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的道路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挫折,只要我們勇敢面對,方法總比困難多,正所謂「風雨過後見彩虹」,我始終堅信。
媽媽曾經對我說,小時候的我特別愛哭,而且特別膽小,就連在路上見到一頭牛,也會馬上躲在媽媽身後。可是上小學以後,我慢慢在生活的磨礪中成長了起來:我能拿著手電筒跟著大哥哥大姐姐們走過一條長長的夜路,去學校上晚自習;我能手持雨傘,獨自騎自行車趕集市;我能站在講臺前,面對全班同學競選班幹部……慢慢地,我變得勇敢起來。
最難忘的,還是那一次……
那天下午,我被老師叫去了辦公室,得知被選上了田徑隊後,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放學後,我第一個去到了集訓地點,期待著跳高訓練。好不容易,全部運動員都到達了場地。老師讓我們先自由練習,於是我馬上排了個 第一位,助跑,起跳,輕輕鬆鬆就跳了過去。
正式訓練開始了,老師告訴我們起跳和助跑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後,我們便逐一過關。我還是第一個開始,輕鬆過關,大家也都輕鬆過關了,因為開始的竹竿起點低,我們都自信滿滿。
但是進行到第四輪的時候,一看,竹竿去到了1.4米的刻度處!我的心兒開始怦怦直跳。「這麼高,我能行嗎?」我自言自語,手心直冒汗,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往下流。到我了,只能上。我拉了拉褲腿,助跑,起跳。可是,「砰」的一聲,竹竿狠狠地落在了地上。
我拍了拍腿上的沙子,望著後面一個個跳過了的同學,我傷心的低下了頭。「沒事兒,再來一次!」突然,從我身後傳來了鼓勵的話語,老師拍了拍我的肩膀。有點沮喪的我為之一振,對!再來一次,我一定可以的。
我又拍拍褲腿,彎腰,助跑,起跳。只是,迎來的是又一次的失敗……
我呆呆地站在沙地裡,目不轉睛地盯著沙裡的竹竿,幾顆淚水在沙地裡滴成了個小沙坑。為什麼?為什麼我還是跳不過去?我真的不行嗎?我似乎沒有了再次起跳的勇氣。
我蹲下身子,雙手緊緊抱住自己的頭。「從哪兒跌倒,就在哪兒爬起來!」我想起了媽媽時常鼓勵我的話。不,我不能就這樣放棄!我抬起了頭,跟前的竹竿在陽光的照耀下,霎時間閃閃發亮,綻開著前所未有的光芒……
於是,我又拍了拍褲腿,朝著這光芒起跳。失敗,再起跳。
不知不覺,天已黑,我站在離竹竿二十米遠的起跑線上,凝望著球場高燈下的1.4米高的竹竿,雙手輕輕地拍了拍褲腿,腳尖抓了抓地板,以最快的速度往前奔跑,然後左腳蹬地,身子右傾,一躍,終於越過了竹竿!「終於成功了!」我高興得跳了起來。
自從這次跳高訓練以後,在面對任何困難挫折時,我都能勇敢地往前衝,只要不放棄,便能成功!而且,風雨過後的彩虹往往會特別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