能解決問題,只是轉嫁矛盾關注點而已。
其中第一句,就把人看得哭笑不得,「系統是死的」,恰恰相反,平臺的系統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去打造成一個「活的」系統:不斷提高對騎手們的要求。
數據顯示,2019年外賣行業訂單單均配送時長比2016年縮短了整整10分鐘。同樣的距離,騎手們被要求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送達。
當然,系統也有「死的」的時候,比如遭遇不公或系統問題,騎手們怎麼申訴都不太搭理。
近期,蜜姐就體會了一把餓了麼的系統到底有多「死」。
02
上周末朋友搬家,蜜姐幫忙一起收拾東西,一晃就到了下午一點四十多。為了節約時間,朋友用餓了麼點了外賣,預計一小時左右送達。
3公裡多的距離,結果硬生生等到了下午三點半還沒有送到。
期間,蜜姐數次撥打餓了麼平臺給的商家和騎手電話,商家電話無人接聽,騎手電話總是掛斷。聯繫客服,每次都是固定的自動回復。
最終,朋友在某點評網站找到商家電話,聯繫上了騎手。騎手告知,自己是美團的,這單是餓了麼騎手轉給他的,他也不清楚情況,只能先送自己的單,所以導致時間拖延,最後在三點五十左右才送到。
餓得前胸貼後背的朋友憤慨:「叫什麼餓了麼,我看叫餓死了麼更準確。」
餓了麼的系統確實是死的,沒一個電話能打通,機器人客服不生氣也不解決問題……
這個系統對待消費者尚且如此,不知道對待騎手們到底有多「死」?
03
據餓了麼發布的《2020藍騎士報告》稱,其註冊的騎手超300萬,覆蓋2000座城市和縣區,平均3公裡30分鐘內送上門。美團公布的數據,其騎手總數約為400萬人。
數百萬的騎手,不僅支撐起了龐大的外賣業務,還讓平臺開源節流更加靈活。
龐大基數的好處顯而易見。比如,美團2019年三季度,就靠著每單成本節約0.12元,和每單收入同比增加0.04元,一個季度多賺4億元!
今年初,因遭遇黑天鵝事件,餐飲行業受挫,美團、餓了麼不能倖免,但平臺之間的廝殺絲毫沒有減弱,反而是商家受傷不淺(詳見《二選一迷局!美團、餓了麼,誰在搞惡性競爭?》)。
騎手們相比商家,與平臺的議價能力更低,更是相互競爭中被拿出來「對打」的籌碼。
今年上半年,美團新增騎手138.6萬人,同比增長16.4%,但其成本增加不到10%……平均每單成本僅為4.5元。
一方面是配送時間作為競爭的重要手段,不斷被縮短;一方面是騎手們的人力成本作為節流對象,拼命被壓縮。
04
看似「扣扣搜搜」的平臺,燒起錢來卻是以「億」為單位。
美團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其營收247.2億元,同比增長8.9%,淨利潤22.1億元,同比增長152.4%。其中,餐飲外賣依然是其主要業務,收入達145.4億元,佔總營收的58.88%,同比增長13.2%。其財報發布後,股價創新高。
原本計劃2018年上市的餓了麼,在2018年4月被阿里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雖市場份額佔比近年來表現不盡人意,但背靠大樹,砸錢搶市場也十分兇猛。
今年8月底,餓了麼就宣布要搞「百億補貼」計劃,將常態化補貼行動。
資本對打的遊戲中,騎手、商家都只是其中一環,且是缺乏議價能力的弱勢一方。
「晚交作業」的美團顯然吸取了餓了麼的教訓,今天(9月9日)下午發布的回應,稱將給騎手留8分鐘彈性時間,以及更好地保障騎手安全和改進獎勵模式。
客觀來說,消費者也是有責任的,一方面是越來越挑剔,另一方面是某些消費者對騎手們的態度惡劣及提出超過正常服務以外的要求。
而騎手們,在《人物》的調查中,也反映出,不少騎手是無視交通規則,出事兒不僅自身受傷,還傷及無辜行人等。
其實,不只是騎手們,其他行業的工作人員的處境也有類似遭遇,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來改善。但作為勞資方的關鍵一方,平臺或公司必須承擔其自身的責任。
正如餓了麼回應中的最後一句所言:「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但願如此。
PS:招人啦!
閨蜜財經旗下作者人才濟濟,多次榮獲新浪財經頭條原創自媒體獎、網易年度態度風雲作者、百度百+年度影響力作者、問房籤約行家、螞蟻財富專欄作者、招行社區邀請入駐作者等。
期待你加入我們這個大家庭!歡迎來撩!
親愛的蜜友們:歡迎大家一起學習,共同成長:用今日詞彙在留言區造句,連續堅持一周,將獲贈《海龜交易法則》《基金定投:讓財富滾雪球》《滅火: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教訓 》等好書中的一本(任選其一,先到先得),不重複贈書。如能堅持一個月,將贈送神秘學習大禮包哦。
今日詞彙:少數股權
少數股權:即少數股東權益,指擁有一家公司50%以下的股本,不屬於控股股權。如母公司擁有子公司股份不足100%,它的損益表上必須扣除少數股權股東的收益或虧損。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閨蜜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