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無法理解潮汕人對於醬油的痴迷,醬油這麼用也是沒誰了!

2020-12-23 愛生活愛老吳

大家好,我是老吳,一個永遠嘴饞的潮汕人。

醬油,一種中國人憑藉著智慧創造出來的調味料,用大豆經過一系列發酵處理,最後出來的香味與鮮味濃鬱的醬汁,這就是醬油。在中國,醬油是一種很普遍的調味料,可用於調味、滷、蘸等,在別的地方,醬油很本分,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然而在潮汕地區,醬油的用法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市面上的醬油種類繁多,什麼海鮮醬油、兒童醬油等等這些,其實只不過是商家用來做宣傳的噱頭,醬油只有兩種,分別是生抽與老抽。生抽顏色淡,呈紅褐色,是大豆經過一系列發酵而成,沒經過別的處理,所以是最原始的醬油,味道比較鹹,常常用來調味;而老抽則是在生抽的基礎上,加入了焦糖色,外觀呈棕褐色而富有光澤,老抽的味道略微比生抽淡,吃到嘴裡後有一種鮮美的微甜口感,由於其較深的顏色,烹調裡常用來給食材上色,比如做紅燒肉。除了這兩種,其它的什麼各種噱頭的醬油都是虛的!

說到潮汕人使用醬油,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潮汕滷水了,滷水在潮汕地區非常普遍,是一道非常經典的潮州菜。潮汕人用生抽和老抽按照一定比例,裡面再加上適量的糖、南姜以及八角桂皮等各種滷料熬製成滷水,用來滷製各種肉類,生抽用來調味,而老抽則是用來上色,這樣滷製出來的食材,會呈現出一種油亮的紅褐色,讓人看一眼就有食慾,這其中潮汕特有的滷鵝更是為人稱道被視為潮州菜的代表菜式,而潮汕滷水也成為了南派滷水的一個獨特的分支代表。

當然,醬油在潮汕地區被用得最多的還是作為蘸醬來使用,而潮汕人用醬油蘸的東西也是讓很多人感覺難以理解,甚至會讓人感到喪心病狂。像平時一些比較正常的需要蘸醬的食物,像是魚飯啊、白斬雞這些,由於潮汕地區還有普寧豆醬這樣的寶貝存在,普寧豆醬的風味要比醬油豐富得多,更適合蘸這些,所以這些活就被普寧豆醬給搶了,而醬油也不會因此沒活幹,而是被潮汕人拿來在別的地方大放異彩了。

潮汕人喜歡喝白粥那是人盡皆知的,潮汕白粥之所以被人稱道,除了其本身獨特的熬製方法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其搭配的食材了,這些食材潮汕人稱之為雜鹹,在潮汕,往往一碗白粥能搭配的雜鹹就有百十來種,全部擺在一起真可謂豐盛啊。相比這些雜鹹,潮汕的小孩則更喜歡白粥拌上醬油的味道,許多潮汕人小時候,早上都是喝著白粥拌醬油度過的,寡淡的白粥能衝淡醬油的鹹味,而醬油的鮮香味則會融入到白粥裡面去,使得整碗白粥風味十足。很多人不能理解白粥拌醬油這種做法,但是我想說,這就是我們的童年,那味道誰喝誰知道!

在很多人印象中,油條都是搭配著豆漿來食用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潮汕地區,油條還能蘸醬油來吃。本來我以為油條蘸醬油很正常,但是到網上一查,才知道雖然也有不少地方有這種吃法,但別的很多地方的人都難以理解。其實在潮汕地區,油條一般也是搭配豆漿來食用的,蘸醬油的話就只有在一種場合,那就是搭配白粥的時候,油條本身很香,但是卻沒什麼味道,喝粥的時候想搭配上油條,那就必須讓油條有味道,這時候,醬油就站出來了,蘸上醬油的油條,獨特的焦香味再加上醬油本身的鹹鮮,真的是別有一番滋味。

潮汕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醬油用法,那應該就是水果蘸醬油了。潮汕人吃水果,很多時候不是直接吃的,而是要搭配上各種調料的,最受歡迎的就是甘草水果,而潮汕人還有一種比較暗黑的吃法,那就是蘸醬油吃。菠蘿蘸醬油,鹽分能將菠蘿裡面讓人口腔產生刺痛感的菠蘿酶分解,而醬油的鮮味則讓菠蘿的味道更加豐富多彩。除了菠蘿,還有楊梅、荔枝、芒果等等,這些水果潮汕人都能拿它們來蘸醬油。

很多人都不理解,水果蘸醬油,這是什麼吃法?這得是什麼樣的腦洞才能想得到這種吃法?其實這跟潮汕人的口味特點有關,了解過後你會發現,用來蘸醬油的水果基本上都是那些味道很濃的,不是偏甜就是偏酸,而蘸上醬油之後,不止能消除水果中的苦澀味,還能中和掉這些酸味跟甜味,使水果更加適口,偏酸的口味蘸了醬油之後,酸味淡了,而其中的調味也因為醬油的鹹的襯託,變得更加明顯,而偏甜的水果就不用說了,鹹淡中和,吃多少都不膩,而且據說蘸了醬油的水果吃了不容易上火哦(真實性未知)。

可以說,醬油在潮汕人手中已經被玩壞了,它不止是一種調味料,更是一種調和劑,潮汕人用它來調和各種食物,使它們更加的適口,可以說,這真的是潮汕人生活智慧的體現。

本文由每天都在鬱悶的老吳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務必通知刪除

相關焦點

  • 廣東人桌上的醬油有什麼用?
    蔬菜,白灼;魚蝦,白灼;燉湯,不加鹽;這麼一來,許多人會覺得,廣州人是不是沒味覺啊?啊個鬼哦!廣州人就是因為對調味料太看重,所以才不輕易出手!你不相信,就去問問街上賣腸粉的老闆,哪家生意好的腸粉店會直接用超市裡買回來的醬油?
  • 「釀造醬油」沒醬油成分,莫非這也是行業協會眼中的「市場行為」?|...
    針對近日「29款醬油不達標,有的都不能叫『醬油』」等說法,中國調味品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日前聲明,稱此信息存在譁眾取寵和誇張獵奇的「標題黨」行為;還表示,醬油產品的品種類型、產品風味、產品價格、營養成分及產品定位等均屬於市場行為,由市場規律決定,並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不應該被妄議和誇大利用,以免無端造成企業品牌的聲譽受損並誤導消費。
  • 在廣東,萬物皆可醬油
    道理是這樣沒錯,但這句話對於「保守」的廣東人來說,是行不通的。因為他們愛醬油,愛到了幾近痴迷的程度。城城我曾也也曾聽過一句話,「在廣東人的眼裡,廣東以北的地方,都算』北方』。」但幾乎所有人的』北方』都無法理解廣東人對醬油的這般痴迷。
  • 生抽、老抽、醬油到底有什麼區別?這麼多年都吃錯了…
    「除了豉油和鹽,其他調料都上火」不少廣東小夥伴都聽說過這句話粵語說的豉油,即是醬油想一想,吃了這麼多年醬油
  • 日本醬油最先源於中國,可為何如今兩國醬油差別這麼大?你知道嗎
    相信平時經常做飯的家庭主婦們應該就比較清楚這一點,有時候家裡的醬油或者辣椒沒了,隔天就必須到市場或者超市去買,要不然在做出來的食物也會大打折扣的。日本醬油最先源於中國,可為何如今兩國醬油差別這麼大?你知道嗎而小優今天要向大家介紹一種非常常見的調味料,相信很多人的家裡的廚房是最離不開的,它就是醬油了。
  • 生抽、老抽、醬油到底有什麼區別,關於醬油的基礎知識,值得收藏
    關於生抽和老抽的問題,我原來還真沒太在意,可是頭幾天的一件事情,徹底顛覆了我之前的看法,沒想到很多人對於醬油相關知識的了解,竟然如此匱乏,這真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那天來了好幾個朋友,裡面也有之前沒見過的,炒菜的時候幾個人就圍過來了,一邊看我做,一邊問我各種做菜技巧什麼的,然而令我驚訝的是,這幾個人竟然完全不懂醬油、生抽、老抽到底是什麼意思,並且對其他的諸如蠔油、味極鮮之類的調味料也是根本不懂,其中有一個據說還是經常做菜的,這真是超出了我的意料。
  • 日本醬油最早從中國傳入,現如今兩國醬油竟差距這麼大,你怎麼看
    日本醬油最早是從中國傳入,現如今兩國醬油竟差距這麼大,你怎麼看,大家都知道,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幹不完的生活瑣事之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而有些朋友白天上班,晚上下班之後還要上市場買菜回家做個家庭主婦。
  • 吃了這麼多年醬油,你買對了嗎?!別再買「化學醬油」了!
    在挑選醬油的時候,可以注意這麼幾點:1、首先看配料表按照國標,醬油被分成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兩種純釀造醬油當然是首選,配料表裡主要有:水、大豆、小麥、鹽,這幾種主要原料。這樣的醬油還是採用傳統方法釀造,就像上面的片子裡講到的,真的是吸收了天地日月雨露之精華,是時間的饋贈。
  • 醃製雜鹹五味全,僅靠鹽和醬油就能徵服潮汕,潮汕人為何無鹹不歡?
    都知道廣東人愛喝粥,殊不知潮汕人對粥也是鍾愛有加。潮汕人喝粥不愛在粥裡搞花樣,用心熬一鍋米粒飽滿、米漿粘稠的白粥,才最得潮汕人心意。粥不能單喝,還要配一碗用料豐富,美味可口的潮汕雜鹹,白粥的清甜碰上雜鹹的鹹鮮,只需一碗,就夠潮汕人「殺嘴」了。
  • 醬油的秘密:市面上那麼多醬油,該怎麼選?如何判斷醬油的好壞?
    大家好,我是老天,今天呢我們就聊一聊醬油應該怎麼選。小時候我媽讓我去買醬油,我一去那小賣鋪我就能馬上買到,那個時候就是品種少,好選,你要說現在我媽讓我去超市說帶瓶醬油回來,我去超市一看,我去蒙了,這麼多醬油怎麼選?這種什麼頭抽、老抽、蒸魚的,這些都算功能型的,增鮮提味用的。
  • 蝦籽醬油,蘇州人鍾愛的百搭醬油
    據說,民國時期就有商家用魚子來冒充蝦籽做蝦籽醬油。這麼看起來,黑心商販自古就有啊!而且還傳承下來了,聽說現在有些麵店就是用魚子代替蝦籽做三蝦麵的,要我說啊,這種老闆真是「心墨冊黑」,一百多塊錢一碗的面還要弄虛作假,蘇州話說起來真的是「傷陰節個」!
  • 媒體曝「化學醬油」可能致癌 與釀造醬油無法區分
    超市所有醬油全部標稱是「釀造醬油」,你信不信?        業內稱醬油是配製還是釀造無法區分 不少商家為爭市場偽稱醬油純「釀造」       記者走訪未發現醬油貼「配製」標籤       昨日有香港媒體報導指發現有售用化學物配置的「化學醬油」,並指出這種「化學醬油」中含有的水解植物蛋白質若用鹽酸分解
  • 你不知道的醬油知識,同樣是醬油,為什麼外廚喜歡用日本醬油
    大家對醬油肯定是非常的熟悉了,每當家長在家裡燒葷菜的時候都會用到它。不僅是紅燒魚呀還是紅燒肉,只要加上一點醬油,菜品顏色立馬就會變深了,味道也好極了。現在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醬油也出現了越來越細緻的分化,平時我們用的生抽和老抽是都屬於醬油,按照原料和口味來分就會有海鮮醬油和香菇醬油。醬油不僅在我們國家使用頻發,在外國人的眼中也是會使用醬油的。
  • 釀造醬油、化學醬油,有什麼不同?誰比較好吃?
    釀造醬油、化學醬油,有什麼不同?誰比較好吃?釀造醬油的製作,以豆麥醬油為例,是先將小麥焙炒磨碎、大豆蒸熟後,冷卻種入麴菌,經過麴菌發酵數日,加入鹽水(俗稱下缸),等待4~ 6個月的釀造熟成,熟成後的醬油醪,再壓榨出生醬油,調煮澄清後就是我們常吃的釀造醬油。
  • 兒童醬油?無添加?醬油真有那麼「可怕」?
    醬油是我們中國老百姓廚房裡最重要的一款調味料,在我們日常的烹飪過程中,基本每道菜都要涉及到醬油。醬油是中國的「原創」,本身就是用大豆釀製而成,在長時間的發酵過程中會釋放胺基酸,這正是醬油的鮮味來源。不知從何時起有了這麼個謠言,從未有研究證實,人體的膚色與吃不吃醬油有什麼直接必然聯繫,醬油中的「黑」大部分來自於焦糖色素,本來吸收率就低,不可能再分布到全身各組織中,跟膚色就沒一丁點關係。如果說每天吃的白面、大米都無法讓皮膚變白,那少量的醬油怎麼就會把皮膚染黑?
  • 你真會用醬油嗎?盤點各種醬油的正確用法,醬油沒用對菜怎麼好?
    然而很多人下廚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有這麼多的調料,應該怎麼用,單單是醬油就有十多種,真是讓人頭大,今天我就教大家幾種醬油的正確用法,不清楚醬油如何用的小夥伴趕緊先收藏起來吧。生抽生抽一般是用大豆或黑豆、麵粉為主要原料,經天然露曬,發酵而成的,顏色比較淡而且呈紅褐色。生抽的味道比較鹹。
  • 【乾貨】用30道菜告訴你這7種醬油的區別,附醬油挑選小技巧~
    前兩天,我寫了篇有關「醋」的文章→【乾貨】用35道菜告訴你這8種醋的區別~(附14種醋的神奇用途哦),後臺收到豪多留言,讓我再說說醬油、生抽、老抽、味極鮮唔的有啥區別,平時做飯用的到這麼多種麼?有必要全都買回家備著麼?以及怎麼挑選。
  • 張培國:「醬油弟」這麼拼,你家裡人知道嗎?
    原標題:張培國:「醬油弟」這麼拼,你家裡人知道嗎?  前段時間,各種拼酒視頻一度火爆網絡,從「一斤哥」一直到了「十二斤哥」。然而最近,安丘的一位叫馬新波的小夥竟然再次與「白酒哥」較起了勁,自稱「醬油弟」,一口氣喝下了三升醬油和醋,結果吃盡苦頭。
  • 再談醬油
    走親戚帶去的是臨海特產,換回大桶裝的老寧波醬油,一家人歡喜得不得了,這事從開年可以說到年底。寧波人啥都拿醬油蘸蘸、漬漬、醃醃、調調,餛飩裡也調醬油,我們臨海人就不敢苟同了,我們覺得一碗好餛飩本身的亮點就是清清爽爽,看著清爽,吃著清爽,喝著湯也清爽。倒入醬油,沾上了濃油赤醬的俗氣,把小餛飩的靈氣給衝沒了。
  • 食材分享|用鮮蝦來釀造的醬油,你嘗過沒有?羊城鮮蝦醬油分外香
    請關注我,每天與你分享更多的美食[乾貨]在孩童的時候不少人都試過用醬汁拌著飯來吃,以前是為了能多吃飯,填肚子,而現在則是為了能品嘗醬汁的香味,像咖喱那樣,飯倒成了其次。不過如果說到用醬汁拌飯的話,一部分人共同的回憶就是那甘香回味的醬油拌飯,真是好吃到耳朵都動啦。時至今天,醬油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料,放眼超市的櫃檯,醬油品種少說也有十來二十種,生抽、老抽、蒸魚醬油……,層出不窮。而我最近就發現了一款鮮蝦醬油,濃鬱的鮮蝦香味與釀造醬油的豉香味得到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