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2021-02-19 中華古詩詞

這是一首教子詩,詩人在書本與實踐的關係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間接經驗是人們從書本中汲取營養,學習前人的知識和技巧的途徑。直接經驗是直接從實踐中產生的認識,是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途徑。只有通過「躬行」,把書本知識變成實際知識,才能發揮所學知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詩的前兩句,讚揚了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以及做學問的艱難。說明只有少年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竭盡全力地打好紮實基礎,將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詩人從古人做學問入手娓娓道來,其中「無遺力」三個字,形容古人做學問勤奮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動又形象。詩人語重心長地告誡兒子,趁著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時光奮力拼搏,莫讓青春年華付諸東流。

後兩句,強調了做學問的功夫要下在哪裡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恆地做學知識,固然很重要,但僅此還不夠,因為那只是書本知識,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不能紙上談兵,要「親身躬行」。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書本知識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能否符合此時此地的情況,還有待實踐去檢驗。只有經過親身實踐,才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的實際本領。詩人從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關係著筆,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凸顯其真知灼見。「要躬行」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學習過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獲取知識後還要「躬行」,通過親身實踐化為己有,轉為己用。詩人的意圖非常明顯,旨在激勵兒子不要片面滿足於書本知識,而應在實踐中夯實和進一步獲得升華。

全詩通過寫陸遊對兒子子聿的教育,告訴讀者做學問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精神。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詩人從古人「學」、「問」不遺餘力的經驗中引出議論,告誡兒子,要想老有所成,一是莫負年華,應在年輕力壯時苦下功夫;同時不能僅以書本知識為滿足,而應注重「躬行」。這首詩不僅包含詩人對子女的殷切期望,同時也體現了詩人深邃的教育思想:要珍惜時光,趁著年輕努力學習並堅持不懈。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死讀書。

相關焦點

  •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需躬行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需躬行——啟迪中學「萬物生」社團活動剪影      為了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活動,加深對細胞結構的認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2020年12月9日 ,啟迪中學「萬物生」社團於社團專題活動時間,在生物學實驗室開展了「製作真核生物三維細胞結構模型」活動。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臨沂柳青苑小學教材培訓紀實
    英語教材培訓上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教材研發的背景、整體結構、教材所蘊含的指導思想、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對參訓教師正確理解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此次各學科教材培訓滿足了該校一線教師教學工作的實際需求,幫助大家找到了解決新教材教學實際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整隊時,總負責的老師會表揚先到的班級;做操或跑操時,會表揚做得好的班級,同時鼓勵正在跑操的班級加油,給自己鼓掌。對於學生,老師在這裡毫不吝嗇自己的表揚,且發布的指令清晰明確。     此行最大的收穫就是由南昌二中安排的班主任座談。來自南昌二中初三年級的年級組長程胡老師,班主任梁晶晶老師先後與我們分享了自己的管理經驗與取得的效果。
  • 平語近人·視頻微課| 第1期 王萌老師主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今天我們要的學習的是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引用的一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兩句話原典出自:﹝南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的一句詩,「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另一句出自﹝明代﹞王守仁《傳習錄》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 李澤厚: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而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李先生已經在其他文章中談到了關於由巫到禮、釋禮歸仁的相關問題,後來寫成的專文都是之前想法的系統化、深入化。中華文化在上古時期主要體現為巫,至西周時期禮從巫中分離出來,到春秋時期在禮的基礎上出現了仁。而在這個過程中,周公和孔子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家的「教育經」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家的「教育經」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接著以分組式,讓同學們分別參觀國中部和高職部的各項課程,在教學第一線上體驗特教課堂。本次見習活動旨在增長同學們在特殊教育方面的實務經驗,以此來培養同學們的教學能力。      整個見習活動分為參觀學習和座談會議兩個部分。同學們把在入班學習時看到的現象或疑惑之處都於座談會期間,向臺中特校的校長和主任請教。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不妨這樣做
    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的建設人才。通過《新課標》的學習,認識到過去的教學,教師講得多,學生聽得多,實踐少,「導致學生語文運用能力偏低」,這樣下去,學生將來是不能參與激烈競爭,挑起建設祖國重擔的。《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閱讀、寫作強調學生自己讀和寫」。
  • 隨手籤|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
    - 2019年3月/@葡萄藤Laura/北京爨底下村 -▼每日一圖一句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 陸遊內 容 拓 展 閱 讀《冬夜讀書示子聿》宋陸遊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大學裡潛規則:紙上得來終覺淺,懇請老師劃重點
    某微博上為了「劃重點」還發布了的一首趣味打油詩,「紙上得來終覺淺,懇請老師劃重點;天若有情天亦老,範圍一定要畫小;天涯何處無芳草,別說整本書都考;絕知此事要躬行,老師請念師生情;春眠不覺曉,掛科得補考;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題出難了我不會;南朝四百八十寺,大題少讓寫點字;桃花潭水深千尺,卷子最好一張紙!」這首打油詩幽默的文字配上「逢考必過」的拜「考神」漫畫,被眾多網友大讚有才。
  • 這17首隻知其一,不知全句的詩句,快來漲漲知識吧!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些耳熟能詳的句子,你都知道它們出自哪裡嗎,今天就給大家介紹17首那些你只知一句,卻不知全文的古詩詞。一起來漲漲知識吧!1、問世間請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 《摸魚兒雁丘辭》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 紙上得來終覺淺,社工實習感悟…
    接下來我就從以下兩個部分來總結一下我的實習。在實習第一天的例會中我便了解到我實習一個月時間裡的工作任務,很榮幸的我被選為困境人群項目商學院組的組長,但這意味著我不僅要完成個人的指標量,也要協調整個小組完成團隊的指標量,這不由得使我時刻提醒自己對於任務進度的跟進。
  • 躬行堪比宮刑 蔚來ES8換電池被指虛假宣傳
    北京時間12月6日消息,微博大V王銅根日前在微博發文,吐槽蔚來ES8充電的充電效果,稱駕駛蔚來ES8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換電之行,怎麼都沒想到,這一次躬行堪比宮刑。 以下為微博大V王銅根所發正文: 不久前天還不太冷的時候我給大家測試過:五十多萬的蔚來ES8電池車充滿電之後在高速上勻速行駛90分鐘電池就要空了,而想要再充滿竟又要花2個小時。這尚且是所謂的「快充」,如果使用慢充,那10個小時都別想充滿。 不過蔚來創始人李斌最近驕傲地表示他們終於解決了電池車充電太慢的問題!
  • 【加油】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正如顏真卿所寫,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就要學習,要懂得發憤苦讀,勤奮學習。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詩》今日,你將這些年的努力都寫在試卷上,他日你一定會在通知書上看到回報,便會如白居易金榜題名後那般的歡暢。得意減別恨,半酣輕遠程。翩翩馬蹄疾,春日歸鄉情。——《及第詩》
  •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語文主題教學之教師下水文活動
    可是上小學以後,我慢慢在生活的磨礪中成長了起來:我能拿著手電筒跟著大哥哥大姐姐們走過一條長長的夜路,去學校上晚自習;我能手持雨傘,獨自騎自行車趕集市;我能站在講臺前,面對全班同學競選班幹部……慢慢地,我變得勇敢起來。最難忘的,還是那一次……那天下午,我被老師叫去了辦公室,得知被選上了田徑隊後,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 洛師三下鄉——紙上得來終覺淺,深入地攤才可行。
    洛陽師範學院學生聯合會實踐隊主要是對地攤經濟進行調查和防疫知識的宣講,但是紙上得來終覺淺,實踐隊長徐焱焱同學覺得,要想進行深度的調查,親身體驗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她決定擺攤賣冰粉,加入到這個行業,深入了解地毯經濟。
  • 「262」藍湛:紙上得來終覺淺,下一句是什麼?
    大家都愛看靜室的可愛小日常,那就繼續來幾篇,看看羨羨如何給自己挖坑。故事乃瞎編,請勿上升到真人。魏無羨沒有想到,他給藍忘機看美人圖,會得到這樣一個結果。靜室就在藏書閣旁邊,每天晨起和睡前,都能聽到如泉水叮咚的琴聲,透過雕花木窗,依稀可見藍忘機俊美的身影。
  • 【高考祝福】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願所有考生金榜題名
    求學,這條路是漫長而辛苦的,唯一點亮心燈的,便是堅持不懈的精神。正如顏真卿所寫,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就要學習,要懂得發憤苦讀,勤奮學習。讀書是無處不可的,於山中可讀書,得其空靈;於海上可讀書,得其遼闊;於花蔭下可讀書,得其馨香;於月夜可讀書,得其靜謐。但前提需要謹記陸九淵所言:讀書戒在慌忙,要慢慢品味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