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炒飯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中餐料理了,很多人剛進廚房做的第一份食物就是蛋炒飯,但是往往簡單的東西要想做的好吃、讓人有記憶點,那就更為困難了。
所以咱們這次就來解答一下這個蛋炒飯的問題吧,讓你隨手一炒就是焦香、蛋香濃鬱的美味炒飯。
為什麼每次做蛋炒飯都黏黏糊糊的,鹽怎麼放?
首先咱們要知道「炒飯」一般講究的就是「炒」的焦香氣息(福建炒飯那種類似燴飯的是個例外),簡單地理解為是一種「鑊氣」也可以,蛋炒飯尤其如此,總之
溫度和水分都是十分關鍵的因素。
蛋炒飯之所以黏黏糊糊、沒有蛋香,甚至會帶有腥味,基本上就可能是兩種操作導致的:
其一是用現蒸的米飯來炒,就很容易會黏;
其二是蛋液直接淋入米飯裡,同樣會容易變黏,甚至可能會帶有腥味。
總之就是水分太多,會導致溫度遲遲達不到預期效果造成的。水分多就會一直蒸發,那麼隨著水分的蒸發溫度就會一直升不起來,自然焦香風味就出不來,而且雞蛋本身的腥味可能也去不掉。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蛋炒飯最好用隔夜飯」會成為一個比較普遍被認可的觀點,就是因為隔夜飯相對水分少一些、更乾爽,而且米飯經過冷卻之後會有更好的彈性口感,而不是現蒸熟的偏香軟的感覺,這就更適合炒飯了,尤其是適合搭配蛋液這樣的配料。
那麼蛋炒飯要怎麼炒?先炒飯還是先炒蛋?
其實蛋炒飯作為最家常的快手美食,真的沒有那麼多硬講究,但是如果要做出粒粒分明不黏糊、有蛋香、有焦香的蛋炒飯還是得有點小技巧的。
【準備材料】:米飯1碗、雞蛋2個、食用油適量、鹽(喜歡醬油色可以用生抽)、蔥花和胡椒粉適量(這就看自己口味了)。
【製作步驟】:
首先米飯有冰箱裡的隔夜飯那就比較好,沒有的話也無所謂,先將米飯儘量在盤子裡攤開放置一會,讓其中水分揮發一些;然後我們準備一個碗,將雞蛋液打在碗裡,加一點鹽進去打散,備用;起鍋加油燒熱,然後將蛋液先倒入鍋中,注意不要著急炒碎,蛋液基本凝固成形,底部焦香、上層還保留一些液體形態的時候就可以先盛出來;鍋裡再次加一點點底油,將米飯下鍋稍微煸炒一會,讓其中更多的水分散失出來,炒至米飯鬆散的狀態,下鹽或者生抽調味;(如果下生抽的話要稍微多煸炒一會,同樣是為了讓多餘水分散出去)將我們炒至半凝固的蛋回鍋跟米飯合炒,雞蛋這次回鍋之後就可以快速炒散了,使其儘量和米飯融合在一起,最後加一點點蔥花、黑胡椒粉之類的提味即可盛出。
這個做法就是最基礎的了,自己喜歡加蝦仁、胡蘿蔔丁、香腸丁等等也都可以,只不過要注意食材不要用含有太多水分的就好了。
讓蛋炒飯不黏糊的關鍵就在於:
①所用的米飯水分含量要低一些,沒有隔夜飯的話,可以將米飯攤涼或者冷凍一下,減少一些多餘水分。
②蛋液最好不要直接淋在米飯上,雖然那樣顏色很好看,蛋花和米飯粘的也緊密一些,但是火候不好控制,炒久了就會發乾,炒的不夠米飯就會黏糊糊的,還可能會帶有雞蛋液的腥味。
那麼以上就是這次關於蛋炒飯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有所幫助的話,懇請幫忙轉發和點讚!
也歡迎有製作炒飯的高手評論、分享一下你的秘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