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吳,一個永遠嘴饞的潮汕人。
醬油,一種中國人憑藉著智慧創造出來的調味料,用大豆經過一系列發酵處理,最後出來的香味與鮮味濃鬱的醬汁,這就是醬油。在中國,醬油是一種很普遍的調味料,可用於調味、滷、蘸等,在別的地方,醬油很本分,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然而在潮汕地區,醬油的用法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市面上的醬油種類繁多,什麼海鮮醬油、兒童醬油等等這些,其實只不過是商家用來做宣傳的噱頭,醬油只有兩種,分別是生抽與老抽。生抽顏色淡,呈紅褐色,是大豆經過一系列發酵而成,沒經過別的處理,所以是最原始的醬油,味道比較鹹,常常用來調味;而老抽則是在生抽的基礎上,加入了焦糖色,外觀呈棕褐色而富有光澤,老抽的味道略微比生抽淡,吃到嘴裡後有一種鮮美的微甜口感,由於其較深的顏色,烹調裡常用來給食材上色,比如做紅燒肉。除了這兩種,其它的什麼各種噱頭的醬油都是虛的!
說到潮汕人使用醬油,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潮汕滷水了,滷水在潮汕地區非常普遍,是一道非常經典的潮州菜。潮汕人用生抽和老抽按照一定比例,裡面再加上適量的糖、南姜以及八角桂皮等各種滷料熬製成滷水,用來滷製各種肉類,生抽用來調味,而老抽則是用來上色,這樣滷製出來的食材,會呈現出一種油亮的紅褐色,讓人看一眼就有食慾,這其中潮汕特有的滷鵝更是為人稱道被視為潮州菜的代表菜式,而潮汕滷水也成為了南派滷水的一個獨特的分支代表。
當然,醬油在潮汕地區被用得最多的還是作為蘸醬來使用,而潮汕人用醬油蘸的東西也是讓很多人感覺難以理解,甚至會讓人感到喪心病狂。像平時一些比較正常的需要蘸醬的食物,像是魚飯啊、白斬雞這些,由於潮汕地區還有普寧豆醬這樣的寶貝存在,普寧豆醬的風味要比醬油豐富得多,更適合蘸這些,所以這些活就被普寧豆醬給搶了,而醬油也不會因此沒活幹,而是被潮汕人拿來在別的地方大放異彩了。
潮汕人喜歡喝白粥那是人盡皆知的,潮汕白粥之所以被人稱道,除了其本身獨特的熬製方法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其搭配的食材了,這些食材潮汕人稱之為雜鹹,在潮汕,往往一碗白粥能搭配的雜鹹就有百十來種,全部擺在一起真可謂豐盛啊。相比這些雜鹹,潮汕的小孩則更喜歡白粥拌上醬油的味道,許多潮汕人小時候,早上都是喝著白粥拌醬油度過的,寡淡的白粥能衝淡醬油的鹹味,而醬油的鮮香味則會融入到白粥裡面去,使得整碗白粥風味十足。很多人不能理解白粥拌醬油這種做法,但是我想說,這就是我們的童年,那味道誰喝誰知道!
在很多人印象中,油條都是搭配著豆漿來食用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潮汕地區,油條還能蘸醬油來吃。本來我以為油條蘸醬油很正常,但是到網上一查,才知道雖然也有不少地方有這種吃法,但別的很多地方的人都難以理解。其實在潮汕地區,油條一般也是搭配豆漿來食用的,蘸醬油的話就只有在一種場合,那就是搭配白粥的時候,油條本身很香,但是卻沒什麼味道,喝粥的時候想搭配上油條,那就必須讓油條有味道,這時候,醬油就站出來了,蘸上醬油的油條,獨特的焦香味再加上醬油本身的鹹鮮,真的是別有一番滋味。
潮汕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醬油用法,那應該就是水果蘸醬油了。潮汕人吃水果,很多時候不是直接吃的,而是要搭配上各種調料的,最受歡迎的就是甘草水果,而潮汕人還有一種比較暗黑的吃法,那就是蘸醬油吃。菠蘿蘸醬油,鹽分能將菠蘿裡面讓人口腔產生刺痛感的菠蘿酶分解,而醬油的鮮味則讓菠蘿的味道更加豐富多彩。除了菠蘿,還有楊梅、荔枝、芒果等等,這些水果潮汕人都能拿它們來蘸醬油。
很多人都不理解,水果蘸醬油,這是什麼吃法?這得是什麼樣的腦洞才能想得到這種吃法?其實這跟潮汕人的口味特點有關,了解過後你會發現,用來蘸醬油的水果基本上都是那些味道很濃的,不是偏甜就是偏酸,而蘸上醬油之後,不止能消除水果中的苦澀味,還能中和掉這些酸味跟甜味,使水果更加適口,偏酸的口味蘸了醬油之後,酸味淡了,而其中的調味也因為醬油的鹹的襯託,變得更加明顯,而偏甜的水果就不用說了,鹹淡中和,吃多少都不膩,而且據說蘸了醬油的水果吃了不容易上火哦(真實性未知)。
可以說,醬油在潮汕人手中已經被玩壞了,它不止是一種調味料,更是一種調和劑,潮汕人用它來調和各種食物,使它們更加的適口,可以說,這真的是潮汕人生活智慧的體現。
本文由每天都在鬱悶的老吳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務必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