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民俗的記憶:跳大神中的活犄角(也叫過陰人)!

2021-02-08 養成教育知識分享驛站

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科技帶來的衝擊,仿佛巨大的海浪,已經把整個世界塗抹上科技文明的色彩!網絡帶來的信息浪潮,已經讓這個世界越來越回歸本質了,仿佛信息對等已經成為現實,其實並非如此!因為,感慨說了幾句題外話題。書歸正傳,這次碧海真空月如水給大家介紹,東北民俗的記憶:跳大神中的活犄角(也叫過陰人)!

不了解東北的人,會把曾經的東北看成荒蠻之地,其實東北是世界最早的文明發源地,只是因為無數原因,痕跡被抹去了!戰爭和瘟疫還有說不清的歷史!如果有興趣可以找一下東北考古的資料,就會發現筆者不是亂說,又跑題了!

都知道東北三大怪。

都知道東北有跳大神的!

跳大神也要分類的,其中最神秘的就是過陰人!行內話叫犄角!

過陰人的形象就像超人!不服你也去陰間試試?!下面就是一個曾經在我們村流傳很廣的故事,你信不信我不知道,反正我不信!就當一個茶餘飯後的消遣!

那是在民國12年,東北深山的一個小村莊,來了一個瘸子,一個長得很帥氣的瘸子!那時候的東北人好客,土豆和粘豆包管夠!沒辦法地多,而且經常有說不清的病,老人管那叫窩子病,只要一得,全死。後來這種病叫缺硒。老東北叫這種病是羊毛疔!

瘸子憑證自己的手藝,安家落戶了,這傢伙可是能羊毛疔的高手!

房東是村長,閒來無事找這個瘸子喝酒,「先生,一定不是個一般人,定是個有故事的。」

「您老眼睛毒,我的確不是一般人,我是過陰人!」瘸子也是喝多了!

「露一手吧,這酒可是好酒。」村長來了興趣。

「好,今天給你露一手,你老婆是不是老挨罵,你媽太刻薄!今天,晚上你老婆會打碎一個碗,告訴你媽別再罵了,否則你老婆會上吊!」瘸子的話真入了村長的心。

第二天,村長帶著酒肉來到瘸子的家,「先生,神了。昨天晚上,我老婆真的打碎了一個碗,我媽剛要罵,被我拽走了,晚上一問,我老婆說了,如果我媽要是再罵她,她就上吊!」

瘸子的神奇在村長的宣傳下,神名飛揚!

當然,也有不信邪的,村裡的二愣子,叫老光棍!當場叫號「先生,你能帶我去陰間一趟嗎?」

於是,整個村子都轟動了!

當時的場面,一直流傳到今天!

犄角在炕頭擺了三碗酒,拉著老光棍就躺在炕上!燃起了一炷香!

兩個人瞬間失去了知覺,就在一炷香燃完後,瘸子醒了!可是老光棍還在睡!

大家都很著急!怎麼回事!

瘸子連忙掐指一算,「老光棍投胎了!距離這個村子5裡,有個村子,老王家老母豬下崽了,老光棍投胎到一個小花豬身上了!得馬上救人!」

於是乎,全村人都去了!

老王家的老母豬真的下了一窩,真有個小花豬,特別的很只是叫,不吃奶!

老王聽說這個小花豬是老光棍投的胎!馬上同意瘸子做法!瘸子只是摸了一下小花豬,小花豬居然吃奶去了!

兩個村子的人都聚到了瘸子家,老光棍醒了!

愣了一會,說了一個新奇的經歷,「我和先生,真去了陰間,那裡和我們城裡差不多,先生去城隍那裡辦事,讓我在道旁等他,不一會來了一輛馬車,我聽有人喊,」走了,走了。「我就跟著上車了,沒想到投胎了!」

於是,瘸子的神名迅速傳開了!

現在想來,如果那個時候有網際網路就好了,估計消息傳開,很快就會被解密!據說,這個瘸子特別受村長媳婦的尊敬,婆婆再也不打罵她了。瘸子是個好人,還幫老光棍找了一個媳婦。

這個瘸子被大夥尊稱為先生,因為人品好!有能力!誰家有個大事小情都找他,分分鐘鍾解決!神了!

其實,無論哪個民族的薩滿,原來都是人群的高層,因為他們掌握者人群的文化傳承,只是,人群的腳步,已經踏入了信息化的時代,薩滿只能轉變觀念,改變形式了,跳大神已經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於是乎我想賦詩一首:啊!歷史就這麼講理!

相關焦點

  • 東北歷史:跳大神和薩滿啥區別?長春薩滿博物館給了答案
    來到這裡,你可以看到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的薩滿文物和相關民俗文物。走出這座博物館,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跳大神和薩滿到底有啥不同? 此外,博物館中還有少數民族薩滿文物和珍貴的薩滿文化複製品,其中包括薩滿神服、薩滿神鼓、薩滿神偶以及若干薩滿藝術品。館中還設有四個薩滿祭祀景箱,反映出古代人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文化,生動地再現了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的遠古文明。 如果您來過這座博物館,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對薩滿有了些了解。那麼,薩滿是什麼意思呢?
  • 被「跳大神」禍害致死的二姨
    這就導致了二姨的病越來越嚴重,再後來,二姨走幾步就喘,老太太不給找醫生,竟然給找了個跳大神的。二三十年前,我們東北跳大神成了風氣,愚昧無知的老百姓生病不就醫,就請跳大神的。有一次,我媽讓我給二姨送罐頭,正好趕上二姨的婆婆請跳大神的給二姨看病。
  • 民俗東北民俗考試現在開始!童鞋們請安靜!
    如今這些老東北的民俗,大多已經在現實生活中消失了,成了歷史和一些老年人的記憶。在這裡將「關東十八怪」一一評說,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老東北過去一些鮮為人知的民俗風情。第一怪:窗戶紙糊在外為崇信者除病驅邪主要是野薩滿,薩滿行祭時要跳太平神或家神,俗稱跳大神。野薩滿除病驅邪時也跳神,而且法衣、法器俱全,身帶腰鈴,手持神鼓敲擊。舞蹈模擬各種動物跑動飛翔的姿態,以示各種神靈附體。現在東北城鄉連由此變異而來的「裝神弄鬼」的都很少見,更別說薩滿舞了。第五怪:火盆上炕烤爺太
  • 東北民俗考試:東北十八怪,你知道幾個?
    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叼菸袋,養活孩子吊起來,這是眾所周知名的東北三大怪。如今這些老東北的民俗,大多已經在現實生活中消失了,成了歷史和一些老年人的記憶。在這裡將「關東十八怪」一一評說,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老東北過去一些鮮為人知的民俗風情。
  • 民俗博物館 如何激活文化記憶
    比如,按照我省區域民俗特色(鄱陽湖漁業文化、贛東北鄉村文化、贛西北花炮文化、廬陵書院文化、贛南客家文化等),行業民俗特色(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技藝、傳統醫藥等),民族特色(瑤族、畲族)等建設民俗類博物館。另外,我省一些民俗博物館還存在命名不規範和開放時間隨意的問題,有的叫某某民俗博物館,有的叫某某村史館。
  • 「跨越」時間感受東北民俗——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
    6月22日下午,全國網絡媒體消夏長春行的成員來到位於長春市世紀廣場南側的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穿越時空,到東北民族民俗館尋找關東遺蹟,了解長春人繁衍生息的黑土地上有啥民族風俗。民俗館內設東北古代民族民俗展區、東北近現代民族民俗展區、東北地區代表性行業作坊展區及若干專題展區,展示從古至今東北各民族的民風民俗及與之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
  • 在農村裡的「跳大神」,到底是封建迷信還是真能治病救人?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一個村子裡有什麼熱鬧的事情都會去看。記得我在小的時候,大概也是十幾年前左右了,那時候的醫學對於農村而言不是很發達,在農村特別盛行這個「跳大神」一說。我記得,有一次,我隔壁家的一小孩生病了,特別嚴重,已經快要油盡燈枯的地步。後來他們家就相信別人的說法,請來了一個巫師跳大神,為什麼叫巫師而不是叫巫婆呢?
  • 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
    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位於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世紀廣場南側,毗鄰長春國際會展中心與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佔地面積3.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展廳面積1.3萬平方米,擁有民族民俗類藏品4萬餘件,是旅遊觀光的重要景點之一。
  • 東北民俗過大年 蘭西黃崖子年村文化節年味十足啊
    扭秧歌、賞民俗、趕大集,獨具東北民俗特色的過年場景在蘭西縣黃崖子年村得到了充分展現。隨著蘭西首屆黃崖子東北年俗文化節的開幕,年味十足的黃崖子年村變的異常火熱。14日,記者走近黃崖子年村,火紅的燈籠,大門上的精緻掛錢,展現關東民俗民風情的雕塑,整潔的村落,讓人耳目一新;趕集辦置年貨的老鄉及琳琅滿目的土特產讓民俗大道熱鬧非凡,來自哈爾濱、綏化等地欣賞民俗文化的遊客提前感受了濃鬱的東北農村過大年的喜慶氣氛
  •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在東北民俗文化中, 肅慎系民族的習俗對東北地區的生活影響較大,比較著名的有滿漢全席、旗袍、薩滿教等。東胡系民族主要以遊牧經濟為中心,雖然他們也接受了漢族和其他民族的影響,但本民族的基本特徵至今沒有改變。穢貊系民族作為消亡的民族,其民俗文化已經融合在東北其他民族的文化之中。滿族的習俗被東北地區廣為接受,與漢族的習俗進行了有機交融,構成現代東北民俗文化的主流。
  • 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民俗博物館,展示東北12個少數民族生活風情
    在長春旅行,自然也不會錯過東北民俗博物館,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隸屬東北師範大學,據說也是目前東北地區規模最大、展示東北古代及近現代民族民俗最全面的綜合性博物館 。東北民族民俗館位於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世紀廣場,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南側,毗鄰長春國際會展中心和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佔地面積3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3000平方米,民族民俗類藏品40000餘件。整個博物館的外形就像是一個清朝官帽的造型,展館共四層,樓上三層,樓下一層。
  • 小遊戲跳一跳:使用3小技巧,大神跳出90000分,很多人不知道!
    相信很多玩家都知道微信的跳一跳小遊戲,很簡單的一個小遊戲,但是並非很多玩家能玩的高分。也有很多小夥伴問道我:小編,怎麼才能跳的高分呀,有什麼快速跳高分的秘訣。其實這是有的,如果單純跳一下加一分,那麼何時才能加到過萬分呀!
  • 這座博物館展示了東北的民族民俗,是對東北文化的梳理,就在長春
    在中國的東北吉林省長春市,有著一座中國東北地區展示東北古今民族最多、展現區域民俗事項最豐富的綜合性博物館,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是2007年開始籌建,2014年開館,因為主要是由東北師範大學投入建設和經營,也叫做東北師範大學民族民俗博物館。
  • 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恢復開放
    關閉了近8個月的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以下簡稱民俗館)重新開放了!9月29日起,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每天開館時間9:00-16:00,周一閉館。掐著指頭算算,你和民俗館已經分別有三個季節之久!
  • 四平鐵鍋燉灶臺,長春鐵鍋燉灶臺,東北十八怪,你知道幾個?上
    (上)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叼菸袋,養活孩子吊起來,這是眾所周知名的東北三大怪。如今這些老東北的民俗,大多已經在現實生活中消失了,成了歷史和一些老年人的記憶。在這裡將「關東十八怪」一一評說,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老東北過去一些鮮為人知的民俗風情。
  • 【名畫賞析】東北民俗-剪紙
    【名畫賞析】東北民俗-剪紙 東北民俗--剪紙
  • 全國網絡媒體消夏長春行第六站——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
    6月22日下午3時許,我們的媒體團來到位於長春市世紀廣場南側的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穿越時空,到東北民族民俗館尋找關東遺蹟,了解長春人繁衍生息的黑土地上有啥民族風俗。  民俗館內設東北古代民族民俗展區、東北近現代民族民俗展區、東北地區代表性行業作坊展區及若干專題展區,展示從古至今東北各民族的民風民俗及與之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
  • 東北說唱廠牌吾人文化,帶你一起來跳「野狼disco」
    由於個人的專業能力有限,所寫的內容難免有些片面,但又喜愛說唱音樂這種獨特又能帶來能量的曲風,所以如有寫得不到位的請各位大神給予指正,有喜歡的朋友歡迎留言轉發點讚。導讀關於東北的說唱,可能很多人會片面的覺得,東北「那嘎達」的說唱不就是喊麥嗎?
  • 陝北過大年 春節賞民俗自助遊攻略
    ,真懷念記憶中那份親切的鄉土味。曾經在《延安保衛戰》的表演中觀看過小規模的安塞腰鼓表演,被熱情奔放的陝北漢子們深深感染過,今日真正來到這腰鼓之鄉,感觸便更加深刻了。也許是我舉著相機拍得過於張揚,一位皮膚黝黑的國字臉小夥子衝著我的鏡頭靦腆地笑了笑,露出與他的膚色對比極強烈的一排牙,然後將腰鼓跳得更為賣力了。另外,在秧歌表演上,更是能體現陝北人的熱情,他們經常會拉著圍觀的外地人一起參與進隊伍跳秧歌。來到這,就把各種羞怯拋到一邊,盡情賣力地跟著跳吧!
  • 《百鳥朝鳳》李岷城加《驢得水》任素汐,這電影就是記憶中的東北
    東北是什麼樣的?很多南方人要藉助身邊偶爾碰到的三三兩兩的東北人去想像,也有不少人的印象停留在若干年前的春晚小品上。但喜劇演員在舞臺上抖包袱那畢竟只是表演,看到不少人學了三兩句方言就以為自己明白了東北味兒筆者也只能笑笑。