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陸豐市,清朝置縣,取舊陸安及海豐各一字為名

2020-12-24 時空大觀

陸豐市隸屬於廣東省汕尾市,陸地總面積1687平方公裡,總人口168萬人。

一、歷史沿革

1、原為海豐縣地。南朝齊析海豐縣東部地置陸安縣,治大安屯。梁、陳間廢。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置陸安縣,貞觀元年(627年)省入海豐縣。清雍正九年(1731年)置陸豐縣。治今東海鎮,屬惠州府。

2、1914年屬潮循道。1920年屬廣東省。1949年屬東江專區,1952年改屬粵東行政區。1956年屬惠陽專區,1959年屬汕頭專區,1983年屬惠陽地區。1988年改屬汕尾市,並析縣北河田等六鎮、二鄉置陸河縣。1995年改設市,由汕尾市代管。

二、地名來歷

1、陸安:南齊置,屬東官郡。治所在今廣東陸豐縣北大安鎮。南朝梁、陳間廢。唐武德五年(622)復置,屬循州。貞觀元年(627)廢入海豐縣。

2、陸豐: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豐坊廊、石帆、吉康三都置陸豐縣,取舊陸安及海豐各一字為縣名。

三、風景名勝

1、玄武山旅遊區。位於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碣石鎮北郊,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區內文物古蹟眾多:有歷史悠久的元山古寺、福星壘塔、古戲臺、巨型山門、精雕牌坊等古藝建築;有「山不在高」、「三臺保障」、「麒麟石」、「起龍巖」、「龍門石」等奇巖異石和摩崖石刻;有「水德靈長」、「靈聲滿道」等中華名匾。

2、海甲嶺。位於甲西鎮西南端,與湖東鎮接壤,南臨大海,山脈由北向南延伸六七公裡,有太平嶂、龍船嶂、人頭嶂、蓮花峰等峰巒,主峰海拔214米,整個山嶺猶如巨龍奔海,氣勢磅礴,極其壯觀。

3、麒麟山。位於甲東半島南端,依山面海,山海同覽,風景獨特。麒麟山高聳海岸,驚濤拍崖,橫斷東西。兩側是綿延數公裡的平坦淺水沙灘,西北為水面面積2萬平方米的淡水水庫。

4、田尾山。位於廣東陸豐市碣石鎮海角,依山傍海,擁有眾多海蝕柱和海蝕紋溝等造型的地貌,有「海底公園」美譽。

5、華山寺。位於廣東省陸豐市南塘鎮,始建於明朝嘉靖三年前,古寺兩峰環抱,儼若蝴蝶展翅,古稱雙華山,主體建築10餘畝,寺屬範圍30U多畝,寺前有戲臺廣場。

6、待渡山。史書記載,南宋未年(公元1276年),幼帝趙昰、趙昺在承相陸秀夫等的護衛下,功退甲子門,駐軍待渡山,組織軍民抗元。甲子人範良臣主動進食勞軍,鄭復翁,張文烈率眾勤王,與元兵奮戰,為紀念這一史實,後人在待渡山建甲秀樓、進食亭、復翁亭,立帝像。

7、清雲山定光寺。位於河西北部的青雲山麓,初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是東江地區聞名的佛教古剎。

相關焦點

  • 廣東省高中匯總情況之陽江市、汕尾市高中匯總情況
    一、廣東省陽江市高中匯總情況:1、廣東省陽江市體育運動學校2、廣東省陽江市第三中學3、廣東省陽江市第一中學4、廣東省廣東兩陽中學5、廣東省陽春市第三中學6、廣東省陽春市第二中學7、廣東省陽春市第五中學8、廣東省陽春市第四中學9、廣東省陽春市第一中學
  • 海豐縣陸安高級中學簡介
    學校基本情況海豐縣陸安高級中學可溯源於1918年創辦的陸安師範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著名校友有中國農民運動的傑出領袖彭湃、辦學特色學校堅持「承百年陸安傳統,揚雁行文化精神」的辦學理念,努力踐行「雁行文化」,以「創建有陸安底蘊、海豐氣派的粵東名校」為辦學願景,聚焦「一主、兩翼、三策略、四團隊
  • 貴州省縣級各個縣市區地名由來
    遵義縣析置金沙縣,因境內金沙裡為富庶之區,取 「地區富庶,砂土與黃金同價」 之意;另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以境內金寶屯、沙溪壩首字為名大方縣:1913年大定府改設大定縣,1958年2月因原名有鎮壓少數民族之意改現名,以修築於明朝的大方古城為名;據《中國地名辭源》:以縣治大方城為名銅仁市
  • 汕尾市各區縣面積人口:海豐縣面積最大,陸豐市人口最多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沿海,東臨揭陽市,同惠來縣交界;西連惠州市,與惠東縣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縣相連;南瀕南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海豐、陸豐均屬東江專員公署管轄,1953年改屬粵東行政公署,1957年隸屬惠陽專員公署,1958年12月劃歸汕頭地區專員公署,1983年9月,又歸屬惠陽地區專署管轄,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汕尾市。 汕尾自然資源豐富,有山有水有平原,地腴水豐,自古有「南海物豐」之說。
  • 海豐開展禁毒教育開學第一課
    為讓全縣各中小學生提高禁毒基本常識,增強學生參與禁毒的行動自覺縣禁毒辦組織全縣各學校開展形式各樣的開學第一課,各地學校通過開學典禮、主題班會,禁毒宣講、禁毒宣誓、觀看禁毒視頻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禁毒教育。△海豐中學
  • 福建省各縣級城市地名由來
    ,取《書經》「宅新邑,寧厥止」得名,同年改長樂縣,以長安樂為名;又說取《詩經》長安久樂之義;另據《讀史方輿紀要》:以長樂山為名;1994年設市,2017年11月設區閩侯縣:1913年3月由閩縣、侯官縣合併,取首字為名;據《中國地名辭源》:閩縣因閩江得名; 侯官縣原作候官,以西漢曾在此設候官得名,清朝以後,通作侯連江縣:唐武德六年(623)析閩縣地復置溫麻縣,同年改現名;以
  • 廣東省汕尾市八大名人,你知道汕尾市的哪些名人?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沿海,東臨揭陽市,同惠來縣交界;西連惠州市,與惠東縣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縣相連;南瀕南海。總面積4865.05平方公裡 。下轄城區、海豐縣、陸河縣,代管陸豐市,2018年常住人口299.36萬人。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080.30億元 。深汕高速、廈深鐵路、廣州至汕尾高速鐵路貫通全境。
  • 大埔是廣東省唯一一個擁有三個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的縣,是華僑之鄉
    廣東省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境內不僅有深圳和廣州兩大一線城市,還擁有廣州、潮州、肇慶、佛山、梅州、雷州、中山、惠州8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東省一共有15個鎮入圍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名單,分別是開平市赤坎鎮、陸豐市碣石鎮、珠海市唐家灣鎮、東莞市石龍鎮、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惠州市惠陽區秋長鎮、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普寧市洪陽鎮、吳川市吳陽鎮、中山市黃圃鎮、珠海市鬥門區鬥門鎮、大埔縣茶陽鎮、大埔縣三河鎮、大埔縣百侯鎮。由上可以看出,大埔是廣東省唯一一個擁有三個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的縣。
  • 甘肅省各縣級城市地名由來
    1952年置蘭州市第五區,1955年改現名安寧區:以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安寧堡命名,取「安寧無患、不受侵害」之意紅古區:因境內紅古城得名永登縣:西晉建興四年(316)令居縣、枝陽縣析置永登縣,清朝設平番縣,1929年改現名 ,取永遠五穀豐登之意
  • 廣東省一個縣和福建省一個縣,名字正好倒過來!
    其中,就廣東省下轄的和平縣和福建省下轄的平和縣,這兩個縣的名字正好互相倒過來,這有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混淆。並且,對於和平縣、平和縣來說,都於明朝時期正式建縣,距今已有500年左右的歷史了。
  • 陸豐市甲子中學
    ,地處廣東省陸豐市甲子鎮西郊「四片石」,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805年。清朝被推翻後,廢除科舉制度,甲秀書院於宣統三年(1911年)改為高等小學,原校址在甲子鎮城西社區西北角。一九四一年秋始辦初中,命名為「陸豐縣第三中學」;一九四九年十月,改名為「甲子人民中學」;一九五七年再改名為「甲子中學」,一九五八年九月開設高中班,成為一所普通完中。甲子中學從建立到「文革」前,學校招生範圍包括碣石、碣北、博美、南塘、湖東和甲東、甲西,以及惠來的鰲江、歧石等地。
  • 2019廣東省汕尾市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陸豐市錄用公示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錄用公示信息:2019廣東省汕尾市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陸豐市錄用公示,更多關於廣東省汕尾市事業單位錄用公示,事業單位錄用公示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汕尾陸豐這3個村落被認定為第六批廣東省古村落
    2月14日,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發布了「關於認定第六批廣東省古村落的通知」文件,文件中公布了第六批共43個廣東省古村落的具體名單,汕尾陸豐共有3個村落入選。據了解,廣東省古村落的評定工作是廣東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搶救和保護古村落文化遺產一項極其緊迫而又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
  • 記者追蹤--廣東省陸豐市東海鎮洛洲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件?
    深化打黑除惡       共建平安社會         [鳳凰新聞社記者:馮其懷 黃少麟]      幾天前,有一段視頻在各微信群中被廣泛傳播       通過視頻來源,記者暗訪調查了解到,事件發生在2019年11月7日,發生地點是廣東省陸豐市東海鎮洛洲村。      通過村民們提供的信息,記者了解到,陸豐市東海鎮洛洲村在1993年進行土地調整,當時林文陸在黃口坑分到了1畝多的水田,約700多平方米。自1993年至今是林文陸所有,這一點全村人都可以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